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第一名士,許靖背後的三國歷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許靖是誰?
劉備立為漢中王時的上表,開頭第二的大臣。

武頭馬超,文首許靖。

馬超本身擁有僅次於劉備的漢朝武官職,更是西涼戰神,曾經對抗過逆賊曹操的勇猛將軍。
即使加入劉備軍的資歷尚淺,但給朝廷的文書中,以馬超為表頭再合適不過了。

然而,許靖所領僅僅是劉備左將軍下的長史,而且根本不是荊州派或元老派的一員。
憑什麼超越跟劉備出生入死的一眾夥伴?
這個人,究竟是何來歷?

許靖是汝南人,許劭(許子將)的從兄。
也許你就知道了,曹操那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正是出自許劭。

許劭乃東漢末年名士,名聲跟影響力龐大,光是得他一言,就能被推舉為孝廉、茂才,官運亨通。
許靖年輕時也跟著許劭一起評論時人,不過你要是認為,許靖也是同等級的名士,那就錯了。

許靖跟許劭只是堂兄弟,而隨著許劭的聲名日漸高漲,他其實跟這個堂兄的交情也越來越差。
許劭擔任汝南郡功曹時,家族聚會,本應按照長幼順序入座,但許劭官大名聲大,直接就叫這個堂兄去敬陪末座。
並且許劭也不允許郡內官府給許靖職務,許靖只能自己勉強混口飯吃。

直到新的汝南太守上任,覺得許靖是個人才,但也不敢得罪許劭,就乾脆把許靖舉薦進入朝廷。

都說了許劭跟許靖的少年時期跟曹操是重疊的,他們也大不了曹操幾歲,許靖進入朝廷不久,就碰上了董卓之亂。

董卓入京第一個大動作,就是人事調度案。
基本上,董卓是并州刺史出身,對朝廷的現況不熟,須要有人幫他整理資料。
董卓當時相當信任吏部尚書周毖,便要他提個草案出來。

許靖正是底下的尚書郎,平時掌管人事選拔,他就專門科畢業的。
周毖遂與許靖擬下了讓東漢毀滅的人事調度。

其實他們用心很良善的,把許多朝廷優秀的大官派去掌管地方,同時拔擢黨錮之禍中受害的名士與後代。
原本周毖甚至希望許靖能去掌管西蜀巴郡,不過許靖不想去,就補上了御史中丞。這個官很大的。

這案子董卓看了也是拍手叫好。

誰知道派出去的那些個傢伙,以韓馥為首發起了討董聯盟。
董卓這下子可是氣得拍桌子大罵,立刻把周毖推出去斬了。

許靖當時是這個專案的小組長,看到負責人被砍了,連忙就逃出洛陽城,去投奔當時在陳國當國相的堂兄。
陳國是豫州刺史孔伷罩的,這整個地緣……咱們也不說廢話,很快的就被袁術侵襲了。

許靖再次出逃,往揚州去,輾轉與舊識:會稽太守王朗相會。
王朗人很好,給許靖了小官。許靖人也很好,幫著救濟收容管理百姓難民。
當時從汝南徐州逃下來的民眾很多的,會稽也算是一個沙漠中的綠州,井井有條。

會稽嘛,王朗嘛,過個幾年就又被孫策給打掉了。
從來也沒有人批評過孫策這種暴虐的武力鎮壓行為,說王朗跟許靖是兩大廢柴的言論倒挺不少。

王朗逃跑了,許靖呢?
許靖仍然盡責到最後一刻,引導不願意留在會稽的民眾往交州遷徙。

平常不寫廢文的陳壽,在這裡突然浪漫派了起來。

靖身坐岸邊,先載附從,踈親悉發,乃從後去,當時見者莫不歎息。

許靖一個人坐在岸邊,看著人們魚貫而去,親近的不熟的人,都已經出發了,許靖才最後一個離開。
百姓們看著他那淒涼孤寂的身影,都要想起當年的楚國大夫屈原啦。對不起,這句超譯。

到了交州,交阯太守士爕對許靖跟這批難民禮遇有加。
人群中,有一個士人,跟荀彧有些交情。這也是個高人,當年司徒王允徵召他,他可是不去的。
而這位先生是陳國人,所以也算跟許靖一路走來。

聽聞到曹操在北方迎奉天子,荀彧正在招募人才的消息,先生就寫了一封信給荀令書,推薦許靖有計略,能與人共患難,且總是把自己放在最後(不自私),棒得信都寫不完,給荀令君參考一下。
後來朝廷派人來出使交州,也趁機招攬許靖。

許靖說,我不想去。
使者說,我回去沒辦法交代啊。
許靖說,那我寫一封信給你回去交代。

許靖就寫了一封,拒絕面試的履歷給使者帶回去……平常不寫廢文的陳壽,這句是不是說過了?
嗯,陳壽這次又難得的呈現了許靖致曹公書的原貌。

前半段是自傳,自傳我們上面差不多有了,我大概摘一些後面的要點。

許靖信上說,其實聽到曹公您迎接天子,我跟朋友(就是上面那位推薦他的先生)本來打算從荊州上去投靠您。
不過道路險阻,兵禍連天,上不去爹思。

來到這個交州,我發現士爕這個人不錯,也很想忠於朝廷,不過就像我們剛說的,荊州也走不通,益州也不通,所以遲遲沒有朝貢,請您見諒。
我的看法啦,反正你現在軍權在握,下來把劉表揍一揍,交州刺史也可以跟你裡應外合一下。
不然你寫個信給劉焉,叫他開條路給我們走,也是個方法思米達。

後面就捧捧曹操,跟他說你自己在高位,用人要小心,就降。

「就降?」使者一臉大便,啊我就走下來了你在那邊吹什麼走不通。
許靖淡然,「就這樣,請回吧。」

使者憤然離開,就把許靖的信丟進河裡了。
靠妖咧,那這段文章是怎麼保留下來的?根本沒有回到朝廷啊。

一個可能嘛,許靖寫完有念出來,旁邊有人記得,回報的時候捅了使者哥一刀。
還有一個可能就是,許靖不只寫這些,還寫了其他的東西,然後其他的被丟進水裡,所以曹操只收到這篇嘴砲文。

其他的東西還可以寫什麼?注意到,許靖在鼓吹曹操打荊州,交益州。
這不是什麼私怨問題,許靖也提到了交州納貢的事情,他很可能也知道,益州有繳稅荊州不繳稅。
所以提供了曹操戰略。

被丟到水裡的,大概就是許靖對於曹操南下攻略的詳細部署跟建議。
荊益攻略,可不是魯肅和孔明的專利。

曹操要是打完河北看到許靖這封信,我相信那個使者哥是死定了。

不管怎樣,許靖終究是沒有收到曹操的回音,只好自己來跑戰略,去投效劉璋了。
劉璋任命許靖為巴郡、廣漢太守,許靖則在蜀地又再次展開了月旦評的生意,益州士人無不相從。
而許靖仍是非常關心天下大勢。

建安十七年,許靖聽說漢獻帝將皇子們封王,說了一句: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其孟德之謂乎!」

欲擒故縱,就是曹操的特技。言下之意,就是許靖認為,曹操要出手奪漢了。

這時候,劉備也進入蜀地了。
許靖跟劉備沒有交集,直到劉備平定蜀地,才去請許靖來當大官。

隨著劉備稱王稱帝,許靖的官位也水漲船高,最終為三公之一的司徒。

加入劉備軍的許靖,仍跟身處魏國擔當高官的朋友們書信往來不絕。
平日裡就是繼續他那月旦評的行當,連諸葛亮都得來這個獵人頭公司求教。
沒事就講講幹話,不管劉備給他什麼官,他明顯是不幹事的。

於是很多人都評論,許靖只不過是一個益州名士神主牌,劉備諸葛亮為了安定益州士人才供起來拜。

這麼說當然不能算錯,但看完許靖傳,你會否還認為他是個什麼都不會不懂的草包呢?
許靖雖然不是軍師類型,可他的政務能力不差,戰略思維很可能也有兩三下。

更重要的是,其實在他的心中,曹操跟自己是有交情的。
許靖待在蜀地,原本應該是為了曹操鋪路。
事實上不只是許靖,劉巴也是個身在蜀地心在曹的人物。

後來王朗寫給許靖的信,其實也是想要透過許靖,來勸降劉禪。
陳壽記載許靖比劉備早過世,但從王朗的書信中可以窺知,劉將軍是比許靖還早走的。

但是許靖寧可放飛自我,也不願對蜀漢出手。
劉巴更過分了,根本就成為蜀漢實質上功臣之一。

這些人的事蹟,又再次為劉備魅力100的傳說,蒙上了神秘的面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3會員
917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般都知道,劉備有個乾兒子劉封。 劉封本來不姓劉的,本名是不是封也不知道。 不過這個乾兒子,有87%的可能是諸葛亮要劉備收的。 而鳳雛龐統,也在入蜀之戰中,讓劉備收了另一個有實無名的乾兒子。 為什麼這幾篇都用龐統開頭?或許,英年早逝的龐統,也有一盤沒下完的棋。 那就之後再說了。
水鏡先生司馬徽,對於荊州來講,是個移民。 是個難民。 別無長處,只懂評士的他,只能去拜見荊州地頭蛇龐德公,看看能不能分點油水。 就這樣,開啟了一個傳奇……(我隨便講的)
劉備集團,在三國群雄割據中,是少數以「情感」為核心連結的團體。 不是利益。 但隨著劉備入主蜀漢,各式各樣的新人物加入了這個集團。 其中成就最高的,莫過於費禕。 事實上,費禕並不是諸葛亮的指定繼承人,他可是憑著自己的本事,一步步走上大位的……
關羽的子女,比趙雲張飛要來得多。 多到演義要說他的長子是收養來的,但是也不忘再幫他補一個回去。 從關羽跟張飛的子嗣中,我們或許能看出,那不存在於歷史中的桃園三結義,是如何誕生的……
張飛是不是一個美男子? 是不是家財萬貫,書畫更為當代一絕? 沒有,沒有要討論這些事情。 就是來看一看,張飛的兩個兒子,在蜀漢的王朝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隨著人物慢慢增加,這個王朝的形象,也會越來越清晰……
趙雲,七進七出長坂坡,臨陣扶危救阿斗。 演義中諸葛亮最信賴,智勇雙全的武將。 今天不說他,說說他的兩個兒子。 能從少量的記錄中,找出多少東西? 這就是【蜀漢挖挖哇】的宗旨了。
一般都知道,劉備有個乾兒子劉封。 劉封本來不姓劉的,本名是不是封也不知道。 不過這個乾兒子,有87%的可能是諸葛亮要劉備收的。 而鳳雛龐統,也在入蜀之戰中,讓劉備收了另一個有實無名的乾兒子。 為什麼這幾篇都用龐統開頭?或許,英年早逝的龐統,也有一盤沒下完的棋。 那就之後再說了。
水鏡先生司馬徽,對於荊州來講,是個移民。 是個難民。 別無長處,只懂評士的他,只能去拜見荊州地頭蛇龐德公,看看能不能分點油水。 就這樣,開啟了一個傳奇……(我隨便講的)
劉備集團,在三國群雄割據中,是少數以「情感」為核心連結的團體。 不是利益。 但隨著劉備入主蜀漢,各式各樣的新人物加入了這個集團。 其中成就最高的,莫過於費禕。 事實上,費禕並不是諸葛亮的指定繼承人,他可是憑著自己的本事,一步步走上大位的……
關羽的子女,比趙雲張飛要來得多。 多到演義要說他的長子是收養來的,但是也不忘再幫他補一個回去。 從關羽跟張飛的子嗣中,我們或許能看出,那不存在於歷史中的桃園三結義,是如何誕生的……
張飛是不是一個美男子? 是不是家財萬貫,書畫更為當代一絕? 沒有,沒有要討論這些事情。 就是來看一看,張飛的兩個兒子,在蜀漢的王朝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隨著人物慢慢增加,這個王朝的形象,也會越來越清晰……
趙雲,七進七出長坂坡,臨陣扶危救阿斗。 演義中諸葛亮最信賴,智勇雙全的武將。 今天不說他,說說他的兩個兒子。 能從少量的記錄中,找出多少東西? 這就是【蜀漢挖挖哇】的宗旨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故劍情深,指夫妻之間情感深厚、患難與共。背後的典故是漢宣帝劉詢與恭哀皇后許平君之間的故事,這段佳話被後人傳誦千古。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你有想過,劉詢明知鬥爭險惡,為何還要將許平君推向鬥爭的封口浪尖呢?這背後的用意為何?劉詢對許平君真的有愛嗎?這篇文章想從另外一個角度討論看看故劍情深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台南,一個人文薈萃的好地方,同時也是古老的府城,歷史的痕跡在這裡比比皆是,但是越古老的東西,就越有它的智慧,同時更加古老也往往代表更危險。 漢人在台灣的足跡能上溯到哪?我想,鄭成功應該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在台政權吧。 沒錯,今天的任務來自於明鄭時期的故事,現在回頭想想,說是現代版的戲說台灣一點也不為
Thumbnail
袁紹在做了冀州牧後,以廣平人沮授為奮武將軍,使監護諸將;魏郡審配為治中、鉅鹿田豐為別駕,南陽許攸、逄紀、穎川荀諶皆為謀主。 袁紹的起步,士族圈子助力很大。 河北、南陽、潁川全都在起步階段加盟。 這也和當年劉秀剛起飛時一樣。 不過,即便長袖善舞如劉秀,後來在團結各方面勢力時仍然玩砸了一些環節,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袁紹最終崩盤的第一個環節,是董卓沒有任何官方指令就帶軍趕到洛陽了。 是誰在給董卓傳遞信息呢? 極大概率,是看似不起眼,但整場政變中極其關鍵的董卓之弟,奉車都尉董旻。 「奉車都尉」是個啥官呢? 「掌御乘輿車,出則陪乘,入則侍從」,皇帝的身邊人,霍光和竇固當年都幹過。 還記得靈帝病重時讓董卓去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接上文,曹操討黃巾、破袁術等,隔年再征陶謙,不料,後方兗州卻搖搖欲墜…
Thumbnail
劉秀南定鄧奉後,光武中興三天王(西馮異、南岑彭、東耿弇)之一的岑彭,這位「自方城以南建方面之號,戰功實為大焉」的東漢南軍總司令終於正式出場了。 鄧奉平定後,劉秀就給岑彭留了三萬人,讓他去滅南郡自立為王的秦豐。 為啥就給這麼點人? 因為瞧不上。 去年鄧奉反了之後,吳漢被打殘,部隊被撕裂兩半,北
Thumbnail
由於雲台這28將太多了,後面我就簡要說了,比如馮異排行老七,就說「雲台7將」。 馮異提醒劉秀,左丞相曹竟之子曹詡任尚書之職,現在說話挺管用,應該去巴結他。 馮異,父城人(河南古城),原來是潁川縣的郡掾,劉縯起兵時奉命監護五縣,與父城縣長苗萌據城抵抗漢軍。 不用問,這是潁川父城的豪族。 馮異在
左 傳 【鄭莊公戒飭守臣】     魯、齊、鄭三國聯合伐許,許莊公敗,逃衛。魯、齊讓鄭佔有許國,鄭莊公將許國一分為二,東邊歸許莊公之弟許叔,西邊派鄭國大臣公孫獲監管。本文為評論鄭莊公知禮之處。 【源遠流長,古語今用】 一、 量力而行之。今用「量力而為」 二、 相時而動。今用「順時而動」。相,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故劍情深,指夫妻之間情感深厚、患難與共。背後的典故是漢宣帝劉詢與恭哀皇后許平君之間的故事,這段佳話被後人傳誦千古。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你有想過,劉詢明知鬥爭險惡,為何還要將許平君推向鬥爭的封口浪尖呢?這背後的用意為何?劉詢對許平君真的有愛嗎?這篇文章想從另外一個角度討論看看故劍情深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台南,一個人文薈萃的好地方,同時也是古老的府城,歷史的痕跡在這裡比比皆是,但是越古老的東西,就越有它的智慧,同時更加古老也往往代表更危險。 漢人在台灣的足跡能上溯到哪?我想,鄭成功應該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在台政權吧。 沒錯,今天的任務來自於明鄭時期的故事,現在回頭想想,說是現代版的戲說台灣一點也不為
Thumbnail
袁紹在做了冀州牧後,以廣平人沮授為奮武將軍,使監護諸將;魏郡審配為治中、鉅鹿田豐為別駕,南陽許攸、逄紀、穎川荀諶皆為謀主。 袁紹的起步,士族圈子助力很大。 河北、南陽、潁川全都在起步階段加盟。 這也和當年劉秀剛起飛時一樣。 不過,即便長袖善舞如劉秀,後來在團結各方面勢力時仍然玩砸了一些環節,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袁紹最終崩盤的第一個環節,是董卓沒有任何官方指令就帶軍趕到洛陽了。 是誰在給董卓傳遞信息呢? 極大概率,是看似不起眼,但整場政變中極其關鍵的董卓之弟,奉車都尉董旻。 「奉車都尉」是個啥官呢? 「掌御乘輿車,出則陪乘,入則侍從」,皇帝的身邊人,霍光和竇固當年都幹過。 還記得靈帝病重時讓董卓去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接上文,曹操討黃巾、破袁術等,隔年再征陶謙,不料,後方兗州卻搖搖欲墜…
Thumbnail
劉秀南定鄧奉後,光武中興三天王(西馮異、南岑彭、東耿弇)之一的岑彭,這位「自方城以南建方面之號,戰功實為大焉」的東漢南軍總司令終於正式出場了。 鄧奉平定後,劉秀就給岑彭留了三萬人,讓他去滅南郡自立為王的秦豐。 為啥就給這麼點人? 因為瞧不上。 去年鄧奉反了之後,吳漢被打殘,部隊被撕裂兩半,北
Thumbnail
由於雲台這28將太多了,後面我就簡要說了,比如馮異排行老七,就說「雲台7將」。 馮異提醒劉秀,左丞相曹竟之子曹詡任尚書之職,現在說話挺管用,應該去巴結他。 馮異,父城人(河南古城),原來是潁川縣的郡掾,劉縯起兵時奉命監護五縣,與父城縣長苗萌據城抵抗漢軍。 不用問,這是潁川父城的豪族。 馮異在
左 傳 【鄭莊公戒飭守臣】     魯、齊、鄭三國聯合伐許,許莊公敗,逃衛。魯、齊讓鄭佔有許國,鄭莊公將許國一分為二,東邊歸許莊公之弟許叔,西邊派鄭國大臣公孫獲監管。本文為評論鄭莊公知禮之處。 【源遠流長,古語今用】 一、 量力而行之。今用「量力而為」 二、 相時而動。今用「順時而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