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導覽分享|中山北路到赤峰街

午後,一個人的赤峰散策時光》這個走讀導覽活動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台北市商業處、台北晶華酒店主辦,並委託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執行。
島內散步是個強調永續發展的小旅行品牌,雖然我參加過他們的講座活動比實際參與過他們策劃的小旅行還要多,但對於團隊的經營理念很讚賞。我認為導覽的規劃其實不簡單,從如何定主題、決定動線到怎麼串連,並且切合想傳達給參與者的議題,這部分島內散步的策劃都十分用心,即使是在臺北熟悉的街景,亦能發現許多不同的面貌。只是導覽的體驗或品質與講者的學識涵養、口條、說話邏輯、專業背景都有很深的影響,有些主題真的很挑講者。
就如這次參與的主題是「如果在午後,一個文青:跨越時空的赤峰街」,因為由商業處委辦,挑選的地點是中山線形公園兩側的特色店家,每間店都有自己的風格,也幸得這場活動讓我認識了公司附近的商圈生態,但這場較少對於主題或理念的詮釋。不過仍然推薦。

中山北路 ——日本時期的高級住宅到隱身巷間的複合式商店

島內散步在走讀的路線安排很有巧思,我們從位於中山北路的晶華酒店出發,經過曾座落許多日本官員宿舍、各國大使館的大正町(條通商圈),說明從日本時期到國民政府時期的空間轉變。其中有一段講述康樂公園的發展史,從這些資訊中可以感受到城市裡有許多混雜的景觀元素,來自於被疊加、錯置的歷史(註1)。
中間經過光點台北SPOT-Taipei(台北之家Taipei Film House)電影院曾為美國駐台北領事館,講者介紹被經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新台幣六千萬元修復後由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經營這介紹與官網無異,但當講者說到導演是著名導演侯孝賢時,瞬間有種出戲的感覺,自我懷疑我應該跟文青八竿子打不著,要不就是我年紀太小。而這裡於1997年指定為三級古蹟,我很好奇從領事館停用到指定古蹟之間18年發生什麼事?尤其199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經歷二次修法,很好奇指定古蹟的選址方式、指定過程的歷史背景還有當時的社會氛圍。
中途經過LIGHTWELL——設計選品店兼小型展覽空間、MF LIFE 中山——品牌服飾兼創意餐飲等複合式經營的店家(每一個都可以當作快速設計中又炫又唬人的空間名稱),在地圖上還看到小型演奏廳崇德雅集,突然意識到自己對於商區活動的想像似乎還很空白,除了餐飲與服飾等實體的商品,販售標的也可以是一種體驗,而這類產品需要的或許不是大量的人流或關注,而是可以吸引同好(經營分眾市場)目光的環境。
中山北路巷弄中的住宅
中山北路巷弄中的住宅

心中山線形公園——教科書級景觀設計案例

跨過曾為臺鐵北淡線(現為捷運淡水線)的心中山線形公園,對面的赤峰街又是另一番情景。
在心中山線形公園 上可以看到活絡的人群活動。公園設計了多元的動線交錯,其中許多高程差的設置打破街道家具的既有意象,融入景觀成為行人同停留的地方;面狀的小型廣場作為節點交織在各個動線間,拉開了行走與停留的距離卻不造成相隔,使公園面上的人群各自成群卻又相互融合。就景觀設計來說,十分佩服設計師的功力,但我不認為這種設計方式應該被無限複製,相隔民生東路的雙連市場又是另一個故事,但是偏題惹,要趕快回來。

赤峰街——延伸的庶民生活

在討論臺北的住宅史時會聽到戰爭移民、城鄉移民都是與人口成長有關的因素,同時也是影響住宅形式轉變的原因之一,赤峰街鄰近大稻埕(較早期發展且成熟的商業活絡)與大正町(日本時期規劃的高級住宅區),又有臺鐵雙連站作為交通節點,可以想見這裡過去聚集了許多不同背景的人及較貼近庶民生活的產業。
在赤峰街的巷弄中可以看到連棟的日式宿舍與臺式平房,偶有零星二層西式洋房,也許因為與主題無關,講者介紹到這裡被稱為「歹鐵仔街」(而不是「打鐵街」)是因為過去聚集許多店家轉賣進口經修繕後的二手汽車機械零件;座落有許多的美容院是因鄰近大稻埕、萬華以及中山北路,會有許多女性前來做上班前的準備。雖然可能因為主題的關係,對並未對街道景觀的形成多做介紹,但走在路上不免讓人好奇這裡的歷史軌跡。
現在的赤峰街沿著心中山線形公園擴散出一種對比的靜謐感,和對面中山北路巷弄中比較不一樣的是,這裡少了明亮的櫥窗、標示著品味與眾不同的立面,赤峰街上的店家不論新舊大多保持立面原有的樣貌,深凹的大門加上陳舊的鐵窗花讓路人難以一窺究竟,似乎昭示著生人勿近的訊息。而進駐的店家風格也不太一樣: 蘑菇 MOGU的相關品牌藍染店「然後furthermore」使用手工藍染,老闆認為「身體會記住衣物舒適的感覺」;De Stijl 古董珠寶陳列了18~20世紀具時代風格代表性的精品,每一件都能講述一個時代故事(雖然連價格都不敢問的我只能上他們的粉絲專業吸收知識);香蕉貓。Banana Cats是間古著專賣店,講這介紹到臺灣的古著流行源自於2010年左右的古物市集,當問起「為什麼有錢要買舊的?」時,老闆想了想回答:「有錢為什模要買新的?」(聽起來好像很浪漫?還是其實是溝通上有認知落差的案例(誤)?應該是指新舊不是重點,物品只要符合你喜歡的質感、風格就是好物品);期間經過極具日本風的貓藏咖啡.Nezo Cafe、風格器皿店小器藝廊 xiaoqi +gPeekaboo麵包屋等等,都很有屬於店家自我的特色。
赤峰街上的店家
只是可惜走了一個下午,認識了很多不一樣的商家,但導覽的過程中較少對主題「文青」加以詮釋,覺得這個詮釋不一定要是不為人知的知識,而是闡述觀點。

文青——做自己的生活態度

什麼是「文青」?如果在維基上搜索「文青」會得到「主要指拒絕隨大流、標誌自己與眾不同的志向與品味的青年」的解釋,當文青逐漸被普及化、商品化為一種風格或消費時尚,越來越多的批判出現,「文青」反而成為諷刺他人跳脫群體、自認為高尚的詞彙。
這趟走讀,仔細想想什麼是文青,突然覺得,其實不該將「文青」定義成某種風格或是某些行為,而應是一種生活態度——這也不該被簡化為拒絕與眾生(雖然我覺得與眾生本生就是不可能的),而是「做自己」——這概念我從高中同學口中聽來,至今十年才真的有逐漸體會的感覺,而這十年間我花最多時間的其實是了解什麼是「自己」。聽起來很抽象,但我覺得最實務的操作就是意識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像是:有些素食者是因為環境,而將理念變成行為,我覺得就就像有些長者初一十五吃素,是一種認知自己的信仰並化為行動,這是依循自己的心(當然人心總是會變,我們無法要求他人從一而終,所以當有人改變了想法也不用出言諷刺,那是他的人生課題,了解自己的心態就好);同樣是飲食,有人依循的是飲養組成,知道自己的身體需要什麼養份而選擇飲食方式;追尋熱門的店家,追尋話題的新鮮感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只要能清楚意識這是自己想要的。
就像赤峰街上的店家,講者介紹時會說,老闆其實很害羞不擅言詞不太會行銷,我想比起吸引他人的目光,他們更享受經營自己的生活,並找到同好共享。不受他人眼光左右、不刻意特立獨行、不隨委屈自己呼應大眾期待,我覺得就是一種「文青」的生活態度。
註1:想偷偷推薦《錯置臺北城》,初版在2008年出版當時臺北已經過幾次政黨輪替,書中藉由許多空間元素 (城牆、道路、公園、雕像等等)討論這座城市的從過去到近代的發展脈絡,同時也為「為什麼我們生活的城市會長這樣?」給予詮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