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詰問戈巴卓夫》:天堂跌入地獄之後
付費限定

《詰問戈巴卓夫》:天堂跌入地獄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戈巴卓夫是前蘇聯最高領導人,在位期間推動社會民主化改革,被認為是促成蘇聯解體、東歐各國得以用民族自決原則獨立的推手。過往上歷史課,因他頭上地圖般的胎記及撼動世界的改革,對他留下深刻印象。適逢香港國際電影節,有機會觀看戈巴卓夫的紀錄片《詰問戈巴卓夫》,自然充滿期待,很想知道個人如何改變歷史。

《詰問戈巴卓夫》Gorbachev. Heaven

《詰問戈巴卓夫》Gorbachev. Heaven

跟我對戈巴卓夫的美好印象相反,紀錄片是明擺着的諷刺。電影原名為Gorbachev. Heaven,暗示戈巴卓夫曾經登臨呼風喚雨、萬人敬仰的天堂,現時下台失勢又體弱傷殘,猶如天堂跌入地獄。儘管戈巴卓夫居於美輪美奐的大宅,因早年喪妻,欠缺親密的陪伴,顯得相當孤獨。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3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觀影手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慕雲的沙龍
51會員
158內容數
觀看電影後的所思所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慕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即使是遲來的公義,也比公義的缺席要好。即使贏不過高牆,至少要在牆身上留下雞蛋的痕跡,也比高牆繼續潔白無瑕要好。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歷史沒有如果,我們只能根據後面發生的事情,往前推向發掘原因,按照有限的史料去論斷屬於自己的答案。所以《Munich: The Edge of War》的改寫很有趣,它沒有讓兩位抗爭者成功,沒有試圖設想另一個現實,而是探討主和主戰的論爭,並展示出一種和戰不分的策略。
即使是遲來的公義,也比公義的缺席要好。即使贏不過高牆,至少要在牆身上留下雞蛋的痕跡,也比高牆繼續潔白無瑕要好。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歷史沒有如果,我們只能根據後面發生的事情,往前推向發掘原因,按照有限的史料去論斷屬於自己的答案。所以《Munich: The Edge of War》的改寫很有趣,它沒有讓兩位抗爭者成功,沒有試圖設想另一個現實,而是探討主和主戰的論爭,並展示出一種和戰不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