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The most intolerant Win

    The most intolerant Win
    我認為硬核台派在這十年的任務有四:
    一:戰爭準備,針對地區的基層政治組織與民間動員組織。下一波紅衫軍試圖癱瘓政府奪權時,才有基本的反制能力。
    二:選舉準備,以協助民進黨保住下兩屆總統為最優先。具體的行動要聚焦於讓現在有投票權的國民看到有一個「無法妥協」的台獨團體,而且這個團體「表面上看起來不尊重現有憲法,不在乎左右,也不尊重人權,願意採取或威脅採取超法規行為,只堅持台灣獨立。」
    三:脫支準備,護國戰爭結束後,大概率以華獨為暫時穩定解。硬核台派要再次發揮「無法妥協」派的角色,這次是要反對曼達林與方塊字霸權,把台灣從反中不反華推向反華。應該要從現在開始準備,但護國戰爭前不需要在現實政治操作上拒絕與民進黨為主的華獨派合作。
    四:統戰策略,口說的言論與實際的事功要分離。做的事情要有連續性:復興台語文,建構台灣與英美法律的相容性,台派基層動員機制,國內政治從業團體的跨代機制與美國遊說團體的跨代機制。嘴巴上說話的以護國戰爭為界,在此之前華獨是朋友,在此之後華獨是敵人。台派願意暫時為友的華獨分界線: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支持中華民國正名制憲改名台灣國,切割金馬,明確指出所有解嚴後來台的中國人都是敵僑,領有中國居住證的中華民國國民也是敵僑,不容許敵僑分享主權。
    私人看法,這是長達六十年,橫跨三代的漫長戰爭,我們一起加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