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后翼棄兵》的文章中主要提及了女主角貝絲追求頂峰的過程,然而整部戲隱藏在背後有一部份是在探討性別議題,編劇很明顯的在西洋棋這類的智力比賽中導出女性在那個時代所受的壓迫與貝絲的反擊做結合。
首先必須釐清一下棋類比賽的機制,很多人對賽制有所誤會,認為諸如圍棋或是西洋棋有分男女組,實際上只有普通組(男女混合)與女子組(限女棋士)這兩種組合。基本上在所有重要的世界級大賽中,並不會特別設立女子組,全部都是以男女混合的公開賽方式進行。
那為何在普通組之外要獨立設立女子組呢?
這涉及到一個龐大又長遠的問題,這邊開始我都用自己熟悉的圍棋來做說明,不管是在20幾年前或是更早,男性對於圍棋的關注度遠遠高於女性,這有很大一部份是在社會氛圍與刻板印象之下形成,更不用說在貝絲那個年代,這種差距又顯的更巨大,對於基數少的女性棋手來說,堆疊起來的金字塔的高度也會降低,這不代表沒有人爬到巔峰之處,在我學棋的時候,謝依旻就是各種頭銜的保持者,是一位相當令人敬佩的女棋士。
然而以目前的所有圍棋世界大賽的冠軍的棋士來看,從第一屆被日本人統治的富士通杯開始,一直近十幾年幾乎都被中韓棋手統治的LG盃和三星盃,沒有任何一個女棋士奪冠,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在沒有限制性別的公開賽之中,為什麼會產生如此一面倒的結果?
這跟智力絕對沒有關係,目前的科學研究也指出性別與智力沒有所謂的絕對相關性,所以這就要回歸到前面提到的基數問題。
在我擔任圍棋助教的6年間,帶過20多個班級,雖然這個數據可能不是非常準確,但仍然有一定統計上的可信度,由於每年都是接手第一次學棋的入門班,等到帶上去之後在轉交給別的老師,在一開始的男女學棋人數就出現了差異,基本上每個班級的差距皆差不多,男女比都是7:3左右,從九路棋盤一直帶到晉升段班,過程中又會淘汰掉不少學生,在這之中觀察下來,女生在途中退出的數量也遠高於男生。
以上的原因導致,從一開始的基數少的女棋手,堆疊出來的金字塔頂端會越低,在世界級比賽中仍然有許多女棋手報名,但最後並沒有人登上最頂端的位置,因為在那個程度之下,沒有人是笨蛋,一盤棋會造就一個贏家與一個輸家,這代表基數少的女性容易在淘汰賽的過程中逐漸減少,最後突破不了冠軍賽的門檻。
所以設立女子組的很大的一部份是因為要修正這種基數差異,在整個社會洪流之下,這種措施正是要反抗幾百年幾千年所累積下來的性別歧視產生的差距。
這也是為什麼貝絲作為女棋士不斷攀爬的過程中會令人動容,在一開始確實會因為她是女棋士而感到驕傲或榮幸,到了最後,我想許多人跟我一樣早已忘記她的性別,僅僅是看著她身為棋士奮戰的背影。在這個黑白棋與格子的領域中,自始自終都是不分性別的,靠著只有兩個字「實力」,實力代表著一切,在棋盤的兩側並不是男對女的勝負,而是棋士間的運籌帷幄與智力間的比拼,單純是以棋手這個身份在做較量,不為什麼就為了最後的勝利。
在未來的某一天,如果這種差距與歧視被消除之後,我想女子賽這個制度會功成身退,「女子賽冠軍」的頭銜也會迎來消失的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