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卓別林!十大真相

聽到一個很棒的笑話,我們開懷大笑。馬上再聽一次,是不是沒有那麼好笑?再馬上聽一次,還笑得出來嗎?
讓人快樂的笑話,連聽三次就不想笑。為什麼要為傷心的事,一次又一次哭泣?為什麼要為討厭的人,一次又一次生氣?難道我們喜歡快樂,但更喜歡悲苦嗎?
1. 5歲代替媽媽登台表演,賺醫藥費!
卓別林1889年出生,沒有明確的出生證明,自認生於南倫敦。爸媽都是劇場表演者,在他很小時分居。他和同母異父的哥哥跟著媽媽生活。
5歲,媽媽得了喉癌,失聲又失業,他代替媽媽登台表演。媽媽的病情惡化,他和哥哥在收容所和孤兒院流轉。爸媽的朋友幫忙,他8歲就加入劇團,跟著劇團到處表演,兼做零工,賺取媽媽的醫藥費。
2. 做過各種苦工,真的流浪過街頭!
12歲,爸爸酗酒過度去世,又有精神病的媽媽反覆出院、住院。13歲,輟學自力更生。哥哥去當兵時,他獨自流浪街頭,任何給溫飽的工作都好。他當過報童、雜貨店夥計、玩具小販、醫生的傭人、吹玻璃的工人、遊藝場的清潔工。
14歲,他進入表演公司,第一個正式角色是演報童。演太好,男主角找他進《福爾摩斯》劇組,一起巡迴演出。
17歲,他加入少年馬戲團,學會雜耍表演,練就一身技藝。哥哥介紹他進卡爾諾(Fred Karno)喜劇公司,卡爾諾看他瘦小、蒼白又內向,起初還很不看好。結果他一登台就贏得滿堂喝采,兩周試用期也不用了,直接簽下正式合約。他從配角演到主角,獲得不少媒體關注。
3. 第一個電影角色是演紈褲子弟!
他被派去美國巡迴演出,同行的團員還包括演《勞萊和哈台》的斯坦勞雷爾(Stan Laurel)。他的喜劇魅力征服美國觀眾,最成功的角色是一名「醉漢」Inebriate Swell。
短篇默片興起,電影導演森內特(Mack Sennett)看了他的舞台表演,把他簽進自己的電影公司。1914年第一部作品,在12分鐘的短片《謀生之路》裡演一個紈褲子弟。
4. 最有名的角色是小鬍子流浪漢!
片子評價不差,但他想創造一個「全身充滿衝突」的人物,身穿鬆垮長褲、過緊西裝,過大皮鞋、破舊小帽,一撇小鬍子增加年齡,但不會蓋掉表情。他裝扮完畢,慢慢了解「他」。走上舞台,「流浪漢」誕生了。
「流浪漢」在他第二部短片《威尼斯兒童賽車》出現,從此成為後世熟知的卓別林形象。觀眾愛死這個流浪漢,臉皮厚卻懂得收斂,惡作劇卻有正義感。有人說角色來自他艱苦的童年,也有人說原型來自他的喜劇導師卡爾諾。
1914年2月7日,一個臉上撇著小鬍子,頭戴黑禮帽,手拿拐杖的「流浪漢」the Tramp,第一次在銀幕亮相。他像小孩一樣笨手笨腳,個性樂天知命。善良的他幫助弱小,用滑稽方式對抗權威。這是卓別林(Charlie Chaplin)最知名的角色,他用自己人生體驗的悲苦,為全世界創造歡笑!
5. 創造出悲中有喜、喜中有悲的「悲喜劇」!
他認真對待這個角色,每接一部片就跟不同導演溝通表演形式。但很多導演當耳邊風,演到第11部片,他跟導演吵架,乾脆自己學導戲。
老闆森內特同意讓他試試,結果一拿起導演筒不得了,處女作《遇雨》獲得大成功。接著推出一系列他自導自演的短片,平均一周出一片,總共產出35部。他跳脫以往的鬧劇風格,創出自己獨特的喜劇。
26歲,他發展出「悲喜劇」風格,在喜劇之中深埋悲傷的哲理。知名作品有《流浪漢》和《卡門的鬧劇》,還結交了日後長期合作的演員。
6. 流浪漢變成「流行文化」!
他成了「當代流行文化」cultural phenomenon,到處都在賣他的形象商品,漫畫畫他,歌也寫他。不只美國,全世界都為他瘋狂,他是電影史上第一個全球大明星。每家公司都搶著要簽他,最高價年薪67萬美金,登上全球媒體頭條。
電影公司送他一間個人工作室,規定他每個月出一部片。他製作出12部喜劇默片,平均片長20分鐘。這段期間,他認識了亨利柏格曼(Henry Bergman),兩人此後合作30年。
7. 派對最常出現的裝扮是「流浪漢」!
他當紅正值一戰,有媒體攻擊他不上戰場,但全世界的軍人都愛他。在每場變裝派對裡,十個有九個都扮「流浪漢」。
1919年,他成立電影公司「聯藝電影」United Artists。1921年,他與童星庫根(Jackie Coogan)合作《孤兒流浪記》,真摯動人的演出,觀眾無不落淚。後來《馬戲團》讓他獲得奧斯卡榮譽獎。
8. 有聲電影讓他焦慮!
有聲電影開始流行。他擔心聲音會影響肢體表演,對轉變很遲疑,又創出兩大默片巨作。1931年,《城市之光》描寫流浪漢與賣花盲女的愛情故事。以社會小人物的辛酸生活,批判自私自利的上流階層。這是他自己最滿意的作品。
電影雖成功,他仍陷入轉型焦慮。他給自己放長假,談戀愛,記錄旅途發生的事。這趟旅行讓他關注社會議題,引發他新的靈感。
9. 《摩登時代》預言工業文明的未來!
《摩登時代》誕生,他直接描繪經濟大蕭條的勞資對立,生動表現出工業時代下,人們面臨對機械的恐懼,大膽批判金錢至上的資本主義。這是好萊塢最後一部默片,是「流浪漢」的最後演出,也是最偉大的經典。
1940年,美國還沒加入二戰,跟納粹德國的關係還算不錯。他拍了《大獨裁者》,故事虛構獨裁國家「托馬尼亞」Tomania,毫不掩飾的諷刺希特勒,明示法西斯主義的可怕。片尾安排一段演說:「機器人只有機械的思想和機械的心靈!」嚴厲譴責民族主義。
10. 聯邦調查局監控,傷心離開美國!
二戰後,他開始被政治圍剿。聯邦調查局懷疑他是共產主義者,「麥卡錫主義」的火燒到他身上。
1952年,拍完《舞台春秋》這部半自傳性的電影,他離開美國這個傷心地,並表示可能再也不回來,「我不想製造革命,只是還要拍些電影。」1957年,他在歐洲拍了《紐約王》,幽默諷刺被迫離開美國的政治事件。
1972年,高齡83歲的他受美國影藝學院邀請,短暫回到美國領取第二座奧斯卡榮譽獎。當他站上頒獎台,全場電影工作者起立,為他鼓掌足足五分鐘,這是奧斯卡史上最長的致敬。
他的戲裡都是人生,他的人生也是一場戲。
如同他所說:「人生近看是一齣悲劇,遠看是喜劇!
世事無常,好花不常開;人生的壞事,一樣不常在。
人生最浪費的日子,就是我們沒有笑的時候。
世界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便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