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蘋果在 AppStore 政策做出讓步,但這樣的程度夠嗎?| 科技巨頭解碼#7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AppStore 曾經是應用程式通路的救世主
在過去短短兩周之內,蘋果宣布了兩個對其應用程式商店 (AppStore) 政策的讓步。第一個是跟一個應用程式開發商集體訴訟案的和解,在該和解方案中,蘋果除了設立一個一億美元的基金來支付中小型開發商以外,也正式確認蘋果生態系的應用程式開發商可以直接透過電子郵件的方式,通知其顧客除了蘋果以外的其他付費管道。當然,這一個讓步,嚴格來說幅度其實很小,對於蘋果的影響應該是微乎其微的。然而,一周之後,蘋果又丟出了一個新聞炸彈 - 在與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Japan Fair Trade Commission (JFTC) 的調查案件協商中,蘋果同意做出一個更大的讓步,同意被認定為「Reader App」類別的應用程式,可以在其 App 裡面,提供一個外連的連結,可以導到應用程式的官網,進行付費等動作。這原本是蘋果的應用程式商店嚴格禁止的項目,因為對於蘋果來說,原本在 AppStore 裡面的消費購買,蘋果是可以抽成的,但一旦這個外連讓消費者在外部網站上完成購買行為,蘋果就沒有能力掌握金流,自然也就喪失了抽成的收入。以象徵性的意義來說,蘋果這次的政策調整,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大的讓步,代表原本其運營 AppStore 的政策指引,不再是鐵板一塊。
被抱怨的蘋果稅
對於蘋果來說,在其應用程式商店的抽成 – 一般被稱之為蘋果稅 Apple Tax,一直是這個科技巨頭與其他應用軟體開發商之間最大的衝突來源。在大多數的狀況下,蘋果對於在其 AppStore 上面所銷售的數位內容與服務,會抽取 30% 的營收抽成。會講大多數情況,是因為蘋果之前有在部分狀況下做出讓步,如對於營收低於一定門檻的小型開發商,以及對於內容訂閱制的收入,在第二年之後也會抽取較低的 15% 比例。然而,適用於上述情境的開發商,終究是少數,所以絕大多數的 App Developers,還是對於這個壓在他們營運成本上的重擔感到不滿 – 如果我們不要用到「深惡痛絕」這麼強烈的字眼的話。
當然,在去年八月,遊戲大廠 Epic Games 對蘋果發動的訴訟,成了應用程式開發商與平台廠商對抗中一個令人矚目的焦點。在 Epic Games 的訴訟中,有兩個主要的訴求 – 第一個是到底蘋果能不能禁止在其 AppStore 中,有 App 也具備類似 AppStore 的功能,可以提供其他的應用程式的安裝服務。而第二個重點,就是這個抽成 30% 的蘋果稅。
而對於蘋果稅有意見的,還包括了串流音樂大廠 Spotify。對於 Spotify 來說,30% 的蘋果稅還不只是被抽成的比例高低的問題。因為在串流音樂領域,Apple Music 可以算是 Spotify 的強力競爭對手。而當 Spotify 的訂閱收入被蘋果抽成 30% 的時候,某個程度來說,等於是拿自己的錢去養競爭對手。另一方面,當 Apple Music 不用支付這 30% 的抽成的時候,其營運成本就比 Spotify 更具備競爭力,對於 Spotify 來說,這是一個不公平的競爭行為。所以,身為歐洲少數在網際網路上打出成績單的公司,Spotify 也得到了歐盟的強力協助,要透過反壟斷的調查來挑戰蘋果的蘋果稅。
Spotify 選擇放棄 iOS 上的付費通路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163 字、4 則留言,僅發佈於科技巨頭解碼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3.9K會員
275內容數
科技巨頭解碼,是一個討論科技產業趨勢與解析科技巨頭動向的付費電子報。我們將以專業的角度,來讓讀者理解,科技與商業的力量將如何改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我們又該做些什麼,來跟上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科技巨頭解碼 的其他內容
在疫情期間大幅竄升的 Zoom,在前兩天發布了今年第二季的財報 ( ZM 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2 Q3,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的五到七月,本文統一稱之為 2021 年第二季),雖然交出了不錯的成長,也超出了分析師的預期,但因為給出的第三季指引相當保守,導致於股價在隔日大跌達 16% 之多。
顯示晶片與人工智慧的領導廠商 NVIDIA,上週正式發布了最新的財報。不出大家所料,NVIDIA在第二季交出了非常漂亮的成績單,營收與獲利的數字都創下了新高。
搜尋巨頭谷歌的母公司 Alphabet (公司代碼 GOOG),在七月底發佈了今年 2021 第二季的財報,結果遠超市場和分析師的預期,淨利甚至創下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而谷歌的 EPS也比分析師預估的平均值高了四成左右,整體表現也被視為優於FB等競爭對手。
去年上市後一直受到高度矚目的 Palantir,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1 第二季的財報,交出了相當亮眼的數字,無論是營收與獲利,皆打敗了分析師的預期,也讓 Palantir 的股價因此大漲。然而,由於 Palantir 的業務特性,導致於外界對於這間公司的看法分歧差異很大,莫衷一是。
手機巨人蘋果,在七月底的時候正式發布了今年 2021 第二季的財報 (蘋果內部財務年度則為 2021 Q3),繳出了同期間的歷史新高的營收數字,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都超過了市場上分析師的預期。對於這家全世界市值第一名,過去一年動作連連的科技巨頭,目前的營運狀況與未來,究竟是如何呢?
電商巨人亞馬遜 Amazon,上周正式發布了最新 2021 年第二季的財報。由於去年此時,歐美的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導致於電子商務業績大幅成長,所以今年的數字,在高基期的對比之下,就更令人好奇了。而亞馬遜交出來的成績單,雖然獲利高於分析師的預測,但營收卻低於市場預期,也導致於隔日股價大跌......
在疫情期間大幅竄升的 Zoom,在前兩天發布了今年第二季的財報 ( ZM 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2 Q3,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的五到七月,本文統一稱之為 2021 年第二季),雖然交出了不錯的成長,也超出了分析師的預期,但因為給出的第三季指引相當保守,導致於股價在隔日大跌達 16% 之多。
顯示晶片與人工智慧的領導廠商 NVIDIA,上週正式發布了最新的財報。不出大家所料,NVIDIA在第二季交出了非常漂亮的成績單,營收與獲利的數字都創下了新高。
搜尋巨頭谷歌的母公司 Alphabet (公司代碼 GOOG),在七月底發佈了今年 2021 第二季的財報,結果遠超市場和分析師的預期,淨利甚至創下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而谷歌的 EPS也比分析師預估的平均值高了四成左右,整體表現也被視為優於FB等競爭對手。
去年上市後一直受到高度矚目的 Palantir,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1 第二季的財報,交出了相當亮眼的數字,無論是營收與獲利,皆打敗了分析師的預期,也讓 Palantir 的股價因此大漲。然而,由於 Palantir 的業務特性,導致於外界對於這間公司的看法分歧差異很大,莫衷一是。
手機巨人蘋果,在七月底的時候正式發布了今年 2021 第二季的財報 (蘋果內部財務年度則為 2021 Q3),繳出了同期間的歷史新高的營收數字,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都超過了市場上分析師的預期。對於這家全世界市值第一名,過去一年動作連連的科技巨頭,目前的營運狀況與未來,究竟是如何呢?
電商巨人亞馬遜 Amazon,上周正式發布了最新 2021 年第二季的財報。由於去年此時,歐美的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導致於電子商務業績大幅成長,所以今年的數字,在高基期的對比之下,就更令人好奇了。而亞馬遜交出來的成績單,雖然獲利高於分析師的預測,但營收卻低於市場預期,也導致於隔日股價大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蘋果面對高規格法律挑戰,智能手機壟斷訴訟將深刻影響其App Store政策和全球市場地位。本文剖析訴訟細節、商業模式挑戰及其對美股投資者的潛在影響,揭示蘋果未來的盈利前景與行業監管趨勢!
Thumbnail
蘋果公司(Apple Inc.)於2024財年第四季度創下收入949.3億美元,雖然淨收入147.4億美元略低於預期,但仍展示了其在科技產業中的領導地位。臺灣企業在蘋果的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此文探討了蘋果的主要產品、供應鏈、財務表現及市場趨勢,包括智慧型手機和AR/VR等領域的未來展望。
美國周四公布的五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按月下跌0.2%,這是2023年10月以來的最大降幅,遠低於市場預期的2.5%,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跌破4.3%。 川普承諾如果11月勝選,會將公司稅降低至20%,實施全面關稅。蘋果超越微軟成為全球市值第一大的公司,OTC創新高,台股外資仍買超。 AI
Thumbnail
蘋果WWDC發布會在每一年都能吸引全球的目光。今年,在銷量不及預期的背景下,這場科技盛宴再次拉開帷幕,全球消費者見證iOS 18、iPadOS 18、macOS Sequoia等一系列重磅系統更新的亮相。
Thumbnail
美國司法部(DOJ)於週四對蘋果公司(Apple Inc.)提出訴訟,聲稱其iPhone生態系統形成了壟斷市場,這不僅推高了蘋果的“天文估值”,同時也以消費者、開發人員以及競爭手機製造商的利益為代價。
Thumbnail
蘋果引領硬體技術潮流,並擁有嚴格的品牌力、成本控管和供應鏈技術。
Thumbnail
前陣子蘋果傳出不造車了要專注投入AI領域掀起了很多的討論,有人拍手叫好認為早該如此有人認為小米都可以做到蘋果太遜啦… 個人認為蘋果放棄造車是好事,雖然說現在電動車的供應鏈已經滿完整的,我認為大多數供應鏈很難像蘋果的其他產品一樣任蘋果完全掌握,之前科技工作講有採訪前蘋果採購,採訪中大家可以很清楚知道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蘋果面對高規格法律挑戰,智能手機壟斷訴訟將深刻影響其App Store政策和全球市場地位。本文剖析訴訟細節、商業模式挑戰及其對美股投資者的潛在影響,揭示蘋果未來的盈利前景與行業監管趨勢!
Thumbnail
蘋果公司(Apple Inc.)於2024財年第四季度創下收入949.3億美元,雖然淨收入147.4億美元略低於預期,但仍展示了其在科技產業中的領導地位。臺灣企業在蘋果的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此文探討了蘋果的主要產品、供應鏈、財務表現及市場趨勢,包括智慧型手機和AR/VR等領域的未來展望。
美國周四公布的五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按月下跌0.2%,這是2023年10月以來的最大降幅,遠低於市場預期的2.5%,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跌破4.3%。 川普承諾如果11月勝選,會將公司稅降低至20%,實施全面關稅。蘋果超越微軟成為全球市值第一大的公司,OTC創新高,台股外資仍買超。 AI
Thumbnail
蘋果WWDC發布會在每一年都能吸引全球的目光。今年,在銷量不及預期的背景下,這場科技盛宴再次拉開帷幕,全球消費者見證iOS 18、iPadOS 18、macOS Sequoia等一系列重磅系統更新的亮相。
Thumbnail
美國司法部(DOJ)於週四對蘋果公司(Apple Inc.)提出訴訟,聲稱其iPhone生態系統形成了壟斷市場,這不僅推高了蘋果的“天文估值”,同時也以消費者、開發人員以及競爭手機製造商的利益為代價。
Thumbnail
蘋果引領硬體技術潮流,並擁有嚴格的品牌力、成本控管和供應鏈技術。
Thumbnail
前陣子蘋果傳出不造車了要專注投入AI領域掀起了很多的討論,有人拍手叫好認為早該如此有人認為小米都可以做到蘋果太遜啦… 個人認為蘋果放棄造車是好事,雖然說現在電動車的供應鏈已經滿完整的,我認為大多數供應鏈很難像蘋果的其他產品一樣任蘋果完全掌握,之前科技工作講有採訪前蘋果採購,採訪中大家可以很清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