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貨幣戰爭】中美角力不斷升溫,有分析指戰場將由貿易擴展至貨幣戰。

中國近年來一直積極發展電子支付、電子貨幣,背後原因,除了是為便民,亦為了讓人民幣普及流通,擁有與美元抗衡的實力。
什麼是貨幣戰爭
「貨幣戰爭」一詞源於內地學者宋鴻兵2007年出版的《貨幣戰爭》,顧名思義就是以貨幣為武器,各國透過「印銀紙」和干預滙市等手段,令本國貨幣貶值,從而提升出口競爭力,刺激本國經濟增長。想了解更多投資內容,即下載Top1 APP:App Store: https://apple.co/2FBYeDI Android: https://bit.ly/3ixpMc4
第一次貨幣戰爭起源於1921年,當時歐洲國家在一戰後陷入財政緊張,德國率先執行惡性通貨膨脹令馬克迅速貶值,在其後的1924-1929年,德國工業增長迅速超過其他國家,法國、英國緊隨其後。
1933年美國經濟進入大蕭條時代,羅斯福實施金融改革亦同樣令美元貶值,英國隨後進行第二輪貨幣貶值,法國在1936年繼續跟進。各國之間的惡性貶值競爭令經濟環境越來越差,1936年美、英、法三國財政部簽署《三方貨幣穩定協議》才最終結束了這場貨幣戰爭。
因此所謂貨幣戰爭,指的是上世紀各國面對大蕭條採取不同的匯率政策。
中美可能如何展開貨幣戰爭
中國有可能利用貨幣打貿易戰。
今年六月中,北京舉行了「2020財新夏季峰會」,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出席演講時,提出要全力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人民幣國際化」從2009年上海首先推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作為起點算起已有11年,但方星海這次提到人民幣國際化的三個原因,卻非常值得細加咀嚼。這暗示中美角力白熱化,加上全球經濟急速變化下,中美在美元和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上將展開一場新的貨幣戰爭。
方星海提出第一個原因是中國官方和民間在海外大量持有美元資產,在美聯儲目前的貨幣政策下,美元資產有很大不確定性。第二是中國金融發展受到全球貨幣金融體系影響,而在美聯儲目前貨幣政策下,全球金融體系面臨很大危機。第三是美元支付體系安全令人擔憂。
近年美國不斷使用美元的金融地位用各種經濟制裁手段打擊中國。方星海在第三點提到「美元支付體系安全擔憂」,當然並非指一般意義上的安全,而是中國長期依賴美元交易令美國有手段壓制中國的「國家安全」問題。人民幣國際化成為中國擺脫美國各種經濟制裁威脅的最佳方法。這解釋了為何中國近年積極研究數碼人民幣。
中美貨幣戰爭對全球的影響
  • 資本外流
如果中國刻意令人民幣貶值,為保護個人財產不受影響,中國個人和企業將紛紛拋售人民幣,買入其他貨幣,即是資本外流。另一個隱憂是,中國產品在其他國家價格會大減0,令其他國家的生產商並跟隨減價,為經濟帶來更廣泛的損害。
中國近年力推人民幣國際化,以及人民幣結算等,某程度上都在試圖動搖美元的絕對優勢。當然,並不是中國希望如此,其他各國便會配合,故除了人民幣本身認受性有所提高外,美國過度利用其美元優勢作武器亦是美元優勢褪減的原因。
  • 美肆意制裁得罪多國 損美元地位
在美元主導世界貿易結算的情況下,美國藉着操控美元,可任意對其敵人作出經濟制裁。不過美國如果為一己之利而任意利用制裁,那便難免招致其他各國不滿。例如2018年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對伊朗重啟片面制裁,便令世界各國質疑美國舉措的正當性。歐盟為此動用「阻斷法令」,令美國制裁令不能在歐盟區內生效,而中國亦表示會繼續向伊朗購買石油。俄羅斯亦受到美國制裁,情況跟伊朗相似。美國肆意施行經濟制裁,結果很可能迫令各國,尤其是具一定實力的大國,試圖繞過美元結算,而用其他貨幣結算。
按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統計,美元作為國際交易貨幣的普遍程度近年已有下跌趨勢——美元佔跨國交易的總量由2015年的47.87%下跌至2017年的41.27%;反而歐元交易則大幅增加,由2015年的29.75%,增至2017年的39.45%,與美元相差不到2個百分點。另一方面,世銀數據亦反映美元佔全世界儲蓄貨幣的比重亦有下降趨勢,最新一季(2018年第一季)只佔62.48%,連續五季下跌,亦創下四年新低。
當然美元優勢不可能短期內消失,但若美國長期利用美元霸權作經濟武器,無疑為其他貨幣提供了搶佔市場的動力。人民幣國際化自2015後遭遇挫折,現在雖說再因貿易戰而貶值,但卻似乎未有進一步打擊其地位,將來有可能進一步威脅美元地位。想了解更多投資內容,即下載Top1 APP:App Store: https://apple.co/2FBYeDI Android: https://bit.ly/3ixpMc4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