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4/0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再沉默

【怪物的故事】封面
【怪物的故事】封面
我與三郎兄結識,是在2012年底。
那一年,是我開始真正認識台灣的起點;各式各樣的社會議題進入我的眼中,從當下發生的士林王家(文林苑都更)事件,到爭論已久的台獨議題、廢死議題等……我慢慢從一個完全逃避於奇幻、科幻作品中的人,回到現實中,思索幻想作品與現實的關連與意義。當年底,三郎兄發表【怪物的故事】,在其兄長、我的學長的介紹下,我與三郎兄討論了一些此作品的意涵與可能性。
怪物的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91628547517048
《不再沉默》中,三郎說明他在不同場域的不同名字。在社運的場合,他叫「陳三郎」;在藝術創作的場合,他叫「Felis Simha」……而在網路社交平台上,他的本名「陳潔晧」,似乎是在他回憶起自己童年被性侵的記憶後,才重新開始使用。
我三歲的時候被四個人性侵。我被迫和性侵我的人住在一起三年,直到五歲,才脫離他們掌控。我決定要面對這些黑暗的回憶。 我要站在我成長的土地上,擊敗我的過去。無論它多恐怖、多荒謬、多不堪,我要凝視著它,正面迎戰它。
《不再沉默》書封
認識三郎兄時,我不知道他有這樣的過去;或許,那時候的他也不知道。書裡說,他在社運的場合中對眾人激烈的情緒感到莫名的共鳴,直到他解封那些封存、深埋於心中的童年記憶,才瞭解到自己那些情緒的源頭。
《不再沉默》是作者對過往經歷的耙梳、整理與體悟。他在三歲時被寄養於奶媽家,後者一家人於三年時間中對他進行性侵害、性剝削。閱讀這樣的作品,對我來說需要很多的勇氣,遑論寫出這樣的作品。
對我來說這需要勇氣,是因為,長期浸淫在奇幻、科幻作品中的閱聽者如我,很習慣閱讀、觀看的故事情節是虛構的了——即便那樣的故事中同樣有些令人不忍直視的劇情,但因為明白背後的「虛構」,所以總有些安心;但像《不再沉默》,或者近幾年明確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無聲》這樣的作品,總是令我卻步。也因為這樣,即使《不再沉默》於2016年出版時我就第一時間購買了此書,卻拖到這段時間才鼓起勇氣認真把書看完。
《不再沉默》內容摘錄: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314371235242772
另一層面上的矛盾,在於我與三郎兄的結識,是透過他的兄長。《不再沉默》的所謂「沉默」,有著兩層意思,其一,是對童年過往經歷的沉默;其二,是他離開奶媽家,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後,親人們的沉默。更準確地說,這樣的沉默也包含了忽視與否認:忽視作者的求助、否認作者的經歷。書中寫到作者在成年、回憶起一切後,決定將自己的童年創傷告訴父母前,與兩位兄長討論此事的場景,讀來令人難受,對我來說也有點不可思議——那樣語帶保留的反應,真的是我認識的學長嗎?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書裡的場景描寫是作者的主觀判斷,也不能完全就這樣的畫面去評斷一個人的好壞;某種程度上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身為兄長的學長可能會更在意父母那邊。只是……在閱讀這些段落時,我依然不自主地悲從中來。《不再沉默》可以說是作者寫給自己的療傷之作,也是他寫給擁有類似遭遇的受害者、倖存者的書;而我沒有這樣的童年遭遇,卻也能同理「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傷害」——我想每個與我們差不多世代的人,都會有類似的經歷,只是程度的差異而已。
為了避免自己情緒潰堤,我在閱讀《不再沉默》時,有點封閉了自己的感官而快速閱讀,否則難以閱讀完畢;三郎兄在書中描繪童年過往時,其文字也給了我這樣的感覺。相對地,原生家庭對他的傷害,對讀者的我——或許同樣地對作者的他——來說,似乎更深。
說要推薦這部讓人難過的作品,似乎有點奇怪;但我想,閱讀《不再沉默》,讓我從家庭、社會等層面上,更加瞭解了一些事情。三郎兄拼盡全力書寫出他的傷痛,除了為自己發聲,也持續為他人發聲;《不再沉默》出版三年後,他與妻子徐思寧一同與幸佳慧老師合作,出版了具有預防兒童性侵意義的繪本《蝴蝶朵朵》。
《蝴蝶朵朵》書封
陳潔晧的《不再沉默》,推薦給大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