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個關心數位產業的人,那你一定有注意到,過去兩三年,曾經被視為無能巨人的微軟,在新任 CEO Satya Nadella 上任後,就開始展現完全不同的新氣象。而這個新氣象,跟 Yahoo 之前被期待很高的 Marissa Mayer 不同,不是只有感覺,而是實實在在在財報上顯現出來的。微軟已經連續好幾季,交出超乎預期的優秀財報了。
所以,Miula 今天就帶大家來看,微軟在 2018 Q3 的財報能夠告訴我們什麼訊息。(這邊有一點請注意,如果你有看微軟發布的資料,你會發現他們發布的資料上面寫的是 2019 Q1 財報。但其實微軟的 2019 Q1 財報,就是我們一般人認知的 2018 Q3,因為微軟的 fiscal year 是從每年的 Q3 開始。所以微軟所謂的 2019 Q1 財報,指的是 2018 年七八九三個月的財報。)
首先我們來看微軟的營收狀況如何 — 基本上,這次微軟繳出來的營收數字,是非常漂亮的,總營收來到了 291 億美元,YOY 的成長有 19%。對比上一季季度的 YOY 成長 17%,可以說是成長仍然維持著強勁的狀態。而在營運獲利與淨利上,也都交出了 29% 與 34% 的 YOY 成長,可以說是非常好的數字。總體而言,我們可以說微軟不但收入持續強勁成長,而且獲利的狀況也是極佳。
而到底微軟是做對了哪些事,讓它能夠有這麼好的營運狀態呢?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微軟三大事業群的狀態
首先先看微軟的金雞母,生產力事業群 (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這個事業群,涵蓋的業務範圍,主要是全世界市占率最高的辦公室應用軟體 Office,微軟併購的商務社群網路 Linkedin 以及其他的微軟辦公室領域應用,如 ERP+CRM 的 Dynamics 365。而微軟的這個金雞母部門,在本季的財報,交出了非常漂亮的 19% 的成長率,而其中的主要推手動力包括 -
雲端訂閱制 Office 365 成長了 35% Linkedin 成長了 33% Dynamics 365 成長了 51%
而這三個成長主力推手的共通之處,就是它們都是新任 CEO Satya Nadella 強調的微軟未來 — 雲端。而由 Office 整體的 YOY 成長是 17%,但 Office 365 的成長達到了 33% 來看,我們可以相當肯定的推斷,微軟的 Office 系列產品,從軟體單賣,轉型成雲端訂閱這條路,已經成功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客戶,不再想要買斷軟體,而是以訂閱的方式來使用 Office,而這對微軟的未來是非常好的長線利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Linkedin 除了營收成長 33% 以外,也創下了史上最高的互動數據以及工作刊登,呈現很健康的成長。我們也可以說,微軟的這個併購案,到目前為止看起來是非常成功的雙贏。
接下來,我們來談微軟的第二個成長引擎,智慧雲端事業 (Intelligent Cloud)。
微軟的智慧雲端事業,在本季的 YOY 營收成長是 24%,持續維持強勁的成長。而這個事業中主力的伺服器與雲端服務,營收則是成長了 28%,而微軟用來與亞馬遜的 AWS 抗衡的雲端服務 Azure,則是成長了 76%,而這個數字,可以說是微軟這次財報中會讓人特別在意的點。76% 的成長,當然不能說是不漂亮,但是這卻是微軟的雲端服務過去四個季度以來,最低的 YOY 成長率。不只 Miula 在意這個問題,在微軟與投資人的電話會議中,這也是最多分析師提問的問題。
這部分的成長減速,代表著 IAAS/PAAS 雲端服務的成長開始減速了嗎? 還是只是微軟的 Azure 個別產品在市場競爭力上的問題呢? 或者是新推出的 Azure Hybrid Benefit 讓營收跑到伺服器軟體部分呢? 這是一個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當然,嚴格來說,這是有點雞蛋裡挑骨頭,因為 76% 的年度成長率,說真的搬到任何其他的企業可能都是夢寐以求的好數字就是了。
而最後我們來看微軟的第三個事業,也就是微軟的傳統招牌 — 個人電腦事業 (More Personal Computing)。
微軟的個人電腦事業,這一季交出來的財報,年度成長率是 15%。而這對於一個被外界認為是衰退的市場而言,其實是非常不錯的數字。而成長的主力,來自於 Windows 的商業授權成長了 8%、Windows 雲端產品成長了 12%、 Surface 硬體事業成長了 14%,以及 Xbox 事業成長了 44%。
在這裡面,YOY 成長比例最高的 Xbox,主要是來自於前一年季度的數字比較低(微軟的 2018 Q1 or 一般人的 2017 Q3),因為微軟在去年 Q4 推出了 Xbox One X,對於銷售數字有明顯的帶動。
而微軟的 Surface 筆電平板產品線,因為在市場上一直有不錯的口碑,所以銷售數字還在持續成長中。對於很多人來說,Surface 可能已經是 Windows 系統最好的筆電或平板選擇了。
— -
整體而言,微軟可以說是又交出一次漂亮的財報,而這也是 Satya Nadella 上任後,微軟的轉型策略的成績單,以下幾點,是 Miula 對於這次微軟財報的總結,以及對於微軟的未來看法。
1. 截至目前我們可以說,微軟的雲端轉型,是非常成功的,在短短數年內,微軟就從一個落後時代的軟體巨人,變成走在雲端與AI最前線的科技先鋒。要能夠把 Office 這樣背負巨大包袱的成功金雞母,轉型成以雲端訂閱為主的 Office 365,其實是很困難的任務,但微軟還真的做到了,而這代表了微軟這間科技老牌廠商的 DNA 轉變,這樣的 DNA 轉變,通常代表成功不是一次性的,而會是全面性的。而未來 Windows 的雲端訂閱化,可能會是微軟下一個巨大的成長動力。
2. 在 FB 面臨各樣天災人禍的此時,Linkedin 能否更加穩固它在商務網路社群的地位,以及擴展到更多的市場,是個很有趣的觀察。Miula 我個人對於 Linkedin 是否能夠長期存在,還是有一點疑問,在最理想的狀態下,最強大的社群網路應該會吃掉所有其他的社群網路,未來的世界,小而美的平台其實是越來越難存活的。但由於目前 FB 自己腳步蹣跚,這也給了其他的中型社群網路如 Twitter、Linkedin 一個生存的機會,這部分就看微軟怎麼做了。目前看起來,微軟正在 Linkedin 與微軟的辦公室應用雲端服務間,建立強有力的連結,而這可能會給予 Linkedin 未來一個強大的生存利基。
3. Surface 的穩健成長,代表微軟內部開始建立如何製造有品牌價值硬體產品的 DNA。當然,在微軟目前以雲端第一的發展策略下,Surface 是否能夠成為微軟想要發展的重點,還頗值得觀察。但 Surface 系列,告訴了整個市場,微軟是能夠打造出真正優質的硬體產品的。
4. Azure 的成長趨緩,這可以說是這次微軟財報中,唯一出現的隱憂訊號。到底這是代表整體 IAAS 雲端的成長減速,還是只是微軟 Azure 的競爭力問題,我們可能得看了其他雲端服務競爭對手的數字才會知道,當然,還有另一個可能,就是 Azure 過去兩年成長太快,現在規模變大,可開發新客戶變少,自然而然成長率就下滑,而另外一個可能,是微軟推出的混合式雲端 Azure Hybird Benefit 拉低了這部分的收入(真是好多種可能)。Azure 過去兩年,在雲端市場攻城掠地,已經成為了僅次於 Amazon AWS 以外,第二大的雲端 IAAS/PAAS 供應商,而且也給亞馬遜非常大的威脅。不過,Azure 雖然成長沒有像過去幾個季度那麼誇張,但無論如何 76% 還是非常漂亮的成長率,或許也未必需要過度擔心,畢竟微軟自己說這樣的成長數字是符合預期的。
5. Cashflow 的成長。從傳統軟體公司,轉型成訂閱雲端服務公司,對於財務報表上,另一個重要的影響就是,會有更強勁與穩定的現金流。當微軟在業務面進展的同時,其實財務體質面也跟著強化了。
6. 最後一點,是微軟在財報呈現優異的營收成長同時,他們對於未來的投資並未縮手。他們對於雲端事業與銷售能力,仍在持續加大投資。我覺得這是很值得台灣企業學習的。很多台灣企業,在最賺錢的幾年,並沒有持續加大投資,而是把這些賺的錢,當作股利分配出去給投資人。我並不是說分配股利給投資人是錯誤的,但是如果對於這個事業,把這筆錢投資出去,能夠創造的價值比分配給股東還多的話,那當然應該要優先投資,因為這樣才能夠創造出更高的股東權益。
整體而言,在微軟這個財報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被好好執行的正確戰略,能夠替一間公司創造多大的不同。當微軟正確抓到雲端潮流,並且把以往在辦公室軟體的優勢,成功轉換到雲端時,他們就得到了豐碩的成果。而微軟下一個鎖定的重點發展目標,是 AI 人工智慧技術。在許多微軟的新的投資開發,基本上都是投資在 AI 如何強化微軟既有產品的競爭力。而 Miula 我在這點上也是看好的,AI 絕對是數位經濟的下一個重點,比區塊鏈靠譜非常多倍。我個人認為,微軟在雲端與AI這兩個領域,目前都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力,而這兩個領域,在未來的十年間,也會是蓬勃發展的。
當然,這一切的成績,都得歸功於 CEO Satya Nadella 身上。能夠讓巨人轉身,而且穩定的走在正確的航道上,任何有帶領過公司的人,都知道這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Satya Nadella,無疑是整個美國數位科技領域中,目前最閃耀的經理人,重新把微軟打造成不只是會賺錢,而且還有夢想的公司。
以上就是這次的微軟財報分析,謝謝大家的觀看。
M觀點資訊
— -
M觀點商學院 PressPlay 訂閱服務: https://lihi.cc/zY5Qc
M觀點LINE@ https://line.me/R/ti/p/%40zxy2907b
M觀點YouTube頻道訂閱 https://bit.ly/2nxHn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