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釋.三國志》:臉貼上去乖乖給他打的福田式三國志
方格精選

《新解釋.三國志》:臉貼上去乖乖給他打的福田式三國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有一種人你會想把他的腦袋剖開來看到底裡面裝了些什麼,才有辦法生出源源不絕的梗,福田雄一導演正是這種人。⠀⠀⠀

大概也只有福田導演特別愛惡搞歷史,《新解釋.三國志》帶著腦中天馬行空的各種笑料展現在大螢幕面前。⠀⠀⠀⠀

歷史是由人書寫的,當然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如實,或許福田導演也是在這個認定之下拍了這部電影,他詮釋了自己的一套福田式三國志,精準的掌握了每個歷史角色的個性精隨,同時極端化這些個性,放大劉備的無能,加強孫權的廣納俠士多方吸收意見的形象,每一處的誇大都成為影聽座位上的笑聲。⠀⠀⠀⠀

翻轉歷史,同時又是翻轉亞洲人最熟悉的三國志,這部電影從一開始的方向就極為正確,因為大家耳熟能詳,彼此間早已知道了原本會如何發展,扭轉這些既定印象,翻轉整個劇情架構,達到驚喜不斷卻又不會偏離歷史太多,福田導演確實下了一劑猛藥。觀影途中你可感受到你的臉一直被打,左臉打完換右臉,右臉打完換左臉,重點是你還是會很高興的把臉貼上去給福田打,心甘情願的被打臉,我想就是這部最大的魅力吧。

圖源:車庫娛樂

圖源:車庫娛樂

這次首映會最令人驚豔的則是映前訪談,雖然是透過大螢幕連線,但光是看到喜愛的藝人出現在螢幕前,彼此間嘴砲的熱火朝天就無比幸福。⠀⠀⠀

當我們的熱情傳達演員那邊時,看到他們因為整場的拍手或是發言感到開心,這種隔著一片海卻對同一部作品產生共鳴的心情也是這個映前訪談最大的收穫與真諦。⠀⠀⠀

福田導演從不令人失望,《新解釋.三國志》保持著以往《銀魂》《勇者義彥》《我是大哥大》累積起來的厚實笑點的水準,在嚴肅的歷史題材上平添了一份幽默,吹散滿是煙硝味的戰場,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福田式旋風。

avatar-img
緒語的沙龍
79會員
74內容數
緒語的 Premiu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緒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井底之蛙,不知道海有多大,卻知道天空有多藍。」 岡田麿里(以下簡稱岡媽)擔任編劇的《知道天空有多藍的人啊》與《未聞花名》、《好想大聲說出心底話》一樣,同為岡媽的故鄉埼玉縣秩父市的三部曲之一。岡媽擅長用奇幻手法試圖解讀人遇到瓶頸時如何突破困境,透過內心情感的具現化,例如《未聞花名》的面麻或是《好想
「真正出色的演奏,是不僅能讓專家欣賞,而且更能讓舞台之下對音樂一無所知的外行們也能理解的,能讓語言不通,文化相異的人們也能心靈相通。」 《一弦定音》帶給觀眾的震撼遠遠不亞於《四月是你的謊言》這類音樂作品。儘管劇情王道套路,卻能夠在一個時間點之內逼哭觀眾,如同一首曲子的高低潮,從第一個音符開始帶我們
「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村上春樹《挪威森林》 在《鬼滅之刃》最初,作者就已經賦予了故事裡的兩大陣營「鬼」與「鬼殺隊」一個最極端的差異-「生」與「死」的長度。 拿著日輪刀不斷追逐著鬼的鬼殺隊員們,被攻擊會受傷,需要靠藥物或是休息來復原身體,冒著輕易死亡的風險在暗無天日的夜晚戰鬥著
在上一篇《后翼棄兵》的文章中主要提及了女主角貝絲追求頂峰的過程,然而整部戲隱藏在背後有一部份是在探討性別議題,編劇很明顯的在西洋棋這類的智力比賽中導出女性在那個時代所受的壓迫與貝絲的反擊做結合。 首先必須釐清一下棋類比賽的機制,很多人對賽制有所誤會,認為諸如圍棋或是西洋棋有分男女組,實際上只有普通
劇名《后翼棄兵》這四個字是西洋棋的其中一種開局,在二戰之前是一種常被使用的封閉性開局,如同這種開局方法,就像是對應了主角貝絲的封閉性格,目睹母親死亡的貝絲從此關上了內心,直到她在孤兒院的地下室遇到了西洋棋,才終於悄悄的在她的心上開了一道小口。 西洋棋天份是上天賦予她的能力,然而就像是等價交換般,大
《鬼滅之刃》電影版的票房數據在這幾天充滿著版面,到處都能看到票房的誇張數據,自之前動畫播畢的風潮過後,隨著劇場版上映,這波鬼滅潮又再度席捲而來。  《鬼滅之刃》的成功可以分為兩個面向,一個是漫畫本身的題材,另一個是動畫製作公司的實力。鬼滅漫畫在前中期打的底都不錯,有良好的設定絕對可以帶一部作品有一
「井底之蛙,不知道海有多大,卻知道天空有多藍。」 岡田麿里(以下簡稱岡媽)擔任編劇的《知道天空有多藍的人啊》與《未聞花名》、《好想大聲說出心底話》一樣,同為岡媽的故鄉埼玉縣秩父市的三部曲之一。岡媽擅長用奇幻手法試圖解讀人遇到瓶頸時如何突破困境,透過內心情感的具現化,例如《未聞花名》的面麻或是《好想
「真正出色的演奏,是不僅能讓專家欣賞,而且更能讓舞台之下對音樂一無所知的外行們也能理解的,能讓語言不通,文化相異的人們也能心靈相通。」 《一弦定音》帶給觀眾的震撼遠遠不亞於《四月是你的謊言》這類音樂作品。儘管劇情王道套路,卻能夠在一個時間點之內逼哭觀眾,如同一首曲子的高低潮,從第一個音符開始帶我們
「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村上春樹《挪威森林》 在《鬼滅之刃》最初,作者就已經賦予了故事裡的兩大陣營「鬼」與「鬼殺隊」一個最極端的差異-「生」與「死」的長度。 拿著日輪刀不斷追逐著鬼的鬼殺隊員們,被攻擊會受傷,需要靠藥物或是休息來復原身體,冒著輕易死亡的風險在暗無天日的夜晚戰鬥著
在上一篇《后翼棄兵》的文章中主要提及了女主角貝絲追求頂峰的過程,然而整部戲隱藏在背後有一部份是在探討性別議題,編劇很明顯的在西洋棋這類的智力比賽中導出女性在那個時代所受的壓迫與貝絲的反擊做結合。 首先必須釐清一下棋類比賽的機制,很多人對賽制有所誤會,認為諸如圍棋或是西洋棋有分男女組,實際上只有普通
劇名《后翼棄兵》這四個字是西洋棋的其中一種開局,在二戰之前是一種常被使用的封閉性開局,如同這種開局方法,就像是對應了主角貝絲的封閉性格,目睹母親死亡的貝絲從此關上了內心,直到她在孤兒院的地下室遇到了西洋棋,才終於悄悄的在她的心上開了一道小口。 西洋棋天份是上天賦予她的能力,然而就像是等價交換般,大
《鬼滅之刃》電影版的票房數據在這幾天充滿著版面,到處都能看到票房的誇張數據,自之前動畫播畢的風潮過後,隨著劇場版上映,這波鬼滅潮又再度席捲而來。  《鬼滅之刃》的成功可以分為兩個面向,一個是漫畫本身的題材,另一個是動畫製作公司的實力。鬼滅漫畫在前中期打的底都不錯,有良好的設定絕對可以帶一部作品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