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4|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減法生活#0: 減少從來就不是真的變少

Less is more.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追求更多」是人類的天性,是演化遺留下來的產物。為了避免生命受到威脅或社會地位遭到動搖,我們總是克制不住自己去追求更多的食物、更安全的住所、更好聽的職位頭銜、更完美的另一半。這不是我們的錯,因為我們的大腦就是這樣被設計出來的。
如果這些發生在經濟條件還沒有那麼好的時代,我會說這很合理,畢竟求得溫飽與獲得安全感是最基本的生命需求。但若發生在這個物質早就多到滿出來的21世紀,則變成了一種亂象。
以前的人為了不知道有沒有下一餐而煩惱;現代人則為了下一餐不知道要吃什麼而焦慮(真希望有人可以發明一個app負責告訴我每天要吃什麼)。對比於以往,我們的生活在近幾年得到了跳躍式的進步,你甚至會不敢相信那個只能吃番薯裹腹的時期距離現在竟然不到一百年。
在資本主義的催化之下,經濟快速成長,有了錢就想要消費,有人消費就得有工廠製造那些商品,商品賣得好,公司與股東就獲利,員工得到酬勞,這些人有了更多的錢,就促進更多的消費,一個可怕的因果輪迴由此展開。
攝影師:Karolina Grabowska⎢Pexels
攝影師:Karolina Grabowska⎢Pexels
然而,經濟起飛並不能反映出整體社會的改變,從每年的人均所得報告就能看出這世界的貧富差距有多大,大部分的人都沒能搭上這波趨勢。因此,最能代表資本主義的那句話:「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便慢慢地滲透到我們的血液之中,像病毒一樣蔓延全身,左右著我們做過的每一個決定。
不知從何時開始,人們擅自將那句話解讀成了:「我們要做的,就是拼命地工作、賺更多的錢、買更多的昂貴物品。」這些人藉由更忙碌的加班以換取更高的薪資,讓自己更接近成功人士該有的完美模樣。而那個虛幻的模樣,會聰明地透過各種管道: 親友的「問候」、同事之間的閒聊、關都關不掉的廣告等等,在不知不覺之中,潛入你的大腦並深深地扎根。
從此之後,「我要變得更有錢」、「我要在市中心買一棟房子」、「我要穿上Prada的禮服參加晚宴」成為眾人追尋的目標,好像如果沒有這些,我們便是不成功的、不完整的、不值得被尊敬的。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有點沈重呢?或許我說得有點誇張,但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有那麼一部分符合上述的描述,就連我自己也不例外。
不過就像我一開始所說的,這是我們身為人類的本質,是演化結果與時代背景融合產生的性格,不能把問題全怪罪在自身經驗或是不夠堅強的意志上面。在開始減法生活之前,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認清這個事實,並全然接納此時此刻的這個自己
接下來,我想邀請你花五分鐘的時間想一想:「你為什麼會想要過減法生活?」(Tik-tok, tik-tok......)
不管你的理由是什麼,都沒有關係,就算只是想要提醒自己每個禮拜少買一杯飲料,那也是你的動機,就接受這個理由吧。
我個人是從減塑開始,慢慢演進成減法生活,「想要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就是我最初的理由。
小時候家裡總是堆滿各種雜物,而且不受空間限制,平底鍋出現在書房、髒衣服被丟在廚房角落,有太多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該往哪去的物品,這種空間上的混亂,種下了我日後改變的契機。
而真正的導火線發生在某個平常的夜晚,那天我提著兩大包垃圾準備拿去丟,卻因為重量太重,其中一包垃圾在半路上爆開,穢物散落一地,隨後飄出陣陣惡臭。我忙著清理,同時也看到一個極為驚悚的畫面:天啊!我們一個禮拜到底用了多少塑膠袋?
從此,我整個人像是被基因改造,徹底顛覆了過去長達二十餘年的思維,看到塑膠袋就想吐、看到免洗餐盒就忍不住皺眉。又過了兩年,自己搬出來住之後,我的家裡再也沒出現過塑膠袋,而神奇的是,當生活空間少了那些討人厭的東西,會慢慢產生一股無形的力量,那股力量告訴我:「你根本不需要這麼多。
在減法生活這條路上,有個道理一直被我奉為最高指導原則:「萬物皆守恆」。我知道只要這裡減少一點點,那裡就會多出一些些。減少從來就不是真的變少,而是被勇敢的自己,化作了更有價值的事物。
攝影師:freestocks.org⎢Pexels

謝謝你願意看到這裡,前面之所以說這麼多,是希望幫助各位建立好心態,唯有真正了解自己正在做什麼的人,才能做出有意義、有貢獻的改變。
在往後的文章中,我會以三個面向來探討如何實踐減法生活(敬請期待吧!):
  1. 生活空間
  2. 人際關係
  3. 實踐夢想
是的,你沒有看錯,減法生活不單單是針對空間,而是能夠延伸至生活中更多層面,我想要帶給大家的是一個更加完善的練習計畫,除了讓房間變得更乾淨整潔之外,也希望能夠藉由這個專題,幫助各位培養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以及更有效率地去實踐夢想。
沒有意外的話,預計一到兩週會更新一篇文章,除了能夠讓我好好地沈澱思緒,寫出對各位有幫助的文字,也能夠讓大家有足夠時間去做練習,畢竟這不是一個講究速成的計畫,我自己也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漸漸找到平衡。
無論如何都請記住:願意付出行動、做出改變的你們,就已經很棒了。
最後,想要再次提醒大家,減法生活是一種透過「放下」來獲得幸福感的人生態度,但究竟要放下多少,完全由你自己決定。
有些人認為衣櫃裡只留下10件衣服感覺很舒適;有些人覺得家裡如果都能夠用同一種色調的傢俱看起來會很舒服;有些人則堅持每個功能不同的用品只需留下一個即可。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沒有所謂「正確」的標準,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模樣,能夠讓你感到無比輕鬆自在的那個狀態,就是你的答案。
現在的自己是藉由加法而來;未來的自己要透過減法打造。

《One-hour homework》
  1. 20 mins寫下你的「完美的一天」 對你而言,完美的一天是什麼模樣?從早上睡醒到晚上就寢這段時間,什麼樣的日子會讓你感到最舒適、最充實、最有意義?不需要跟別人比較,也不用硬要寫出某部電影或某本書裡頭提到的過於理想的描述,只需按照自己的意志,寫下最貼近心靈的感受就好。現在,拿出電腦或紙筆,把它紀錄下來吧!
  2. 30 mins寫下你的「完美的空間」。 有了上一個練習,我們把視角移到你正在居住的環境裏,根據「完美的一天」,你勢必會在不同的空間中移動(若只是一個套房也沒關係,因為我也是),想像一下,什麼樣的空間會讓你覺得最自在、最愜意、最想花一整天都待在這裡?你可以從格局、裝潢、家具風格等等方面切入,空間或大或小都沒問題。現在,再次拿出電腦或紙筆,試著打造一個夢想中的窩吧!
  3. 10 mins寫下你透過減法生活的練習,期待自己成為的樣子。 任何樣子都是可以的,請你大膽地寫出來。
透過這一個小時的練習,希望能幫助各位更深入了解自己,對於往後的生活實踐,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助益喔!
Ps. 如果你想要和我分享你的作業,歡迎在底下留言~若你覺得不好意思,也歡迎寄信給我,我很期待收到你的回覆! ( 信箱:mrblack761@gmail.com )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或是認同我的想法,歡迎按讚留言追蹤~ 或是拍拍手讓我知道你期待看到更多文章!你們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傑克小子@冷氣關掉後漸漸變熱的房間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