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31|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債券基金與指數型ETF

這個時代想要累積足夠的退休資產過上不錯的退休生活的話,大概就不出幾種方式,投資、創業、簽樂透,不然就是繼承大筆遺產,而一般人大概就只能利用投資或創業來完成這個目標,利用投資金融商品來增加資產則是不影響目前工作的前提之下最多人使用的方式,鎬瑋認為,提早投資一定是對的,但千萬別高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長期以來,一直都有朋友、網友詢問投資相關的問題,但是大部份的人都只著重在能取得多少報酬為主,就如先前文章中說的,多頭走久了,大家都認為賺錢是應該的,所以別說賠錢了,就連風險的觀念可能都蕩然無存,這樣其實對整個資產累積是很不利的,因為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至少會經過數十年的景氣好壞起伏,股市也一樣會有高低,若不把風險列入考量,那麼未來很有可能會發生嚴重的後果。

 

我們以環境變化來說好了,現在氣候異常的現象越來越多,最有感覺的就是夏天越來越熱,冬天不像冬天,反而越來越暖和,這些異常的現象其實在股市中也有類似的狀況,以前沒幾年就會有一次像樣的回檔,就跟四季循環一樣,但現在卻是出現多頭走過頭的情況,所以未來的金融市場可能也會有異常的狀況發生,風險總是發生在大家忘記它的時候。

 

控制風險其中一個方式就是投資單純化,近幾年有越來越多人推行指數化投資,也稱被動式投資方式,就是美股大型、以追縱指數為主的ETF,做為長期投資標的,目標是取得合理的市場平均報酬,這樣的投資方式看似保守、穩定,但其實背後的風險可能也超乎許多人的想像。

 

下圖是一檔美股中相當知名的指數型ETF「SPY」(SPDR標普500指數ETF)的淨值市價走勢圖,這檔ETF成立於1993年,至今已超過24年,資產規模超過2千億美元,這麼大的規模,相信是很穩定的,但穩定的同時我們也可以來簡單試算一下,以買進後長持期有來看看風險在哪裡。

 

[caption id="attachment_46096" align="aligncenter" width="675"] 圖片來源:MoneyDJ 基智網[/caption]

 

一般人投資應該很少人一次就可以投資幾千萬、幾億,大部份都是採持續投入的方式,所以我們就以每個月投入的方式來進行,時間點就以2003年12月開始,因為美股剛從萬點下跌至七千多點,而2003年12月正好是復甦到一半的時間,以此時介入買進屬於合理位置。

 

在「Yahoo Finance」可以下載ETF歷史淨值資料,從資料中我們取每個月初時開盤淨值做為買進,持續買入到金融海嘯的低點(67.1元),時間為2009年3月,這段時間共買入64次平均成本為125元、期間配息22次,共配得12.72923美元。

 

所以五年多來持續不斷的投入,平均成本也持續拉至125元,結果之後跌到67元,這樣算起來持有五年多還下跌46%,即使把配息也計入,也還有四成左右的跌幅也相當驚人,也就是說,如果這些年來不斷的投入資金達1000萬的話,帳上可能只剩600萬左右。不僅賠錢,也賠了五年多的時間。

 

我們再來看一下被很多人認為費用較高的債券型基金,我們一樣以2003年12月開始計算,這樣每個月持續投入,直到2009年3月,持有的成本大約在4.3元左右,而該基金的低點為2.8元,這樣持有的帳上跌幅大約是35%,但因為此基金為月配息,年化配息率這五年平均下來每年都在7%左右 (金融海嘯期間因淨值低,甚至達12%),所以雖然帳上跌了35%,但因為也領了64次的配息,若把配息加計回去,不僅沒有虧損,還可能有10%左右的報酬。

 

[caption id="attachment_46097" align="aligncenter" width="681"] 圖片來源:MoneyDJ 基智網[/caption]

 

所以從上面這兩種投資工具來比較就可以知道二個重點:

 

1. 若處於復甦期,股票或指數型ETF的持有成本會持續拉高,一旦面臨下跌時,不僅浪費先前持有的時間,較高的持有成本也讓資金遭受到一定程度的虧損。

 

2. 看似費用較高的債券型基金,其優勢就是時間,領息的時間一拉長,就可以慢慢建立護誠河,所以這種類型適合不間斷持續的投入,只要連續投資超過五年、八年以上,即使再來一次金融海嘯也不用擔心。

 

若股市長期一直向上,那麼ETF的表現絕對會比債券基金好,因為ETF以持有股市、股票為主,自然在上漲的市場中會取得較佳的報酬率,可是未來的風險不可預測,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需要搭配債券基金來降低風險,若投資達一定年限,利用債券基金來養出足夠的護城河,若發生股災,那麼債券基金可以消除股市下跌時股票、ETF部份的虧損。

 

以上面的例子來說,資金一比一的話,若債券基金有20%的護城河,即使ETF下跌40%,那麼實際的損失則降至20%左右,當然,要是沒有股災,股市一直上漲,那麼除了債券基金基本的領息報酬之外,ETF上漲也有不錯的收益,這樣就能達到進可攻、退可守的意義,在賺取合理的利潤同時,又可以兼顧風險分散的效益。

 

過去很多人認為債券基金費用太高,除了手續費之外,還要扣經理費等費用,但從剛剛上圖中可以發現,上面的淨值資料可都是已經扣完經理費等內扣費用,至於手續費(0.4%左右),時間一拉長手續費其實影響的因素相當低,若以剛剛的一千萬來算,扣款64次大概只佔一千萬的3%左右,但一邊ETF是虧400萬、一邊債基還小賺10%~20%,若為了省3%的手續費用,結果虧了40%,這樣並沒有比較聰明喔。

 


封面圖片來源:energepic.com @ pexels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