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失去了危機意識?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啊~好險。」
請問你覺得人的一生能夠僥倖幾次?
我們究竟在什麼時候開始失去危機意識了呢?
  人們總是將那些不愉快的事情、災難拋諸腦後,當完成選擇性失憶後接著自我催眠,讓自己不再回憶那樣的磨難,但殊不知這樣也隨之失去了危機意識。

《電影,是一種警示》

  我們看過許多災難電影,不論是龍捲風、地震、海嘯、冰河時期、隕石、病毒、疾病、飢荒、乾旱、火山爆發、世界末日、人工智能反噬等各種劇情題材,許多人喜歡看著主角擁有光環的逃難、反擊過程,但是很少人去思考一件事情:倘若有一天自己是那位主角時,我該怎麼辦?你覺得也會有相同的好運嗎?我想這個答案淺而易見的「不可能」。
  我看過許多有內涵、有深度的電影,都是當做一篇論文在看,一次看不懂就再看第二次、第三次...直到自己細思其中的背後意義是什麼,通常往往都會變成「細思極恐」,因為我們往往忽略了許多細節,而那些細節就是促成這一切的原因,每部電影都有其蝴蝶效應的存在,若你仔細思考並將自己帶入其中,你將會逐漸發現這部電影的真正意義是什麼,畢竟它花這麼多錢、這麼多人力製作一部探討某些議題的電影,絕對不是單純讓你看爽的。
  在電影之中我們不乏看到自私的人,接著大家就會期望那位自私的人受到天譴,而那位主角因為伸出援手而獲得「好人有好報的Buff」,擁有天使光環的加持一樣走到哪都是天時、地利、人和,其實這也只是一種勸世的宣導而已。要知道每個人在面對災難的時候,大部分人為了生存,心態也會變得極為“自私”,這是正常人。能夠伸出援手的人通常都是平時已經受到訓練,或是心態上已經準備好面對這一類的情形,或是擁有相當的經驗或是知識的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隨意成為“聖人”,但...真的不行嗎?
若我們平常保有危機意識,就能在急難時伸出援手。
你也能成為幫助別人、分享希望的“聖人”。

《危機意識的重要》

  其實危機意識並不是多大的學問,只是我們在災難、災害、意外、困難還沒發生時,用頭腦進行狀況模擬,並且從中發現問題並試圖預先解決、避免問題。
舉個例子,當家裡有位剛會爬、會抓東西的小孩時,我們就會主動的將可能危及小孩的物品收納起來,避免讓他傷到自己,這就是一種危機意識。
  缺乏危機意識的人大多有幾種想法:「沒這麼衰吧?」、「應該不至於吧?」、「有可能嗎?」、「會不會太反應過度了?」、「我們很好。」、「我們很安全。」、「不要杞人憂天了!」
要知道我們人生並不是一路順遂,想當然好運也有極限,閃過一次災難,不代表下次還能閃過,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必須隨時警惕自己並且做好準備,熟記老祖宗的智慧:「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有了危機意識,接著我們就會有動力想要探討如何避免災害、降低傷害的各種措施,例如:夏天可能會停電,那我們就要思考我們必須擁有什麼以度過停電的時間?人類自古以來就害怕黑暗,所以停電需要手電筒這個就不用說了。而停電時覺得熱該怎麼辦?你可以選擇自己手動搧扇子,也可以選擇準備行動電源搭配USB風扇,當然如果你有移動式發電機,也可以選擇直接使用普通電扇;而停電時家裡網路、電腦無法使用,那就只好用手機或平板,但是電源怎麼辦?就是準備行動電源囉!
危機意識就是針對各項可能性問題進行探討、模擬,提出的解決方法因人而異,絕對不會只有一個答案,當你習慣危機意識的思考後,你將會變得博學多聞,並且樂在其中。

《災難,就在我們身邊》

  我們身在台灣本就已經擁有幾個常見的自然天災,例如地震、乾旱、水災、風災、海平面上升、土壤液化、還有尚未爆發的活火山等。除了自然天災,也有人為災害:建設造成土質流失、地下水超抽造成地層下陷及土地鹽化、火災、水汙染、空氣汙染、熱汙染、廢棄物傾倒等各種汙染災害。另外還有這兩年爆發的病毒疫情等傷及人體健康的病毒或細菌,由以上可見其實災難並沒有離我們很遠,而是無時無刻都有可能發生,那為什麼我們還會選擇忽視呢?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為什麼我們寧願催眠自己也不敢面對現實?因為我們的生活已經十分艱難,讓我們沒有閒暇時間去思考這些問題,或是我們對於這些災難也無能為力,於是只能消極的催眠自己,這一切都很美好,我們要好好的生活在小確幸當中,好好地趁此機會犒賞自己等等,其實以上都是各種藉口。簡單說就是“不想打破現在的安寧。”
  人類有一種劣根性,凡是可能影響到目前現有的生活方式、既有規劃、舒適圈時,都會打從潛意識去抵抗、反制各種可能性,因此就會忽視這些危機,以確保自己仍可“保持現況”。直到災難發生時開始亡羊補牢,一邊希望別人能夠無私的協助,但最終仍必須為這樣自私心態付出代價,小至個人、大至國家,向來皆是如此。
你的自我感覺良好不代表你真的很好。
災難不會因為你選擇忽視就不會發生。

《準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前述有多項災難都有可能隨時發生,你可以逐一檢視你在這些災難發生時,是否有相對應的緊急應變措施,或是相關物資的準備,若沒有,還請你看完這篇文章開始列出你的“戰備清單”。
例如:地震發生時,我們應採取怎樣的措施?是否有準備急難救助包?急難救助包的內容物又有哪些?避難方式又有哪些?
例如:當乾旱發生時,我們應採取怎樣的方法進行面對?如何開源?如何節流?
例如:乾旱發生也容易導致糧食危機,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儲備資源?應該要儲備哪些資源?
  我們人類已經太久沒有天敵的出現,導致人類已經忘記生存的困難,也忘記各種危機意識的重要性,使得我們的生存能力大幅度降低。直到災難發生時才逼不得已“捨棄舒適圈”,但還是許多人心心念念過去的輝煌,殊不知當大家面對災難、克服災難後,我們必須適應新的生活方式,這樣對於人類的生存才是正向的進步。各種災難都是我們為了生存必須面對的課題,只要你提早進行狀況模擬,就能避免發生狀況時的兵荒馬亂。
  分享一個我的心得:當我經歷九二一大地震過後,我對於地震的資料查找、知識補充、事先防護、地震發生時採取的措施、以及電力儲備、糧食儲備、急難救助包等等隨時都有準備及更新。身邊有的人會覺得是杞人憂天,但我們的台灣就是有這樣的可能性,請不要忽視!擁有相關知識與資源會在災難發生時使我們更有機率生存下來,甚至還能幫助別人。隨著幾年來不斷地對身邊親朋好友提倡危機意識以及在災難發生前時告知相關的預防措施,久而久之大家也逐漸養成了自主危機意識,不用我特別提醒也會開始準備及預防,讓我倍感欣慰。
希望你也可以!
我們必須保持危機意識,因為我們有責任為了生存而努力。
只有積極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

人類應該拒絕安逸,因為安逸會讓我們生存受到打擊。
人類是這個世界上適應力最強的物種,就應當展現出我們該有的樣子。
貳零貳壹年伍月拾捌日@夏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25內容數
改造象牙塔成為一個以智慧為信仰的燈塔。 藉由這股信仰的力量,讓身在苦海的人能夠看到一盞明燈。 象牙塔原意指遠離現實的學術研究。 但在這裡所探討的內容已超過學術領域,包含了玄學、心理學、哲學、生活、知識、智慧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夏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老一輩總愛說「平常心」,但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怎麼懂呢? 平常心這三個字,其實裡面蘊含的智慧可大可小。 你想知道什麼是平常心嗎? 平常心跟災難有什麼關係嗎?
人生苦短,活在當下。 這句話早已不知道聽了多少回,但你知道不同的年紀說出來的意思有所不同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人生只剩下一天,那你會做什麼呢?
人生過程當中總有些不堪回憶的過去,就算自己現在努力的改變,有時候還是會在夢中經歷那種痛苦。 其實只要轉個念,這個痛苦也許能夠成為你成長的動力。 當你有一天懂得轉念,你的精神層次就能獲得成長,進而脫俗昇華。
老一輩總愛說「平常心」,但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怎麼懂呢? 平常心這三個字,其實裡面蘊含的智慧可大可小。 你想知道什麼是平常心嗎? 平常心跟災難有什麼關係嗎?
人生苦短,活在當下。 這句話早已不知道聽了多少回,但你知道不同的年紀說出來的意思有所不同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人生只剩下一天,那你會做什麼呢?
人生過程當中總有些不堪回憶的過去,就算自己現在努力的改變,有時候還是會在夢中經歷那種痛苦。 其實只要轉個念,這個痛苦也許能夠成為你成長的動力。 當你有一天懂得轉念,你的精神層次就能獲得成長,進而脫俗昇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Thumbnail
沒事就沒事,但一衰起來壞事就會接二連三發生。舉凡忘記帶鑰匙、手機掉地上、踩到不該踩的東~西~、想吃的沒開。雖然都不是大事,但就像《小丑》裡著名的台詞:「我們與瘋狂的距離,只需要糟糕的一天。」就算是小事也可以壓垮我們。而心理師是如何和個案討論類似的挫折呢?
Thumbnail
天災所擁有的那個被釋出了的力量,即是逃過人類掌控的大自然迸發能量,它們這種特性也提醒了人們自己的心靈;因為以其方式,這種深奧的事件永遠涉及了創造力的誕生,甚至是由大地的腹中升起,而改變了土地的面貌以及人的生活。 個人的反應遵循著這個內在的知識,因為雖然人害怕自然「脫韁」的力量,而試著來保護自己,
Thumbnail
不斷地擔心未來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陷入一個陷阱:不斷地擔心未來,而忽略了當下的美好。生活總是充滿了各種挑戰和壓力,我們常常為了未知的將來而焦慮不安,卻忘記了當下正是我們擁有的珍貴時刻。 不確定的未來 每個人都曾經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感到困擾。或許是工作上的壓力,或許是人際關係的波
Thumbnail
地球上所有生物要生存都是不太容易的,隨時隨地要尋找東西吃,也隨時要防備被別人當食物,再加上看不到的細菌病毒的感染,寄生蟲的侵擾……可說是步步危機。 人類隨著科技的進步,早已脫離朝不保夕的恐懼,儼然似乎超越所有物種,成為掌握環境的萬物之靈,直到面對天災、不管是地震、洪水、野火或是山崩土石流……人類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有序的世界裡,彷彿一切的安排都有道理,這像是權威與侷限,但事實是最好的安排。 壓力與承擔只是為讓人不掉隊,而面對壓力時的勇敢、處理事情時的智慧,預見能力都已經用幸福為基礎,都準備好了。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的天然災難,為什麼? 這些災難的存在先是設想它們都是考驗,都是一場一場的考試,我們要怎麼去應對? 如果不要屈服於災難,那必然我們就必須做一些什麼事情來保護所有的生命。 通過對自然災害發生機制的深入研究,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這些災難的本質,並開發更有效的預測和監測方法。這包括地震
Thumbnail
僥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心態,而心存僥倖,對我們造成哪些影響呢? 僥倖,有關係?沒關係? 僥倖是一種很有趣的心理狀態,在某種狀態下樂觀地認為自己不會經歷到“負面事件“,常見的例子就是,明明知道有可能一半的機率會下雨,但是還是選擇不帶傘,最後遇上下雨才後悔莫及;明明知道不能賴床,但還是多躺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做任何事前,就先萌生過去失敗的經驗,認定事情一定不可能成功 但這個未必是壞事,因為這是一個人性的本質 就像我們都愛聽跟看"末日的預言" 這都只是一個防禦機制,從遠古開始都是這樣,因為隨時要注意"危險的狀況" 只要把恐懼轉變為"懂得預期各種風險的思考能力" 客觀看待負面的自己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Thumbnail
沒事就沒事,但一衰起來壞事就會接二連三發生。舉凡忘記帶鑰匙、手機掉地上、踩到不該踩的東~西~、想吃的沒開。雖然都不是大事,但就像《小丑》裡著名的台詞:「我們與瘋狂的距離,只需要糟糕的一天。」就算是小事也可以壓垮我們。而心理師是如何和個案討論類似的挫折呢?
Thumbnail
天災所擁有的那個被釋出了的力量,即是逃過人類掌控的大自然迸發能量,它們這種特性也提醒了人們自己的心靈;因為以其方式,這種深奧的事件永遠涉及了創造力的誕生,甚至是由大地的腹中升起,而改變了土地的面貌以及人的生活。 個人的反應遵循著這個內在的知識,因為雖然人害怕自然「脫韁」的力量,而試著來保護自己,
Thumbnail
不斷地擔心未來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陷入一個陷阱:不斷地擔心未來,而忽略了當下的美好。生活總是充滿了各種挑戰和壓力,我們常常為了未知的將來而焦慮不安,卻忘記了當下正是我們擁有的珍貴時刻。 不確定的未來 每個人都曾經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感到困擾。或許是工作上的壓力,或許是人際關係的波
Thumbnail
地球上所有生物要生存都是不太容易的,隨時隨地要尋找東西吃,也隨時要防備被別人當食物,再加上看不到的細菌病毒的感染,寄生蟲的侵擾……可說是步步危機。 人類隨著科技的進步,早已脫離朝不保夕的恐懼,儼然似乎超越所有物種,成為掌握環境的萬物之靈,直到面對天災、不管是地震、洪水、野火或是山崩土石流……人類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有序的世界裡,彷彿一切的安排都有道理,這像是權威與侷限,但事實是最好的安排。 壓力與承擔只是為讓人不掉隊,而面對壓力時的勇敢、處理事情時的智慧,預見能力都已經用幸福為基礎,都準備好了。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的天然災難,為什麼? 這些災難的存在先是設想它們都是考驗,都是一場一場的考試,我們要怎麼去應對? 如果不要屈服於災難,那必然我們就必須做一些什麼事情來保護所有的生命。 通過對自然災害發生機制的深入研究,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這些災難的本質,並開發更有效的預測和監測方法。這包括地震
Thumbnail
僥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心態,而心存僥倖,對我們造成哪些影響呢? 僥倖,有關係?沒關係? 僥倖是一種很有趣的心理狀態,在某種狀態下樂觀地認為自己不會經歷到“負面事件“,常見的例子就是,明明知道有可能一半的機率會下雨,但是還是選擇不帶傘,最後遇上下雨才後悔莫及;明明知道不能賴床,但還是多躺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做任何事前,就先萌生過去失敗的經驗,認定事情一定不可能成功 但這個未必是壞事,因為這是一個人性的本質 就像我們都愛聽跟看"末日的預言" 這都只是一個防禦機制,從遠古開始都是這樣,因為隨時要注意"危險的狀況" 只要把恐懼轉變為"懂得預期各種風險的思考能力" 客觀看待負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