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2 藝人vs藝術家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是否也曾經思考過,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藝人」和「藝術家」兩個不同的詞,然而他們所敘述的對象是相同的嗎?當藝人在國際場合稱呼自己是Artist的時候,這個名詞真的精確嗎?當外國人聽到你是Artist的時候,腦袋裡想的會是「藝人」嗎?
書法家張大千是藝術家?還是藝人?中國歌手黃安是藝術家?還是藝人?而他們的工作是創造藝術?還是創造娛樂?
我想大家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
藝人和藝術家之間的分別,卻從來都沒有被認真的拿出來研究過,或許是沒有人在乎過?也或許是希望能創造「藝人就是藝術家」的美好誤會?就算退一萬步,把台灣的藝人和國外的藝人當作同樣的物種,他們對於音樂產業的看法,是一樣的嗎?又對於和支持者的關係,又是一樣的嗎?
今天我們來認真的好好聊聊,藝人和藝術家,究竟有什麼不同。而你喜歡的那位歌手,是藝術家還是藝人呢?提供給大家幾個參考的指標。

講者楊威宇,旅居倫敦台灣音樂人,曾為滾石唱片簽約藝人、FUN4樂團吉他手兼主唱。華語製作經歷包含台灣滾石唱片、北京華誼兄弟、獨立樂團茄子蛋等等,2017年受英國BBC電台專訪並入圍第16屆美國獨立音樂獎。華語代表作品包括《We Are Formosa》、黃鴻升《不屑》、《食尚玩家》主題曲等等。
2018年於台北舉辦《獨立音樂的電商時代》講座,分析華語音樂產業和西洋音樂產業本質上的不同,以及長年唱片經紀操作上的黑箱與迷思,並且發表了電商邏輯操作的新時代群眾累積理念。至今仍時常針對音樂產業時事發表評論,為少數跳脫華語音樂視角評論產業架構的台灣音樂人。
本節目主要探討除了傳統唱片操作以外,其他替獨立音樂人累積群眾的方式。也探討了社會文化氛圍對於藝術工作者的心理影響,分析大眾對於藝術工作者的矛盾心理和誤解,同時提供藝術家面對產業和群眾的正確心態。

相關連結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音樂 || #藝術 || #價值 || #生活態度 一位在台灣土生土長喝符咒水的孩子,不小心闖進歐洲的藝術家人生,而開啟的一系列如電影般的奇遇與對話。 和一位刺青師與兩隻Devon Rex住在東倫敦,在Live House、派對、酒吧、旅行、捲菸之間虛擲人生。 故事皆為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的流行音樂產業,幾十年來一直都在用相同的角度在看待音樂、看待藝人。 他們告訴你要當音樂人就得要靠唱片公司,才有可能會成功。 他們告訴你巨星是因為有經紀人神奇的雙手和腦袋,才能造就。 他們告訴你做音樂絕對不能做自己爽,不然就像是在錄音室裡打手槍。 但是真的只有這一種觀察角度嗎?
台灣的流行音樂產業,幾十年來一直都在用相同的角度在看待音樂、看待藝人。 他們告訴你要當音樂人就得要靠唱片公司,才有可能會成功。 他們告訴你巨星是因為有經紀人神奇的雙手和腦袋,才能造就。 他們告訴你做音樂絕對不能做自己爽,不然就像是在錄音室裡打手槍。 但是真的只有這一種觀察角度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的確,鄭宜農不是「典型的台語歌手」,她的歌也不是「典型的台語歌」,她的歌給許多人一種似乎是將「文青語言」翻譯成台語之後的「潮潮的」、「流行的」產物。但又有多少的歌手會願意像鄭宜農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把這些台語人揹負的東西一點一點拾起?直到她能做出一張(人們覺得不夠典型的)純台語專輯?
Thumbnail
前一陣子看到一篇關於一位在台灣的藝術工作者,因為向即將參與演出的音樂劇提出合約上的合理要求及問題而被fired的文章。我很佩服當事人勇敢的將他的經歷揭露出來進而讓更多人了解到藝術工作者保障權益的薄弱。也希望藉由這個事件可以讓更多人站岀來,這個社會才會有更多改善藝術家工作環境的進步空間。 當然一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提到客家創作歌手黃子軒,通常他留給人們的記憶完整稱呼是黃子軒與山平快。 這一次他再度發行新的創作專輯,並不是離開樂團單飛,還是把許多製作的部分全部交給樂團,讓自己變成一個更有空間的創作歌手。 他說以前很擔心離開台北之後工作會變少,回到新竹之後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而且開始重新認識自己的故鄉,忽
Thumbnail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希望自己成為跨領域青年嗎?出身音樂世家的Chienn Tai,喜愛藝術但意識到純藝術工作者就業較受限,在 生理(顧肚皮) 與 心理(顧興趣) 中抉擇,找到自我的出路。
國中的時候,歌神張學友正席捲亞洲,每一次的歌聲都能燎原,即使沒談過戀愛,也幻想過吻別的場景,如果說想和你去吹吹風,絕對不是因為我愛看海,是因為我喜歡張學友那首歌。其實也不只張學友。 那時候彰化的「山海山」唱片行是一種品味圖騰。下課要去搭彰化客運前,應該要去山海山走走逛逛
Thumbnail
承接上一篇〈神仙打架的2000年代華語樂壇!他們也曾經寫歌給她!王心凌篇〉,今天輪到來盤點我同樣很喜歡的女歌手張韶涵的音樂作品。雖然擁著超強的爆發力、辨識度和歌唱能力,但他的演藝生涯實在發生太多插曲,導致作品相較於同期歌手少一些。不過也絲毫不影響張韶涵在樂壇還有我們這些聽歌小粉絲心中的地位!
Thumbnail
楊牧的作品跨越了詩歌、散文、雜文等多種文類,充滿豐富的深意,對臺灣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章探討通才與專才的優勢,並提到了楊牧專注而嚴謹的態度對其持續創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現代的台灣年輕人,很大一部分都聽著韓國流行樂,特別是韓國女團,從音樂風格、造型美學或舞蹈都是熱門討論方向。即便我實在分不出來,但確實有些通用且明確分類方式,例如一代女團、二代、三代…到目前我也不知道哪一代。 若咱們按這樣的分代法,曾經在台灣流行樂壇占據一大區塊,被稱為「玉女歌手」的女歌手們,第一代
  的確,鄭宜農不是「典型的台語歌手」,她的歌也不是「典型的台語歌」,她的歌給許多人一種似乎是將「文青語言」翻譯成台語之後的「潮潮的」、「流行的」產物。但又有多少的歌手會願意像鄭宜農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把這些台語人揹負的東西一點一點拾起?直到她能做出一張(人們覺得不夠典型的)純台語專輯?
Thumbnail
前一陣子看到一篇關於一位在台灣的藝術工作者,因為向即將參與演出的音樂劇提出合約上的合理要求及問題而被fired的文章。我很佩服當事人勇敢的將他的經歷揭露出來進而讓更多人了解到藝術工作者保障權益的薄弱。也希望藉由這個事件可以讓更多人站岀來,這個社會才會有更多改善藝術家工作環境的進步空間。 當然一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提到客家創作歌手黃子軒,通常他留給人們的記憶完整稱呼是黃子軒與山平快。 這一次他再度發行新的創作專輯,並不是離開樂團單飛,還是把許多製作的部分全部交給樂團,讓自己變成一個更有空間的創作歌手。 他說以前很擔心離開台北之後工作會變少,回到新竹之後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而且開始重新認識自己的故鄉,忽
Thumbnail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希望自己成為跨領域青年嗎?出身音樂世家的Chienn Tai,喜愛藝術但意識到純藝術工作者就業較受限,在 生理(顧肚皮) 與 心理(顧興趣) 中抉擇,找到自我的出路。
國中的時候,歌神張學友正席捲亞洲,每一次的歌聲都能燎原,即使沒談過戀愛,也幻想過吻別的場景,如果說想和你去吹吹風,絕對不是因為我愛看海,是因為我喜歡張學友那首歌。其實也不只張學友。 那時候彰化的「山海山」唱片行是一種品味圖騰。下課要去搭彰化客運前,應該要去山海山走走逛逛
Thumbnail
承接上一篇〈神仙打架的2000年代華語樂壇!他們也曾經寫歌給她!王心凌篇〉,今天輪到來盤點我同樣很喜歡的女歌手張韶涵的音樂作品。雖然擁著超強的爆發力、辨識度和歌唱能力,但他的演藝生涯實在發生太多插曲,導致作品相較於同期歌手少一些。不過也絲毫不影響張韶涵在樂壇還有我們這些聽歌小粉絲心中的地位!
Thumbnail
楊牧的作品跨越了詩歌、散文、雜文等多種文類,充滿豐富的深意,對臺灣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章探討通才與專才的優勢,並提到了楊牧專注而嚴謹的態度對其持續創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現代的台灣年輕人,很大一部分都聽著韓國流行樂,特別是韓國女團,從音樂風格、造型美學或舞蹈都是熱門討論方向。即便我實在分不出來,但確實有些通用且明確分類方式,例如一代女團、二代、三代…到目前我也不知道哪一代。 若咱們按這樣的分代法,曾經在台灣流行樂壇占據一大區塊,被稱為「玉女歌手」的女歌手們,第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