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希望自己可以永遠和其他人站在同一邊,這樣我的生活就會容易得多了。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其實我從這本書一出來之後,還沒那麼紅之前,我在書店看到它,就蠻吸引我的注意,因為你看他這個封面很有趣,用著最跳tone的螢光綠,上面還有這種開放式的意象,兩個人躺在罐頭裡,光是這樣「非主流」的設計方式,就很吸印人的注意,但我是一直到今年初才真的購買,也就是最近才真正看完這本書。 l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除了喜歡討厭還有第三種可能
身邊很多朋友看過之後,都覺得很討厭男女主角那種拖沓的感情,但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來就很複雜,不存在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兩個彼此吸引的人,除了在一起和沒在一起之外,還有無限種可能,而這種無限就存在於主角康諾與梅黎安之間。
我想這種「欲說還休」的感覺才是真正吸引讀者的魅力所在吧,喜歡不直接說,而是通過眼神與動作,不喜歡也不說,而是自動地逃離。
這本書其實亮點就在於男女主角難解的關係與情感,書中也花了很多篇幅在著墨這些細微的情緒,我覺得這是作家最厲害的部分,她將很難言說的情緒,加入動作、環境等文字描述起來就特別動人。
其實除了男女主角康諾和梅黎安之間複雜的感情糾葛之外,他們各自也都有家人以及不同的交往對象。在這堆複雜的人際關係中,他們都在尋找讓自己更舒適的方式。比起梅黎安,康諾是個處處都小心謹慎的人,他很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甚至會以別人對他的評價作為評定自己的標準。至於梅黎安則像是康諾性格的相反,一直都在做自己,始終沒有改變。但這樣也讓他們的社交關係變得十分詭異,在高中時,梅黎安做自己的性格反遭受排擠,而活不出自己性格的康諾反而可以和朋友相安無事的打鬧。等到上了大學後,角色對調,梅黎安成為校園中的風雲人物,而康諾則變成了隱形人。這部分其實蠻值得玩味的,明明他們都是在用同一種方式社交,但呈現出來的結果卻大不相同。
應該說高中是一種遵循體制內的氛圍,讓真實做自己的梅黎安遭到排擠。
到了大學之後,像是從體制內解放,讓從來不懂的做自己的康諾變得格格不入。
其實書中藏了不少這種個人之餘大團體以及個人與體制內外的抗爭描繪,都是對現在新世代很實在的描繪,不妨多加留意。
l 不善於提要求的人VS.善於答應他人要求的人
我對於康諾還有梅黎安之間的關係,簡單概括就是以下兩句,
對於康諾而言就是「有些要求即使我沒說,你也願意去做。可怕的是,這些道理我全都懂。」而對於梅黎安而言則是「即使我總像是臣服於你的要求,但事實上卻是將你抓得死死的。」
不知道表達的夠不夠精準,但大致可以描繪出兩人之間那種若即若離的關係,在我看來還有點角力較勁,心裡都明白的兩個人卻沒有一個願意主動超出內心的那個界線,因為害怕會連朋友都做不成。
世間上的男男女女,有多少關係就是卡在「以後別做朋友」的曖昧之中。這段「友達以上 戀人未滿」的情愫,雖然有性卻不存在永久的愛。沒有人能說得清兩人之間的關係,或許就是這樣才讓這段關係可以這樣若有似無的持續下去。 總而言之,真實的戀愛關係或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許多。不總是像韓劇日劇那樣,互補的個性總能相知相惜,任何關係都從在有流動性,沒有固定性。
這就是為什麼,文案會寫道:「為何我們渴望關係,卻又一再受傷?」
答案就在沒有正確答案。 l 閱讀反饋
這本書其實亮點就在於男女主角難解的關係與情感,書中也花了很多篇幅在著墨這些細微的情緒,我覺得這是作家最厲害的部分,她將很難言說的情緒,加入動作、環境等文字描述起來就特別動人。 很多時候,人與人的關係是很複雜的,沒辦法用單純的喜歡或討厭去區分,有的時候喜歡會多一點,有的時候討厭會多一點,關係就是一直不停在這喜歡與討厭上下波動著,這可能也就是這本書讀來會讓人覺得心癢癢,會像觀眾一樣,邊看邊罵「直接在一起不好嗎?」但現實是,我們真的有很多難以言說的關係,真的就卡在「朋友以上 戀人未滿」的階段,細細品味真的別有一番滋味。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精華講解以及我閱讀完後的反饋,如果你也有看過這本書,歡迎留言與我交流喔。 我們下週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