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6|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新竹小城的台北想像?

 文/謝爾庭
新竹與台北,有著遠比地理距離更加緊密的關係。這裡不僅從清朝時,便是北台灣的貿易與文化中心之一,近代作為最早設立科學園區的科技重鎮,新竹-台北之間的產業廊道,更促成台灣高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至今,往返兩地高鐵的商務旅客仍絡繹不絕,來新竹求學的大學生常發現,前往台北的客運班次5-10分鐘就有一班,要去其他城市卻不那麼容易。
單就帳面數字來看,新竹科學園區設立後,帶來平均收入飛躍性的提升。民國90年代之後,新竹市甚至在收入排行榜擺脫台中高雄等大都會,名列前茅,更於103年正式超越台北市。當然,問任何一個老新竹人,就能明白事情沒那麼簡單:例如竹科產業的高所得並未實際增進新竹市政的地方稅,而竹科對在地物價、房價造成的衝擊,也是不爭事實。
一直以來,新竹市民似乎存在某種跟所得增長不相稱的,「文化」上的不滿足。「文化沙漠」一詞用在新竹身上絕非單純戲稱,《貢丸湯》的採訪過程中,我們注意到從劇場、酒吧、獨立書店乃至音樂空間,經營者都面臨嚴峻的環境。文化消費活動持續低落的結果,許多藝文愛好者,最後不得不往台北跑。2014年底新政府就任後,這樣的「不滿足」似乎獲得了些許改善。各式各樣的市集和劇團演出,讓市內的公共綠地多了不少藝文氣息。雖然也有人質疑過多單場活動流於「煙火秀」,但從民調觀察,不少市民樂見藝文活動的增加。[1]這或許因為生育率全台第一的新竹市,長年以來缺乏能讓親子參與的藝文活動。
這些「新政績」的背後,源於新政府延攬了不少源自台北的資源進入市政團隊。除了舉辦藝文活動,這些台北經驗間接為新竹市帶來了不少新發展:動物園的活化再造,公共單車系統,乃至舊城再生基地(URS)。公部門的活動之外,觀察新竹市最近的商業展店趨勢,也隱隱然可看到「台北想像」的影子。例如百貨公司周邊巷弄興起的咖啡廳聚落,週末時刻時常爆滿,走進裡頭從裝潢到菜單,很難分辨究竟身在哪座城市。
「新竹不好玩,只能往內灣北埔跑」是許多新竹大學生的共同抱怨,《貢丸湯》最初的書寫理念,也是為新竹發掘更多有趣事物。但究竟什麼是「好玩」的呢?從上述的例子,我們發現那樣的盼望毋寧指向某種台北想像:一間簡約風格能打發下午的咖啡廳,更多大型劇團的表演,或甚至有著老屋氣息的文創空間。這些盼望絕非不好,活絡的城市自然需要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但人口不到五十萬的新竹市畢竟不是大都會,而城市發展的紋理也難以一夕翻轉。新竹市真正面臨的問題或許不是缺乏文化活動,而是當我們有了跟台北一樣的消費水準,該如何讓相似形式的活動,長出新竹特色,真正鑲嵌於這座「小城」之中。
Youbike是個值得討論的例子。2016年5月新竹市Youbike公共自行車系統正式啟用,幕後推手沈副市長過去便曾與北市府交通局任職,推動了台北Youbike第二期計畫的執行。Youbike設置的風聲一傳出,網路社群便浮現各種「新竹『也』要有Youbike了!」的討論,彷彿如此一來,新竹便往「理想城市」大大邁進一步。
Youbike在雙北地區的重要功能,是作為大眾運輸系統間的短程接駁。然而,新竹城市發展至今,創造的是園區-市區東西向的大量通勤需求,而非網狀生活圈。除此之外,新竹舊城由於未經歷過大規模的都市重劃,以巷弄狹小彎曲,難開車為一大特色(惡夢)。於是,我們看到Youbike引進新竹後,反而被當作舊城不同商圈之間的代步工具,而非公車間的接駁。簡言之,Youbike在新竹需要面對「如何穿梭小巷內與汽機車爭道,不發生意外」的在地問題,而不是純粹設點、調度的技術課題。
相似視角,也可拿來討論市府最近大力推動的都市閒置空間再生。在其他縣市的類似政策,大多透過串連藝文團體進駐特定閒置空間,創造聚落效應。然而,新竹在地行動者所需要的究竟是什麼?是缺乏空間,還是難以串接具消費力的客群,並缺乏政府長期穩定的政策挹注呢?我們再度看到引進台北經驗,新竹版本將面對截然不同的在地問題,這些都值得更深入的討論。
台灣城市發展密集,快速流動的生活經驗,更讓人們對城市生活的想像從北到南,大同小異。然而,每座小城與每座大都會都有著截然不同的產業、交通、文化結構。在急著為新竹「補充」文化養分之前,或許我們更應該先停下來問問:新竹的城市生活是什麼模樣,新竹需要些什麼?
延伸閱讀:
(這是見域工作室城市筆記的第一篇,城市筆記的目的是紀錄、分享工作室對新竹城市的種種觀察,拋出特定議題,期望能激發更多元的討論。歡迎大家訂閱方案,有任何想法或補充,便可於線上和所有訂閱者相互討論。)
本文照片攝影:董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