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答非所問集之金融海嘯

.....................................................

又是筆者定期一篇的鬼扯感言
其實這也沒什麼,筆者最近因為這兩年的「悲慘預言」,現在變成一些親友的「占卜師」,這年頭要當烏鴉還真不簡單。話雖如此,還是有人直接說筆者是扁迷,景氣就要V型反轉了(筆者蠻懷疑這位仁兄真的懂什麼是V型反轉)。
筆者不是念經濟的,所以要問什麼時候股市會觸底反彈,真的是問錯人了。要問什麼時候景氣會開始回升,也還是找錯對象。就純粹以歷史經驗來看,筆者只能說,未來幾年節衣縮食比期望馬總統英明神武要實際一點。
一般來說,歷史上多次大蕭條,原因歸咎到底不脫一句話 - 「供需失衡」」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作一下說明 - 電視機
照道理來說,電視機的需求應該是固定的,因為電視的功能只是拿來收訊號播放,鑲鑽石金邊框的電視機在功能上與回收木頭作的框架沒兩樣。那麼電視機為什麼需求很強勢?從CRT螢幕換到現在電漿、LCD電視等等,這道理也很簡單,滿足人類「追求更好」的需求。當然這在你口袋深度很夠的時候沒問題,但當你連下一餐都快沒著落的時候,買一個五十吋的超大液晶螢幕就顯得不實際了。但在大家看起來都還有錢的時候,拼命擴廠增加產能的,現在就倒楣了。大量產能把液晶螢幕價格壓到一萬上下還算合理,因為便宜的價格可以讓更多人更換老舊的電視,整體需求的增加還可以把這泡沫吹起來,但萬一更換的限制到了呢?滿足的人越來越多呢?
總之,無論是從人心的大小,還是錢包的大小來看,無限量產能增加一定會有瓶頸,畢竟原物料價格不可能也是無量下跌,總會有一個限度在,這象徵了成本必定維持在某一個水準上,這條最低的成本線等於告知了一個需求的臨界點。問題在於有沒有人看得出來罷了。
好了,這道理沒唸過書的,有點邏輯的人想就想通了。真的問題是在現在這金融海嘯的摧殘下,到底什麼時候景氣可以回復?
依照歷史來看,解決供需的失衡,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1. 讓時間沖淡一切
  2. 新的發明來繼續吹泡泡
現在的問題是,時間還沒沖淡一切,就已經夠多的人去自殺來了結一切。技術的突破又還沒到達一個全面改變的程度,這個泡泡當然就吹不下去,鐵死的。
好吧,筆者這隻大烏鴉夠黑了,但就以戰略家的角度來說,還是要把黑的發亮的事實說出來。在這種全面性禍及肺腑的內傷下,台灣(或是說一般政府)能作的無非就是三點。



  1. 停止抒困,讓該死該倒的早死早超生,替老百姓留下資產應付未來

  2. 坦白從寬,告訴老百姓現在最好大家節衣縮食,苦日子要來好多年

  3. 發明創新,把資金投入到下一個世代可能會需要的全新技術或能源,以待時機來臨一飛沖天


。
這三點幾乎不可能做到,理由說穿了非常簡單。後果如下



  1. 政客失去奧援、後路,下次選戰可能玩不下去
  2. 
政客失去選票,直接結束政治生命

  3. 不僅可能失去金錢與選票,萬一失敗還會名留「青」史



筆者不是什麼財經專家跟大師,但從戰略的角度來說,經濟的起落就跟人的一生一樣,人總是會有落魄的時候,你總不能落魄的時候還跑去賭博期待一發逆轉(第1點);總不能落魄來還要窮大方,醉死在溫柔鄉中(第2點);總不能落魄了就放空一切,不替未來作一點打算(第3點)。但一個政府卻會天天幹這些事情。
以筆者的PEMCES模型來說,在大環境的混亂與不安下,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就是E(教育)與S(科技),好扭轉其他四項弱化的指標,但如果長期以來PEMC四指標,都處在使ES弱化的狀態,那才真的是無力回天。科技的進步仰賴投入的資源,教育更可以在這種正向循環中不斷的提供更優質的人才,進一步的促使國家的科技進步。如果只想吹經濟泡泡維持假象,而不去腳踏實地的改善各種要素,那麼在名為時間的洪流中,不被滅頂已是萬幸,但被遠遠拋棄在後方卻是必然。
好吧,講到尾巴,還是沒解釋什麼。XD
筆者只能說,老祖母的智慧常常不會有錯的,所以多唸書、多儲蓄,才是應付未來的真正本錢。(別幹那種死到臨頭還在跟客戶喝酒想搶訂單的蠢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