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
含有「精神疾病」標籤的內容
全部共 0 篇文章
排序:發佈日期新到舊
寫給活泉:工作者三個月以來的看見
一直以來,不論是一般民眾,或者是專業工作者,總是對服務精障者的機構有些模糊, 像是活泉之家是福利服務中心,真福之家是精障會所,兩者有什麼差別呢? 因此,想讓大家更了解,小編打算做個小系列,邀請活泉之家以及真福之家的工作人員, 以增進大家對活泉與真福之家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藉由她的文字,多一些了解。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發佈於
精神疾病相關資源介紹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2-07-05
0
我的家庭故事序曲
我1996年出生,誕生在這個神奇的家庭 父母皆為精神障礙者 爸爸一年可以換了好幾家保全公司,收入極不穩定,也沒什麼存款 媽媽大概在我小二時就沒了工作,從此往後的日子再也沒有上過班 弟弟小我六歲,三歲時被鑑定為智能障礙及自閉症,領有極重度身心障礙證明 洗澡如廁皆需協助,智商大約2歲
蜂蜜奶茶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2-06-19
4
心靈受傷的人,能夠被教會完全接納、同理嗎
以前在教會的學妹L,首次在臉書上公開自己的精神疾病「複雜性壓力創傷症候群」原因:幼年長期被不同人性侵害數次。 這是她第一次公開原因。 她的病況一度好轉兩次,L也在臉書開心公開她勝過病情並順利找到工作的信仰見證。但很奇怪,過沒多久她又開始在臉書發布自殘的照片、一些負面言論。
水筆仔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2-06-17
3
【閱讀心得】#27《我的疾病代碼是F》李荷妮
《我的疾病代碼是F》的作者李荷妮本身是憂鬱症患者,她將自己罹患與治療憂鬱症的經歷撰寫成書,期許能幫助更多人認識憂鬱症的真實面貌。
于翎
發佈於
于翎的閱讀心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2-06-05
3
「我是誰?」-奇幻之夜
我有精神上的疾病,時常做出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時而甚至會失去意識,但我的還在運作著,有點像「夢遊」,只是在醫學上叫做「解離」。 「解離」對我來說已經是很久遠的事,昨天突然又出現。 最後拿出口紅,在上面印上唇印,難的出來他不是太滿意這幅畫作,卻又不想浪費,所以勉強讓這幅畫看起來可以通過他的標準。
黑天鵝
發佈於
人生滋味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2-06-03
0
內文6
我第一次憂鬱症發作,是在國三時,我因為被班上那些品行不太端正的同學霸凌而發作 那段時間在學校,我其實過的滿壓抑的,跟平時的我不太一樣,就連以前常走在一起朋友和同學,也不會主動去接近她們 還跟學校請假了一陣子在家休養,也去看過精神科吃醫生開的藥,才慢慢地恢復原來的生活狀態
陳玟妤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2-06-01
2
《焦慮世代》:當全體社會邁向焦慮,該如何與不確定共存?|書籍分享
越來越多人深陷焦慮、憂鬱或恐慌,卻都被視為個人問題。《焦慮世代》引經據典,爬梳比較歷史上不同文化風俗,指出當代的精神健康議題很大原因是由社會環境變遷導致,而這要從現代人普遍有的焦慮思維開始談起。
黃琪樺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2022-05-31
9
紫斑症日記|你看到的好,是因為我必須全力以赴,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病友故事募集中!
去年因為施打AZ疫苗,導致「血小板低下症(ITP)」復發,這是一個自體免疫系統會不知原因攻擊血小板的疾病。我才理解人生因為「血小板低下症(ITP)」必須重置所有設定。 如果你也是「血小板低下症(ITP)」,想要公開自己的故事,並接受我的訪談,請留言或私訊我!
海安 Szuan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2-05-15
6
精神衛生法修法 民間九大訴求全未採納
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於4月20日、21日逐條審查《精神衛生法》修正案。民團指出行政院版草案仍以強制醫療為導向,缺乏社區支持的實質內涵......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發佈於
社運前線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2-05-10
2
願傷者得療癒:與邊緣人格障礙者相處,是怎麼樣的體驗?
內心缺角破洞的人,到底要怎麼樣才會好起來?
閒.雜.人.等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2-04-21
4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 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