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這裡的生活就像網路聊天室。在看完《同棲生活》之後

同棲生活,吉田修一。
「室友」算是一種關係介於同事和朋友之間的存在(這裡指的是在成為室友前互不相識的人),雖然待在相同空間的時間不一定有同事那麼多(如果你們的生活作息不同),「生活」的距離還是比工作更近一些。
在人生中短暫的交會,對彼此不談任何有負擔的話,正因為不把那些事帶進共同生活裡,才能如此和睦地生活在一起。既沒有親密到可以粗魯對待,也沒有疏遠到可以敷衍了事,不到需要推心置腹的程度,只稱得上是「表面往來的朋友」。
對良介、小琴、未來、小悟、直輝來說,這裡的生活就像網路聊天室一樣,尤其是大家待在客廳的時候。客廳裡總是有人,大家來來去去,做著自己的事,或是和其他人隨便聊聊,毫無顧忌的談天說地。
扮演最適合這裡的自我。
為了在這裡活得開心,必須扮演最適合這裡的自我,不只是「和室友的同居生活」,在任何有其他人的場合都是,在學校、在職場、在原生家庭、在朋友聚會,我們都會下意識地創造出一個「這裡專屬的我」。
為了獲得別人的肯定、為了和別人和平相處,「真實的我」並不存在於所有場合、所有時刻,有時候還會因為收得太好,連自己都搞不清楚哪個自己才是真實的。
即使是「虛構的我」,也想讓傾聽的對象信以為真。只要多些世故、揣摩他人的心思,就能把自己設定成別人心目中的朋友影像,假扮成別人所期望的人。
我們都只知道自己所看到的,卻忘記不會有人剛好是我們所想像的模樣,總會有那麼一個兩個的誤差,又或者全部都是美麗的誤會。在這個太多真相又太多謊言的世界,大家卯起來認真地偽裝自己,誰都沒有機會真正地認識對方。
可以回去的地方。
時間不像是一直線,而是兩端接起來打了結的環。當你佇足往回看,生活是各式各樣的離開,從家鄉離開、從工作離開、從前任情人身邊離開、從家人身邊離開。哪怕只是一場友誼遊戲,這個不大的公寓也是他們在這一刻能夠回去的地方。
好像所有事情都是如此,在開始的瞬間便已朝著結束的狀態前進。如果想待在開始和結束之間的安穩世界,就必須學會維持微妙平衡、學會在知情的狀況下保持沉默,繞了一圈之後,你終究還是只擁有現在的這一切。
那畫面就像從半空俯瞰馬路,看著車子開過來,在紅燈前地停下來,直到有人失誤,「碰」的一聲車禍了。接著事故很快就會被排除,大家又像沒事似的,車子一輛一輛地繼續前進,生活一天一天地過。
故事劇情在最後12頁急轉直下,即使如此,「同棲生活」的快樂氣球泡泡並沒有被破壞,大家仍然歡笑著、無視於現實的存在歡笑著。

我是壹肆說,用散文寫故事的人,在閱讀和生活裡拆解見聞。歡迎追蹤、留下愛心,支持我繼續寫作。我們下篇文章再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讀後記,比起書評更是讀書心得。 收錄從2019年1月的第一篇,到2023年1月的第一百六十篇。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