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回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親愛的朋友:
今天我想來說點特別、且開心的回憶。曾經我是獨生女,雖然沒有被寵上天,但肯定有被捧在手心。
念幼稚園的時候我在新竹,那家幼稚園至今都還在,對面就是我以前住過的家。媽媽曾說以前為了工作,幾乎總是最後一個來幼稚園接小孩,而我總要等周圍的小朋友都回家了,圖畫書都看了一遍又一遍,才能盼到媽媽。她曾跟我說過,看著小小的我一個人的身影,其實她覺得有點愧咎。
小時候的我傻傻的,有次媽媽騎機車載我,我站在前面踏板(註一),提著媽媽買的便當,沒想一回家卻發現便當整包不見,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我把便當給弄丟了。還有一次,我飯吃著吃著,就把盛飯的保麗龍碗給咬了半圓形的洞,我也不記得什麼時候把它吃掉了。這些是媽媽在我大一點的時候給我講的故事,她那時又好氣又好笑地看著我,說我怎麼那麼可愛。
我的生日在四月,常常也遇到春假,因此大部分的時候都是爸媽陪我過的。那時還沒有4吋的小蛋糕,最少也得買個6吋大,所以吹蠟燭許完願後其實是痛苦的開始,我必須想辦法把那6吋的蛋糕給解決掉,因為爸媽開始吃素不吃含蛋食物。家裡還留有當時我用力吹蠟燭的照片,記錄了我的成長和媽媽漂亮多變的髮型。
最喜歡吹蠟燭了!
周末到了,我們全家會出去走走,其實說全家,也就三個人。近一點會去家附近的國小,看爸爸吊單槓,他當時很愛現,撐著單槓轉好幾圈。我則會玩玩大象溜滑梯,盪鞦韆(還要人推),因為平衡感不好被媽媽要求練習走平衡木,還有爬因為有點高所以不太敢爬的攀爬設施。爸爸當時很喜歡捉弄我,偷偷在背後推我一把,看我踉蹌的樣子發笑,想當然耳我可是生氣的很,這件事也是媽媽告訴我的。
再遠一點我們會去清大餵魚,給黃色大鯉魚機器投10塊錢買飼料,邊一顆一顆丟給水面下萬頭攢動的鯉魚,邊想著要怎樣才能讓金色的那隻吃到。或著有時候媽媽心血來潮會跑起步,叫我跟她一起練跑,我從小就沒甚麼運動細胞,明明一點也不想跑,但也只好跟著,臉有夠臭,這一幕幕都被相機給記錄了下來。
最遠大概就是去亞哥花園、頑皮世界、小叮噹科學園區了吧!印象中有很大的黑金剛雕像、看過藍色大金剛鸚鵡,我也一樣熱中於餵魚,好像還有坐類似雙人座的有軌纜車,我一個人坐,幫前方放閃的爸媽拍照。記憶都混在一起,具體哪裡是哪裡已經想不起來了。總之,只要是去遊樂園或花園,膽小如我,凡事都想爸媽陪著,我頂多自己一個人坐小火車之類,我連旋轉木馬都要他們陪。當天氣很熱的時候,爸爸會拿出他隨身的手帕,蓋在我頭上給我遮陽,但我挺嫌棄,每次都叫著說:「不要把鼻涕放我頭上啦!」爸爸總會笑著說「沒有啦!我有洗乾淨啊!」然後用相機拍下我的臭臉,就只有他笑得很開心。而在亞哥花園,我們會走去花叢看花拍照,還有最重要的跳舞。我穿著現在看來已經過時、太過厚重的小洋裝,還有硬到磨腳的粉紅色瑪莉珍鞋,和媽媽手拉手跳華爾滋,她不用抬高手,我就能在她身旁一直轉圈圈了。我當時笑得多開心!牙齦都笑到露了出來的那種開心。
後來我們搬家去台中,我去上小學,媽媽在我上小學之後就不工作了,當家庭主婦。上學常常是爸爸騎腳踏車載我去,載完他順便騎去上班,有次載著載著快到校門口,不知怎的我就摔下車了,把老師也嚇了一跳,爸爸也覺得莫名其妙。放學則幾乎是媽媽來接,還要排路縱隊走到側門,等著媽媽不太穩地騎著50cc小摩托車來載我回家。
我放學後的時間幾乎都待在家,纏著媽媽叫她陪我玩、給我說故事,或是帶我去圖書館。我3歲那會兒她會帶著我畫畫,我畫圖時很安靜,不會吵她,她覺得很好,媽媽是個怕吵的人。雖然我也會畫圖畫到牆壁和電腦桌上去,讓她頭很痛。她說我是從畫畫開始,慢慢敢去嘗試其他事情的。後來我陸續嘗試了各種各樣的勞作,畫燈籠、刻紙雕、紙天鵝、紙編鳳凰、皺紋紙花、藤編、中國結、布娃娃等等,樂此不疲。一路纏著媽媽纏到了10歲,她覺得我實在煩,竟開始教我寫程式,她想說教難一點我可以自己研究久一點不去吵她,這真不是唬爛,而我也沒想到現在我竟然就靠著寫程式賺錢吃飯。
我們還辦了台中科學博物館的家庭卡,常常也一起去,當時最討厭參觀半導體及積體電路展,因為都看不懂,但爸爸說那是他在做的東西,聽起來好像很厲害。
另外,媽媽還常常計劃周末全家一起去個東勢、惠蓀林場、還有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爸爸負責開車載著一家大小和好多食物到目的地。我們帶著卡式瓦斯爐去煮泡麵(註二),或者媽媽會準備便當,我們就在陽光下野餐。然後全家會一起走步道,看青蛙石、賞瀑布、呼吸芬多精,或在晚上看螢火蟲、在低溫中看滿天的星星。沿路爸爸會教我認樹,樟樹、檜木、白千層、肯氏南洋杉,分辨二葉松和五葉松,楓香和槭楓。有陣子媽媽很津津樂道一件事,是某次我在大雪山,抱著相機等在一棵滿是鳥叫聲的樹下,一動也不動站了整整半小時,只為了用相機捕捉鳥兒探出頭的瞬間。我則是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到帝雉的那一刻,當時爸媽在前方走,只有我看見他從林中出來,而我既驚喜,又不敢大聲張揚,於是他陪了我跑了一小段路又回到山林裡,我這才興奮的跑向前去找爸媽炫耀。我們還會撿掉落的松果回家做紀念,裝在我編的竹籃裡;或是撿相思豆回家依照顏色品項分等級,再拿去送給朋友們。
其實越是回想,想起的就越多。
這些回憶現在想起來,真的是挺美好的,也是因為爸媽的用心栽培和陪伴,我才培養了各式各樣的能力和興趣。雖然正因為有這些快樂回憶,孤獨時會感覺特別的苦,但它們仍是我所珍惜的回憶,是最好、最好的回憶!
希望我們不會忘記。
註一:機車載小孩站踏板、加兒童座椅是違法的,為了安全請不要這麼做。
註二:以前有沒有規定不清楚,但現在山林裡禁止煮炊,請務必注意。
avatar-img
4會員
6內容數
邁入30歲的我,在想邁入人生下一步的時候,愕然驚覺原來和父母不再聯絡的這幾年裡,我對他們的思念、埋怨,許多複雜的情感,從來都沒有消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雪莉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親愛的記憶中的那孩子: 小學以前的印象很少,約莫是有給外公抱過一次,3歲以前的時間都在台南奶奶家度過。剛滿3歲,媽媽就從奶奶家把你接了回新竹自己顧,她總說奶奶把你給教笨了,整天除了看電視,其他事什麼也不敢。並且她還嚴厲地叮囑你:「以後不准從奶奶家帶任何東西回來。」這眼神還發著恨意的光芒
親愛的媽媽: 兩年沒見了,從妳每隔幾個月傳來的line訊息看來,至少看起來是過得挺好的。媽媽是喜歡一個人過日子的性格,妳曾跟我說所有人都太煩了,所有的人都逼著妳。從小被外婆逼著做家事、把好處讓給哥哥和弟弟,工作上的人勾心鬥角搶功勞,婚後被爺爺奶奶逼著生男孩,數年來又被噩夢給糾纏著...
親愛的朋友: 其實我最近的狀況還真的不太好,特地寫信和你說聲。你肯定覺得奇怪,30歲的我,早已從課業壓力中解脫,也脫離了原生家庭獨立生活,我有挺不錯的工作,也有穩定的交往對象,還有你們這些朋友,到底還有什麼能讓這樣的我感覺痛苦不堪呢?希望能藉由我的陳述,讓你了解我的情況。
親愛的記憶中的那孩子: 小學以前的印象很少,約莫是有給外公抱過一次,3歲以前的時間都在台南奶奶家度過。剛滿3歲,媽媽就從奶奶家把你接了回新竹自己顧,她總說奶奶把你給教笨了,整天除了看電視,其他事什麼也不敢。並且她還嚴厲地叮囑你:「以後不准從奶奶家帶任何東西回來。」這眼神還發著恨意的光芒
親愛的媽媽: 兩年沒見了,從妳每隔幾個月傳來的line訊息看來,至少看起來是過得挺好的。媽媽是喜歡一個人過日子的性格,妳曾跟我說所有人都太煩了,所有的人都逼著妳。從小被外婆逼著做家事、把好處讓給哥哥和弟弟,工作上的人勾心鬥角搶功勞,婚後被爺爺奶奶逼著生男孩,數年來又被噩夢給糾纏著...
親愛的朋友: 其實我最近的狀況還真的不太好,特地寫信和你說聲。你肯定覺得奇怪,30歲的我,早已從課業壓力中解脫,也脫離了原生家庭獨立生活,我有挺不錯的工作,也有穩定的交往對象,還有你們這些朋友,到底還有什麼能讓這樣的我感覺痛苦不堪呢?希望能藉由我的陳述,讓你了解我的情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大家還記得我從小是個會騎著腳踏車去追粉圓攤的女孩吧 (我娘至今還是很愛提起這件事) 我追的那攤雖不是如連結文章中用刀剉的冰 是預先刨好裝在圓桶狀的保冷冰桶 老闆的粉圓備料也不是很多 應該就是怕煮好的粉圓吸了太多水 影響口感吧 有時候還得等老闆停在街邊現煮 因此可以嚐到宛如潮州燒冷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我從出生到現在我最想感謝我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從我出生到現在一直關心我們幫助我們我們有困難的地方。 從以前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很照顧我,例如:有一次我在幼兒園的時候我發燒了,結果媽媽立刻就來到幼兒園,並且還帶我去買柳橙汁,還帶我回家,還有平時爸爸媽媽會在我安親班下課的時候再我回家,到家後
Thumbnail
第一章:溫馨角落 我叫高麗菜,我出生在一個極為普通的小家庭當中,在我年紀尚幼之時,我在幼稚園房學後道爸爸媽媽來接我回家之前的這段時間我都待在爺爺家,而這段時間我最愛做的就是在爺爺家找零食,直到找到後我才會乖乖地坐下來一邊看著最愛的電視節目一邊吃零食,就這樣每天幼稚園下課被載回爺爺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童年生活,通過參加廟會活動、食物和家庭回憶來體驗快樂和困難。文章充滿了個人故事和情感,以及家庭中的重要時刻。作者分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不同感受,並展望未來。這分析了童年時代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大家還記得我從小是個會騎著腳踏車去追粉圓攤的女孩吧 (我娘至今還是很愛提起這件事) 我追的那攤雖不是如連結文章中用刀剉的冰 是預先刨好裝在圓桶狀的保冷冰桶 老闆的粉圓備料也不是很多 應該就是怕煮好的粉圓吸了太多水 影響口感吧 有時候還得等老闆停在街邊現煮 因此可以嚐到宛如潮州燒冷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我從出生到現在我最想感謝我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從我出生到現在一直關心我們幫助我們我們有困難的地方。 從以前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很照顧我,例如:有一次我在幼兒園的時候我發燒了,結果媽媽立刻就來到幼兒園,並且還帶我去買柳橙汁,還帶我回家,還有平時爸爸媽媽會在我安親班下課的時候再我回家,到家後
Thumbnail
第一章:溫馨角落 我叫高麗菜,我出生在一個極為普通的小家庭當中,在我年紀尚幼之時,我在幼稚園房學後道爸爸媽媽來接我回家之前的這段時間我都待在爺爺家,而這段時間我最愛做的就是在爺爺家找零食,直到找到後我才會乖乖地坐下來一邊看著最愛的電視節目一邊吃零食,就這樣每天幼稚園下課被載回爺爺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童年生活,通過參加廟會活動、食物和家庭回憶來體驗快樂和困難。文章充滿了個人故事和情感,以及家庭中的重要時刻。作者分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不同感受,並展望未來。這分析了童年時代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