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幼稚園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德國幼稚園的選擇也是百百種,例如:雙語的、國際的、宗教的、或台灣熟知的華德福系列。但不管是哪一種,都不是掏出鈔票就可以選你想要選擇的那一間。尤其是都市裡的幼稚園,每一間都有長長的幼兒入學候補名單。尤其是住在慕尼黑、柏林、漢堡這種大都市的小孩都是一出生就要去排幼稚園,排個二三年也都不令人意外。
台灣和德國的幼稚園當然是很多不一樣的規定,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入園前的雙面會談
當你排到了幼稚園,園方則會安排一個雙面會談,主要是讓家長們瞭解幼稚園的教育理念及幼稚園的硬體設施。在面談之後,家長可以選擇是否要讓孩子就讀這所幼稚園,相同地,幼稚園也可以選擇是否讓這個孩子加入他們。
  • 陪讀
和台灣最大的不同是"家長要陪讀一段時間"。陪讀的時間基本上是兩週,但實際時間的長短,除了取決於孩子本身的適應能力,還有負責老師的想法。例如:如果孩子相對內向且比較黏家長,有些老師是可以接受讓孩子哭個十五分鐘二十分鐘的,老師會花很多時間在新生上,那有可能陪讀的時間可以控制在二到三週;但有些老師則認為他沒有太多時間來安撫新生,那家長就是要延長陪讀的時間,所以陪讀時間超過一個月,也是時有所聞。我家大美入園時只有他一個新生,所以我只花一週陪讀。但是二美和小美入園的同時都還有其他幼兒一起入園,所以負責的老師會儘量讓所有的幼兒有相同的陪讀時間,即便有一兩個孩子適應的良好,但也是要配合其他孩子的步調,所以這兩個我是花了二週陪讀。
  • 幼兒混齡班
德國的幼稚園大致上是分成幼幼班(Krippe,三歲以下)和幼兒班(Kita,三歲到六歲),幼幼班的小孩都會在幼稚園睡午覺,幼兒班的小孩就都不睡午覺了。三歲幼兒不睡午覺,這對台灣人來說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可是德國的幼兒一般都是晚上七點就上床睡覺了,所以不睡午覺是很正常的。我家的三美雖然不是準時七點上床睡覺,但也大概是控制在晚上七點半進房去準備睡覺。
至於幼兒班要怎麼分班,則是每個幼稚園的作法不太一樣,有些幼稚園的幼兒班是完全不分班,也就是全部的幼兒算一班;有些則是會將幼兒分成幾個不同的班。但不管是哪一種方式,幼兒班都是混齡的孩子在同一班。混齡的方式對幼兒來說,其實是很殘酷的,例如:六歲小孩是很容易靠著體型和語言的優勢去欺負三歲的幼兒,尤其是那些不善於表達的三歲孩子們,更是容易被欺負的對象。當然老師絕對不會放任這些事情發生,但總是有些老師看不到的陰暗的角落。所以德國的孩子從小是在"叢林"裡長大的,被迫從小就要學會保護自己,替自己發聲。此外,德國家長也都相對淡定的處理孩子間的衝突。有次大美整個手腕黑青了,我們詢問老師後,才知道她在幼稚園被同學咬的。另一次則是我去接大美時,老師告知我大美在幼稚園咬了同學,而且咬到流血了。這兩次都只有老師告知發生什麼事,但老師沒有讓我們知道哪一個孩子咬了大美,大美又咬了誰,因為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孩咬了人,老師只是要讓家長要知道孩子做了什麼不對的事,家長要注意一下孩子的行為。我們也曾經想過要去別人家道歉,總覺得咬到流血是很嚴重的事,在詢問了老師及其他家長的意見之後,他們認為孩子之間有衝突都是正常的,家長不要過度緊張及介入,最後我們當然就沒有提著水果登門道歉,我們就當做沒有這件事。
  • 家長要親送小孩到教室門口
每一個家長都要自己帶孩子進到幼稚園內,家長要負責自己幫(盯)著小孩掛書包、掛外套、和換室內鞋,確認孩子進到老師的視線範圍了,家長才能離開。
  • 自備早餐下午茶
在德國,有少部份的幼稚園是完全沒有供餐服務,但也有少部份幼稚園是有供早餐、午餐及下午茶。但概略來說,大部份的德國幼稚園只有提供中餐,所以家長要自備早餐及下午茶。比較特的事情是,孩子享用餐點時,是將自己的食物拿出來放在園方提供的餐盤上,因為園方要避免孩子有比較的心態,像是我有冰雪的便當盒,我有維尼熊的湯匙.....等等無謂的比較。但偶爾也會聽到老師不淮家長幫孩子準備優格、麥片、或是香蕉等,比較不容易清理的食物,從這些小細節也可以看出老師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孩子。我們比較幸運,我們都沒有遇到這些事,我們遇到的老師都是以孩子為主,而非以他們方便為主。
  • 沒有課表
孩子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玩,玩中學,學中玩。所以一個教室內會同時有很多不同的事情在進行,例如:坐在角落看書,在娃娃區玩拌家家酒、畫畫、玩桌遊、作美勞、或是踢踢球。一週當中,還是會有幾個少數固定的行程,例如:幼兒律動、在鄉下的孩子有森林探險,在都市的孩子有公園散步。但是這些固定的行程中,也只有幾個行程是全部的孩子要一起參加。其它非全體活動的行程則是孩子可以自己決定是否要參加,這其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這是訓練孩子替自己做決定,及替自己做得決定負責任。有一次,大美班上的部份孩子準備要去律動課程,當大部份的孩子準備好要出發時,有一個孩子突然從教室衝出來說他也想一起去。但是帶隊老師卻拒絕等他,老師告訴他,你剛已經決定好不參加了,所以我們現在不會再花時間等你,下一次做決定之前,請你想清楚。然而這些去上律動課的孩子們,則要自己替自己更換運動服(家長都要替孩子備一套運動服在幼稚園),所以孩子衣服前後穿反、襪子裡外穿錯了,這都是很正常的,老師也不定會幫孩子再穿一次。老師通常會在旁邊看,非必要,決不出手。
當然還有更多不同的小事情,上述幾點是我個人覺得最不一樣的幾件事。
    avatar-img
    8會員
    24內容數
    住在德國鄉下且育有三美的台灣媽媽,分享在德國鄉下育兒的趣事,也分享德國人的幼兒教育理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三美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九月底的一個晚上,大美摔掉了門牙。台灣的家人朋友擔心她被小朋友笑,德國的家人朋友則是恭禧她要成為大人了。台灣德國文化大不同。
      九月底的一個晚上,大美摔掉了門牙。台灣的家人朋友擔心她被小朋友笑,德國的家人朋友則是恭禧她要成為大人了。台灣德國文化大不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孩子上幼稚園沒多久疫情就開始了,幾次差點成行的校外教學,讓孩子對校外教學更是滿心期待,就這樣到了三年級,從校外教學的資訊公告出來到成行之前,孩子帶著各種美好想像來迎接那一天的到來。 國小三年級,可以自己吃飯,可以自己上廁所,也具備分辨危險的能力,這些應該是這個年紀孩子的標配,對我來說校外教學是一場
    Thumbnail
    吃完晚餐後的七點到八點,我會協助小孩檢查和複習功課,這是每天固定的行程。 我選擇學校的課後班,單純希望孩子能多熟悉他人生求學時期可能會待最久的校園,所以沒有將課業外包納入考量。好像有些家長誤會了什麼,以為課後班老師會將每個孩子的功課盯很緊,實際上不太可能達到跟安親班有一樣的效果。
    孩子重新編班上三年級,卻在班上面臨各種困擾,包括值日生任務、點數制度以及運動會上的不公平對待。孩子和其他同學們都面臨班導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及運動會時的不公平對待。家長面臨孩子的疑問和班導的作為,感到困擾和焦慮。
    Thumbnail
    2024年年初美語補習班的小學生一週每日行程貼文, 在社會引起了輿論。大多數的評論圍繞在兒童、睡眠時間和學習成就等議題,專家們的評論呈現不同觀點,探討家長的安排對孩子的影響。本文探討了小孩在教育體制內外的體驗,以及良好的休息和創意培養在教養過程中的重要性。
    所謂帶小孩就是把童年複習一次,或是過另一種童年一次。小孩準備上小學對父母來說實在是一件大事,對我們這種在異鄉對當地教育體系完全沒經驗的父母來說挑戰更大。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最近又是幼兒園的招生期, 這是我們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經歷。回想他人生的第一個學期,公幼跟私幼都唸到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對於何時應該上幼兒園、公幼還是私幼、需不需要學雙語、幼兒園孩子最重要學的是什麼、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生病、孩子開始長出自己的世界等心得。
    Thumbnail
      何謂德意志文化?何謂德意志意識形態?文化之間的差異又是在何時顯現的?若說文化是後天的,那麼幼兒之間便沒有文化的差異,因為每一位幼兒來到世上都是一張白紙。然而,是什麼讓白紙上產生了巨大的差異?是什麼讓德意志文化顯現?或許能夠從德國的幼兒教育看出一些端倪。   本書作者莊琳君,是英國教
    Thumbnail
    在孩子進入公幼小班之後,我們每週開始有兩天,是有回家作業的。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孩子上幼稚園沒多久疫情就開始了,幾次差點成行的校外教學,讓孩子對校外教學更是滿心期待,就這樣到了三年級,從校外教學的資訊公告出來到成行之前,孩子帶著各種美好想像來迎接那一天的到來。 國小三年級,可以自己吃飯,可以自己上廁所,也具備分辨危險的能力,這些應該是這個年紀孩子的標配,對我來說校外教學是一場
    Thumbnail
    吃完晚餐後的七點到八點,我會協助小孩檢查和複習功課,這是每天固定的行程。 我選擇學校的課後班,單純希望孩子能多熟悉他人生求學時期可能會待最久的校園,所以沒有將課業外包納入考量。好像有些家長誤會了什麼,以為課後班老師會將每個孩子的功課盯很緊,實際上不太可能達到跟安親班有一樣的效果。
    孩子重新編班上三年級,卻在班上面臨各種困擾,包括值日生任務、點數制度以及運動會上的不公平對待。孩子和其他同學們都面臨班導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及運動會時的不公平對待。家長面臨孩子的疑問和班導的作為,感到困擾和焦慮。
    Thumbnail
    2024年年初美語補習班的小學生一週每日行程貼文, 在社會引起了輿論。大多數的評論圍繞在兒童、睡眠時間和學習成就等議題,專家們的評論呈現不同觀點,探討家長的安排對孩子的影響。本文探討了小孩在教育體制內外的體驗,以及良好的休息和創意培養在教養過程中的重要性。
    所謂帶小孩就是把童年複習一次,或是過另一種童年一次。小孩準備上小學對父母來說實在是一件大事,對我們這種在異鄉對當地教育體系完全沒經驗的父母來說挑戰更大。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最近又是幼兒園的招生期, 這是我們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經歷。回想他人生的第一個學期,公幼跟私幼都唸到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對於何時應該上幼兒園、公幼還是私幼、需不需要學雙語、幼兒園孩子最重要學的是什麼、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生病、孩子開始長出自己的世界等心得。
    Thumbnail
      何謂德意志文化?何謂德意志意識形態?文化之間的差異又是在何時顯現的?若說文化是後天的,那麼幼兒之間便沒有文化的差異,因為每一位幼兒來到世上都是一張白紙。然而,是什麼讓白紙上產生了巨大的差異?是什麼讓德意志文化顯現?或許能夠從德國的幼兒教育看出一些端倪。   本書作者莊琳君,是英國教
    Thumbnail
    在孩子進入公幼小班之後,我們每週開始有兩天,是有回家作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