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王子是已故王妃戴安娜(Diana, Princess of Wales)的兒子,他的全名是「亨利.查理.阿爾伯特.大衛」(Henry Charles Albert David)。也就是說,他的本名是「亨利」,一個在已很久沒有再出現在英國王室的名字。原來,英國王室有個傳統,會棄用一些名字作為潛在的君主之名,而「亨利」(Henry)便是其中一個。
除了「亨利」外,英國王室也棄用了另外一些名字,「約翰」(John)便是其中之一。在英國歷史裡,只有一位中世紀時的英格蘭君主叫「無地王」約翰(John the Lackland)。史學家只稱呼他為「約翰」,沒有「約翰一世」、「約翰二世」諸如此類,因為就只有一個約翰國王,他可算是英國史上最不堪的君主了。
約翰是十二世紀時英國金雀花王朝的國王,他還未登基時,便已造過他父王和王兄的反。登基後,曾麻目不仁地殺了跟自己爭位的侄子,而且還想停妻再娶,搶別人的老婆卻不肯付出代價。後來又惹怒法國國王,丟掉了諾曼第這片英國在法國控制的土地。英國貴族們不滿他的統治,集合起來出兵教訓了他一頓。約翰求饒,只好答應了貴族們的要求。貴族們為國王訂立了很多規矩,約束約翰的行為,這些規矩後來變成了約束君權的《大憲章》(The Great Charter)。因此,約翰對於英國人來說是個很丟臉的國王,往後就再沒英國君主肯使用「約翰」這個名字了。
不過,當今英國王儲威爾斯親王查爾斯王子(Charles, Prince of Wales)的名字正正就是「查理」!那麼,當他將來登基成為英國國王,時,不就是「查理三世」嗎?其實也不一定,查爾斯王子全名是「查爾斯.菲利普.亞瑟.喬治」(Charles Philip Arthur George)。因為「查理」這個名字有過不好的歷史,搞不好查爾斯王子會採用跟他外公相同的君主之名—稱「喬治七世」,而非「查理三世」。
除了一些名字會被英國王室棄用外,還有一些名字會被英國王室「榮休」,「阿爾伯特」(Albert)便是其一。十九世紀時的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的王夫便是叫薩克森—科堡—哥達的阿爾伯特(Albert of Saxe-Coburg and Goth),與女王結婚後稱阿爾伯特親王(Albert, Prince Consort)。當時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並沒有實權,女王也不太理會政治。不過,阿爾伯特親王雖然沒有實權和公職,卻為英國推動了很多改革,而且往往堅守了君主立憲制下王室的身份和象徵,是當時王室的典範。
「伊莉莎白」本來也是一個已榮休的名字。十六世紀時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Queen Elizabeth I)對英國的貢獻,使她成為公認一代名君,往後三百年間都沒有英國女王採用「伊莉莎白」作為君主之名。後來西元1952年時,當今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登基時,卻堅持要使用自己本名作為君主之名。不過看來,在伊莉莎白二世作為女王的近七十年間,她也沒有使「伊莉莎白」之名蒙上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