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蟹小魚的筆記

75會員數
4內容數

建議可以追蹤作者,我比較常發文在金大建築系刊(https://vocus.cc/salon/nqusuda)。只是發的內容需要一直糾結,所以開了自己的沙龍(筆記)放一些比較短的紀錄。多是從限時動態(比較即時)的短紀錄整理來的內容,比較零散,沒有特定主題,應該會放一些閱讀或活動筆記。

精選內容

什麼是臺灣味?這個問題也許不是單純的「什麼食物可以代表臺灣?」或是「什麼食物生長在臺灣?」更多的是我們如何認同屬於臺灣的飲食文化。 這本書讀完不會給這個問題一個明確的答案,而我也覺得一本好的書不一定是給予正確解答,而是提供許多不同的角度增加我們思考的道路。
Thumbnail
我也有一篇,寫著寫著不小心寫到16分鐘長。發布後,本想再修改縮短一些,但已懶惰再改。 🤣
《午後,一個人的赤峰散策時光》「如果在午後,一個文青:跨越時空的赤峰街」由臺北市政府委託島內散步辦理的導覽,挑選的地點是中山線形公園兩側的特色店家,在這充滿歷史痕跡的巷弄間,每間店都有屬於自己的風格。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昀揚
文章中段貼的那幢街屋相當漂亮呢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以老師與學生的成長故事刻畫不同世代的煩惱與壓力。閱讀過程中能漸漸體會,有些抉擇後的失望與放棄是不是因為年輕,只是單純的人生常態。這是本讀起來很快,卻能在閱讀後的未來細細回味每一個過去的書。
Thumbnail
「還沒建立自我標準的時期,就必須思考,自己想要什麼」真的非常不容易。這確實是這幾年來,甚至準確地說,自你們這屆畢業後一直不斷思考所得出的結論。一方面是幾乎沒有來自上一代的模範,至少說那些模範已經不是你們所想要的了;二方面,似乎,新的模範好像也還沒建立起來。最常聽到的大多是想耍廢想躺平。大一大二談設計想引導時得到這個回應說真話還真的超級不知道怎麼帶。偏偏(打到此時發現已岔題)還真的一大部分的學生都是這樣的回覆,而且,畢竟學生在家也真的都是想耍廢想躺平(當然我也是,只是差別大概是邊看電視邊不得不寫作文,或者邊躺床上邊不得不寫作文.......)。

擁有者

小小建築人,在建築師事務所擔任4.5年專案後,開始自我懷疑作為房地產市場的螺絲釘是否是我想要的。因緣際會下進了不動產政策執行中心,默默邁入第5年,都市計畫、地政、法律、文資、工程等跨領域的合作讓我在畢業後重拾學習的動力。 在母校建築系系刊寫一些學習經驗及閱讀心得,希望多一些不同領域的交流。
追蹤最新動態, 和 75 位同樣興趣愛好的人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