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惡搞版】孔子

話說,最近看到幾個對孔子這部片的影評,似乎有一種聲音,是說孔子的形象好像太剛猛了點。
呃,還是我們校園的「至聖先師」像的印象太強烈了?筆者是沒看過周潤發演的孔子,不過從簡介來看,這部片應該比較符合史實。
當然,本篇既然為惡搞,就要惡搞到底。但既然身為一個理性客觀又愛長篇大論的部落格,當然要認真的惡搞,惡搞的很認真。首先,比較確定的幾件事情,是孔子在魯國混到五十歲才當官,考量到春球時代重視家世,能異姓為官也不簡單了,至於到底當到甚麼官這再說,需要考證。再者,孔子號稱門下三千弟子,先不管是不是真的這麼多人,但也代表孔子算名望很不錯了。最後,他還周遊列國,到處丟求職信,只是面試機會不多,也沒被錄用過。
所以,讓我們回頭來檢視一下,先從幾個比較客觀的資料來說。
第一,他的弟子組成,有人遠從晉國、楚國而來。這可不是開玩笑的,這表示孔子的名聲傳了千里,春秋古代的千里路可是很遙遠的。到了宋明千年後,想要赴京趕考的,多半都是存了好幾年錢的窮書生,再不然就是哪個員外的兒子女婿,不然哪來的盤纏啊。顯然,孔子的名氣已經威播千里,所以會有人不遠千里來拜師,這些人可以爬山涉水到魯國找指導教授,也絕對不是死老百姓,一般農民種田都快吃不飽了,哪來閒錢送子女去魯國留學?簡單說,要不是家裡有錢,就是家道中落的低階貴族,知道找一個好的指導教授,可以拿文憑回國找工作的。事實也證明,子游就是學成歸國的,能在歷史留名,絕對不是簡單人物。
換言之,孔子這家春秋第一間補習班,顯然有兩把刷子,教出去的學生當官都可以幹點成績。所以,哪些人會送小孩去幾百公里外的魯國留學?商人或是貴族階級,有的是想混張文憑,有的是想要借機會認識其他人,打關係。這表示,孔子的教學成績優秀,而且不僅是嘴巴說說,還是有實用性的,故我們熟知的孔門六藝,應該沒字面上單純。
結論一:孔子開的學院是春秋時代的哈佛。
第二,孔子門下弟子三千(學士),有七十二人受業身通(碩士),其中十人被稱為孔門十哲(博士)。檢查其弟子出身來歷,絕大多數是魯國人,再來是齊國人,還有陳、蔡、衛等小國,其他有記錄的,頂多是楚國、吳國與晉國,這表示雖然這間春秋哈佛名聲響亮,但真的要念的出色,還是有一些基本條件。而春秋時代的語言是很複雜的,光看各種貨幣就知道每一國的風俗習慣大不相同,語言絕對不會是電影裡那種大家講話都通的狀況。
所以說,為什麼多數學生都混不到七十二賢人?看看有留名的這些七十二人,多半是魯國人,就知道孔子的魯國口音很重,多半學生光是要先學魯國方言,可能就要學好幾年,等到終於聽得懂了,孔子大概也已經把課上完,該當的都當光光了。要補修跟重修,還要留級好多年,古代的平均壽命又不長,人生三分之二都在念書,等到終於畢業了,小孩也差不多可以來報名繳豬肉(束脩)了。
所以,為什麼子游這南方人這麼出色?能夠短時間修好雙語課程,還能跟上學長的進度,程度好到可以找教授meeting,此人本該是人中龍鳳。至於其他人,只能說很抱歉啊,指導教授光指導博士般就很累了,碩士班都要自己想辦法,大學部的請自己找學長課後授業。聽錄音帶上課,還是二手翻譯版,當然學習效果不好啊。
結論二:魯國等東方話是春秋的英文。
第三,孔子到底教什麼?我們只知道孔子好像有著作易、詩、禮、書、春秋,但這些看來都是文科啊。的確,如果看看孔子的弟子中,當過軍官的也不少,而且依照周禮來看,春秋戰國時代貴族都會學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所以大概可以推測出一些輪廓,孔子五十歲才當大官,但沒當官前弟子就成千上百了,顯然有幾把刷子,依照當年的標準,孔子一定是精於六藝。孔子說他小時候很窮,什麼事情都幹過,這表示孔子對於一般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很熟,故可以大膽推證,孔子強在把書裡面講的理論,跟實際的生活相結合,所以這套才會大大不同於當代的標準,成為一套既符合理論又兼具實用性的學問。
故,孔子懂禮樂,能寫詩、書、禮經,一定是對這幾項熟到不行,所以孔子會教學生怎麼應對進退,要在官場上混的好,要懂察言觀色、具體分析時政,還要會辯論術。簡單說,孔子開的第一堂課,政治學。
射、御是春秋的貴族專屬既能,也就是打仗用的射箭跟駕車技術,我們只要想一想孔子的學生,有人當到高階軍官,就知道孔子在武鬥上一定有兩把刷子。其實別想太複雜,古代的市井小民生活,打架鬧事是家常便飯,孔子要在低層討生活,想必吃過很多苦頭。孔子的學生仲由(子路)在死前跟敵對的家臣對戰,都六十幾歲的人還可以打,而且還是因為要撿帽子露出破綻才被砍死,想必是武功高手,身懷絕技。依照我們所念的論語等記錄,子路這人根本就是黑道個性,要讓他服氣,光用禮樂絕對服不了的。
故,孔子可以讓子路這種人心服口服,一定是在武藝上相當了得,所以孔子會教學生武功,而且周遊列國多年都沒出大事,弟子的武藝想必精湛,此千人部隊當然可以橫著走。簡單講,孔子開的第二堂課,儒家劍法。
書、術以現代的標準來看,就是管理的方法,孔子當過一些倉管的小官,想必對簿記很熟。我們只要看看子貢作生意賺到翻,就知道子貢學到的可不光是口才,應該是對算數、記帳、風險評估很熟。而且孔子周遊列國,是千人出巡啊,光是吃飯睡覺的後勤就是大問題,依照記載來看,除了迷路跟被包圍時候有斷炊危機,其他時候似乎都過的好好的。想必孔子生財有道,絕對不是光收幾條豬肉而以,歷史只有說子貢幫忙張羅跟提供援助,但考慮到孔子弟子遍及天下,還不少貴族與富人,孔子這位校長的募款功力應該不差。
故,孔子可以教出幾個商人,還可以維持幾千人的門下弟子出巡各國,一定對管理相當有一套。總之,孔子的第三堂課,大學管理與領導統御。
綜合起來看,我們更可以了解到,孔子比想像中的可怕。
門下弟子三千人,在春秋時代可不是一小群,這三千人都學過武功,還懂得後勤管理,而且這麼多人,一定會有組織化的狀況,換言之就跟軍隊組織沒兩樣。孔家大學的學生,可以組成一支軍隊,還有將軍的人才,這樣才能去跟諸侯談判啊,不然誰要用你啊?我們看看哪幾個國君想要找孔子當官。衛國,小國寡民,若可以招募孔家軍,也是一股勢力,不過從結果來看,大概是孔子要求擔任總經理,衛靈公只提供主任缺,橋不攏。楚國想要請孔子,那年頭楚國是南方蠻夷,想要稱霸天下總要找顧問,不過楚國是宗族林立的地方,孔子想要總經理,但楚國開的是有給職顧問,還是橋不攏。
但已經可以知道,孔子在當時給大家的印象是
  • 你有治國的能力與實績
  • 你有幾千武藝高強的學生
所以孔子應該去秦國啊,他們每天跟匈奴幹架,比較重實際,才會大力起用孔子啊。不過顯然那年頭資訊不夠發達,孔子都在東邊繞,真是可惜。
但我們也知道,孔子懂數學、會管理、通政治學,還有獨門武功傳授弟子,並組成數千人團體,而春秋後期的兵法大家多半出自東方齊國,想來「孔子兵法」以及「孔家劍法」並沒有失傳,說不定孫子的老師,就是出自那只拿到學士文憑的兩千九百二十八人之一。
所以說…霹靂布袋戲詮釋的儒教才是正確的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