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2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O影會電影圓桌|我們選擇的《小丑》(Joker)總集篇

編按:O影會原為影評人Alfredo所發起的、類似讀書會的影友聊天聚會「讀影會」,每月一次討論最新的電影或值得回味的導演專題。原本是以聚會為主,僅私下錄音紀錄,但成員們覺得評論與討論本身的火花,也是一種值得呈現的創作,這次藉著《小丑》(Joker,2019)為主題的聚會(原本辦在2019年10月13日),在近日整理完錄音和稿件、加以編輯,以「O影會」的名義上線發表。也希望日後能為讀者帶來更多期的有趣內容。
Alfredo:圓桌(Round Table)的概念源自亞瑟王的傳說故事,我不確定影評人的圓桌對談是起自何時,印象中法國《電影筆記》雜誌有刊登過影史著名的圓桌對談記錄,近年對台灣影迷比較熟悉的應該是中國的網路電影媒體「深焦」不定期刊登的線上圓桌對談,不久前放映週報才貼出可能是台灣首度(?)公開的影評人線上圓桌對談紀錄,談《陽光普照》,另外也聽說釀電影要推出他們的圓桌對談,算是對岸相對更蓬勃的影評文化對台灣帶來的影響。
至於本期「電影圓桌」是去年十月我和一群影友(成員混合了影評人和影迷的身份)私下「讀影會」以《小丑》為題的聊天記錄。其實這不是第一次將讀影會紀錄公開,前兩年影評人肥內(也是當時讀影會的成員)主編的電影欣賞雜誌就曾經在紙本上刊登過當時聊《海邊的曼徹斯特》的部份對談記錄。
不過這持續三年多的每月聚會倒不是以「圓桌」為概念發起的,最早是希望類似讀書會,成員分享各自的「讀影」研究心得,然而經過成員的變動和形式上的調整,最後應該比較像是「讀影會」「聊天聚會」再加一點「圓桌」的混合。
和其他的對談記錄不同的是,這並不是線上筆談,而是真人面對面東拉西址的聊天來回,在當下並沒有明確的「辯論」「發表」的意識,甚至不一定有「命題」「主軸」,整理逐字稿時得面對各種含混不清的語句與四處發散的思緒,最終再經過大幅的編輯刪改分節,最後呈現的樣貌在勉力保留討論原意精華與氣氛的同時,也像是種編輯上的再創作。
要說這樣的整理有何意義,或許其中之一是捕捉了影迷交流間某些尚未成形的不確定想法,和不同觀影評論概念的碰撞下提出的各種問題。像是線條的發散與交錯所織成 的網,而不是收束後指向的結論,稱不上是多嚴肅高深的批評,至少希望可以給閱讀的人帶來一些趣味。
至於「O影會」(O Cinephiles)是什麼意思?提出這名字的甜寒說O代表Omni,代表One,我說也像是「圈」也像是「圓桌」,但其實沒什麼深意,就是把「讀影會」的動詞換掉,可以投射各種意義進去。主要是為了放在方格子平台上,為了發起專題需要有個可以識別的名字,有了專題當然也就期待會有下一篇,要讓事情發生,就需要先命名。
只是從錄音做逐字稿真的很累,不敢想下一篇出來會是什麼時候。
本次參與者(依發言出場順序)及共同編修:湯以豪、壁虎先生、黃以曦、甜寒、Alfredo、Lizard、686、誌桓、Sharon、趙鐸
逐字稿整理:趙鐸、Alfredo、Ha Mu、誌桓、Lizard 編輯:趙鐸、甜寒 圖片:Lizard
本次為各位帶來的電影《小丑》電影圓桌討論之目錄如下:
Intro (本篇下方「正文開始」處)
First Round 喜歡或不喜歡,這是個問題
Second Round 當我們在看《小丑》的時候我們在看什麼 -耶穌與小丑 -喜劇與笑 -善與惡與《黎明昇起》 -卓別林與小丑 -我們與小丑的距離
Third Round 「小丑無法成為喜劇演員」之意義與異議
Fourth Round 研究寫實,卻掉入更深的幻想?
Fifth Round 演員、導演、這個小丑和那個小丑 -從演員到導演 -從小丑到「小丑」
Sixth Round 留給未來的問題

正文開始


Intro

湯以豪: 謝謝大家來我們這次的讀影會,我是這次的主持湯以豪。今日,我們聊的主題是《小丑》(Joker)。
我在準備讀影會時,剛好注意到網路上提,今年是超級英雄重要的歷史之年。想一想好像有道理,因為《復仇者聯盟4》(Avengers: Endgame)在票房數據上成為影史第一電影,威尼斯影展的金獅獎也給了《小丑》。
《小丑》這部電影有滿多地方可以思考的,不管是作為超級英雄蝙蝠俠系列的續集,或作為第一部拿下影展大獎的超級英雄電影,又或者歐美記者影評人在討論這部電影會不會煽動大眾⋯⋯所以我想,今天討論應該會很發散,也會很有趣吧。
從我的右手邊開始,大家對這部片的看法先講一輪,最後輪到我。

本次讀影會成員(依發言出場順序)
湯以豪
壁虎先生
黃以曦
甜寒
Alfredo
Lizard
686
誌桓
Sharon
趙鐸
討論於台北市某間咖啡廳,2019.10.13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