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國運之變:握手更知禪迫遠,隔雲靈鷲碧千尋

2023/01/14閱讀時間約 31 分鐘

時間的輸家

1120年11月25日,白船號(The White Ship; 法語: la Blanche-Nef; 中世紀拉丁語: Candida navis)從法國到英國的旅程中,喝得醉醺醺的舵手,在黑夜中無法辨別方向 — — 大概也醉得無心辨別方向,畢竟對酒當歌之時,正是大船夢的高潮,抬手就可以指明方向,哪管什麼航道呢?
白船號最終沒有搬起石頭,直接把自己搬起來砸撞到了暗礁之上,在巴弗勒爾附近的諾曼底海岸沉沒。搭乘該船出航的亨利一世的獨子,王位繼承人威廉·艾德林(William Adelin,1103年8月15日-1120年11月25日)淹死。英格蘭再次出現了繼承危機 — — 在历史上被稱為無政府狀態(The Anarchy)。
亨利一世遂指定自己的女兒、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五世(德語:Heinrich V,1081年-1125年5月23日,薩利安王朝的第四位也是最後一位羅馬人民的國王,1105年-1125年在位)的遺孀瑪瑪蒂爾達(Matilda;1101年2月7日-1167年9月10日。又稱莫德,Maude)及其後夫安茹的若弗魯瓦五世(Geoffrey V of Anjou,1113年8月24日-1151年9月7日,綽號“美男子若弗魯瓦”、“公平的若弗魯瓦”、“金雀花若弗魯瓦”)為英格蘭國王的繼承者。
1135年12月1日,亨利一世去世。他的外甥,法國的莫坦伯爵和布勞涅伯爵斯蒂芬Stephen;約1092/1096年 -1154年10月25日,被稱為布盧瓦的艾蒂安,法語:Étienne de Blois,徵服者威廉的外孫),第一個趕到英格蘭宣布繼承王位,兼領諾曼底公爵爵位。
經過和瑪蒂爾達的近二十年戰爭,甚至一度被俘,終於在1153年,斯蒂芬和瑪蒂爾達達成協議,斯蒂芬擔任英格蘭國王,同時指定瑪蒂爾達的兒子亨利繼承王位。
次年斯蒂芬死去,亨利即位,即亨利二世(Henry II;1133年3月5日-1189年7月6日。亦被稱為短鬥篷亨利,Henry Curtmantle;法語:Court-manteau;亨利·菲茨埃姆普雷斯,Henry FitzEmpress。或亨利·金雀花,英語:Henry Plantagenet。1154年12月19日–1189年7月6日英格蘭國王)。由於亨利二世的父親若弗魯瓦五世,家族源於法國安茹(法語:Anjou)的貴族,後世稱此時期的英格蘭王國為“安茹帝國”。據說若弗魯瓦五世喜歡在帽子上插金雀花,“金雀花”成為若弗魯瓦五世的綽號,“安茹帝國”也被稱為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
金雀花王朝徽章
無論是徵服者威廉的繼任者威廉二世,還是第三個國王亨利一世,以及斯蒂芬,都不是長子,都不能直接獲取王位。弗雷德里克·威廉·梅特蘭 (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1850年5月28日- 1906年12月19日)是一位英國历史學家、法學家,也被認為是現代英語之父,他在梅特蘭專題講義《英格蘭憲政史》中指出:
依據當時的觀念,都不能依據繼承權來主張王位,他們(威廉二世、亨利一世、斯蒂芬)都訴諸了選舉,依靠的是民眾的支持。
— — F. W. 梅特蘭,英格蘭憲政史(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England)
其實正確的敘述應該是他們都獲得了貴族以及教會的支持 — — 和普通的英格蘭民眾根本無關。
亨利二世留給世人最好的禮物是創建了英國历史上第一所大學 — — 牛津大學。
巴黎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法語:Université de Paris,1150–1793)又稱索邦大學,前身是索邦神學院(Collège de la Sorbonne)。1231年,教廷法令(Bulle pontificale ‘Parens Scientiarum’ )授予大學特權。當時英國貴族的後代主要是到歐洲的大學求學,尤其是到法國巴黎。
1167年,英、法關系破裂,亨利二世禁止英國學生就讀巴黎大學,也有一說是,法王一氣之下,把英國學者從巴黎大學趕回英國。亨利二世有一個宮殿建在牛津,學者們為取得國王的保護,這些從巴黎返回的學生就聚集於牛津,從而形成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勛銜:Oxon或Oxf) ,簡稱“牛津”(Oxford)。
也是在這一年,亨利二世再次得子約翰(John;1166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9日,英格蘭國王,由1199年-1216年在位。由於已經沒有領地可以封給約翰,他被稱為無地王,Lackland),因為沒有領地可以分封,亨利二世要求年長的王子幼王亨利(Henry the Young King,1155年2月28日-1183年6月11日)、理查德理查一世,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獅心王”稱號,Richard the Lionheart,法語:Richard Cœur de Lion;諾曼法語:Le quor de lion)傑弗瑞布列塔尼公爵及里奇蒙伯爵若弗魯瓦二世,Geoffrey II, Duke of Brittany and Earl of Richmond,1158年9月23日-1186年8月19日)把自己的部分領地讓給約翰,兄弟們自然不願意把到嘴的肉再吐出來。此時亨利二世已經夫妻反目,於是三兄弟站在母親一邊,於1172年對父親宣戰。
父子之戰前後持續長達十餘年。1189年,理查德與法蘭西王腓力二世·奧古斯都(法語:Philippe II Auguste,1165年8月21日-1223年7月14日,法國卡佩王朝國王,1180年 -1223年在位)結盟。戰爭期間雙方曾試圖和解,但亨利二世提出讓約翰成為新的王儲,導致雙方談判沒有結果。幼王亨利和傑弗瑞先後死亡,亨利二世自己身體狀況也下滑,於是雙方休兵。此時,約翰倒戈,站到理查德與腓力二世一邊,悲憤交加的亨利二世開始絕食並拒絕醫治,兩天後亨利二世死於法國希農,葬在法國。其子理查德則於同年7月即位,稱理查德一世。

沃爾特變革

因勇猛善戰而享有“獅心王”名號的理查一世,在位10年期間,在英格蘭的時間僅有兩次六個月。第一次是舉行加冕典禮時到過英格蘭,住了四個月。1192年秋,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徵後,假扮成商人回國,在維也納附近被識破,成為利奧波德五世(德語:Leopold V;1157年-1194年12月31日,有“賢者利奧波德”稱號,巴本堡王朝奧地利公爵,1177年-1194年在位)的俘虜,繳納贖金後獲釋,回到英格蘭,住兩個月。
所以治理英格蘭的事務,先是委任給擔任政府和教會首腦的威廉·德隆尚(William de Longchamp;?-1197年,是中世紀的英格蘭大法官、首席政法官和伊利的主教)。
威廉·德隆尚的苛徵暴斂引起貴族們的不滿。於是理查一世又委任給坎特伯雷大主教兼監督長的休伯特·沃爾特(Hubert Walter ,1160年-1205年7月13日)
休伯特·沃特主要依靠貴族、鄉紳維持治理。他還在擔任英格蘭首席司法官時,開始保存由大法官簽發的所有憲章的記錄《憲章卷》。
1194年,理查之弟無地王約翰利用其兄被利奧波德五世俘虜時,密謀叛亂,休伯特·沃爾特又是依靠英格蘭的貴族和倫敦市民將約翰擊敗。理查回到英格蘭後,稱約翰僅僅是“一個有著懷有惡意的顧問的孩子”而原諒了他,但沒收了除愛爾蘭外,約翰所有的封地。
而在這一年,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左丞相留正及知樞密院事趙汝愚(1140年1月1日-1196年2月20日,字子直。宋太宗後裔,原籍饒州餘幹,祖父於南宋建炎年間遷居崇德洲錢[今桐鄉市洲泉鎮])請示光宗立嘉王趙擴為太子,而光宗在奏章批示“历事歲久,念欲退閑”後,趙汝愚聯合工部尚書趙彥逾(1130年-1207年,字德老,四明人)、知閣門事兼客省四方館事韓侂胄等人策劃政變。韓侂胄是高宗之妻隆慈太皇太後(憲聖慈烈皇後吳氏,1115年-1197年。宋高宗趙構的第二任皇後。汴梁[今河南開封]人)的外甥,他請太皇太後出面垂簾聽政,又以防不測,命主管殿前司公事、殿前司副都指揮使、宜州觀察使郭杲[gǎo](?-1201年,是宋朝政治人物,名將郭浩之子)、右武大夫、主管侍衛親軍步軍司公事閻仲連夜帶兵控制南皇宮南北,趙汝愚兵諫光宗退位,使得尚未成為太子的趙擴就受禪即位,為宋寧宗趙擴(1168年11月19日-1224年9月18日。南宋第四位皇帝,1194年7月24日-1224年9月18日在位) — — 紹熙內禪,又稱紹熙禪位宋光宗內禪
其後,趙汝愚與韓侂胄相互傾紮,韓侂胄借口趙汝愚以宗室居相位,將不利於南宋社稷。於是趙汝愚被罷相,韓侂胄開始大權獨攬。
光宗雖雲內禪,其實廢也。寧宗背其生父,正其不孝之罪大,而急奪其位,且以扶立者為其有大勞而報之”。而“人知光宗之不孝,而不知寧宗之不孝,尤倍於光宗。
— — 趙翼(1727年-1814年,字雲崧,號甌北,江蘇常州府陽湖縣[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清朝文學家、史學家)
沒有國王治理的英格蘭的反而走向了依法治國。沃爾特開始,英格蘭在大法官辦公室保存了所有憲章、信件、專利和在王室法庭上達成的協議記錄的檔案副本。沃爾特還建立了一個專業的皇家大法官團體,這群人取代了以前主要使用當地人的司法制度,開始了專業司法機構的構建。
1195年,沃爾特頒布了一項法令,規定每一百人中有四名騎士被任命為和平監護人,這是和平法官辦公室的前身。他對騎士的使用是第一次出現在政治生活中,這是這個階層崛起的第一個跡象,是他們作為國會議員(MPs)或治安官,後來成為英國政府的主要支柱。
1198年,沃爾特要求對每塊耕地開徵犁頭稅。由於在評估方面出現了困難,所以下令由每一百個宣誓的陪審團進行評估 — — 這些陪審員很可能是選舉產生的。
沃爾特在處理教會的事務上,也依靠法令。1200年9月在倫敦召開了省級教會會議中制定的14條教法也是借鑒了早期的教會法令,包括1179年第三次拉特蘭會議的法令。
約翰·吉林厄姆(John Bennett Gillingham,1940年8月3日,英國历史學家,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中世紀史榮譽退休教授,專攻安茹帝國的历史)評價沃爾特“英國历史上最傑出的政府部長之一”(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government ministers in English History)。沃爾特並不是一個聖人,也因缺乏學習而被人取笑,就連沃爾特的支持者也只能說他 “識字不多”(moderately literate)。但他長袖善舞,不僅獲得廣泛的支持,也獲得了理查德的弟弟約翰的支持,對英國的司法和行政做出了傑出的改革。
對比南宋秦檜、韓侂胄、史彌遠、賈似道的南宋權相專政,因為並沒有近在眼前君王獨斷的背書,沃爾特本質上並不能隨心所欲的人治,只能依靠大家共識下的律法,進行國家的治理。
1189年,安茹帝國極盛
長年的軍事行動,使理查常感財政捉襟見肘。傳言法國沙露堡有一處寶藏,於是理查出兵進攻並包圍了該城堡。在攻防戰的過程中,理查中箭身亡。
理查無子,這成為安茹帝國(Angevin empire,历史術語,是历史學家對金雀花王朝統治英格蘭和法蘭西西部時代的稱號)解體的導火索。大部分英格蘭和諾曼貴族根據諾曼底的繼承法支持理查的弟弟約翰,而布列塔尼、曼恩和安茹的貴族則根據安茹的繼承法支持理查已故弟弟傑弗瑞的兒子阿爾蒂爾阿蒂爾一世,布列塔尼語:Arzhur 1añ; 法語:Arthur 1er de Bretagne,1187年3月29日-1203年4月3日,在1196–1203年間為第四代里奇蒙伯爵、布列塔尼公爵)
不同封建分邦的不同習慣法,起到了互相牽制的作用。不需要採用中原王朝的過繼方式繼統,歐洲的繼承法更加寬泛。只要是留著先王血液的親族們,都可以進入繼承人的隊列。
橘色是安茹帝國在大陸的領土

永失諾曼底

約翰即位英格蘭國王後,依靠弗蘭德伯爵博杜安四世(Baldwin IX of Flanders,法語:Baudouin IV de Flandre,980年-1035年5月30日,佛蘭德伯爵,987年至1035年在位)布洛涅伯爵瑞諾( Renaud of Boulogne,法語:Renaud de Dammartin,1165–1227。從1190年成為布洛涅伯爵,從1200–1214年,是達馬丁伯爵,從1204年-1214年,是奧馬勒伯爵。他是達曼丁的阿爾貝里克三世和克萊蒙的馬蒂爾德的兒子)等貴族的支持,取得了對阿爾蒂爾和法蘭西國王腓力二世的優勢。
1200年,腓力二世與約翰和解,承認約翰為英格蘭國王,放棄對阿爾蒂爾繼承英格蘭王位的支持,阿爾蒂爾作為約翰的封臣得到保護。約翰則放棄和弗蘭德、布洛涅的結盟並承認腓力為自己在法領地的宗主。
早在1189年8月29日,約翰和格洛斯特女伯爵伊莎貝爾(Isabella, Countess of Gloucester ,1173/1174–1217年10月14日)在威爾特郡的馬爾伯勒城堡結婚,約翰以她的名義繼承了格洛斯特伯爵的爵位。
但是到了1200年8月,約翰決定迎娶昂古萊姆的伊莎貝爾(Isabella of Angoulême,法語:Isabelle d’Angoulême,約1187年-1246年6月4日)。昂古萊姆的伊莎貝爾,她的父親是昂古萊姆伯爵艾默,母親是法國國王路易六世的孫女考特尼的愛麗絲(Alice of Courtenay)。伊莎貝爾當時以美貌著稱)。為此,約翰以自己和現任妻子都是亨利一世的後裔為由,休妻再娶。
因為昂古萊姆的伊莎貝爾之前許配給盧西尼昂的休十世(Hugh X of Lusignan,Hugh V of La Marche 或 Hugh I of Angoulême,約1183年-約1249年6月5日。盧西尼昂的領主,1219年11月成為拉馬爾什的伯爵,並通過婚姻成為安古蘭的伯爵)。休十世是休九世和阿加特·德·普雷伊的兒子,他為報奪妻之仇,帶領主宰英國在法國地區領土的盧西尼昂家族反叛。
約翰鎮壓了盧西尼昂家族反叛。但是法蘭西國王腓力二世為此以召見封臣安茹伯爵的名義,召約翰來法國宮廷,被約翰拒絕。腓力於是將從約翰手中奪取的法國領地,除了諾曼底以外都封給阿爾蒂爾,再次和阿爾蒂爾聯手對約翰開戰。
約翰在1202年發動攻勢,成功地在米勒布戰役獲勝;紅色箭頭表示約翰軍隊的行進路線,藍色箭頭表示腓力軍的方向,淺藍色是腓力在布列塔尼和呂西尼昂的盟軍
1202年7月,約翰和安茹的威廉·德·羅切絲(William de Roches)聯軍在米拉博一戰中獲勝,打敗並俘虜了阿爾蒂爾。但約翰對待俘虜過於殘忍,22個被俘的叛亂頭領被虐待致死。當時大部分地方貴族都是親戚關系,他們不能接受自己的親屬蒙受如此待遇。威廉·德·羅切絲和其他在安茹和布列塔尼的貴族盟友拋棄了約翰,倒向腓力。
1203年初,約翰進一步被盟友拋棄。他試圖說服教宗英諾森三世(拉丁語:Innocentius PP. III;約1161年-1216年7月16日。本名塞尼伯爵羅塔里奧,Lotario dei Conti di Segni。1198年1月8日當選羅馬主教,同年2月22日即位至1216年7月16日為止)支持他,但教宗的介入並不成功。
約翰俘虜阿爾蒂爾並置於魯昂監獄有些日子了……當約翰喝醉了,他親手殺害了阿爾蒂爾,將屍體系上石頭投入了塞納河。
— — 馬加姆教堂年表(McLynn,p.306.)
這樣,約翰因謀殺親姪、囚禁姪女,落下了無情的名聲,失去了更多貴族的支持。
1203年末,約翰試圖解救被腓力包圍的諾曼底東側要塞加亞爾城堡失敗。
1204年3月,加亞爾陷落。
8月,腓力攻占諾曼底,南下占領安茹和普瓦圖。

大憲章

約翰失去了諾曼底,更糟糕的是,他同時失去了更多法國貴族、英格蘭貴族的支持。
1212年,很多來自北英格蘭的貴族在英法戰爭中無法獲益,並且因為戰爭,這些貴族反而欠了約翰很多錢 — — 他們被史學家稱為“北方人”,發動了“國王債務人的一場叛亂”。約翰的很多將領,尤其是他任命的英格蘭行政官也參與叛亂,因為貴族們把彼此之間的“”,看得比對國王的“”更重要。
1214年,約翰率領布列塔尼的埃莉諾和次子理查最後一次試圖從腓力手中奪取諾曼底。在2月,約翰發兵普瓦圖時,很多貴族拒絕提供軍事和財務上的支持。
幸運的是,(不倫瑞克的)奧托四世(Otto IV von Braunschweig,1175年-1218年5月19日,羅馬人民的國王,1198年-1218年在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09年加冕。他是德國傳統豪族韋爾夫家族中唯一成為皇帝的人)、布洛涅伯爵瑞諾、弗蘭德伯爵同約翰結盟並得到了教皇的支持,約翰有了有足夠的資金招募僱傭兵來填補。
6月,約翰收複安茹。但是安茹當地貴族再次拒絕和國王一起進軍,約翰只好撤退到拉羅謝爾。不久,腓力在東面的布汶戰役中擊敗奧托等約翰的盟軍,約翰收複諾曼底的希望徹底破滅。他在一份為期六年的和約中將安茹歸還法國,不僅割地,還要賠款。
10月,約翰回到了英格蘭。而數月後,叛亂貴族在英格蘭北部和東部開始了反叛。
1215年1月,約翰在倫敦召開國會,討論進行改革以及和叛亂貴族之間進行和談。約翰的真實目的是拖延時間,等待教宗的支持。
4月,教宗英諾森三世對約翰支持的信件到了倫敦,但是為時已晚。叛亂的貴族們在北安普頓已經集結。
5月,貴族們選舉羅伯特·菲茨沃爾特(Robert Fitzwalter,For the Baron FitzWalter ,1237–1325年12月9日。《大憲章》的25名擔保人之一。他是埃塞克斯郡小鄧莫[ Little Dunmow]的封地男爵和倫敦貝納德城堡的治安官,其附屬的世襲職務是倫敦城的城堡管理員和首席騎士)為軍事統帥,自稱“上帝的軍隊”(Army of God),並斷絕了和約翰的封建君臣關系。反叛軍占領了倫敦、林肯和埃克塞特。叛軍攻占倫敦後,更多的約翰陣營中的貴族開始站到反叛者一邊。約翰只好採取和解的策略,命斯德望·朗頓(Stephen Langton;1150年-1228年7月9日,英國籍的天主教司鐸級樞機及坎特伯里總教區總主教。他策劃了《大憲章》的形成,以及將《聖經》分章,以方便索引)協調和叛亂的貴族進行和談。
1215年6月15日,約翰在溫莎城堡附近的蘭尼米德(英語:Runnymede,位於英國薩里郡泰晤士河沿岸的一片水草地,距倫敦城中心以西僅20英里(32千米)會見了叛軍首領。
朗頓起草了起草了一份戰和平協議(The Articles of Barons),規定了封建貴族和英國國王之間的權利保障法案。約翰在蘭尼美德,為法案蓋上王室的印章。
6月19日,反叛的貴族重新宣誓效忠約翰。王室秘書將該法案副本抄送至各地,由指定的王室官員及主教保存。
1215年簽署的第一份《大憲章》並未被保存下來,只有四份同時期的抄本現仍分別存放在大英圖書館、林肯大教堂和索爾茲伯里大教堂,另外還有13份1297年以前的《大憲章》現也仍被保存。
這份協議後來被重命名為《大憲章》(The Great Charter;拉丁語:Magna Carta。又稱作《自由大憲章》,The Great Charter of the Liberties;拉丁語:Magna Carta Libertatum)。
1215年的《大憲章》中,最為重要的條文是第六十一條,即所謂“安全法”。
the barons shall choose any twenty-five barons of the realm they wish, who with all their might are to observe, maintain and cause to be observed the peace and liberties which we have granted and confirmed to them by this our present charter.貴族應依其意志遴選出國內二十五名貴族,他們將盡力遵守、維護並促成我們已經允許的和平與自由,並借本憲章確認此等權利。
— — 大憲章(The Great Charter)
由二十五名貴族組成的委員會有權隨時召開會議,具有否決國王命令的權力
委員會可以使用武力,占據國王的城堡和財產。
這種權力並不是首創,是出自盎格魯薩格遜中古時期的法律程序,但從未加之於英格蘭的國王。
這一年是中國,宋寧宗嘉定八年,蒙古太祖十年,元太祖成吉思汗麾下大將石抹明安(1164年-1216年,契丹石抹氏,桓州[今內蒙古正藍旗北]人,是金朝末年和蒙古帝國的大臣)攻下金朝首都中都(今北京)。

法律如金

約翰根本無意接受《大憲章》的約束,幾個星期後,他在貴族們離開倫敦,各自返回封地之後,立即宣布廢棄《大憲章》。教宗英諾森三世訓斥《大憲章》為“以武力及恐懼,強加於國王的無恥條款”,因此教宗否定了任何貴族對權力的要求,從而引發了第一次諸侯戰爭。
1216年10月18日,約翰在內戰正酣時病死,在他的遺囑中,約翰命令他的姪女埃莉諾(Eleanor)永遠不能從監獄中釋放出來。九歲的亨利三世(Henry III;1207年10月1日-1272年11月16日,是金雀花王朝時期的英格蘭國王,1216年-1272年在位)即位。約翰指定了一個由13個執行人組成的委員會輔佐亨利,並且指定英格蘭最著名的騎士威廉·馬歇爾(William Marshal,1st Earl of Pembroke 1146年-1219年5月14日,英格蘭王國政治家、軍人。他曾輔佐過五位英格蘭國王,包括亨利二世、亨利三世、理查一世、約翰和約翰的兒子亨利三世)擔任亨利的監護人。
反叛者向腓力二世的兒子路易,後來的路易八世(雄獅)(法語:Louis VIII le Lion,1187年9月5日-1226年11月8日。法蘭西卡佩王朝國王,1223年-1226年在位)尋求幫助,承諾擁立他作為英格蘭的國王。
雙方都很難取得決定性的勝利。10月12日,王室大臣以亨利的名義再發出《大憲章》(1216年版本),但當中部分條款,包括第六十一條都被刪去。反叛的貴族拒絕被修改的憲章。
1217年9月12日,交戰雙方達成了《蘭貝斯和約》(又稱《金士頓和約》)。和約規定,
路易交出英格蘭占領的土地;
亨利不對反叛者施加懲罰;
路易的追隨者被允許享有傳統的權利。
路易按照合約規定離開了英格蘭,之後參加了法國南部的阿爾比十字軍。
1217年11月6日,威廉·馬歇爾主持再次重新發布了《大憲章》(1217年版本)在1216《大憲章》基礎上增加了保護貴族財產、限制國王徵稅權的條款。
然後又發布了《森林憲章》(Charter of the Forest)作為《大憲章》(1217年版本)的補充,規定了自由人進入皇家森林的權力,對森林法庭的權力進行了約束限制,重新審核了皇家森林的邊界。
1225年,十八歲的亨利三世再次發布《大憲章》(1225年版本),並刪除至只有三十七條。
1227年。亨利三世親政,此時他已經很難恢複王權的專制。
1258年6月,亨利三世在貴族脅迫下召開的“狂暴會議”中,簽訂了牛津條例(Provisions of Oxford),該條例由第六代萊斯特伯爵西蒙·德孟福爾(英語:Simon de Montfort, 6th Earl of Leicester,1208年5月23日-1265年8月4日,常稱為西蒙·德孟福爾,以和他名字相近的親屬作區隔,是一名法國裔英格蘭貴族。在英國憲政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執筆,依照條例,由15名大貴族組成委員會,實際掌握國家政權。同時,由實際掌握政權的貴族和另外選出來的12名貴族組成國會,每年三次召開國會,而國王不經過國會,不能沒收土地或分配土地,也不可擅自對外宣戰。
亨利三世長子愛德華一世(英文:Edward I,1239年6月17日-1307年7月7日,英格蘭國王,1272年11月16日 -1307年7月7日在位。綽號“長腿愛德華”,Edward Longshanks 和“蘇格蘭人之錘”,拉丁語:Malleus Scotorum — — 因徵服威爾士和幾乎徵服蘇格蘭而聞名)不甘屈服,開始準備武裝力量對抗西蒙·德孟福爾領導的貴族們,於是第二次諸侯戰爭(1263–1264年)開始。
1264年5月14日,西蒙·德孟福爾在蘇塞克斯的萊維斯戰役中擊敗了亨利三世,並擄獲國王和國王的兒子。西蒙·德孟福爾召開了第一次由直接選舉產生的議會(即英國下議院),這在中世紀的歐洲還是第一次。因此西蒙·德·孟福爾被視為現代議會制的創始人之一。
1265年,西蒙·德孟福爾在伊夫舍姆戰役中與保王黨的軍隊作戰時陣亡。
1272年11月16日,亨利三世去世。愛德華一世繼位英格蘭國王。
1274年8月,愛德華一世才返回故國加冕。
遠在萬里之外的同一時期:
1215年,簽訂《大憲章》同一年,蒙古占領金中都。
1218–1223年,蒙古第一次西徵,成吉思汗率蒙軍入侵花剌子糢王國、高加索諸國、欽察人和基輔羅斯諸國,一直擴張到高加索山脈。建立了察合台汗國。
1226年-1227年,蒙古伐夏,末帝出城投降,西夏正式宣告滅亡。1227年10月,隨蒙古軍遷徙的西夏末帝及其隨從按照成吉思汗遺命於薩里川被拖雷斬殺。
1233年,蒙古向南宋提倡”聯蒙滅金”的條文,南宋遂與金背約,與蒙古結成盟友。
1234年2月9日,蒙古滅金於河南汝南。
1235–1241年,蒙古第二次西徵,窩闊台汗窩闊台汗遣拔都等諸王率軍徵服伏爾加河以西、歐洲諸國。
1242年,拔都在薩萊(今伏爾加河下游阿斯特拉罕附近)定都,正式建立金帳汗國。
1247年,闊端主持涼州會盟,吐蕃地區納入大蒙古國(蒙古帝國)治下。
1252年 -1259年,第三次蒙古西徵。蒙哥汗派其弟旭烈兀率領十萬大軍攻滅木剌夷國、阿拔斯王朝、敘利亞阿尤布王朝的戰爭。建立了伊兒汗國。
1269年,在塔拉斯河招開庫里爾台大會,蒙古窩闊台後王海都、察合台後王八剌和欽察汗忙哥帖木兒以違背祖宗成法為由,共同反對拖雷家族控制的大汗直轄地和伊兒汗國,並協議劃分了各自在阿姆河以北地區的勢力範圍,標志著大蒙古國的實質分裂和解體。
1271年12月18日,元世祖發布《建國號詔》,將國號”大蒙古國”改為”大元”。從大蒙古國皇帝變為大元皇帝,正式建立元朝,定都元大都(今北京)。
1272年3月28日,忽必烈將中都路改為大都路,建中書省署於此。
1273年3月14日,襄陽守將呂文煥(?-?,南宋末年宿州安縣[今安徽省壽縣]人,襄陽守將呂文德六弟,戍守居城襄陽十五年)投降元,近五年元宋決戰之襄樊之戰結束。
1274年7月20日,忽必烈向行中書省及蒙古、漢軍萬戶千戶軍士發布問罪於宋的詔書《興師徵南詔》。
1276年2月(至元十三年正月),伯顏攻克宋京臨安,宋亡。
1297年10月12日,愛德華一世將《大憲章》修訂後,確認為成文法(Statutory law 或 Statute law)的一部分。從此以後,該《大憲章》成為英國政治生活的一部分,通常由每個君主輪流更新,直到新生的英格蘭議會取得了立法權,《大憲章》成為了沒有憲法的英國的“憲法”。
作為英格蘭徵服者的諾曼人,尚處於政治上的原始狀態,遠沒有達到中央集權的體制。作為英格蘭的外來者,他們也必須遵循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法律習俗。而從徵服者威廉開始,每一任國王都是通過的戰爭方式獲得王位,使得王權不僅沒有足夠的精力清除貴族的“割據”,而且嚴重依賴貴族在軍隊和財力上的支持。國王的豐功偉業需要通過讓渡部分權力換取貴族們的襄助 — — 這一切都是通過自由憲章的安排才得以實現。最終,自由憲章將英國引向了王在法下的大憲章時代。
大憲章的精華之處就是法律淩駕於政府之上。法律已不再是國王或酋長的意願。在他們之上的是你無法看見、聽到、觸摸和品嘗的東西,就是這個東西控制著國王和國王之下的臣民。它就是讓統治者不能為心所欲地制定法律,這是確保我們所有人的自由的基石。約翰國王在簽署大憲章之後不久就試圖將其推翻,他的兒子即位後也曾嘗試過,但兩次都印證了司法制度大於王權。這就是為什麼說大憲章對我們的議會傳統具有直接的影嚮。我們的議會傳統與許多歐洲大陸的不同在於它不僅維護了多數規則,還把代議制政府視為對個人自由的擔保。
— — 丹尼爾•漢南(Daniel John Hannan, Baron Hannan of Kingsclere,1971年9月1日。英國作家、記者和前政治家,自2020年起擔任貿易委員會顧問。他是自由貿易倡議組織的創始主席。作為保守黨成員,他曾在1999年至2020年期間擔任歐洲議會東南英格蘭地區議員)
旭,2022年10月5日-6日

千年國運之變:體天法道·王以民為天
千年國運之變:體天法道·民以食為天
千年國運之變:西夏立國·黨項崛起
千年國運之變:西夏立國·元昊立夏
千年國運之變:西夏立國·三戰立國
千年國運之變:西夏立國·慶历和議
千年國運之變:慶历新政·真心半解
千年國運之變:慶历新政·朋黨之爭
千年國運之變:書生意氣作三冗
千年國運之變:天道無常惜英宗
千年國運之變:法家非法作無法
千年國運之變:聖君賢相的賭博·總把新桃換舊符
千年國運之變:聖君賢相的賭博·天將生意與人間
千年國運之變:聖君賢相的賭博·不畏浮雲遮望眼
千年國運之變:聖君賢相的賭博·涿州沙上飲盤桓
千年國運之變:聖君賢相的賭博·人生失意無南北
千年國運之變:聖君賢相的賭博·肯與君王卷土來
千年國運之變:越南立國·城頭變換大王旗
千年國運之變:越南立國·南國山河南帝居
千年國運之變:知兵止戰,好戰國亡
千年國運之變:萬竅怒呺風喪我·元祐更化
千年國運之變:萬竅怒呺風喪我·風流天子
千年國運之變:萬竅怒呺風喪我·唯金不變
千年國運之變:萬竅怒呺風喪我·燕雲十六
千年國運之變:萬竅怒呺風喪我·盟約如紙
千年國運之變:萬竅怒呺風喪我·殘陽如血
千年國運之變:萬竅怒呺風喪我·震懾無聊
千年國運之變:千波競湧水無心
千年國運之變: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
千年國運之變:不是攝心除妄想,求真
千年國運之變:直至如今千載後


關註我,和我一起看朝陽;分享我,我們就是世界;贊賞我,我們一起榮燿天地
— — 旭,日在九天

25會員
125內容數
曆史中的閃耀時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