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齒鯊2(Meg 2: The Trench):當大白鯊、動作爽片與中美合作擦出火花

巨齒鯊2(Meg 2: The Trench):當大白鯊、動作爽片與中美合作擦出火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巨齒鯊2》(Meg 2: The Trench)是華納兄弟與中國的旗艦影業(CMC Pictures)聯合製作並發行的海洋動作冒險電影,由英國導演本·維特利(Ben Wheatley)執導,接續2018年《巨齒鯊》的故事。本片集結了全球頂級動作巨星傑森·史塔森(Jason Statham)與中國影壇代表性演員吳京,兩位硬漢強強聯手,為觀眾帶來上天下地的深海歷險。電影於2023年暑期檔上映,鎖定全球市場,除了更大、更猛、更多的巨齒鯊,本片還加入了更多極限動作元素以及深海巨物,試圖讓這個系列能夠持續發展為貼近商業的娛樂IP。

大白鯊災難電影傳統:還是熟悉的配方

如果說1975年史蒂芬史匹柏的《大白鯊》開創了鯊魚驚悚片/海洋驚悚片的黃金時代,那麼《巨齒鯊2》就是這類型發展到極致的最新案例。從第一部《巨齒鯊》開始,電影就沒打算靠現實邏輯取勝,而是用更誇張的場景、更離譜的鯊魚來吸引觀眾。當我們看到傑森·史塔森徒手拿著魚叉和巨齒鯊單挑時,就知道這部片完全繼承了大白鯊電影的傳統——人類總是低估大自然,但最後靠勇氣和肌肉戰勝一切。

raw-image

當然,這部片的「災難」部分遠比《大白鯊》更商業化,少了驚悚,多了娛樂性。當然,我們仍然可以在這部電影中看到享受海洋假期卻被吞進巨鯊肚中的遊客,在中國資本的加持下,中國遊客在資本於第三世界渡假打造出的旅遊勝地享福享樂。海底實驗室、潛水機器人、深海怪物,每一個元素都像是從《侏羅紀世界》那邊”致敬”來的。說到底,侏羅紀世界除了第一集”致敬”侏羅紀公園讓它收穫IP紅利外,它的續作們就像是綠色和平組織花了大錢卻爛大街的宣教片,走向虛無飄渺的動保價值及科幻架空世界。可以預期的是,如果《巨齒鯊》也像《侏羅紀世界》發展成系列電影,大概也會是相同結局,傑森史塔森與中國英雄一起全世界對決海洋巨物(+西方壞人)。

說到底,這是一部沒有太多驚悚元素的大白鯊災難電影,因為觀眾根本沒時間思考恐懼——畢竟下一秒可能又要開始一場水上摩托飛車追逐或一場動作槍戰。


當巨齒鯊變成打不死的反派

raw-image


如果你是來看鯊魚吃人,那可能要有點耐心,因為《巨齒鯊2》的重點根本不是鯊魚,而是傑森·史塔森。電影開場沒多久,他就在海上表演極限運動,後來還跟壞人們在深海打鬥、追逐,最後甚至直接徒手對付巨齒鯊。這時候你會發現,這部電影與其說是鯊魚片,更像是一部披著鯊魚外皮的《玩命關頭》。 

鯊魚在這部片裡的地位更像是一個大型反派,而不是主要威脅。真正的壞人反而是那些試圖掌控深海資源的邪惡企業家和黑幫。這樣的設計讓電影更像一場007式的動作冒險,特別是當史塔森用各種不合邏輯的方式對付巨齒鯊時,你會懷疑這是不是他下一部動作片的預告。


raw-image

中國資本與好萊塢合拍電影的政治意圖 

作為一部中美合拍片,《巨齒鯊2》在選角和場景安排上充滿了「中美友誼」的痕跡。中國影星吳京的加入不只是為了迎合市場,也是這類電影慣用的文化策略。在故事中,中國的高科技深海研究計畫成為拯救世界的關鍵,甚至連海洋生態保護的理念都被強調得特別明顯——這正好符合中國政府在國際上推動的環保形象,如果我們不去考慮中國文化對魚翅及海鮮文化的喜愛和鯊魚捕獵黑歷史的話。

電影特意避免把中國角色塑造成反派,而是讓邪惡企業家和盜獵者來自「某個不具名的西方勢力」,這種敘事手法也符合近年來合拍片的模式——既要迎合全球市場,又不能影響中國票房。這種微妙的政治考量,讓這部片不只是娛樂爽片,也是一個文化輸出的案例。

開心就好,別想太多

 

raw-image


《巨齒鯊2》不是一部追求深度的電影,它的目的很單純——讓你在兩個小時內享受無腦爽片的快感,動作場景一個接一個登場,壞人及海底生物一個個排隊給傑森大神與硬漢吳京送頭。如果你喜歡傑森·史塔森秀肌肉、喜歡巨大的海洋怪物,或是單純想看一場無厘頭的動作冒險,那這部電影絕不會讓你失望。至於劇情合不合理?傑森·史塔森都徒手爆打史前鯊魚了,還要什麼邏輯?

avatar-img
Sam的沙龍
11會員
52內容數
從電影到視覺藝術,從動漫到文化現象,從內容出發,從主題出發,從過去出發,從當下出發,我們累積對於世界的看法,和你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a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片前後耗費7年時間拍攝,講述一位虛構的匈牙利猶太建築師拉斯洛·托特(László Tóth)移民美國的奮鬥史身為一位接受包浩斯現代主義薰陶、自二戰歐洲逃難的猶太建築師,他在美國從底層開始奮鬥,偶然獲得蓋·皮爾斯飾演的美國富豪賞識,看似找到了向上階級爬升的逃生索,沒想到卻是困住自己的手銬腳鐐。
彼得·柏格執導的《反恐戰場》(The Kingdom, 2007)是一部集動作、驚悚與政治批判於一體的電影。故事聚焦沙烏地阿拉伯的美國石油公司居民社區發生的一起恐怖攻擊,從國際安全/正義/文化衝突的角度探討恐怖主義對中東及美國本身的影響。
《第六感追緝令》是保羅·範霍文導演的經典犯罪懸疑片,莎朗·史東飾演的凱薩琳,以其大膽、自信的形象顛覆傳統好萊塢女性角色設定,成為影史經典。本文深入探討電影如何透過視覺符碼、鏡頭語言、敘事手法,塑造凱薩琳這個複雜、充滿矛盾的「蛇蠍美人」形象,並探討其在性別權力關係上的深層意涵。
本片前後耗費7年時間拍攝,講述一位虛構的匈牙利猶太建築師拉斯洛·托特(László Tóth)移民美國的奮鬥史身為一位接受包浩斯現代主義薰陶、自二戰歐洲逃難的猶太建築師,他在美國從底層開始奮鬥,偶然獲得蓋·皮爾斯飾演的美國富豪賞識,看似找到了向上階級爬升的逃生索,沒想到卻是困住自己的手銬腳鐐。
彼得·柏格執導的《反恐戰場》(The Kingdom, 2007)是一部集動作、驚悚與政治批判於一體的電影。故事聚焦沙烏地阿拉伯的美國石油公司居民社區發生的一起恐怖攻擊,從國際安全/正義/文化衝突的角度探討恐怖主義對中東及美國本身的影響。
《第六感追緝令》是保羅·範霍文導演的經典犯罪懸疑片,莎朗·史東飾演的凱薩琳,以其大膽、自信的形象顛覆傳統好萊塢女性角色設定,成為影史經典。本文深入探討電影如何透過視覺符碼、鏡頭語言、敘事手法,塑造凱薩琳這個複雜、充滿矛盾的「蛇蠍美人」形象,並探討其在性別權力關係上的深層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