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記得我在八月初的時候分享的VIX波動率指數吧,那時候說只要>20就需特別注意,但是這次和上次的差別是什麼呢?答案是均線。
美股的月季均線已經要準備交會了,這時候也就是表態的時候(不是廢話嗎?),我們如果來回看以下歷史-藍色線為歷史底部,紅色線為20,歷史顯示突破20後就容易有震盪甚至連續突破,這邊不是看跌,而是說接下來會有波動,而有波動才有價差才有賺錢機會。

再來我們面臨到的是不斷提醒的月線跌破問題,而這次順便連Q3結算日的低點也一同跌破,如果短時間站不回來,希望大家更有風險意識,很多人一定會去buy the dip,但我們一定要反其道而行,大哥說過人多的地方我們不要去,我們反而要像四月份那樣開始檢視,誰跌很深我們避開,誰開始爆大量我們可以跟。
絕對有很多人會想"上次四月沒跟到這次一定要卯起來買",但我們一定要停看聽OO捏緊,保留銀彈,選好球打。
這次急跌絕對來的措手不及就連幣圈也亂套了,連穩定幣(與美元掛鉤)都能因為供需失衡而暴漲10%,不過我們本來就有計畫有中心思想,按表操課回歸初心。





這次的稀土問題,其實也不是第一次作為談判的籌碼,理論上就是短期的事件回檔,因為撕破臉對雙方都不會有好處。稀土主要用於國防與高科技業,稀土不是因為稀有而是提煉的時候所產生的污染,還有提煉時的成本高昂,所以先進國家不願意自己開採。
一旦供給受限就會面臨成本上升的壓力,成本又會壓縮獲利進一步影響產業的全面發展(因資源有限,擴張將更趨集中,難以均衡推動各產業的進步)。如果把格局放大一點那就是中國的崛起勢力正在蠢蠢欲動,最先掌握這些目前最重要國防與科技的必須材料,就很像打戰略遊戲最先取得重要資源的玩家在發展上更快與更好,我一直擔心美國自己挑起"對各國的制裁"最後會反撲到自己身上。
回歸到我們的選股邏輯:挑產業的龍頭,三率穩定且成長,營收不斷增加,加上我們對未來世界的想像,一檔作夢的翻倍股就能被發掘。 投資就是長期持有定期追蹤不斷修正,大方向就是持續關注景氣位階、國際金融、資金情緒,剩下的就是位階與勝率了,加油今年要結束了。
參考資料:Tradingview、google sear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