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作者已死|你的文章,今晚來點謊言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但長大後,才發現這個社會是用謊言結構而成,新聞、影片、圖片、文字、數據,假新聞、標題黨滿街是,國內外綜藝節目還流行過整人節目,甚至視為個人魅力和維持人際的武器,於是有了謊言的藝術等書籍。還來不及改變價值觀還正在混亂時,卻不知道這種現象的發生,有可能是人類不僅愛說謊,也愛聽謊話

狼來了的村民們

如同前述,我們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也罵過主角放羊人是壞孩子,譴責和探討過說謊的下場、甚至懷疑孩子的心理是不是求關注、是不是缺乏愛,但我們從來不知道,也沒問過他為什麼要騙人?或許,狼真的來過了?或許,他長期想交流、想交朋友,卻都被鎮上的百姓無視。或許,他曾經邀請其他人一同上山看羊,卻被說神經病。只有當他說出:「狼來了!」 才會有人理會並且用行動回應他。

小說虛構的世界最迷人

謊言的相反是真相與事實,如果讀者早已知道閱讀的文字原本就是虛構的,原本就是假的,這樣還算得上欺騙嗎?名正言順說謊還可以獲得大批閱讀者拍手叫好的就是小說了,尤其是文學上的經典,先不論莎士比亞時代,看看近代不論是完全虛構的《魔界》、《哈利波特》;或者人物虛構、時地真實的半虛構的《福爾摩斯》等一系列偵探作品。人們總是喜歡在現實中找尋角色,是否有真實的致敬人物?爬梳小說事件是否是影射和反省哪一年的真實案件?當你獲得其中感人、刺激、新鮮的共鳴,誰還在意真相?

其實,人們就是在謊言中找尋真相,在事實中找尋謊言的生物,樂此不疲!

誇大及渲染的標題最上癮

難道你從來沒有點入任何一則有關減肥、美容、提神、低價等,各式妙招偏方的廣告 ?沒有一絲絲動搖?為什麼人們總是這麼在意有毒的廣告?舉例來說,中元節就讓我想起了小時候中元節全聯廣告,除了讓人印象深刻的全聯先生,就是從2013年的貞子篇開始:一開始,路邊不合理的擺放大電視裡爬出了貞子,鏡頭一轉,全聯先生和一家人對她大聲說:「歡迎!」全聯先生拿好洗臉盆,主動向前給她洗臉,一家人很親切地紛紛給貞子各種零食,最後貞子在陽光下轉圈圈,抱著全聯都買的到「供品」,配上朗朗上口的「存好心!備好料!」在當年可是紅極一時,綜藝節目都在爭相模仿與惡搞,在廣告中貞子以一襲長髮,遮臉形象完全未露臉,全片打破鬼出現就要陰沉可怕的刻板印象。

取自2013年全聯福利中心的中元節廣告片段

我們進一步分析,全聯廣告和說謊的關係,請問廣告中的貞子是真的鬼嗎?不是,因為貞子原來只是一部日本恐怖電影,廣告裡的貞子只是演員模仿她的形象,如果真有靈異事件,這個廣告就會刊登在當時的社會版而非娛樂版了。所以,我們明明知道這一切都是假的,是一個假的情境,但我們仍是選擇受騙,並且對這個廣告的創意會心一笑、嘖嘖稱奇、一看再看,有毒的廣告,因為有創意、很洗腦,讓人上癮。

聳動的新聞最震撼

這一切的最仍要歸功於現代媒體發揚光大「假新聞」和「標題黨」 使之流行,已經有很多相關的論述和研究批判,但我認為都不如義大利文學翁貝托·埃科(Umberto Eco,1932-2016)生前最後一本《試刊號》小說解析如此徹底,尤其是「報紙總是在講述人們已經知道的事情,所以銷量越來越少」、「我們盡力影射,讓意見變成事實;先杜撰來函投訴,再杜撰來函澄清;在沒有新聞的地方,製造新聞;不報導書,但可以報導作家之間的批評;我們的星座運勢必須正向而且模稜兩可。」 就足以完全解釋媒體報導崩壞的複雜原因,該書的講述了一個1992年發生在義大利的故事,主角受僱一家報紙任代筆記者,那家報紙永遠不會上市發行,其出版人只是希望利用它製造虛假信息和陰謀論,以此勒索、要挾高層集團。

評論家均給予極高的評價,重慶小說作家、資深媒體人賀彬,直指該書描述精闢、閱讀後讓人背脊發涼,他的小說是一把利器,像活生生的扒開國王的新衣。

「假新聞」和「標題黨」到底有甚麼魅力?

我歸類出下列3個特性一

一、知識型:這類的標題總可以成功地吸引人點閱,比如說:「十個能賺到一桶金的投資法!」、「十個臺灣最像人間仙境的秘境!」、「十個防疫保健妙招!」 如果還冠上專家之名加持,更是點閱的保證。事實上,這根本是抓住了人們偷懶、投機的心理,不論知識含量和真假,都可以滿足人們省去找尋更複雜、更專業的人員或平臺獲得解答。

二、特定族群倡議型:這樣的內容總讓人誤會文章和你是同一國的、是能解決問題的。比如說:「職業媽媽該如何家庭與事業兼顧?」、「資深知名公司員工給新鮮人的一些忠告!」但真實情況是,每個人的公司、上司,甚至家庭情況都不盡相同,明知別人適用不代表自己適用,但為什麼我們還願意買單?因為人們只關心與自己切身相關事務,總是在尋找認同感,不僅是在人際上如此,挑選閱讀文章也是如此。

三、好奇心及新鮮感:人們如果對於自身以外有興趣的事物,那便是源源不絕的好奇心和新鮮感,比如說:「驚爆!某知名影星最新外遇對象是未成年少女?」「好萊塢得獎作品都有個不能說的秘密?」這種無關乎自身權益、又不用負責,還能滿足吃瓜心理,何樂而不為?

如果我們抵擋不了嗜讀的慾望和習慣,或許這才是誘餌式新聞或文章標題源源不絕的最大主因。

這本書讓我真正感到恐懼的是,竟然不是報業和財團背後的掛勾和利益,而是作者生前在接受美國公共廣播電臺訪問時針對這段話說:「我的小說的最終啟示在於,過去三十年有許多可怕的事情發生,我們在媒體上讀到了它們。但真正的悲劇不是炸彈爆炸或有許多人死去,而是我們對此是冷漠的。我們在週一讀到了某些新聞,但在週二我們就遺忘了我們讀過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悲劇。」

取自三民網路書店之《試刊號》小說封面圖片

這讓我意識到,過去我們大多只檢討媒體業,這並不真實也不公平,當市場仍以供需的遊戲規則運行時,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在大罵媒體的同時,先問問自己能否接受無聊卻真實陳述的報導、是不是能接受電視只剩紀錄片或只有一家新聞台的日子?

就像我們都知道酒後不開車,也深知喝酒的各種壞處,但我們有罵過商家和產酒的人嗎?不,這條產業鏈早已根深蒂固,從小酒吧到知名酒莊、從 調酒師到酒莊主人,甚至將此行業引以為傲,仍是把好的酒,貼上昂貴的金額販賣,許多人還視為是上層階級的象徵。那麼,文字媒體工作者曾幾何時變得如此卑微呢?新聞媒體業也需要自由,不論是文字還是影視,都應該是百花齊放的狀態,既有Discovery頻道、公視、客家電視台、原住民族電視台節目等,但也有搞笑誇張的綜藝、真人實境節目等等,不都是才能滿足口味多樣的閱聽者?只要適性適量,有何不可?

我說謊,錯了嗎?

當真話和謊話的界線不再清晰,當媒體誇張操作的假新聞從非常態變常態,當半真半假的話語隨時在現實發生,你又怎能期待隻字片語給你完整的真相?為你的人生負全部的責任?

看了理財書就真的會理財嗎?看了保健書你就會變醫生嗎?看了食譜就會變大廚嗎?陌生的作者、冰冷的文字,根本無法說服閱聽者甚麼事。關鍵是,你是否自願想要相信這件事?或者你的觀念本來就如此?只是剛好有其他人的文字符合你的心意而已?

媒體不是機器人,只要是由人執筆,就不可能有完全中立的文章。時事是隨時變動的,報導難免有錯誤或不精準的。但如果閱聽者只是因為自己的立場不認同,或是自己嘗試後沒有效果,就拼命的抹黑該文章,其實都在無視執筆人和媒體的苦心,也在阻擋其他閱聽者了解權益。當媒體和讀者之間發動了戰爭,情緒成為兩極化的結果,就是信者恆信,永遠都在歌頌,反對者永遠都在嗤之以鼻、嘲笑和震怒。雙方視為眼中釘和仇敵,真相,早就沒人在乎了。

但是,當狼真的來了,還有人會及時發現嗎?還是全部都只能驚慌失措,全都被野狼吃光呢?


延伸閱讀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_解析「誘餌式標題」:來自閱聽人的一段獨白

獨立評論@天下_我們該搶救新聞媒體嗎?數位時代的民主危機

換日線_「都是假的!我眼睛業障重啊!」──四大類「假新聞」橫掃全球,我們到底該相信誰?

文章是嗜謊?嗜聳動?是『嗜快』-《被新聞出賣的世界》給的啟示與反思


「身障心無礙」也有聲音了 ! 頻道可以直接點以下連結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SoundOn || KKBOX Podcast || Google Podcast ||


還有更多左邊女孩對寫作的暗黑想法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你想像的身心障礙者或腦性麻痺患者是什麼樣子呢?其實身心障礙者在臺灣已超過百萬人次,每個類型不只面臨生活、學習、升學、健康、行動、面對家人親友及環境挑戰,更多時候像常人一樣,長大後還加上工作、升遷、各種人際社交、理財、貸款、人權、愛情及婚姻等課題,且無處不伴隨刻板印象和歧視以及健康一天不如一天,又該如何自處與自救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暱稱帕奧(Paralympic Games) ,它是一項為身心障礙者而舉辦的綜合型國際體育賽事。參賽者包括移動障礙、截肢、失明、腦性麻痺等帶有身心障礙的運動員。 奧運還沒結束,2021年8月24日至9月5日讓我們一起為台灣東京帕奧選手加油 !!
現在從上到下機關的基層公務員無不要樣樣都要會,兼職當小編、經營社群、寫新聞稿、拍影片、24小時回主管或民眾的Line,不僅要跟上時事寫開箱作梗圖,甚至還要下海拍影片跳舞宣傳。或許對其他民間的員工是種歷練、是訓練市場趨勢的敏感度和建立人脈,但對身為公僕的我,差一點都忘了是在公關公司還是為民服務?
當臉書社群或自媒體分享,因疫情在家的新食譜新花樣時,對我來說反而就是一個大挑戰,只有單手自如的我,除了泡麵還可以、洗米倒水剩沒半點、切菜像狗啃,點火不是打不開就是燒焦,一道菜可能就要花上三小時,更何況是其他更嚴重的障礙者怎麼辦?
因為在寫作定位之前,我們所面臨到種種的困難,最麻煩的就是面臨「內捲化」(Involution)的情況,在「人人都是作家」的過度競爭時代,例如就算你是最紅的醫師出了暢銷的保健書籍,也難保證有沒有其他人來檢視你的理論,或是明天又蹦出一個美女名醫,因為我們隨時都處在競爭之中,無人能逃過這個現象
因為疫情,大家原本喜歡的外出旅遊都暫時停止,甚至有很多人在家久了感到憂鬱和悲傷。但是,身為障礙者、青貧族和宅宅的我卻無法理解,為了工作、家庭忙碌,放假只想休息睡覺、沒足夠的金錢去一趟夢想的旅遊,可能才是上班族的真實寫照。
初次遇見他的時候,也是去年的這個時候,炎炎的夏天,他在影片說:「全台灣大約每20個人,就有1個人是身障者,而這20個人裡面,又有一個是帥哥,我剛好都是…」我想,這麼臭屁的男生,總有一天,我一定要好好揭穿他的真面目! 是的,他就是號稱台灣最懶的YouTuber,Leo、椅人(Chairman)!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暱稱帕奧(Paralympic Games) ,它是一項為身心障礙者而舉辦的綜合型國際體育賽事。參賽者包括移動障礙、截肢、失明、腦性麻痺等帶有身心障礙的運動員。 奧運還沒結束,2021年8月24日至9月5日讓我們一起為台灣東京帕奧選手加油 !!
現在從上到下機關的基層公務員無不要樣樣都要會,兼職當小編、經營社群、寫新聞稿、拍影片、24小時回主管或民眾的Line,不僅要跟上時事寫開箱作梗圖,甚至還要下海拍影片跳舞宣傳。或許對其他民間的員工是種歷練、是訓練市場趨勢的敏感度和建立人脈,但對身為公僕的我,差一點都忘了是在公關公司還是為民服務?
當臉書社群或自媒體分享,因疫情在家的新食譜新花樣時,對我來說反而就是一個大挑戰,只有單手自如的我,除了泡麵還可以、洗米倒水剩沒半點、切菜像狗啃,點火不是打不開就是燒焦,一道菜可能就要花上三小時,更何況是其他更嚴重的障礙者怎麼辦?
因為在寫作定位之前,我們所面臨到種種的困難,最麻煩的就是面臨「內捲化」(Involution)的情況,在「人人都是作家」的過度競爭時代,例如就算你是最紅的醫師出了暢銷的保健書籍,也難保證有沒有其他人來檢視你的理論,或是明天又蹦出一個美女名醫,因為我們隨時都處在競爭之中,無人能逃過這個現象
因為疫情,大家原本喜歡的外出旅遊都暫時停止,甚至有很多人在家久了感到憂鬱和悲傷。但是,身為障礙者、青貧族和宅宅的我卻無法理解,為了工作、家庭忙碌,放假只想休息睡覺、沒足夠的金錢去一趟夢想的旅遊,可能才是上班族的真實寫照。
初次遇見他的時候,也是去年的這個時候,炎炎的夏天,他在影片說:「全台灣大約每20個人,就有1個人是身障者,而這20個人裡面,又有一個是帥哥,我剛好都是…」我想,這麼臭屁的男生,總有一天,我一定要好好揭穿他的真面目! 是的,他就是號稱台灣最懶的YouTuber,Leo、椅人(Chairman)!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很多人以為小說是虛構的,看小說對人生不會有任何進步,但這樣的想法絕對是錯的。 如果你不相信,那肯定是你看到的都是爛小說。 小說寫的是人,想要寫出好的人物,那肯定是要參照真人的,小說雖是虛構的,但好的小說,是很努力貼近真實人生軌跡的。小說是作者想要表達對現實的一些想法,絕對可以給正在迷惘中的人,一
Thumbnail
下面提到的三則假故事,有的可能和各位讀者的認知不同。 不過,這些故事確實是假的。只要上網,輸入關鍵字,就可以查到更多資料。 一、吳鳳故事是假造的。 在台灣很多人都知道吳鳳故事是假故事。 在清代時,像吳鳳這種通事,欺負原住民的多,好的通事少。 下面是相關資料,說得很清楚,看完就知道來龍去脈。
Thumbnail
人類會說謊,喜歡用謊言包裝,我們該如何去了解「謊言」甚至知道人們在說謊的行為與關於謊話間的多重關係?挪威卑爾根大學哲學系教授、也是奇維塔智庫主持人的專家-拉斯史文德森,出版的《謊言的哲學》透過定義謊言、敘述謊言、甚至以生活和社會中常見政客的謊言為例,也許可以讓讀者更加了解「謊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陰謀論在一些時候對社會是有害的。在資訊時代,敵意國家的認知作戰不僅僅是散布單一的、一戳就破的假訊息。而往往是抓住某些不嚴重的小事實,在上面層層添加出無法被否證的陰謀論。像是缺蛋、缺電這類民生議題都很好炒作,只要出現過幾次斷電、只要的確有些地方買不到蛋,這樣的傳言就可以散布開來。
Thumbnail
【城獸】、【蒼海一生笑滔滔湧暗潮】、【一本小說的虛構不存在型態】
Thumbnail
童話故事是我們最初認識世界的媒介,在情節構成趣味性的同時,也嘗試讓我們了解世界運行的規則,或者說服我們接受一些道德觀念。同時,就如同近代研究嘗試從民俗故事中,解讀文字記載前的歷史一般,故事本身儘管大多是虛構,卻也暗藏了部分的真實,或許正是這種雙重性,讓它們顯得虛實難辨且因此更加迷人。
Thumbnail
人言可畏的可怕,只有經歷過才知啊,以訛傳訛造成對當事者的毀謗和傷害,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特別是在轉述事情時,絕對要謹言,保持善意和真實,除了提醒自己別成為不實消息的傳播者,更要能夠明辨是非,學會理性思考。
Thumbnail
呱,不夠看,換個有點內涵的戰將好嗎? 小丑耍低能是吧,呵,不織布種類有幾種都不知道,也敢跟本蛙嗆聲。這些主力就是想要騙你,卻不認真、不用功,他們的資料來源是「經濟日報」,呃,咱們假設記者詳實報導,沒有收公司及主力「黑錢」幫忙炒作。 原文如下,一個字未删,一個字未改~證明「小時不讀書,長大當那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很多人以為小說是虛構的,看小說對人生不會有任何進步,但這樣的想法絕對是錯的。 如果你不相信,那肯定是你看到的都是爛小說。 小說寫的是人,想要寫出好的人物,那肯定是要參照真人的,小說雖是虛構的,但好的小說,是很努力貼近真實人生軌跡的。小說是作者想要表達對現實的一些想法,絕對可以給正在迷惘中的人,一
Thumbnail
下面提到的三則假故事,有的可能和各位讀者的認知不同。 不過,這些故事確實是假的。只要上網,輸入關鍵字,就可以查到更多資料。 一、吳鳳故事是假造的。 在台灣很多人都知道吳鳳故事是假故事。 在清代時,像吳鳳這種通事,欺負原住民的多,好的通事少。 下面是相關資料,說得很清楚,看完就知道來龍去脈。
Thumbnail
人類會說謊,喜歡用謊言包裝,我們該如何去了解「謊言」甚至知道人們在說謊的行為與關於謊話間的多重關係?挪威卑爾根大學哲學系教授、也是奇維塔智庫主持人的專家-拉斯史文德森,出版的《謊言的哲學》透過定義謊言、敘述謊言、甚至以生活和社會中常見政客的謊言為例,也許可以讓讀者更加了解「謊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陰謀論在一些時候對社會是有害的。在資訊時代,敵意國家的認知作戰不僅僅是散布單一的、一戳就破的假訊息。而往往是抓住某些不嚴重的小事實,在上面層層添加出無法被否證的陰謀論。像是缺蛋、缺電這類民生議題都很好炒作,只要出現過幾次斷電、只要的確有些地方買不到蛋,這樣的傳言就可以散布開來。
Thumbnail
【城獸】、【蒼海一生笑滔滔湧暗潮】、【一本小說的虛構不存在型態】
Thumbnail
童話故事是我們最初認識世界的媒介,在情節構成趣味性的同時,也嘗試讓我們了解世界運行的規則,或者說服我們接受一些道德觀念。同時,就如同近代研究嘗試從民俗故事中,解讀文字記載前的歷史一般,故事本身儘管大多是虛構,卻也暗藏了部分的真實,或許正是這種雙重性,讓它們顯得虛實難辨且因此更加迷人。
Thumbnail
人言可畏的可怕,只有經歷過才知啊,以訛傳訛造成對當事者的毀謗和傷害,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特別是在轉述事情時,絕對要謹言,保持善意和真實,除了提醒自己別成為不實消息的傳播者,更要能夠明辨是非,學會理性思考。
Thumbnail
呱,不夠看,換個有點內涵的戰將好嗎? 小丑耍低能是吧,呵,不織布種類有幾種都不知道,也敢跟本蛙嗆聲。這些主力就是想要騙你,卻不認真、不用功,他們的資料來源是「經濟日報」,呃,咱們假設記者詳實報導,沒有收公司及主力「黑錢」幫忙炒作。 原文如下,一個字未删,一個字未改~證明「小時不讀書,長大當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