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2020.12.22 一日北高 - 補給篇

Nakumo-avatar-img
發佈於運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關於補給,有太多的理論在描述這件事情了,我們從網路上可以找到非常多的資訊,但哪一種適合自己,說穿了也只能自己慢慢嘗試而已。這邊僅就我自己的經驗分享,這是目前可以維持我狀態的方式,也許日後會再嘗試到能讓自己運動表現更棒的方式。
過往的嘗試就不提了,單純就這次的飲食內容分享。

前 一 日 晚 餐

老實說這頓晚餐是太油膩了,尤其我從九月開始飲食控制以後就很少吃這麼多炸物。特別是最近我只要吃什麼比較油的東西(例如辣味炸雞球),很快身體就把它排出來了,所以前一晚在吃這些食物的時候我多少有點擔心。果然,行程當天才騎到八里,大概也才20多KM左右吧,腸胃就覺得有點在絞,讓我一度覺得可能需要下來找廁所,但還好後來純粹只是胃脹氣,氣排掉以後就沒事了,危機解除。

早 餐

自從開始九月飲食控制後,我的部分餐點都改用蛋白飲品來取代。別小看這些東西,裡面的營養素和纖維素都很高,一杯350CC喝下去就會很有飽足感,而出發前再加一杯運動飲品,加起來總共有200多大卡熱量,平常訓練前光靠這個就可以讓我騎個50KM以上不成問題。
因為我們退房的時間很早,沒辦法吃飯店的Buffet早餐,飯店幫我們準備了餐盒,其中有兩顆蘋果、一盒果汁和一個起司三明治,這我們就帶在路上吃了。

沿 途 補 給

吃下去的食物族繁不及備載,但最高的指導原則是「熱食」或「熱飲」。我會這麼選擇的原因是我過去在參加瘋系列時,常常因為天氣熱而在每次進站時喝冷飲,而這樣的結果是到半夜開始胃食道逆流,那種一邊騎車一邊火燒心的感覺真的很痛苦,而這樣的狀況在某次我改喝熱湯和吃熱食之後就改善了,所以我之後只要是跨夜騎車,我一定只吃熱食喝熱湯。
因為這次有事前規劃補給點,其中有1~2個點距離較長,或者因應臨時改變的補給計畫而需要多帶一份食物在途中當備品。例如在苗栗白沙屯過後,本來規劃在大甲稍停,但因為當時狀況還不錯所以就跳過這個點,改在切往台17時停在路邊吃飯糰,然後直到彰化在大休息。但是在彰化那次就比較失策,以往的經驗中,騎到一定程度還是得吃個正餐補充熱量,以前有在騎300K時吃過牛肉燴飯以後能量爆表,後段路程竟然可以橫衝直撞的那種,但是這次在彰化又不太想吃那麼多,就吃了個肉排握飯糰,結果慘了…大概是比較油或是怎麼樣,我的胃在那之後一直處於脹氣的狀態,打嗝打不出來、放屁也排不掉,印象中是一直到芳苑才比較好。之後就乖乖的吃比較清淡的食物。所以每一次的狀況都可能不一樣,還是得依照當下的形勢來調整。
而點與點之間如果在騎乘中有點餓的感覺,我會立刻拿出蛋白棒來補給。這次帶了五條,每條140大卡,雖然會甜但不至於到膩,還有檸檬口味的香氣,吃起來不像以往喝甜的飲料或是吃甜的麵包一樣吃多了會有噁心感,也比起前陣子用的大豆補給棒來得好入口得多(比較乾),吞一條下去至少可以撐到下一個補給點。
蛋白棒
到了芳苑就乖乖吃清淡的食了 (關東煮)
熱食熱飲及清淡的補給策略到了台南七股以後我就改變了,除了行程已經到尾段以外,我的嘴巴也感覺想要吃點有糖分的東西,所以飲料就直接給他喝汽水。以往我是不敢啦,因為我以前很難打嗝或排氣,後來調整飲食之後只要有脹氣能很快地排掉,所以現在這個對我沒什麼影響。

身 體 狀 況

其實前晚在飯店睡覺時有點覺得冷,但被子蓋著又覺得熱,這樣反反覆覆的果然就引發了鼻子過敏。另一個麻煩事是在新竹以前,沿路的氣溫都比較低一點,所以騎車都穿著外套,這有時會導致一種難以挽回的下場…就是失溫。
記得我第一次騎600K的時候被擊沉就是失溫。那次的路線是先從屏東往南到墾丁,再往北回到屏東市以後繼續往台南咖啡公路前進,我就是在前段因為一直穿著外套,搞到外套都汗濕掉了,到了夜間又吹著冷風,回到屏東休息時睡在車裡覺得好冷,後來就一路覺得好冷又想睡覺,怎麼騎都騎不動,最後棄賽。那次車友載我回屏東的時間是下午一點多出大太陽,可是我還是覺得冷,從那次以後我就特別注意失溫問題。
但問題是,這氣溫和風勢之下,外套脫下來是找死,但還好到新竹的時候出太陽,氣溫也上升,我終於能把外套脫下來收著。不過另一個問題又來了,鼻子也因為身體不斷吹風而加重了過敏的症狀,鼻涕一直流,握下把鼻涕就用滴的,而且過敏會連帶讓我身體沒力和精神不好,才到新竹就這樣,我實在很懷疑我要怎麼騎完後面300公里?
為了減緩症狀,我在新竹休息時泡了個發泡錠補充維他命,同時也隨身攜帶的營養錠給吞下去,再加泡一杯營養飲料,再加上之後沿路的熱食熱飲,等到我發現的時候,我的流鼻水症狀已經減輕非常多了,不再像水龍頭一樣。
這個算是意外的發現,像我這種慢性鼻炎的患者只要鼻子過敏起來就真的是要命,下一次再犯的時候,我再來試試看到底是哪個東西可以有效紓解症狀。
另外雙腿的狀態也都還OK,全程沒有抽筋,只是可能最近瘦太快而導致屁股小了一圈,長途騎乘下來還是有一點坐不住而常常起來抽車,但騎到快400K還可以抽車真的是還滿不錯的捏!

其 他 補 給

運動中的飲料,我以前嘗試過BCAA,一開始覺得滿有效果的,但後來好像有種免疫的感覺…一直到這次行程之前我都還是只喝清水。不過後來有位玩三鐵朋友跟我分享了一款運動飲品,讓我好奇心油然而起,於是直接訂一罐來試試看。
這次我分裝成三包,預計每100K用掉一包。一開始可能因為狀態好而沒什麼感覺,但時間越晚、距離越長,好像就越有一點那種FU。尤其是剛從補給點出來或是快接近補給點的時候,這兩種時候身體最冷,狀況也最糟,速度會拉不起來,但有時喝一兩口下去一小段時間以後會突然感覺到身體比較有能量去把速度帶起來,甚至可以跑去前面領騎。當然,因為這次吃下去的東西太多了,我也沒辦法確認就是它帶來的幫助,所以還是要繼續測試看看再來做後續心得補充。
最後完騎的時候,照理說應該在30分鐘內補充優質蛋白質來幫助身體修復,不過我身上雖然有材料,但水已經喝光了,也就沒有泡來喝,可能也是這次恢復得比較慢一些的原因之一吧。

最 後…

這次綜合測試了幾樣新東西,也融合自己過去的經驗隨時調整狀態是這次平安完成的關鍵之一,當然,如果這次沒有車狂同行,我在路上應該會覺得超級無聊,畢竟一路都是沿海平路,實在是枯燥到極致!
至於還有沒有下次?原則上我是想每年一次,就看明年的時間如何安排了。
編按:但今年是不可能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會員
175內容數
和Michelle相處與一起成長的大小事,是Michelle的成長之路,也是把拔的學習之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akum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0年的年度訓練總驗收,會比上次進步嗎?請進來看看
2020一日北高前的最後調整與補給策略訓練
2020年底一日北高前的訓練行程。
2020年的年度訓練總驗收,會比上次進步嗎?請進來看看
2020一日北高前的最後調整與補給策略訓練
2020年底一日北高前的訓練行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分享自己運動四年來,摸索出來的飲食觀念,學會正確的飲食可以對自己的健康有所幫助。分享的飲食觀念包括三餐規律、喝足夠的水、良好的睡眠習慣、少吃零食甜食等。在飲食上也提到了一些選擇,比如肉類可以吃牛、豬,挑食少吃加工食物等。
Thumbnail
吃了一些滷味、煎素蛋,喝了聽說對腸胃潤滑有幫助的牛奶,還喝了一直很想喝的黑麥汁、半瓶可樂(滷滷味剩下的)。 大概是伴隨著身體開始消化,漸漸體溫升高,雖然腹腔上側的緊繃和壓力,沒有因為胃藥的攝入而消失。 身體慢慢地開始感受到燥熱,索性一屁股坐在客廳,想藉由並量的石磚地板幫忙散熱,但沒料到因為瘦了許多
Thumbnail
每天外食卻想保持健康及瘦身,難度真的不低。本篇文章乾貨滿滿,分享了五個方法和不同角度,告訴你如何在外食時選擇健康、均衡的飲食。可以幫助在外食時保持健康並控制體重
Thumbnail
歷經了餓一整天然後暴食的診所日,這天開始進行診所的治療課程。 起床要先吃瑞倍適,因為之前有嘔吐的經驗,這次改為兩天吃一次3mg。 半小時後隨餐補充梓和恩排糖。前一天沒吃的剝奪感太嚴重,今天想吃晨間的早餐。不過不曉得是不是今天換主廚,東西的味道都不一樣,買來一整盤的份量勉強安排成211餐盤,結果吃
Thumbnail
昨晚大失眠,早上很難爬起來,勉強爬起來,安排好的活動已經要開始了,來不及去吃個早餐,看家裡有什麼就弄一弄。雖然目前應該是不太適合吃水果,但有時候就是會蠻想要那種甜味的。 不過這份早餐一下下就消耗完了。我大約十一點半吃到,下午五點半就餓到左腹絞痛(為什麼是左腹,胃不是在右邊嗎?),但要從高雄開回
Thumbnail
路過斷橋、群山圍繞的稻田和小鎮,從193縣道街上台9線,來到花蓮市,再到太魯閣牌樓,最後在新城落腳。這天也是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人事物,也享用了許多在地美食。雖然路程長,但坡度平緩,又有美食撫慰,因此騎起來不算太累。
Thumbnail
今天行程沒好好安排,以致於吃到第一餐時已經是傍晚快六點的時候了。去黑浮點了豬腳酸菜什麼什麼飯,味道不習慣,吃一半放棄,配餐的拿鐵也喝一半放棄。 開車回家的路上,胃就處於一個已經夠吃了但不撐的狀態,這個時候覺得身體是輕鬆的,即使晚餐吃的是燉飯,當下也沒有成為身體的負擔。 平時我的身體很喜歡跟我說他
Thumbnail
今早起來覺得身體很重,前一晚五點才睡著,九點被鬧鐘叫醒,之後不太好入睡,一點勉強爬起來但覺得沒什麼活力。不過上廁所很順。今天開始各種活動前忘了喝杯溫水。 今天第一餐是愛心早餐,沒交代好得到了巧克力吐司和奶茶。沒看到沒事,看到了不吃就很難過,我還是吃完了。既然早餐都吃了,一整天就沒什麼節制了,亂吃一
10/01/2021 晴天霹靂   開始登山以來讓我學會對食物的要求向來直觀, 行程中可迅速轉換能量的行動糧, 抵達營地後優閒用餐的快樂時光, 簡單說,對食物我沒什麼特別要求。 可用餐的時間及氛圍才是重點。 這理論,即使轉換到帶團,仍然可以套上去使用。 只是判定點在於用餐時間長,或
Thumbnail
     即使安排了各種肚子餓的時候可以吃的食物,但對於晚餐後,應該算宵夜嗎?的安排,還是沒有佈局到。原本,晚餐後是不應該吃東西的,這是基本應該做到的事。但如果還是想吃呢?總不能來一碗泡麵吧?還是要有選擇性的,這可能是維持體重紀律的鬆動,還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呢?這時會想要嘗試一下氣泡水,選擇零卡的類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分享自己運動四年來,摸索出來的飲食觀念,學會正確的飲食可以對自己的健康有所幫助。分享的飲食觀念包括三餐規律、喝足夠的水、良好的睡眠習慣、少吃零食甜食等。在飲食上也提到了一些選擇,比如肉類可以吃牛、豬,挑食少吃加工食物等。
Thumbnail
吃了一些滷味、煎素蛋,喝了聽說對腸胃潤滑有幫助的牛奶,還喝了一直很想喝的黑麥汁、半瓶可樂(滷滷味剩下的)。 大概是伴隨著身體開始消化,漸漸體溫升高,雖然腹腔上側的緊繃和壓力,沒有因為胃藥的攝入而消失。 身體慢慢地開始感受到燥熱,索性一屁股坐在客廳,想藉由並量的石磚地板幫忙散熱,但沒料到因為瘦了許多
Thumbnail
每天外食卻想保持健康及瘦身,難度真的不低。本篇文章乾貨滿滿,分享了五個方法和不同角度,告訴你如何在外食時選擇健康、均衡的飲食。可以幫助在外食時保持健康並控制體重
Thumbnail
歷經了餓一整天然後暴食的診所日,這天開始進行診所的治療課程。 起床要先吃瑞倍適,因為之前有嘔吐的經驗,這次改為兩天吃一次3mg。 半小時後隨餐補充梓和恩排糖。前一天沒吃的剝奪感太嚴重,今天想吃晨間的早餐。不過不曉得是不是今天換主廚,東西的味道都不一樣,買來一整盤的份量勉強安排成211餐盤,結果吃
Thumbnail
昨晚大失眠,早上很難爬起來,勉強爬起來,安排好的活動已經要開始了,來不及去吃個早餐,看家裡有什麼就弄一弄。雖然目前應該是不太適合吃水果,但有時候就是會蠻想要那種甜味的。 不過這份早餐一下下就消耗完了。我大約十一點半吃到,下午五點半就餓到左腹絞痛(為什麼是左腹,胃不是在右邊嗎?),但要從高雄開回
Thumbnail
路過斷橋、群山圍繞的稻田和小鎮,從193縣道街上台9線,來到花蓮市,再到太魯閣牌樓,最後在新城落腳。這天也是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人事物,也享用了許多在地美食。雖然路程長,但坡度平緩,又有美食撫慰,因此騎起來不算太累。
Thumbnail
今天行程沒好好安排,以致於吃到第一餐時已經是傍晚快六點的時候了。去黑浮點了豬腳酸菜什麼什麼飯,味道不習慣,吃一半放棄,配餐的拿鐵也喝一半放棄。 開車回家的路上,胃就處於一個已經夠吃了但不撐的狀態,這個時候覺得身體是輕鬆的,即使晚餐吃的是燉飯,當下也沒有成為身體的負擔。 平時我的身體很喜歡跟我說他
Thumbnail
今早起來覺得身體很重,前一晚五點才睡著,九點被鬧鐘叫醒,之後不太好入睡,一點勉強爬起來但覺得沒什麼活力。不過上廁所很順。今天開始各種活動前忘了喝杯溫水。 今天第一餐是愛心早餐,沒交代好得到了巧克力吐司和奶茶。沒看到沒事,看到了不吃就很難過,我還是吃完了。既然早餐都吃了,一整天就沒什麼節制了,亂吃一
10/01/2021 晴天霹靂   開始登山以來讓我學會對食物的要求向來直觀, 行程中可迅速轉換能量的行動糧, 抵達營地後優閒用餐的快樂時光, 簡單說,對食物我沒什麼特別要求。 可用餐的時間及氛圍才是重點。 這理論,即使轉換到帶團,仍然可以套上去使用。 只是判定點在於用餐時間長,或
Thumbnail
     即使安排了各種肚子餓的時候可以吃的食物,但對於晚餐後,應該算宵夜嗎?的安排,還是沒有佈局到。原本,晚餐後是不應該吃東西的,這是基本應該做到的事。但如果還是想吃呢?總不能來一碗泡麵吧?還是要有選擇性的,這可能是維持體重紀律的鬆動,還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呢?這時會想要嘗試一下氣泡水,選擇零卡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