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6|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東晉(下)

前情提要:東晉初期有王導主持大局,政權得以穩定,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司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朝政一直由世族大家把持。晉元帝以降則內亂頻生,也漸漸形成了北府與西府的軍團共同防禦東晉的領土。其後桓溫崛起,展開了第一次的北伐中原,但卻以失敗收場。此時大臣殷浩被桓溫彈劾,後被貶為庶民並且流放。
桓溫接收了原本屬於殷浩的勢力,成功掌握整個長江流域的兵權。桓溫趁著這股氣勢,為了一償宿願而再度親自揮軍北上,自湖北江陵起兵直攻到長安,接著往東轉進洛陽,在洛陽修復了帝陵,於西元356年凱旋回到江南。桓溫上奏請求晉室遷都洛陽,又建議南遷的士族返鄉,朝廷畏懼桓溫,不敢有異議;但士族們卻已安於南方,根本不願北返。在此憂慮之時,揚州刺史王述認為桓溫只是以遷都之名威壓朝廷,並非真心想還都洛陽,只要表示順從便可,毋須實行。詔書下達後,晉室始終沒有還都洛陽。立下顯赫戰功的桓溫,接下來會做什麼事,任誰都能猜得出來。
謝安
但西元365年,原本收復的洛陽遭鮮卑建立的前燕奪走。桓溫於西元369年再度北伐,沒想到這次竟一敗塗地,九死一生下好不容易才逃回徐州。這場大敗仗讓鮮卑族的前燕與氐族的前秦興起南侵的念頭,桓溫的氣勢嚴重受挫。歷經這件事之後,桓溫決意加快篡位的腳步,而這時拯救了東晉的人物,就是東晉後期知名宰相謝安。謝安是河南陳郡陽夏出身的望族子弟,年輕時便聞名遐邇。但謝安一直沒有任官,長年住在會稽的別墅裡,與「書聖」王羲之、支道林法師等人來往。過了四十歲,謝安才在桓溫的軍府裡擔任司馬(副官)一職。桓溫深愛謝安的才能,但謝安反對桓溫篡奪帝位。後來桓溫廢了當時的晉哀帝立威,並擁立簡文帝為傀儡皇帝,為其禪讓計畫鋪路,當簡文帝駕崩時,謝安為了守護東晉而修改簡文帝的遺詔,將傳位對象從桓溫改成了簡文帝的兒子孝武帝
桓溫得知以後,大怒,率軍入京,欲「誅王謝,移晉鼎」,太后命謝安與王坦之去新亭迎接,王坦之慌亂不已,以至於在見到桓溫以後倒持笏版,汗濕重衣;謝安卻很鎮定,不僅在臨行前安慰王坦之說「晉祚存亡,在此一行」,並在見到桓溫以後,從容就席,問桓溫:「安聞諸侯有道,守在四鄰,明公何須壁後置人邪?(埋伏武士要殺人)」桓溫笑答:「正自不能不爾耳。(怕突然有事,不得不防呀!)」二人笑著談了很久,一場大禍化解於無形。不久後,桓溫生了重病,謝安猜想桓溫死期已近,於是採拖延戰術,不斷設法延後禪讓的日期。這是相當危險的做法,一但處理不當,就會引來誅族之禍,幸好桓溫於西元373年去世,稱帝的野心終究沒有實現。
西元383年,前秦苻堅下令大舉出兵東晉,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可參考之前的文章https://vocus.cc/article/6077d965fd89780001ee7c26)。東晉在淝水之戰的巨大勝利,謝安的籌劃功不可沒。而且謝安從戰前的「圍棋賭墅(為了安定軍心,謝安故作鎮靜,與謝玄下圍棋,並以別墅為賭注。)」到戰後的「小兒輩大破賊」,自始至終一直採取極為冷靜的態度,穩定了當時東晉的人心。此次戰爭的前線將領,也是謝家嫡系子弟的謝石、謝玄等人,戰後謝家的聲望達到頂峰,但卻引起了司馬氏的猜忌,以至於淝水戰功,竟然沒有封賞。謝安之後開始帶領北伐,節節勝利的結果,便是朝野懷疑他會像之前的桓溫一樣想要篡位,於是謝安急流勇退,交出兵權,隔年(西元385年),病逝於建康。
《世說新語》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內容記載了東晉間的高士名流的言行風貌和軼聞趣事,略舉兩則謝安平常與家人的對話,讀來雋永,回味無窮。謝太傅就是謝安,車騎是謝玄。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晉武帝每餉山濤恆少。謝太傅以問子弟,車騎答曰:「當由欲者不多,而使與者忘少。」​《世說新語 言語》
司馬道子
接著東晉進入司馬道子擅權的時代,也開始步向毀滅之路。當時,晉孝武帝因沉迷酒色而疏於政事,與司馬道子常一起喝酒。而司馬道子為了私益而濫用公權力,引來朝野不滿及社會不安。在這樣的狀況下,先有孫恩之亂(399年-402年)及後來的「盧循之亂」(403年-411年),盧循是孫恩的妹夫。漸漸地將東晉推向了亡國之命運。
孫恩所發動的宗教叛亂,為東晉核心地區的長江下游流域帶來極重大的傷害。叛亂首腦孫恩,是五斗米道教主孫泰的姪子。五斗米道(亦稱天師道)是東漢後期的張陵所開創的宗教,可說是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源流之一。五斗米道受到黃巾之亂首腦張角的太平道影響,認為人會生病是因為犯了過錯,要贖罪悔過就必須犧牲自己,對他人奉獻。孫泰藉由幻術煽動民眾,要求信徒將所有財產,甚至是子女都捐獻給五斗米道。在不安定的社會環境下,信奉孫泰五斗米道的人暴增,就連當時掌權的司馬道子的兒子司馬元顯等國家權臣也信之不疑,五斗米道的聲勢可見一斑。
孫泰看出東晉氣運已盡,打算發動叛亂,所幸司馬道子及早察覺而加以誅殺。但事態並沒有因此而平息,孫泰的姪子孫恩繼承其地位,決意為孫泰報仇。此時會稽王世子司馬元顯(司馬道子兒子)下令三吳(江蘇、浙江一帶)各郡,公卿以下被轉為蔭客的官奴都移置建康,稱作「樂屬」以補充朝廷兵員。然而此舉卻令各郡士庶都十分不滿。孫恩看準當時人心不穩,於是起兵叛晉。
由於三吳地區少有戰亂,安逸已久,因此各郡縣的駐軍都望風潰散。與此同時,有人舉兵響應孫恩,孫恩的部眾因而暴增至數十萬人。孫恩在會稽自稱征東將軍,強逼人們擔當自己官屬,將他的團體叫做「長生人」,又大行殺戮及四處放火、搶掠。孫恩為了培養出一批不怕死的狂熱信徒,每當有信徒病死便稱其為「成仙」並加以祝賀。西元399年,孫恩率領數十萬信徒舉事造反,攻打三吳之地。這是一場相當詭異的叛變,參與的女信徒在行軍途中倘若覺得懷裡的嬰兒礙事,就會將嬰兒放入袋子或籠子,投入河中並祝禱「賀汝先登仙堂,我當尋後就汝」。孫恩的軍勢席捲三吳之地,接著將矛頭指向了東晉首都建康,建康因此而陷入了緊急狀態,北府主將劉牢之率領部下劉裕等人迎戰,好不容易才加以擊退,最後孫恩投海自盡。
桓玄篡位,短暫稱帝
但事態並未好轉,反而更加棘手了。荊州刺史桓玄繼承了父親桓溫的野心,認為孫恩之亂是一個大好機會,於是發兵沿長江東行,朝著建康進軍。名義上是為了幫助建康抵禦孫恩的大軍,事實上攻打建康的孫恩軍隊早已遭北府擊潰,桓玄發兵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篡位。司馬道子等朝臣沒有能力抵禦桓玄軍,只好將所有希望寄託到劉牢之身上。然而劉牢之不聽部下劉裕等人的勸諫,決定向桓玄投降。桓玄就這麼輕而易舉地剷除了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的勢力,接著登基為帝,定國號為楚,實現了桓溫以來父子兩代的心願。
桓玄上台後豪奢縱欲,政令無常,令人民失望。當時三吳大飢荒,很多人死亡,即使是富有的人,也在金玉財寶中活活餓死家中,桓玄雖曾下令賑災,但米糧不多,很多人在道旁餓死。桓玄登基後開始打壓劉牢之、劉裕等人的北府軍團, 並成功孤立了劉牢之。劉牢之最後憤然自盡,但桓玄的打壓行動已激起了北府軍團的怒火,劉裕起兵,三個月後桓玄兵敗身亡!
淨土宗初祖慧遠
當初桓玄發兵東征殷仲堪時,途經廬山,曾要當時高僧慧遠法師到軍中一敘,但法師稱病不出虎溪,桓玄只好親自到廬山東林寺拜訪。一見面就問相當尖銳的問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你為什麼要剃髮出家呢?」遠答云:「立身行道。」桓玄認為答得太好了,原本想詰難的問題都不敢再問。後來桓玄下山跟左右講:「慧遠實在是平生未曾見過的高人!」桓玄稱帝後,一直想延請慧遠出山幫忙國政,但慧遠都嚴詞拒絕。
慧遠法師(334年-416年),俗姓賈,并州雁門樓煩縣(今山西寧武附近)人出身於儒學世家,自幼好讀書,十三歲隨舅舅到許昌、洛陽一帶遊學,廣泛學習了儒家經典,對於老子、莊子的學說尤為精通。東晉高僧,居廬山東林寺,人稱廬山慧遠。後世淨土宗認為,他曾組織蓮社,推廣念佛往生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將其尊為淨土宗初祖。
二十一歲時,原本計劃好要渡江拜訪博通經學的名儒范宣子,與他共同隱居講學。但此時後趙石虎死後國內大亂,戰事又起,道路阻絕,南下不成,聽說道安法師在太行恆山 (今河北阜平) 立寺傳教,他便帶著弟弟一同前往。這成為他人生的重大轉捩點。某日聽道安法師講《般若經》,豁然開悟,嘆曰:「儒道九流,皆糠粃耳。」便與弟弟一起在道安法師門下剃度出家。出家後,慧遠以弘揚佛法為己任,日以繼夜的研讀佛經,道安法師一日嘆道:「使道流東國(因為佛法源於印度,中國在其東邊,因此稱東國),其在遠乎」二十四歲便登壇講經,融合了老莊的思想來解釋佛法,令聽者豁然開朗,自此聲名大噪!
苻堅於西元378年派苻丕等人進攻襄陽,於隔年攻下。苻丕攻陷襄陽後,戰火迫使高僧釋道安將移居長安,當下道安法師分派徒眾至各地弘法,囑咐幾位大弟子後,便欲離開,獨沒交代慧遠要注意什麼。慧遠惶恐不安,於道安法師前跪下,說道:「您唯獨對我沒有任何訓示,弟子深感憂慮,是否認為我是不成材的弟子?」道安法師答:「像你這樣的人,還需要我擔憂嗎?」慧遠才明白師父的意思,帶了數十位弟子南下荊州,後來想去廣東的羅浮山,路過九江旁的廬山,環境清幽,非常喜歡,於是就決定駐錫於此。
居於廬山西北山麓的東林寺中,曾立下誓約:「影不出戶,跡不入俗,送客不過虎溪橋。」後來曾傳一則「虎溪三笑」的軼聞,一日,儒生陶淵明、道士陸修靜兩人遠道來訪,三人相聚,相談甚歡。後來,慧遠送他們下山,完全沒發覺已越過了虎溪,但旋即會心地縱情大笑起來。原來,在不經意間,慧遠已破除了不過虎溪的執念。
西元385年道安法師去世後,慧遠成為中國佛教界的領袖。慧遠除了不斷地請人翻譯佛教經典外,他每遇外國(西域或是天竺)僧人,便執卷請教。甚至在西元392年派弟子法領、法淨前往西域收尋梵本。在他晚年,聽到鳩摩羅什(kumarajiva)來到長安時,立刻寫信和他討論佛教教義上的問題,這些書信後來都被收錄至大正藏。
在桓玄掌握朝政時,佛教已深入東晉上層的統治階級。皇室及大臣門均崇尚佛法,親近僧尼。他們建立許多規模宏大的佛寺,浪費公帑無數。此外,當時戰爭頻仍,人民多逃入寺廟以避稅役,使得國庫空虛。而且部分僧尼不守戒律,橫行京都,因此桓玄想要整頓僧人,於是下令:「出家人如果不能講述經典義理持戒守律教化大眾,統統令其還俗。唯廬山為高僧慧遠所居,不在搜簡之例。」
慧遠馬上修書桓玄:「僧人眾多,夾雜了品行不佳之徒,危害了佛教的發展。每次我想到這個都痛心疾首!但正本清源,應就其心性高下來篩選。就如同涇渭得以分明是因為兩者清濁不同,彎取的東西要用直尺來矯正,則不仁不義者就會自動遠離,如此可斷絕心懷不正的和尚。則佛教與世道便會相互興盛,佛、法、僧就會重新繁盛!」因此桓玄擴大了保護僧人的條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