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三桶金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在How to retire一書中,Christine Benz在建構退休現金流的想法裡,提出三桶金的資產配置架構。

第一桶金:現金。預備5年的現金流。

第二桶金:以現金流5~8年計算,購買中期(5~10年)的高品質債券。

第三桶金:成長性資產,如股票,以至少持有10年時間做為基準。

(他提出也許第四桶金:無長照險,想自備長照基金,未來有重大疾病或長照需要可以從第四桶金支出。)


這三桶金金額的多寡與退休後的資產與每年淨收支有關,計算方式如下:

第一步:計算未來五年每年的收入。

此指高度確定的收入,如:房租收入、租金收入、利息等。

第二步:計算未來五年每年的支出。

在How to Retire一本書,有其它的財務學者提出,退休前幾年,最好將每年家庭的支出,以記帳的方式,列出必要的核心支出及非必要的其它開銷。這步驟可以讓我們知道未來退休後現金流出金額及型態,並保留可以縮減或刪除的項目。

第三步:將第二步的開支減去第一步的收入,此為第一桶金需要準備的金額。

這步驟可以算出未來五年退休金的提領金額及提領率。如果提領率每年高於4%,需要回到第二步檢視支出的必要性並進行刪減或調整,以確保退休金提領計劃是可行的,這五年的淨開支(收入減支出)就放第一桶金的現金部位。

提領率是否過高和年齡相關。若年紀已經75,提領率每年6%,以台灣平均餘命83來算,其實不算高。但若年紀像我,才50出頭,我覺得提領率每年3%,甚至2%以下會比較安全。

第四步:將第三步計算出來的每年平均淨開支以8年以基準計算出的金額放在第二桶金,購買高品質的短、中期(5~10年到期)債券。

她的想法是,若第一桶金在五年內有意外支領項目,不在預算內並提前耗盡,短期債券可以賣出支應。而中期債券的殖利率較高,它可以對沖每年的通膨不讓手上的資產因時間而折價。也許,第二桶金除債券之外,也可以另外配置高配息股票。

第五步:剩餘資產並預計10年可以不動支的部分,放置全球型且具分散效果的成長性資產,如:股票、房地產、垃圾債、原物料。

10年的時間除了讓時間可以複利增長第三桶金之外,在遇到景氣不佳的時候,因為已預留10年的現金和債券,可以不讓自己被迫賣出打折的第三桶金,造成退休資產的減損。

Christine Benz提醒,資產配置若現金及債券部位佔總資產比例高,會影響總資產報酬率。但,如William Bernstein所言,我們該當心的,是市場極端往下的那2%,現金與債券部位,提供我們心理上的平靜(peace of mind)。

理財之前,要先把心給理好。


佈局三桶金後的檢查點:

1.每桶金的比例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與風險忍受度。假如依步驟算出股債比為65:35,在市場極端值下,可以接受佔65%部位股市腰斬的可能性嗎。

2.年齡與提領率。雖然目前市場大多得到提領率4%的結論,但在每個家庭退休年紀、開銷、身體保養、家戶需照護的人口(含在學子女、老邁雙親)狀況各不同的情形下,以我的狀況,我會用比較保守的2%以下來計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麥的退休人生
0會員
13內容數
進入50的青壯人生,退休的前半段,人生還很長。
老麥的退休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11/11
1975年,JL Collins買了人生第一支個股,2013年是他投資個股的最後一年,並且,他已陸續將他的資金轉往指數型共同基金。 他說,他大概花了10-15年的時間接受打敗大盤是一件很難的事,將個股投資轉往大盤指數型共同基金是一個緩慢且反直覺的過程。 他提及,在他過去30年的投資生涯,挑選好股
2025/11/11
1975年,JL Collins買了人生第一支個股,2013年是他投資個股的最後一年,並且,他已陸續將他的資金轉往指數型共同基金。 他說,他大概花了10-15年的時間接受打敗大盤是一件很難的事,將個股投資轉往大盤指數型共同基金是一個緩慢且反直覺的過程。 他提及,在他過去30年的投資生涯,挑選好股
2025/11/11
我在2010退出職場時,有幾年時間加入國保,後來退國保加職業工會勞保保險到現在。最近在研究雙年金請領,有幾點備註: 1.國民年金請領時間是滿65歲,分A、B式,我保國保時間短,A式請領最佳,但若已請領其它勞農工保老人年金,不得選擇A式。 2.勞保、國保為獨立兩個投保單位,請領國保不影響勞保保險。
2025/11/11
我在2010退出職場時,有幾年時間加入國保,後來退國保加職業工會勞保保險到現在。最近在研究雙年金請領,有幾點備註: 1.國民年金請領時間是滿65歲,分A、B式,我保國保時間短,A式請領最佳,但若已請領其它勞農工保老人年金,不得選擇A式。 2.勞保、國保為獨立兩個投保單位,請領國保不影響勞保保險。
2025/11/06
提到退休的財務面,幾個重要的規劃面向不外乎:每年提領率(4%)、固定收入(政府年金)、資產配置(股債64比)。 其中,David Blanchett對退休花費提出"微笑曲線"(retirement spending smile),來說明我們退休的開銷,其實是像微笑曲線般,先高,後低,再高。 他提
2025/11/06
提到退休的財務面,幾個重要的規劃面向不外乎:每年提領率(4%)、固定收入(政府年金)、資產配置(股債64比)。 其中,David Blanchett對退休花費提出"微笑曲線"(retirement spending smile),來說明我們退休的開銷,其實是像微笑曲線般,先高,後低,再高。 他提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探討 ETF 的重要性、不同類型的 ETF,並分享個人在中短期資產配置策略。重點介紹三檔配息型 ETF (00919、00713、0056) 的選股邏輯與優勢,強調穩定現金流對退休生活的關鍵,並提出建立基本持股、定期定額及危機加碼等實用投資技巧。<知名度不高,無業配可能>
Thumbnail
探討 ETF 的重要性、不同類型的 ETF,並分享個人在中短期資產配置策略。重點介紹三檔配息型 ETF (00919、00713、0056) 的選股邏輯與優勢,強調穩定現金流對退休生活的關鍵,並提出建立基本持股、定期定額及危機加碼等實用投資技巧。<知名度不高,無業配可能>
Thumbnail
台北陳鶴君訊|隨著壽命延長與市場波動加劇,「只追報酬率」的理財方式正快速失效。 近年高資產家庭與退休族群開始轉向「結構型現金流配置」,其中以「金蝴蝶資產配置」結合「國泰月配息保單」的雙層現金流模式,成為台灣市場最受關注的長期資產策略之一。 --- 投資邏輯正悄悄改變:贏家不看報酬率,看
Thumbnail
台北陳鶴君訊|隨著壽命延長與市場波動加劇,「只追報酬率」的理財方式正快速失效。 近年高資產家庭與退休族群開始轉向「結構型現金流配置」,其中以「金蝴蝶資產配置」結合「國泰月配息保單」的雙層現金流模式,成為台灣市場最受關注的長期資產策略之一。 --- 投資邏輯正悄悄改變:贏家不看報酬率,看
Thumbnail
對於50歲左右的上班族來說,資產配置不僅要考慮長期的資本增值,還需兼顧現金流的穩定性和風險控制。隨著年齡增長,你需要確保資產能支撐未來的退休生活,並在市場波動時提供穩定的收入。因此,將市值型ETF、高股息ETF與防禦性資產結合的策略,能夠同時滿足這些需求。
Thumbnail
對於50歲左右的上班族來說,資產配置不僅要考慮長期的資本增值,還需兼顧現金流的穩定性和風險控制。隨著年齡增長,你需要確保資產能支撐未來的退休生活,並在市場波動時提供穩定的收入。因此,將市值型ETF、高股息ETF與防禦性資產結合的策略,能夠同時滿足這些需求。
Thumbnail
市值型或是高股息ETF 哪個好,各有各的擁護者,也是許多存股派永遠熱鬧的話題之一。 目前的投資策略是先投入高股息 ETF ,比起累積資產,為什麼我更重視每月的現金流? 主要是下列三個原因: 1、增加使用金錢的靈活度 2、抱得住 3、睡得著
Thumbnail
市值型或是高股息ETF 哪個好,各有各的擁護者,也是許多存股派永遠熱鬧的話題之一。 目前的投資策略是先投入高股息 ETF ,比起累積資產,為什麼我更重視每月的現金流? 主要是下列三個原因: 1、增加使用金錢的靈活度 2、抱得住 3、睡得著
Thumbnail
上週日又外出取材,去上了綠角的退休資產管理課程,這堂課算是3月去上資產配置課程後的進階課程。3月的課程主要是說累積期的資產配置規劃,這次的課程是關於累積期過後,要進入提領期之前的銜接,與提領期的實際做法。
Thumbnail
上週日又外出取材,去上了綠角的退休資產管理課程,這堂課算是3月去上資產配置課程後的進階課程。3月的課程主要是說累積期的資產配置規劃,這次的課程是關於累積期過後,要進入提領期之前的銜接,與提領期的實際做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