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美國影壇的頭號憤青」— 紀錄片導演麥可摩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位標準美國庶民外貌的中年男子,手裡拿著國旗,你以為他在宣揚愛國主義嗎?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一個你應該記著名字的導演,他的紀錄片直指美國的罪惡,以此得了金棕櫚獎,有人以「美國影壇的頭號憤青」來形容他。對抗資本主義與自以為是的美國政府,他選擇站出來指責這些控制政治經濟的大人物,以引人注目而犀利的角度,揭露醜陋的真實,你可以保持沉默,但這是你的權利。
麥可摩爾面對2016總統大選深切警告社會大眾
麥可摩爾喜歡在影片中加上自己的註解,甚至更喧賓奪主的讓自己當影片的主角,在他的第一部電影《Roger & me》(從片名就可看出他當主角的意圖),開頭一連串家庭影片與相片的回顧,讓人以為他在拍家庭紀錄片,誰也想不到這是部控訴美國通用汽車裁員的影片,而且諷刺的是,這部片的資金是來自他控告出版社老闆無故解雇的賠償金,原因是雜誌不肯登他即將在影片中說的這個故事,而他的回應是放一個被裁員的通用汽車工人當雜誌封面。從《Roger & me》到《華氏911》,他每次都要照顧一下自己的家鄉-密西根福林特,因為那裡曾是全美失業率最高的地方,故事來自個人經驗,麥可摩爾倒做得很徹底,《Roger & me》從他們全家都是通用汽車的員工,不用說福林特更是通用汽車的發源地,卻在八零年代一股腦兒被裁員,只因為通用汽車在墨西哥設廠可付較少的工資,獲取更大的利益,得說這種商業操作是現代化社會的必然進程,也是一大悲哀。
麥可憑藉著一己之力,努力的「dog」(雖然動詞原意是跟蹤,卻是個相當戲謔的用法)-Roger smith,也是本片另一個主角,當時做出這個殘忍決策的通用汽車總裁。他透過訪問許多遭解雇的員工,一方面進行著徒勞無功的「dog smith」行動,進入高級俱樂部或潛入通用汽車年度聚會來獲取與羅傑見面的機會,每次遭到羞辱或是驅趕,都更能反省資本主義下自由的意義,『因為是私人財產,所以可以趕你出去』、『因為是私人問題,所以不能回答』,其實只是一種變相的坐大,有錢可話事,相反的,去看看那些因為繳不出房租而被趕出來的人,他們可以說『這裡是私人財產,所以你不能趕我出去』嗎?不可能,因為房子還是屬於房東的。另外在《Roger & me》有個比較特別的段落,就是在警長進行驅逐房客的動作,讓我想到了梅索兄弟的《推銷員》,兩部影片在「工作」的主題下,產生了強烈的關聯,也是麥可電影中唯一較為「直接電影」的瞬間。
《Roger & me》拍攝中的麥可與拍攝對象雖然麥可很愛加自己的戲份,並不代表他的影片就是真實電影,我相信影響麥可紀錄片風格的是來自新聞媒體或電視節目的表現,勝於歐美紀錄片的傳統,除了他自己是學新聞出身外,生於美國電視傳媒盛行的五零年代,電視的影響力必高過電影,在影片中處處可見誇張嘲諷式肥皂劇或脫口秀的痕跡,不用面對面起衝突照樣能一矢中的,但他的對象已經從通用汽車總裁升級到美國總統。
《華氏 911》中不停的讓布希與幕僚自問自答,影像自己會說話,雖然麥可總是忍不住要吐槽幾句。對於追蹤事件,麥可摩爾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之強悍,而且意外的很有毅力,不是由攝影機去觸發事件的發生,他可以直接用冰淇淋車在國會前面廣播愛國法案的細則,跑去問參議員願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參戰,有點像《怒祭戰友魂》中的奧崎謙三以身試法,只是他是影片的導演。《華氏911》不僅在他一貫仇視資本主義的前提下運作,更向世人展現自稱世界警察的美國政府之無能,甚至有911事件共犯的成分存在,這可是非同小可的討論。
《華氏911》日本版海報「藝術來自人民。」— 電影是藝術,那麼麥可摩爾就是幫助弱勢的正義警探。在反覆的交叉剪接下,我們看到伊拉克無辜平民與美國派去送死年輕士兵的屍體,比起《Roger & me》中宰殺兔子(一個年輕女孩因為靠失業救助金不夠過活,所以要養兔子來賣,麥可還做了一部關於她和兔子的影片《Pets or meat》)還慘忍的畫面,爆炸、哭泣與小布希醜惡的發言,輔以幾首反諷到極點的歌曲,麥可摩爾融合電視與 MV 手法,在這個 Youtube 盛行的網路世代,對紀錄片做了最好的詮釋,真實可以再造,但是事實不能。
導演近年作品仍不遺餘力和權力階級/資本主義對抗,如《資本愛情故事》《插旗攻城市》《華氏11/9》等,反思美國社會與民主現況,預言了川普選總統的亂象。
(原以LA VIE CINE發表, 2016)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影視評論、導演專題、類型專題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吸血鬼,光是唸它,就足夠挑逗生人的感官。羅伯派丁森、湯姆克魯斯、布萊德彼特,大家並不陌生,都是演繹過吸血鬼的好萊塢男星,尤其電影《暮光之城》(2008)帶來的效應,使這個沉寂數十年的稱號再度復活,吸血鬼成為大眾情人,迷死萬千少男少女。
吸血鬼,光是唸它,就足夠挑逗生人的感官。羅伯派丁森、湯姆克魯斯、布萊德彼特,大家並不陌生,都是演繹過吸血鬼的好萊塢男星,尤其電影《暮光之城》(2008)帶來的效應,使這個沉寂數十年的稱號再度復活,吸血鬼成為大眾情人,迷死萬千少男少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Miuccia Prada 又狠又溫柔,2000 年左右提出 Ugly Chic 的概念,表明拒絕傳統的美學標準...
Thumbnail
審醜美學就是端上血淋淋的人肉,同時手捧好幾克拉的鑽戒跪下來「Will you marry me?」...
Thumbnail
川普的高關稅政策不可能「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至少在奢侈品市場中必定不可能...
Thumbnail
美國旅遊保險公司BHTP(Berkshire Hathaway Travel Protection)選出2025年最安全的旅遊國家前15名。
Thumbnail
第82屆金球獎頒獎典禮日前於加州比佛利山舉辦。一起來看看本屆得獎名單有哪些。
Thumbnail
《The Big Short大賣空》是由亞當麥凱執導,2015年上映的美國劇情電影,由克里斯汀貝爾、史提夫卡爾、雷恩葛斯林及布萊德彼特主演。故事描述2007至2008年美國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而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其中在華爾街有些人提前發現危機即將爆發,而各自進行揭露、利用及看破華爾街醜陋一面的故
Thumbnail
影圖多,注意 前陣子的6月25號 正是一代流行樂天王:麥可傑克森 離世15年(2009) 說到麥可傑克森,大致上,約是30歲以上的人,才會比較瞭解,或是認識比較多 簡單說,麥可是一位黑膚種人 盛極一時的美國流行樂歌手+舞者 1982年,因為這
Thumbnail
《北非諜影》是1942年麥可寇蒂斯導演的美國愛情劇情電影,由英格麗褒曼與亨弗萊鮑嘉主演,故事圍繞在法屬摩洛哥的一間瑞克咖啡廳,講述難民、政治、國族以及兩位主角的動容愛情故事。本片獲得第1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最佳改編劇本3項大獎。在網際網路資料庫網站前250名高分的電影排名第47,
Thumbnail
麥斯重新接受自己的名字,接受結合的可能性,透過一場非常浪漫的輸血場景,「荒土中不僅能掠奪,也能給予」的價值觀得到迂迴地成立。而就像是伊丹十三《蒲公英》(Tampopo,1985),或是它可能存在的其他西部電影前輩。在終局,麥斯的離開是個必要選擇,只有這種方式......
Thumbnail
麥可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遭遇了許多擾人的爭議和精神壓力,但也做了許多公益事業,努力宣揚環保、和平的理念。
Thumbnail
Miuccia Prada 又狠又溫柔,2000 年左右提出 Ugly Chic 的概念,表明拒絕傳統的美學標準...
Thumbnail
審醜美學就是端上血淋淋的人肉,同時手捧好幾克拉的鑽戒跪下來「Will you marry me?」...
Thumbnail
川普的高關稅政策不可能「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至少在奢侈品市場中必定不可能...
Thumbnail
美國旅遊保險公司BHTP(Berkshire Hathaway Travel Protection)選出2025年最安全的旅遊國家前15名。
Thumbnail
第82屆金球獎頒獎典禮日前於加州比佛利山舉辦。一起來看看本屆得獎名單有哪些。
Thumbnail
《The Big Short大賣空》是由亞當麥凱執導,2015年上映的美國劇情電影,由克里斯汀貝爾、史提夫卡爾、雷恩葛斯林及布萊德彼特主演。故事描述2007至2008年美國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而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其中在華爾街有些人提前發現危機即將爆發,而各自進行揭露、利用及看破華爾街醜陋一面的故
Thumbnail
影圖多,注意 前陣子的6月25號 正是一代流行樂天王:麥可傑克森 離世15年(2009) 說到麥可傑克森,大致上,約是30歲以上的人,才會比較瞭解,或是認識比較多 簡單說,麥可是一位黑膚種人 盛極一時的美國流行樂歌手+舞者 1982年,因為這
Thumbnail
《北非諜影》是1942年麥可寇蒂斯導演的美國愛情劇情電影,由英格麗褒曼與亨弗萊鮑嘉主演,故事圍繞在法屬摩洛哥的一間瑞克咖啡廳,講述難民、政治、國族以及兩位主角的動容愛情故事。本片獲得第1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最佳改編劇本3項大獎。在網際網路資料庫網站前250名高分的電影排名第47,
Thumbnail
麥斯重新接受自己的名字,接受結合的可能性,透過一場非常浪漫的輸血場景,「荒土中不僅能掠奪,也能給予」的價值觀得到迂迴地成立。而就像是伊丹十三《蒲公英》(Tampopo,1985),或是它可能存在的其他西部電影前輩。在終局,麥斯的離開是個必要選擇,只有這種方式......
Thumbnail
麥可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遭遇了許多擾人的爭議和精神壓力,但也做了許多公益事業,努力宣揚環保、和平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