Affinity(原本是「Photo/Designer/Publisher」三款軟體)被 Canva 整合,改為一套全新「單一 App」,而且宣布 「永遠免費」
聽到永久免費我超期待的!!!!!因為大部分的工具常常要買、要訂閱、還要切換流程,現在被整合還可以免費用,說什麼都要來試試看吧!!!
統整一下目前從國外看到的消息內容 (英文不太好 有錯誤的請指正 感謝)
10 月 30 日,Canva 正式宣布:Affinity 的下一代版本從「三款付費軟體」改成「一款免費軟體」
原本那三款:Photo(影像編輯)、Designer(向量/插畫)、Publisher(版面排版)——現在被直接合併為一套工具整合後的軟體支援「向量設計/像素(影像)/版面排版」三大模式,使用者可以在一套軟體內切換不同工作流,不用再來回打開不同程式而最吸引人的當然是:不再收取訂閱費用(猜測是核心功能不收),且宣稱「永遠免費」!!!
這對於設計工具重度使用者意義真的重大
像我平常偶爾做圖、做社群貼文、做簡報、做印刷物,時常在各個軟體切換,工具多、流程碎片化
工具數量讓我們大幅減少:用一套軟體就能搞定向量、像素、排版,省掉「從 A 跳到 B 再跳回 C」的折返~
成本也可以大幅下降,過去可能要買三款、或訂閱才能拿滿功能,現在核心功能免費就能用~
不過目前感覺也有幾個應該要注意的地方
1.雖然說「免費」,但某些進階功能(如 AI 去背、自動化、生成式填充) 仍然需要付費或成為 Canva Pro 的附加條件,仍要評估
2.舊版 Affinity(Photo/Designer/Publisher)對應的檔案、習慣可能還在,也有報導指出舊版購買者是否能繼續獲得更新、是否被強制轉移仍有疑問
3.對案量大、檔案庫多的人來說,「萬一舊案子打不開/切換後出問題」也是個讓人崩潰的風險 ><
4.「永遠免費」這句話雖然官方說了,但過去也有工具從「免費」變成「某些核心功能付費」的例子,還要觀察幾年後這套新工具是否真的保持自由、或者功能被收縮
嘗試怎麼運用新的工具的流程
先找非緊急專案先用新版 Affinity 制作:嘗試看看社群貼圖、微博/IG 幅面圖,採用向量+影像流程,看看畫面輸出、速度、工具反應如何
接著試試用舊案子導入:將之前我在 Illustrator 或 Photoshop 完成的案子,開在新版 Affinity 裡確認檔案完整度(圖層、文字、特效、向量細節),像是開啟速度、是否有遺失元素、導出格式是否齊全(特別是印刷用 PDF/CMYK)
如果你現在正在設計/做社群/做貼圖/印刷素材,而且對成本敏感、工具想整合,那這次 Affinity 的變動可能是你「跳槽/工具更新」的好機會!!
如果你已是大案量設計師、印刷流程複雜、品牌規模大,那麼建議先觀察+試用,確保新工具無縫對接你的流程再做全面轉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