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10/2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作者已死

參觀傅鈺老師畫展,老師表示這次作品刻意不上名稱,不想讓觀者被作品名稱侷限,而她在觀者的反應中,也得到很多有意思的想法。
很奇妙的,總覺得這幅作品在說話,然後,應該有另一幅與他應和才是。所以看著這幅畫,會想問,然後呢?下一幅在哪?
很奇妙的,總覺得這幅作品在說話,然後,應該有另一幅與他應和才是。所以看著這幅畫,會想問,然後呢?下一幅在哪?
羅蘭巴特所說的「作者已死」雖然指的是文本,但其後擴展到其他的藝術作品,甚至更大的範圍。在觀者的角度總是多少有「窺探作者/創作者意圖」的好奇心,又或者說,除了感官的感動外,也想要理解作者的個人思考、隱喻性的表現,以及潛藏的意圖。但往往,在真的與作者互動後,得到的答案或許出人意表。某一部武俠片中(年代久遠,不確定是否是臥虎藏龍)的某顆鏡頭,觀眾好奇為什麼是這樣處理,導演聳聳肩,那時就這樣拍下來,沒什麼特別的想法。『孤味』最後幾顆鏡頭中,出現了水中的錦鯉悠然,在映後座談也有人問起,導演說,就是個美麗的意外,開機拍了,魚遊出來了,大概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take。第一屆聲呼吸的表演現場,王老師的作品讓我覺得回到了樹/竹林中,聽著大自然的聲響,尤其是蟲鳴,在演後座談,也清楚知道老師沒有這個意圖。
所以,窺探作者意圖看起來是徒勞的(?)。
但更或許該問的是,對作者本身來說,在創作的成果上想表現出/想掏出多少自己?想怎樣面對觀者?而對觀者來說,在觀看作品的同時,想獲得的是什麼?
我想表現什麼?
我想獲得什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