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舉債致富沒那麼簡單! 先冷靜想想,你有「壓榨性債務」嗎?

    從幼稚園陪著兩個小孩親子共讀學ㄅㄆㄇ和數123開始, 到現在她們長大到國一和小五,一路上踩著不上安親班的底線, 除了每天趕三點半下班接送和晚上打仗煮晚餐之外, 多多少少都有參與她們學校的進度和課程教材。 一直都很納悶,為什麼學校有教小孩反毒, 卻很少教理財相關的課程內容? 在最近陸續和諮詢個案洽談的過程中, 藉由彼此的互相認識了解, 也發現了很多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和觀念… 果然,書是死的,人是活的! 就像數學課本上的角度單元,我覺得在生活中只有撞球的時候有用; 而為了專業證照拿來考試的理論,跟現實生活的理財觀也存在了不少差距。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聽到客觀第三人大談自己的理財觀, 例如批評怎麼有人只放現金不做投資、買儲蓄險很笨應該買股票… 其實這就像一個客戶提出需求,交給三個保險業務員規劃一樣, 很有可能最後會出到九種建議方案, 但你才是最了解自己要什麼的那個人。 最近在看這本朋友介紹的「舉債致富」, 聳動的標題並不是我喜歡的中性觀點, 但真的很讓人好奇這到底是怎麼樣的理財觀? 畢竟舉債似乎真的是有錢人用錢滾錢的手段之一, 而大多數有資產的人,也都會善用舉債的方式來增加身價。 在整本書當中,我覺得有個重點是需要特別提醒大家的, 就是關於「壓榨性債務」這個詞彙。 筆者在書中提到,很多關於債務的恐怖故事, 都是因為發生了至少兩種下列的常見狀況: 1、淨財富不足稅前所得的50% 2、持有壓榨性債務 3、沒有足夠的流動性或儲蓄因應危機 (ps.我好佩服人家總可以明確條列這種一針見血的重點啊…) 「壓榨性債務」這件事,真的會把人拉進債務黑洞, 它比手上沒有足夠的流動現金或積蓄來得更明確, 也是我們一直跑不出老鼠圈的主要原因。 健康的債務和壓榨性債務,一樣是債,卻讓身價大不相同; 有計劃的逐步處理壞債,比急著投資理財重要太多! 試想如果揹著10%以上的債務利率, 卻在追求不見得能有8%的投資報酬率, 這樣怎麼可能有機會舉債致富? 資訊爆炸但又斷章取義的時代, 我們看待每件事,都需要練習延伸到框框外的反思。 真希望學校能夠除了升學率和吸毒率之外, 也讓孩子的理財觀有點基礎,少點出社會摸索碰撞的時間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