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2021/11/25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前情提要:侯景之亂是推倒梁朝的最後一根稻草,江南最富庶的地區因侯景之亂而毀於一旦,隨後建立的陳朝已難擋北朝將要統一天下的趨勢了。華北地區的統一,在前秦滅亡後再度分裂,但北魏的崛起,為北朝諸國及隋唐帝國奠下了基礎,北魏不斷吞併周圍諸國,終於在西元439年,由第三代的太武帝拓跋燾(ㄊㄠˊ)統一了戰亂長達一百年以上的華北,形成與江南漢族王朝劉宋對峙的局面。崔浩為了推動胡漢的姓族評定而埋下滅族的遠因,佛教的三武一宗法難,也是崔浩建議北魏太武帝實施的。
孝文帝的漢化改革
太武帝於西元452年駕崩,13年後,於皇宮內誕生了另外一位雄才大略的孝文皇帝,孝文帝即位時只有五歲,由祖母馮太后攝政,馮太后對進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權化的改革。太和十四年(西元490年)馮太后去世後孝文帝親政,秉承馮太后的政策,繼續進行了漢化改革,而且做得比馮太后更大刀闊斧。孝文帝在位期間推動了許多改革,包含「官吏制度的改革(廢除內朝)」、「國家祭祀的改革」、「胡族與漢族的一門第評定(分定姓族)」、「風俗與習慣的改革」、「均田制度的創立」、「封爵制度的改革」、「宗廟制度的改革」、「奠定中原王朝北魏的正統性」等等。這些改革的目標若以一句話來說明,就是「漢化」,部分改革的依據,便是依據《周禮》。我們以「官吏制度的改革」與「風俗與習慣的改革」這兩項來了解漢化的過程。
「官吏制度的改革」,是廢除過去北魏的鮮卑族式官吏制度,全面改採漢族的官僚制度。北魏在建國初期有著所謂的「內朝」組織,是北魏相當獨特的一種制度,同時也是拓跋皇帝身邊近臣集團的稱呼。在孝武帝推動改革之前,幾乎整個內朝都是由包含鮮卑在內的胡族人所組成,而內朝中居幹部者,須負起參與國家政策、傳達皇帝詔令等等職責,在國政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內朝的官員大致上可分為負責軍事的武官,和負責行政的文官。其中的內朝武官平常跟隨在皇帝左右,照顧皇帝起居等大小事,並負責禁中守衛工作,但有時也會被皇帝派往各部或是帶兵打仗。
另一方面,文官則負責起草、傳達及記錄皇帝詔令,與武官同樣有機會被皇帝派往各部,主要負責監察任務。拓跋部在進入中原以前,國家的結構是由諸部族組成聯合政權,當時拓跋王身邊的近臣,都是參與聯合政權的諸部族族長的晚輩子弟,在這個時期,若站在拓跋王的立場來看,這些近臣就像是防止諸部族反叛的人質。但後來拓跋部的勢力進入中原,原本的諸部族聯合政權也轉變為北魏王朝。在北魏的發展過程中,內朝制度逐漸受到擴充與整頓,終於發展成為掌控國家中樞決策的政治組織。
這樣的雙重結構在北魏建國後直到孝文帝時期大約一百年的時間裡一直沿用,孝文帝廢除了具有這種背景的內朝。在孝文帝斷然推動改革的時候,經過建國以來的變遷,北魏內朝已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當時內朝的成員中,已經有不少漢人擔任文官職務,由於擅長文書處理的漢人官僚大量進入,內朝逐漸喪失了這組織被鮮卑等非漢民族佔據的本質。
由於北魏的領土急速擴張,王朝需要處理的事務日趨複雜且分佈廣闊,內朝機構迅速膨脹。原本由皇帝近侍構成的內朝,出現了很多帶有各種具體職務的官職,這些官職逐漸加強了對整套行政體系的監察。這種變化趨勢使得內朝與負責行政執行的外朝之間出現了許多摩擦,降低了行政效率。孝文帝廢除鮮卑式的國家制度,全面採用中原的各項制度,以此謀求國家制度的一元化。
另外要介紹的是「風俗與習慣的改革」,指的是禁胡服胡語(鮮卑服裝與鮮卑語)。這點相當特別,位居統治階級的鮮卑族主動拋棄自己的風俗與習慣,遷就於受統治階級(漢族)的服裝及語言,這聽起來實在有些匪夷所思。在思考這個問題時,必須先理解一點,在孝文帝推動改革的時期,身為統治者的鮮卑族人之中,出現了與漢族通婚並捨棄鮮卑語言的風潮。我們可以說北魏在孝文帝的時期出現了本質上的巨大變化,由建國初期的遊牧經濟國家,轉變為統治廣大漢族土地,改重農耕經濟且以統一中國為目標的國家。因此在孝文帝推動改革時的政治及社會局勢之下,單純改革官吏制度或宗教儀式,已無法解決問題。孝文帝在改革的過程中,甚至拋棄了過去的北魏首都平城,遷都至中國歷朝首都的洛陽,光從不惜遷都這點,便可看出當時北魏所面臨的問題有多麼嚴重。我們可以說,孝文帝的改革並非只是制度上改革,甚至不是只屬於北魏的改革,而是足以作為魏晉南北朝時代劃時代的改革
西元494年,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隔年,孝文帝下詔首先在宮廷中禁止說鮮卑語,改說漢語,但對三十歲以上的人有所寬限。西元496年,孝文帝詔令鮮卑八大貴族全部改為漢姓,並將皇族姓氏拓跋改為元姓。遷都洛陽後不久,孝文帝曾對臣說道:「朕自行禮九年,置官三載,正欲開導兆人,致之禮教。朕為天子,何假中原?」由這段話,便可看出孝文帝的氣概。 比起太后過世後終於掌握的皇帝實權,他更在乎的是能不能成為整個中華世界的天子
最能看出他致力於追求成為中華皇帝與讓北魏成為中華帝國的事蹟,就是「五德終始」。中國歷代以來,認為每個王朝有其代表的元素,依循木,火,土,金,水的順序進行輪替,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與水生木,漢為火德,曹魏為土德等等。拓跋氏出現在中國歷史上時,由於祖先假託為傳說中的黃帝,而黃帝屬土德,因此以鮮卑語中的「土」(拓)及「帝」(跋)為名。此外據說在北魏建國時,天空上閃耀著一顆黃色的瑞兆之星。因此,北魏便為土德。然而孝文帝親政之後,卻將北魏的五行行次從土德變更為水德,並宣稱北魏承接了西晉的金德
上一篇我們提到了北魏太武帝滅佛,為佛教史上三武一宗法難之一,其後的文成帝嗣位,下令重興佛教,准許諸州城郡縣於眾居處各建寺一所,並許平民出家,寺塔經像漸漸修復。當時興造寺塔的風氣極盛,孝文帝太和元年,平城新舊寺約一百所,各地六千四百七十八所。但到了魏末,洛陽一千三百七十六所,各地寺廟達三萬有餘(《釋老志》、《洛陽伽藍記》),北魏佛教的發展,可謂盛極一時。
北魏後期的政治與社會
北魏孝文帝在遷都洛陽的五年後(西元499年),於親征南朝的途中因病去世。 繼位的宣武帝(在位期間西元499至515年),於西元501年徵調了五十多萬人對首都洛陽進行大規模修建,完成後的都城恢弘壯觀,東西長二十里,南北長十五里,內有三百多條街坊,以及密密麻麻的一千三百六十七座伽藍(寺院)。 根據記錄北魏洛陽城景象的《洛陽伽藍記》的描述,當時北魏的國力盛極一時,從蔥嶺(帕米爾高原)到大秦(東羅馬帝國)之間,「百國千城莫不歡附」,胡人的商隊及行商者每天湧入北魏,移居此地的人多得不可勝數,首都洛陽的街道規劃得整整齊齊,家家門戶櫛比鱗次,所有稀奇珍貴的寶物都聚集到了洛陽,其中最能象徵其繁榮的建築物,就是宣武帝的皇后靈太后所建的永寧寺。
永寧寺內的佛殿,仿北魏皇宮之正殿太極殿,內置諸佛像,有丈八金像一尊,環以繡珠、金織、玉石像數尊。做工精美,巧奪天工,為當世之冠。其餘僧房樓觀,一千餘間,皆雕梁畫柱,敷金灑玉,雜種栝柏椿松,蔚為可觀。而其中最出名的,即是九層木構浮屠的永寧寺塔。《洛陽伽藍記》載:「舉高九十丈,上有金剎,復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師百里,已遙見之。」可以說是當時的台北101。至孝武帝永熙三年(西元534年)二月,永寧寺塔為雷所擊,永寧寺亦隨之荒廢。
菩提達摩在看到永寧寺時,《洛陽伽藍記》載:「見金盤炫日,光照雲表,寶鐸含風,響出天外。歌詠贊嘆,實是神功。自云年一百五十歲,歷涉諸國,靡不周遍。而此寺精麗閻浮所無也,極物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無合掌連日。」這麼壯觀的建築全天下絕無僅有。
歷經孝文帝、宣武帝及孝明帝,佛教持續受到朝廷推崇,勢力更加壯大,終於形成洛陽城內到處都是伽藍的景象。雖然活在現代的我們無法親眼目睹當時的盛況,但從龍門石窟的壯觀景象,我們不難想像當時皇帝及權貴對佛教熱衷的程度,龍門石窟是在孝文帝遷都洛陽時開始挖鑿,這股風氣一直持續到了隋唐時代
立雪斷臂的慧可
當達摩祖師在少林寺面壁參禪的時候,來了一位神光法師,拜達摩為師,晨夕參承。但是,這位被少林寺揶揄為「壁觀婆羅門」的達摩,卻老是端坐面壁,神光根本無從接受教誨。於是神光暗自心想:「古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饑、布髮掩泥、投崖飼虎都在所不惜,我又算得了什麼呢?」於是,就在寒冬大雪之際,徹夜立正伺候在達摩大師的石洞外,直到天明地下的積雪已經過膝。
這時,達摩才回過頭問他:「你徹夜立在雪中,到底為了求什麼?」
神光痛哭流涕答道:「我只盼望大師發大慈大悲之心,開甘露法門,藉以廣度眾生。」
沒有想到,達摩大師卻以訓斥的口吻對神光說道:「諸佛無上的妙道,要經歷無數劫的精勤修持,經過許多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鍛煉,哪裡就憑這小德行、小智慧,以輕忽驕慢之心,就想來求得真正的道果?恐怕你是白用了心思!」
神光聽了達摩的這番訓斥,當下取出利刀,自己砍斷左臂,送到大師面前,以表自己的誠意與決心。於是,達摩認為他是可擔當大任的法器,就為他改了名,從此叫「慧可」。
慧可接著問達摩:「諸佛心印的法門,大師可以說給我聽聽嗎?」
達摩:「諸佛心法,並不是從別人那裡得到的。」
慧可:「我的心不能安寧,請大師為我說安心法門。」
達摩:「你把心拿來,我就幫你安心。」
慧可聽了這句話,良久才說:「我的心怎麼也找不到。」
達摩:「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慧可當下大悟!
之後慧可便跟著達摩學習禪法,達摩向慧可口授心法:「禪學的根本要旨,是講求以心印心,敎外別傳,不立文字,見性成佛。修習時,如能做到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便可以入道了。」
達摩開門收徒的消息被傳出去後,四面八方慕名前來求師學法的人越來越多。對此,達摩一概堅辭。只有四個人不怕挫折,心志堅定,一次又一次遭到拒絕,卻一再反復求師,終於先後被達摩收爲徒弟,他們是道育、道副、尼總持和林法師。
一段時日後,達摩想西返天竺,乃命門人曰:「時將至矣,汝等蓋各言所得乎!」時門人道副對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
師曰:「汝得吾皮。」
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阿難尊者)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
當初阿難尊者看到阿閦佛國,他只看過一次,信心就此肯定,就不用再看了。意思是說,禪一旦入門之後,就不再分別,不用再去解釋了。
師曰:「汝得吾肉。」
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
師曰:「汝得吾骨。」
最後慧可禮拜後,依位而立。
師曰:「汝得吾髓。」
達摩禪師要弟子們各言所得,得些什麼?若言有所得,那就不是真得了。你有所得,那就是有所失;以無所得,才能無有不得。如《心經》:「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就能真正證悟到菩提大道。《金剛經》也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無所得而能契入,以無所住而生其心,就能無住而無所不住,才是禪法所在。
乃顧慧可而告之曰:「昔如來以正法眼付迦葉大士,展轉囑累而至於我。我今付汝,汝當護持,并授汝袈裟,以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
可曰:「請師指陳。」師曰:「內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傳法的信物)。後代澆薄疑慮競生,云吾西天之人,言汝此方之子,憑何得法以何證之?汝今受此衣法,卻後難生,但出此衣并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無礙(逢凶化吉之意)。至吾滅後二百年,衣止不傳,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潛符密證千萬有餘,汝當闡揚勿輕未悟,一念迴機便同本得。聽吾偈曰:『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師又曰:「吾有楞伽經四卷,亦用付汝。」
一華開五葉之五葉有二種說法,一是二祖慧可到六祖惠能的五代祖師,另一為惠能大師後禪門分為五宗:溈(ㄍㄨㄟ)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五宗。兩種說法都同樣地預言著禪法將在後世得到弘揚,枝葉繁茂,自然能結出成果。
惠能下出南嶽懷讓、青原行思二巨匠。此二支之傳承如下:
(一)南嶽之下經馬祖道一、百丈懷海、黃檗希運至臨濟義玄,大振禪道,是為臨濟宗。另百丈懷海下有溈山靈祐,溈山傳仰山慧寂,立溈仰宗。
(二)青原之下有曹洞、雲門、法眼等三宗。
慧可生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西元487年)。出家之前俗姓姬,據傳他母親受孕時曾紅光滿室,因此名姬光。早年通達儒道二家,尤其精於玄理,後來在龍門香山寺依寶靜禪師出家,不久於永穆寺受具足戒。四十歲時,寂默中倏見神人指點,改名神光。隨後來到少林寺,為求得無上大法,師事達摩,而立雪斷臂。跟隨達摩大師受學六載,繼承衣缽。達摩入寂後,慧可奮力弘法,把佛理寫成歌謠,一度言滿天下。
慧可在弘法的歷程中屢遭打擊、陷害。在鄴城講學,徒眾千計的道恆禪師認為慧可說法是「魔語」,派弟子企圖殄滅慧可之門,但是派去的弟子反而被慧可所教化。道恆惱怒之下,賄賂官府,加害慧可,幾乎置他於死地。於是慧可只得韜光養晦,甚至喬裝打扮自己的外貌而隨宜說法。北周武帝建德三年(西元574年),禁佛、道二教,兩年後滅北齊,法難延及齊境。慧可與師弟林法師共同護持師門法衣、經書南避。途中遭遇賊劫,林法師被砍去一臂,慧可亦負重傷,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輾轉到達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岳西境)。後慧可在司空山居石洞修行,並在此此為四眾說法,度脫羣品。愛徒僧璨則往來於皖公創公山與司空山之間繼續學法。
隋開皇二年(西元582年),慧可傳衣缽於三祖僧璨,北還鄴城以償宿債。 十一年後,慧可在河北成安縣遭到辨和的陷害,被縣令翟仲侃處以重刑後示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9會員
139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