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張掖的重頭戲完全是為了下午的七彩丹霞,上午就順便排了一個馬蹄寺。馬蹄寺真的是意外獲得的滿意景點,第一次的石窟接觸震撼人心,看見千年前的石窟感動油然而生。如果來張掖,可以考慮來馬蹄寺走走。

網路上有很多一日遊行程,所以我們買了上午到馬蹄寺,下午到七彩丹霞的行程。同時也有很多套裝行程,我看也有其他人買七彩丹霞+平山湖大峽谷,如果時間多,既然來了是都可以走走看看。很多大陸人來這裡玩都是邊走邊看邊交流邊改行程,蠻free的。
我們買的行程是:【上午馬蹄寺集合時間】7:20大佛寺集合 or 7:30 張掖西站集合,13:00返回。
【下午七彩丹霞集合時間】14:40大佛寺集合 or 14:50 張掖西站集合
中午回到集合點會解散自己吃午餐,然後下午再集合。其實有點像兩個半日團,上午跟下午的遊客會不一樣,我們剛好都有報名,領隊也是同一個。我覺得很棒的是,我們住的地點就在張掖西站隔壁,步行只要3-5分鐘,所以早上可以在飯店吃完早餐再出門,中午回來因為很熱,也可以買東西回飯店休息躺一下,吹冷氣充電一下再出門,所以玩一整天也不累。

馬蹄寺位於甘肅肅南,在張掖市市區南邊65公里,車程約1小時左右。路上兩邊風景風光明媚,沿路種滿各式各樣的農作物,尤其玉米更常見。
景區集石窟藝術、祁連山風光和藏族風情於一體的旅遊景區,光是站在石窟建築上就可以一覽祁連山壯麗景色,十分優美,心曠神怡。
馬蹄寺景區是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七處組成,共有70餘處窟龕,始建於東晉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北涼,歷經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國到近代,距今超過1600年。馬蹄寺景區是敦煌人郭瑀跟他的弟子們所鑿,一開始是郭瑀的講學處,後來的人增設佛像。經過歲月及戰火的破壞,現在馬蹄寺能看見的就是三十三天石窟、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勝果寺、千佛洞石窟等,而大雄寶殿、站佛殿、觀音殿、藥師殿等多為明萬曆年間舊跡。

馬蹄寺石窟遠看小小的,感覺不出裡面的厲害與震撼。

領隊在群組裡分享攻略,叫我們先去第二站北寺石窟,最有名也是最需要排隊的33天北寺石窟,然後再到第三站格薩爾王殿,最後回程再到第一站千佛洞。
前往北寺石窟路上,一邊是石窟,一邊可以遠眺祁連山脈。

在一個轉角處,33天北寺石窟突然躍入眼簾,感到震撼。
河西走廊是政治、經濟、文化交流重要要道,當年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原,經由河西走廊逐漸東移,石窟藝術大量從敦煌到武威等祁連山脈等地修建。在環境如此艱困的沙漠地帶,當時的人們透過信仰帶來內心上的滿足及寧靜,透過宗教讓自己在亂世中有著前進的明燈。這些流傳千年的石窟文化不僅帶來歷史的震撼,更多的是內心上的傳承。

既然是馬蹄寺,還真的看見馬在巡邏呢,真可愛。民間傳說,天馬下凡時在此飲水,一個蹄踩在岩石上,烙下了一隻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傳說中的馬蹄印跡現存於普光寺馬蹄殿內,成為鎮寺之寶。

北寺石窟介紹這區大小窟約有30的,大多開鑿於元代。看了一下33天北寺石窟似乎有控管人數,需排隊,所以打算先到旁邊不用排隊的石窟看看。石窟內部的畫作跟佛像不能拍照,所以就沒有拍。對於第一次欣賞石窟文化的我真的很震撼,這種震撼是無法比較。

這裡的石窟走道很陡峭,需小心行走。聽其他遊客說以前這裡也是一樣陡,但沒有扶手可以拉,比現在還要危險,儘管是現在我還是覺得有點小危險,真不知道數千年前的人怎麼鑿出這些流傳千年文化的石窟。


當然,登的越高,看見的視野就越清晰,等下返程要走的路就越辛苦。既然來了,就爬吧,很值得。

將近中午時間,返回33天石窟排隊,反正這裡就是要排隊,早點來排吧。

有些通道陡峭,且只能一人側身通過,所以每次只能放行一部分的人,等到人逛完出去後才能放下一批人入內。且裡面都有管制,管制的人也會不斷提醒看完快點前進,有些時候是站在原地等待,等待的時間我們就拍拍風景照,看看文物遺跡,有些時候我們就走到沒人欣賞的石窟內慢慢看神像跟壁畫(很多人都被驅趕前進,無法慢下腳步好好欣賞),怡然自得。只是有密集恐懼症的人要有心理準備,有些空間挺擠的喔。
石窟內的藝術、神像、壁畫真的是令人震撼,而且還有許多真跡。看歷史就是三分真實七分想像,有很多被煙燻出的牆上圖樣透過我們自己的想像,為我們帶來不少樂趣。

離開重點區後,我們搭接駁車到下一站,格薩爾王殿。

傳說格薩爾王的天馬曾在此留下一個腳印,而這裡也有祭拜格薩爾王,呈現藏族跟和漢族同時並存。這個殿有兩面,兩面互通,通道裡面有各式各樣的神像。由於我們是從西藏玩到這裡,前面幾天聽了不少藏傳佛教的故事與歷史上重要的人,所以看見這裡的雕像也覺得熟悉。


這裡晃一圈不用很久,外面可以付費騎馬。

最後我們來到千佛洞。雖然離集合時間很近,秉持著既然來了就不要錯過,所以我還是跟媽媽說下車拍一下照片再走吧,因此千佛洞我們就在最下面拍照留念,稍微看一下石窟外表。旁邊還有聖水,我們就擦擦手,祈求平安,最後就趕緊搭接駁車回入口處集合。
千佛洞是馬蹄寺最早開鑿的區域之一,我猜可能是因為在最下層吧。主要區域分東西跟中區,東區有87座浮雕舍利塔,西區跟中區有10餘座石窟。窟內的壁畫均為1945年重新修復,原本的壁畫可以追溯到西魏年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