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懺悔品第六〉
原文:
「善知識今聽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
淺譯:
「善知識,今聽四弘願了」:各位善知識,你們現在聽完了四弘誓願。
「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我再給你們授無相的三皈依戒。
各位「善知識」,「歸依覺」:覺,也就是佛。佛者覺也,覺者佛也;覺就是佛,佛就是覺,所以要皈依覺。
「兩足尊」:什麼叫兩足尊?就是福也充足,慧也充足,福慧都圓滿,這叫兩足尊。
「歸依正」:正也就是法,法也就是正;正法,法正。皈依正,就是皈依正法,不要皈依邪法,不要皈依天魔外道那些法。皈依真正佛法,能有什麼好處呢?
「離欲尊」:我們人人都有欲。欲真是害死人的,我們為什麼不成佛?就因為有欲。欲有了,就有貪心;有貪心,瞋心、癡心,跟著就都跑出來。你學佛法,就要離欲,去欲斷愛,沒有貪欲,所以這叫離欲尊。
「歸依淨,眾中尊」:淨者僧也,僧者淨也。皈依淨,也就是皈依僧,因為僧人叫清淨福田僧。
怎麼叫清淨福田僧呢?清淨,就是不染污。什麼是不染污?真正修道的僧人,要持銀錢戒,手裏不要拿錢的。你身上若沒有錢,那就是淨;你有錢,那就是邋遢,就是不乾淨,所以真正修道要和錢離開。
但是話又說回來,無財又不養道,你若沒有錢,你就修行,也不能生存,所以又要有錢。錢,你不要著住到上面,不要一天到晚盡想攀緣:「誰銀行裏有幾百萬塊錢,我向他化一筆來。不錯的!化一點錢來,我或者造廟,或者請一部《大藏經》,或者辦個學校,這都是功德嘛!」可是,他就忘了這是攀緣,是不淨物。
講到這個地方,我想起我在東北,有一段的時期,和錢分開家了,手裏不摸錢。為什麼那時候我持銀錢戒呢?這有一點原因。我出家時,廟上有四、五十個和尚,有的時候二、三十,有的時候十幾個,有的時候三、四十也不一定。
我到廟上出家時,方丈和尚沒有在,可能到外面去化緣,其他人沒有認識我的。我到那兒說出家,廟上那些和尚,就把我留下了。我說:「我認識方丈和尚。」大家都很高興的,很歡迎。
這麼樣出家,要做什麼呢?要做苦行。我做的苦行,和你們做的不同,你們是打打字,念念經,或者是有其他的工作。我那是鄉下很大的一座廟,有很多工作;就掃這廟的院子,也要一個鐘頭才能掃完的。我在廟上洗廁所,這是我第一個工作。
但是那個廁所,不是這種的廁所,那種是在地下挖一個坑,要把糞拿出來放到一邊去,那個味道很「香」的;因為修道的人,不願意聞香味,所以把糞搬到另外一個地方去。這個工作,是由我來做,因為我是初初發心,對於香塵還沒有斷,所以天天收拾這個工作,也都不太討厭。
在廟上,我也掃地,做種種的工作。有的時候,天下雪,就要早一點把路都打掃乾淨,人好走路去上殿、念經。我在人都沒起身以前,好像人四點鐘起身,我在兩點鐘就起來,把這個地方天下的雪,都收拾乾淨。其他人起身走路,就沒有雪了。這是我的工作。
等到方丈和尚過了一個時期回來,一見到我:「啊!你來了。」我說:「我來了。」在這兒出家完了,他就和大家開會,要在廟上選首座和尚。首座和尚,就是除了方丈和尚,就是首座,等方丈若退位,就首座做方丈。那麼有幾十個和尚,方丈和尚誰也不選,要選我做首座和尚。
問大家,大家都反對,說:「他一個剛出家的,怎麼可以做首座和尚呢?」方丈和尚說:「那我們在韋陀菩薩前,大家來抽籤!」就求籤。
誰可以有資格做首座,就寫上的他名字,到籤筒搖;搖出來看是誰的名字,就是誰。搖了幾次,哎呀!很奇怪!這大約是韋陀菩薩要給我找一點工作,所以搖了三次,都是我的名字跳出來。所以大家也不敢反對,這韋陀菩薩安排的;所以我在廟上就做首座。
做首座以後呢,方丈和尚又想教我當家;當家就是做boss(老闆)之類的。我一想:「太麻煩了!好了!你教我當家,我不拿錢,你看這個家怎麼當法?」所以他教我當家。
我說:「可以的。但是我不拿錢,你旁人拿錢旁人數,我無論到什麼地方,都不拿錢的,那我當這麼個家就可以。」這麼樣子,就持銀錢戒囉!持銀錢戒,很奇怪的,我出門,多數是自己出去搭火車,我那個廟上,離火車站很近的,沒有巴士,有火車。
搭火車要買票;你若拿錢買票,這也是拿錢了。我到什麼地方去,就在火車站那兒等著,看有熟人來,他給我買票我就去;沒有熟人來,我就在那兒等。但是很奇怪的,每逢我到什麼地方去,在火車站上等火車,一定有人來問我到什麼地方,然後就給我買票。
所以這是講「淨」,你若不拿錢,那是真正淨了;你有一分錢,那也沒有淨。所以這皈依淨,就是皈依僧。怎麼說淨就是僧呢?僧要清淨,所以皈依淨,也就是皈依僧。僧人,是眾人裏最尊貴、最高尚的,所以這叫眾中尊,眾人中的一個最尊貴的。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忏悔品第六〉
原文:
「善知识今听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
浅译:
「善知识,今听四弘愿了」:各位善知识,你们现在听完了四弘誓愿。
「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我再给你们授无相的三皈依戒。
各位「善知识」,「归依觉」:觉,也就是佛。佛者觉也,觉者佛也;觉就是佛,佛就是觉,所以要皈依觉。
「两足尊」:什么叫两足尊?就是福也充足,慧也充足,福慧都圆满,这叫两足尊。
「归依正」:正也就是法,法也就是正;正法,法正。皈依正,就是皈依正法,不要皈依邪法,不要皈依天魔外道那些法。皈依真正佛法,能有什么好处呢?
「离欲尊」:我们人人都有欲。欲真是害死人的,我们为什么不成佛?就因为有欲。欲有了,就有贪心;有贪心,瞋心、痴心,跟着就都跑出来。你学佛法,就要离欲,去欲断爱,没有贪欲,所以这叫离欲尊。
「归依净,众中尊」:净者僧也,僧者净也。皈依净,也就是皈依僧,因为僧人叫清净福田僧。
怎么叫清净福田僧呢?清净,就是不染污。什么是不染污?真正修道的僧人,要持银钱戒,手里不要拿钱的。你身上若没有钱,那就是净;你有钱,那就是邋遢,就是不干净,所以真正修道要和钱离开。
但是话又说回来,无财又不养道,你若没有钱,你就修行,也不能生存,所以又要有钱。钱,你不要着住到上面,不要一天到晚尽想攀缘:「谁银行里有几百万块钱,我向他化一笔来。不错的!化一点钱来,我或者造庙,或者请一部《大藏经》,或者办个学校,这都是功德嘛!」可是,他就忘了这是攀缘,是不净物。
讲到这个地方,我想起我在东北,有一段的时期,和钱分开家了,手里不摸钱。为什么那时候我持银钱戒呢?这有一点原因。我出家时,庙上有四、五十个和尚,有的时候二、三十,有的时候十几个,有的时候三、四十也不一定。
我到庙上出家时,方丈和尚没有在,可能到外面去化缘,其他人没有认识我的。我到那儿说出家,庙上那些和尚,就把我留下了。我说:「我认识方丈和尚。」大家都很高兴的,很欢迎。
这么样出家,要做什么呢?要做苦行。我做的苦行,和你们做的不同,你们是打打字,念念经,或者是有其他的工作。我那是乡下很大的一座庙,有很多工作;就扫这庙的院子,也要一个钟头才能扫完的。我在庙上洗厕所,这是我第一个工作。
但是那个厕所,不是这种的厕所,那种是在地下挖一个坑,要把粪拿出来放到一边去,那个味道很「香」的;因为修道的人,不愿意闻香味,所以把粪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这个工作,是由我来做,因为我是初初发心,对于香尘还没有断,所以天天收拾这个工作,也都不太讨厌。
在庙上,我也扫地,做种种的工作。有的时候,天下雪,就要早一点把路都打扫干净,人好走路去上殿、念经。我在人都没起身以前,好像人四点钟起身,我在两点钟就起来,把这个地方天下的雪,都收拾干净。其他人起身走路,就没有雪了。这是我的工作。
等到方丈和尚过了一个时期回来,一见到我:「啊!你来了。」我说:「我来了。」在这儿出家完了,他就和大家开会,要在庙上选首座和尚。首座和尚,就是除了方丈和尚,就是首座,等方丈若退位,就首座做方丈。那么有几十个和尚,方丈和尚谁也不选,要选我做首座和尚。
问大家,大家都反对,说:「他一个刚出家的,怎么可以做首座和尚呢?」方丈和尚说:「那我们在韦陀菩萨前,大家来抽签!」就求签。
谁可以有资格做首座,就写上的他名字,到签筒摇;摇出来看是谁的名字,就是谁。摇了几次,哎呀!很奇怪!这大约是韦陀菩萨要给我找一点工作,所以摇了三次,都是我的名字跳出来。所以大家也不敢反对,这韦陀菩萨安排的;所以我在庙上就做首座。
做首座以后呢,方丈和尚又想教我当家;当家就是做boss(老板)之类的。我一想:「太麻烦了!好了!你教我当家,我不拿钱,你看这个家怎么当法?」所以他教我当家。
我说:「可以的。但是我不拿钱,你旁人拿钱旁人数,我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不拿钱的,那我当这么个家就可以。」这么样子,就持银钱戒啰!持银钱戒,很奇怪的,我出门,多数是自己出去搭火车,我那个庙上,离火车站很近的,没有巴士,有火车。
搭火车要买票;你若拿钱买票,这也是拿钱了。我到什么地方去,就在火车站那儿等着,看有熟人来,他给我买票我就去;没有熟人来,我就在那儿等。但是很奇怪的,每逢我到什么地方去,在火车站上等火车,一定有人来问我到什么地方,然后就给我买票。
所以这是讲「净」,你若不拿钱,那是真正净了;你有一分钱,那也没有净。所以这皈依净,就是皈依僧。怎么说净就是僧呢?僧要清净,所以皈依净,也就是皈依僧。僧人,是众人里最尊贵、最高尚的,所以这叫众中尊,众人中的一个最尊贵的。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