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現代主義美學的孤獨與掙扎

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現代主義美學的孤獨與掙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是一部布萊迪·寇貝特執導的史詩劇情片,主演陣容包括安德林·布洛迪(Adrien Brody)、費莉絲蒂·瓊斯、蓋·皮爾斯、喬·歐文。安德林·布洛迪(Adrien Brody)以他精湛的演技,獲得2024奧斯卡及金球獎影帝。

本片前後耗費7年時間拍攝,講述一位虛構的匈牙利猶太建築師拉斯洛·托特(László Tóth)移民美國的奮鬥史。他心目中理想的建築空間和他現實的生活境遇彼此呼應,精神理想與生存現實的擦撞產生軌跡的偏移,身為一位接受包浩斯現代主義薰陶、自二戰歐洲逃難的猶太建築師,他在美國從0開始,幾乎是在一個具有敵意的環境中從底層開始奮鬥,偶然獲得蓋·皮爾斯飾演的美國富豪賞識,看似找到了向上階級爬升的逃生索,沒想到卻是困住自己的手銬腳鐐,直到用最赤裸的指控扯破資本主義虛假的面具。

 


曾經滄海難為水,建築師拉斯洛經歷了流亡、遷移,產生斷裂的認同,不停地追尋一個精神家園的「根源」,並將環境所賦予他磨難的視為對既有文化規範的挑戰(以及對於美國社會美學/意識形態/資本主義的挑戰,進而以一個「無根」之移民證明美國文化「無根源/佔有/借用/壓制和主導」現代藝術的特性),透過建築來表達二戰創傷的記憶。他的設計風格或許源自於歐洲現代主義,但在美國卻顯得格格不入,缺乏根基。

除卻巫山不是雲,這種「離散感」不僅體現在角色的個人背景,也暗示移民在美國的處境和美國夢的錯置破碎,角色精神與身體的雙重殘缺,重度沉溺使用逃離冷酷現實的毒品,種族歧視、權力位階的不對等與主體認同的壓抑。電影中部份插入了故事發生地—美國賓州50年代的紀錄新聞影片,比起一個光明向上的社會熔爐形象和工業強國,美國的真實反而存在此處。正如電影結尾名為謝幕段落的字幕打出的「過去寓於現在」,同樣地,現在也寓於過去。

raw-image


《粗獷派建築師》採用比一般畫幅寬兩倍的VistaVision技術拍攝,攝影風格呼應粗獷派建築的美學,極簡的畫面構成、廣角鏡頭、低角度拍攝強烈表現建築物和自然環境的巨大尺度,反映粗獷派建築的哲學風格,簡約、實用、抽象、拒絕華麗的裝飾、形隨機能(雖然最後建築的造形反而變成了隱喻的牢籠和審判的神聖空間,完全沒有展示它做為社區文化與教會空間的使用,這點就跟現代主義建築的其他案例一樣,營造出一個沒有人味的空間)。


這些鏡頭語言凸顯建築的壓迫感、力量感,讓人棲居、隱匿、躲藏、分散、佚失在冰冷空間的陰影中。然而,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往往不在於其壯觀的姿態,而在於其服務人的能力、對歷史的尊重以及對自然脈絡的回應。建築師理想中的建築施工進行的同時,建築的工地也成為他的堡壘,躲藏騷動、透明的懸絲操控,例如當他們一家被迫與富豪一家在河邊野餐、隱喻性騷的場景,他們被迫表現叫住就住,叫行就行,無條件地接受來自富豪家庭的「善意」,成為傀儡,這個相互縫合的美國夢既高大又怪異。

raw-image


avatar-img
Sam的沙龍
11會員
52內容數
從電影到視覺藝術,從動漫到文化現象,從內容出發,從主題出發,從過去出發,從當下出發,我們累積對於世界的看法,和你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a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巨齒鯊2》是一部充滿動作和特效的商業娛樂電影,延續前作的風格,但更注重商業和娛樂。傑森史塔森和吳京兩位巨星的合作各種驚險刺激的動作場景和巨大海洋生物的出現,滿足了觀眾的感官享受,作為一部無腦爽片,《巨齒鯊2》成功娛樂觀眾。此外,電影也展現出中美合拍片的特色,融合了雙方文化的元素。
彼得·柏格執導的《反恐戰場》(The Kingdom, 2007)是一部集動作、驚悚與政治批判於一體的電影。故事聚焦沙烏地阿拉伯的美國石油公司居民社區發生的一起恐怖攻擊,從國際安全/正義/文化衝突的角度探討恐怖主義對中東及美國本身的影響。
《第六感追緝令》是保羅·範霍文導演的經典犯罪懸疑片,莎朗·史東飾演的凱薩琳,以其大膽、自信的形象顛覆傳統好萊塢女性角色設定,成為影史經典。本文深入探討電影如何透過視覺符碼、鏡頭語言、敘事手法,塑造凱薩琳這個複雜、充滿矛盾的「蛇蠍美人」形象,並探討其在性別權力關係上的深層意涵。
《巨齒鯊2》是一部充滿動作和特效的商業娛樂電影,延續前作的風格,但更注重商業和娛樂。傑森史塔森和吳京兩位巨星的合作各種驚險刺激的動作場景和巨大海洋生物的出現,滿足了觀眾的感官享受,作為一部無腦爽片,《巨齒鯊2》成功娛樂觀眾。此外,電影也展現出中美合拍片的特色,融合了雙方文化的元素。
彼得·柏格執導的《反恐戰場》(The Kingdom, 2007)是一部集動作、驚悚與政治批判於一體的電影。故事聚焦沙烏地阿拉伯的美國石油公司居民社區發生的一起恐怖攻擊,從國際安全/正義/文化衝突的角度探討恐怖主義對中東及美國本身的影響。
《第六感追緝令》是保羅·範霍文導演的經典犯罪懸疑片,莎朗·史東飾演的凱薩琳,以其大膽、自信的形象顛覆傳統好萊塢女性角色設定,成為影史經典。本文深入探討電影如何透過視覺符碼、鏡頭語言、敘事手法,塑造凱薩琳這個複雜、充滿矛盾的「蛇蠍美人」形象,並探討其在性別權力關係上的深層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