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突擊隊(The Devil's Own)﹕他行走在繁榮的美國/錯置的荒原

致命突擊隊(The Devil's Own)﹕他行走在繁榮的美國/錯置的荒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這部星光熠熠的電影集結了一流製作卡司的電影,卻在充滿疑惑和猶豫中失敗。這部描寫流亡的愛爾蘭共和軍青年與正直的紐約警察的類父子情誼,帶有稀薄乏味的動作電影元素,卻妄想成為一部嚴肅深刻的電影,導致的結果就是除了亮點的配樂和攝影,其他的一切盡是乏味。如果觀眾希望透過這部電影來理解愛爾蘭共和軍恐怕只能敗興而歸,如果想要從本片領略主角Brad Pitt和Harrison Ford演繹的父子/男性間的情誼,兩人在本片的演出過於生硬。Harrison Ford不愧是好萊塢出產的一代明星,演出適合他的人物角色(例如韓索羅、印第安那瓊斯、傑克.雷恩等英雄)時發揮出極致的人物魅力,但如果演出一個不適合他的角色(例如本片),其演技的粗糙和無所適從等缺點明顯可見。

raw-image

但是,如果我們換個方向,把《致命突擊隊》視為一個青年恐怖分子的流亡歷程,一場離開了戰場、一窺「正常社會/美國社會」的旅程,那麼,正如同當代世界以網路孕育的青年極端恐怖分子的本質並非生而作為恐怖分子,而是在形成恐怖分子的環境中生長,把一個青年恐怖份子從殺戮戰場移到富足繁榮的美國,將會對恐怖分子產生什麼內在的轉變呢﹖

raw-image

《致命突擊隊》用主角Rory Devaney(由Brad Pitt飾演)的故事說明一件事,如果你做出成為恐怖分子的選擇,你也就同樣地放棄了多少事物,你看似可以在兩種生活中找到平衡,然而,在現實社會中,兩面生活的平衡狀態並不存在,恐怖份子必須選擇哪種才是他想要過的生活,而社會中的正常人(以Harrison Ford飾演的Tom O'Meara為代表)也必須選擇是否原諒恐怖分子犯錯的過去。90年代的美國社會看似允許兩者的平衡狀態,它可以一方面展現自己作為戰爭掮客的身分,收容各種”義士”在美國為他們自身的理想奮鬥,同時,展現一種理想家庭式的都市生活,並將對於外來移民的歧視控制在日常生活的層次。然後,在2001年的911事件後,這種狀態便結束了。

raw-image

Rory 自從在童年親眼目睹身為漁民的父親在家中被親英派人士槍殺,而後投入愛爾蘭共和軍,因為英國軍警的圍捕,他不得不逃往美國,並企圖在美國購買大批飛彈軍火,回到家鄉展開新一輪的戰鬥,因為只有暴力攻擊,才能英國壓迫愛爾蘭的現狀。他所不知道的是,這一次離開家鄉,竟是永別。

raw-image

對於他來說,走向極端恐怖分子,走向對抗英國軍警的戰爭,是因為在北愛爾蘭的日常身處的社會感到失望,同時,試圖讓社會變得更好的意念。這讓恐怖分子不像是罪犯,他們具有一種「正常社會」難以理解的集體信念。經由同夥的介紹,Rory化名住進一名老派警察Tom O'Meara(Harrison Ford飾演)的家,感受到一個「正常」美國家庭的溫暖,談起了愛情,與童年好友一起修繕一艘老舊的船,在紐約市閒晃,一切似乎正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然而,Rory因為暫緩付錢給軍火商Billy (Treat Williams飾),而遭遇了對方的報復襲擊,並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也就是在這時,Tom O'Meara警官推斷出這個看似純真的愛爾蘭青年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最終,兩人在那艘老舊的船上展開對決/對話,以Rory Devaney輕如鴻毛的死作為結局。電影的開頭是一艘船在海上航行的俯拍遠景,而電影也結束於類似的鏡頭,似乎說明Rory Devaney的一生,就像是這艘在海上漂流的船,這些人,都是美國社會的過客。

raw-image

即使《致命突擊隊》在影片整體上無趣,但卻無法忽略它在呈現一個既溫暖又冷酷的紐約時優異的畫面色彩,畢竟這部片的攝影指導可是Gordon Willis(教父系列、曼哈頓、安妮霍爾、開羅紫玫瑰等伍迪艾倫電影的攝影指導),這是他最後一部擔任攝影指導的電影。而配樂,則將愛爾蘭民謠音樂的旋律融入,觀眾會感到影片的配樂與一部難以忘卻的電影有些許相似,沒錯,這部電影的配樂就是以《鐵達尼號》紅遍世界的James Horner,兩部電影都是他1997年的作品。更不用說,本片還用上了Cranberries(小紅莓)的歌曲。

愛爾蘭共和軍的電影形象,除了《致命突擊隊》之外,還有一部貨真價實的動作諜報電影《愛國者遊戲》,巧合的是,這兩部電影的主演者都是Harrison Ford。他分別扮演了一位具有正義感的美國警察,以及一位見義勇為的CIA分析師。就我個人來說,比起《致命突擊隊》緩慢的影片節奏,我更加喜歡《愛國者遊戲》中緊張的諜對諜情節,當然,如果我們可以暫且擱置CIA侵犯國家主權和個人隱私的各種「正義」的情報蒐集和區域戰鬥。

上映時間:1997年3月(USA)

導演:Alan J. Pakula

編劇:Kevin Jarre/David Aaron Cohen/Vincent Patrick

演員﹕Harrison Ford(Tom O'Meara)/Brad Pitt(Rory Devaney)/Margaret Colin(Sheila O'Meara)/ Rubén Blades(Edwin Diaz)/Treat Williams(Billy Burke)/George Hearn(Peter Fitzsimmons)/ Natascha McElhone (Megan Doherty)

片長﹕94min

https://www.imdb.com/title/tt0118972/fullcredits?ref_=tt_cl_sm#cast

關鍵詞:電影評論, 動作電影, IRA, 愛爾蘭共和軍, 紐約, 美國電影, The Cranberries , 好萊塢。

avatar-img
Sam的沙龍
11會員
52內容數
從電影到視覺藝術,從動漫到文化現象,從內容出發,從主題出發,從過去出發,從當下出發,我們累積對於世界的看法,和你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a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片前後耗費7年時間拍攝,講述一位虛構的匈牙利猶太建築師拉斯洛·托特(László Tóth)移民美國的奮鬥史身為一位接受包浩斯現代主義薰陶、自二戰歐洲逃難的猶太建築師,他在美國從底層開始奮鬥,偶然獲得蓋·皮爾斯飾演的美國富豪賞識,看似找到了向上階級爬升的逃生索,沒想到卻是困住自己的手銬腳鐐。
《巨齒鯊2》是一部充滿動作和特效的商業娛樂電影,延續前作的風格,但更注重商業和娛樂。傑森史塔森和吳京兩位巨星的合作各種驚險刺激的動作場景和巨大海洋生物的出現,滿足了觀眾的感官享受,作為一部無腦爽片,《巨齒鯊2》成功娛樂觀眾。此外,電影也展現出中美合拍片的特色,融合了雙方文化的元素。
彼得·柏格執導的《反恐戰場》(The Kingdom, 2007)是一部集動作、驚悚與政治批判於一體的電影。故事聚焦沙烏地阿拉伯的美國石油公司居民社區發生的一起恐怖攻擊,從國際安全/正義/文化衝突的角度探討恐怖主義對中東及美國本身的影響。
本片前後耗費7年時間拍攝,講述一位虛構的匈牙利猶太建築師拉斯洛·托特(László Tóth)移民美國的奮鬥史身為一位接受包浩斯現代主義薰陶、自二戰歐洲逃難的猶太建築師,他在美國從底層開始奮鬥,偶然獲得蓋·皮爾斯飾演的美國富豪賞識,看似找到了向上階級爬升的逃生索,沒想到卻是困住自己的手銬腳鐐。
《巨齒鯊2》是一部充滿動作和特效的商業娛樂電影,延續前作的風格,但更注重商業和娛樂。傑森史塔森和吳京兩位巨星的合作各種驚險刺激的動作場景和巨大海洋生物的出現,滿足了觀眾的感官享受,作為一部無腦爽片,《巨齒鯊2》成功娛樂觀眾。此外,電影也展現出中美合拍片的特色,融合了雙方文化的元素。
彼得·柏格執導的《反恐戰場》(The Kingdom, 2007)是一部集動作、驚悚與政治批判於一體的電影。故事聚焦沙烏地阿拉伯的美國石油公司居民社區發生的一起恐怖攻擊,從國際安全/正義/文化衝突的角度探討恐怖主義對中東及美國本身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