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會挖出有趣的東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因為工作的關係,看到一本日治時期出版的《台灣歷史畫帖》。
這本書收錄日本畫家小早川篤四郎於1935年所繪製的台南地區歷史主題油畫21幅,當時在總督府四十周年博覽會展出,之後由台南市役所集結成書發行。
內容是以台南為主的歷史事件圖畫並搭上簡單文字說明(當然是日文),從原住民、荷蘭人來台、佔領北部的西班牙人,包含濱田彌兵衛事件、漢人移入與鄭成功等等,說明了到日本時代為止的台灣開墾歷史。雖然是1935年出版的書,但是裡面提到的歷史事件都挺熟悉,基本上跟國中歷史課本中會提到的台灣史相差不遠。看著覺得好驚喜,原來早在80多年前就可以讀到這些東西!
卻又想到,這些對我們來說基礎到不行的知識,對父母輩來說是完全沒聽過也沒人教的「新知識」,真是個不自然的空白。
大家總以為台灣史是新東西,尤其在父母輩,甚至30歲以上的哥哥姐姐們過去讀的國立編譯館課本可是一個字都沒有提到,好像從來不存在,沒有人研究。
但其實日治時代就已經有人在研究台灣本土歷史了,還是總督府也帶頭,出版書籍(雖然動機帶有殖民主義)。
所以認真說起來,明明更早之前,如果爺爺奶奶輩有上學受教育的話,說不定讀過這些台灣史呢!
明明已經有累積知識基礎,卻因政權變換而被禁止。
如同大學教授們說過,在民國40~70年代的戒嚴時期台灣史是「險學」,誰研究了誰就受到警察關切。
歷史知識的傳遞出現空白期,證明政治可以抹去歷史的,如同歷史本文和被遺忘的歷史不是幻想劇情,是真實會發生的。
真的是空白? 還是沒被講述?
相比之下,近年來台灣史的普及非常有感,一些我在大學歷史系才讀到的知識,例如日治時期的國勢調查、總督府統治四十周年博覽會,現在國中歷史課本就會教到,變成更基礎的知識了。
除了學校課本,書籍、電影、電視劇、Youtube也看到越來越多介紹台灣史的內容,如魏德聖的台灣三部曲電影、臺灣吧動畫台灣史、公視翻拍電視劇的歷史小說《魁儡花》、或是像《返校》這樣的遊戲,可以成為熱門話題,在網路引起更多討論。
把台灣過去發生的種種,變成隨時都能被大家自由談論的話題,大該是我所期待歷史知識普及的目標吧。
P.S. 國立台灣圖書館有將這本《台灣歷史畫帖》復刻出版,為中日對照。關於畫帖中的圖文已經其他人寫過更詳細的專文介紹,就不多說,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avatar-img
46會員
46內容數
「如果能用一張A4紙就寫完論文,誰會想要寫九萬字呢?」 讀歷史出身的宅宅,把閱讀歷史、動漫、音樂得到的靈感,轉化成寫作的動力。個人噗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4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天媽媽提議去柳川看聖誕節裝飾和水舞表演,於是晚餐後便從正英路搭公車往市區去了。
前幾日看到這則國際新聞 關於美國化妝品牌為了避免種族爭議宣布停售美白產品:
燈會,現在大家都跑到台中市區或外縣市去看。 其實在更早以前,沙鹿街的玉皇殿在元宵節就有裝飾花燈,讓民眾遊覽的習慣。 以下來看兩篇日治時期新聞報導沙鹿花燈的盛況:
可是真的不要輕忽影響謠言的影響力 在生活中看到一個、兩個、三個,看久了就會形成:大家都這樣講,好像是真的 加上中字輩的新聞媒體佔多數,更誇張的謠言被包裝成新聞的不計其數呢!
有人稱數位時代的電腦、手機都是快速產出然後被快速丟棄的垃圾,每隔幾年換個新技術、軟硬體升級,舊機型的馬上就沒有價值了。 就算沒有壞,充電還能運作,幾乎也等於「沒有用處」
1953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沙鹿工職,也就是今沙鹿高工的前身,舉行開校典禮,《台灣民聲日報》還特別寫了一個版面的「台中縣立沙鹿初級工業職業學
那天媽媽提議去柳川看聖誕節裝飾和水舞表演,於是晚餐後便從正英路搭公車往市區去了。
前幾日看到這則國際新聞 關於美國化妝品牌為了避免種族爭議宣布停售美白產品:
燈會,現在大家都跑到台中市區或外縣市去看。 其實在更早以前,沙鹿街的玉皇殿在元宵節就有裝飾花燈,讓民眾遊覽的習慣。 以下來看兩篇日治時期新聞報導沙鹿花燈的盛況:
可是真的不要輕忽影響謠言的影響力 在生活中看到一個、兩個、三個,看久了就會形成:大家都這樣講,好像是真的 加上中字輩的新聞媒體佔多數,更誇張的謠言被包裝成新聞的不計其數呢!
有人稱數位時代的電腦、手機都是快速產出然後被快速丟棄的垃圾,每隔幾年換個新技術、軟硬體升級,舊機型的馬上就沒有價值了。 就算沒有壞,充電還能運作,幾乎也等於「沒有用處」
1953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沙鹿工職,也就是今沙鹿高工的前身,舉行開校典禮,《台灣民聲日報》還特別寫了一個版面的「台中縣立沙鹿初級工業職業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本書用30個不同的主題,帶讀者一窺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每個主題篇幅都不長,不會有讀歷史讀到愛睏的情況;並且作者的敘事方式生動易懂、同時內容又紮實縝密,即使這些故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序排列,讀完後仍然可以在腦中勾勒出一幅當時社會的生活景象,同時作者也給予讀者理解某些歷史事件不同的角度。
Thumbnail
由於人會離世、記憶會被遺忘,文字紀錄、圖畫等實體物件,就成了傳遞歷史的最佳載體,而黃琪惠這本由論文改編而成的《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則提供了讀者以圖畫為窗口,觀看這段歷史的新視角。
Thumbnail
地方創生雖然是2014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不過更早之前台灣就已經種下了地方創生的根。自1990年代起,台灣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地方創生(在台又可稱社區總體營造),究竟台灣的本土脈絡為何,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是Elena,目前就讀政治大學民族系三年級,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系上的選修課「民族地理」,這周老師和我們介紹了「歷史的地圖與地圖的歷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最後實作時間老師和我們介紹了非常有趣的互動網站「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從國小以來,無論是歷史課還是地理課我們都
Thumbnail
「臺灣人偷東西,被日本警察抓到以後,會被剁掉一隻手」、「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屠殺了四十萬臺灣人」諸如此類的「謠言」都沒有什麼根據,往往是一些不懂歷史的人出於各種理由編造出來的,接受這些,好比吃下沒有營養又有害身心的食物。以下為大家介紹幾本能讓我們遠離謝絕那些歷史謠言,又能讓我們更瞭解那個時代的好書!
Thumbnail
司馬遼太郎出生於 1923 年,橫跨過日本殖民台灣的時期以及二戰期間;作為那個年代的日本人,他對台灣的心境很複雜、且懷有鄉愁——此一作品便是 1993 年時他造訪台灣、於1995 年出版的成果。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本書用30個不同的主題,帶讀者一窺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每個主題篇幅都不長,不會有讀歷史讀到愛睏的情況;並且作者的敘事方式生動易懂、同時內容又紮實縝密,即使這些故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序排列,讀完後仍然可以在腦中勾勒出一幅當時社會的生活景象,同時作者也給予讀者理解某些歷史事件不同的角度。
Thumbnail
由於人會離世、記憶會被遺忘,文字紀錄、圖畫等實體物件,就成了傳遞歷史的最佳載體,而黃琪惠這本由論文改編而成的《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則提供了讀者以圖畫為窗口,觀看這段歷史的新視角。
Thumbnail
地方創生雖然是2014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不過更早之前台灣就已經種下了地方創生的根。自1990年代起,台灣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地方創生(在台又可稱社區總體營造),究竟台灣的本土脈絡為何,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是Elena,目前就讀政治大學民族系三年級,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系上的選修課「民族地理」,這周老師和我們介紹了「歷史的地圖與地圖的歷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最後實作時間老師和我們介紹了非常有趣的互動網站「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從國小以來,無論是歷史課還是地理課我們都
Thumbnail
「臺灣人偷東西,被日本警察抓到以後,會被剁掉一隻手」、「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屠殺了四十萬臺灣人」諸如此類的「謠言」都沒有什麼根據,往往是一些不懂歷史的人出於各種理由編造出來的,接受這些,好比吃下沒有營養又有害身心的食物。以下為大家介紹幾本能讓我們遠離謝絕那些歷史謠言,又能讓我們更瞭解那個時代的好書!
Thumbnail
司馬遼太郎出生於 1923 年,橫跨過日本殖民台灣的時期以及二戰期間;作為那個年代的日本人,他對台灣的心境很複雜、且懷有鄉愁——此一作品便是 1993 年時他造訪台灣、於1995 年出版的成果。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