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日記|幕後人物故事|少年仔

2024/04/23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那天下班後拿東西去了片場一趟,離開前在電梯裡遇到一個少年仔進來後像痞子一樣蹲在角落。手臂上的刺青跟從來沒有換過的髮型,雖然戴著帽子但我一眼就認出他「哇!好久不見耶!」我說。他笑而不答的用眼角餘光對我點點頭示意逕自退到角落蹲下靠著,維持多年的高冷態度,直到出電梯才又再次點點頭說了聲「掰」後離去。走出片場大樓我回頭看著這棟建築,這個片場跟其他大型片場的環境非常不一樣,大型片場需要有夠大的腹地搭建不同尺寸的攝影棚,有的可以搭建超大型場景讓劇組當作某個主要場景拍攝,有的小小一百多坪專門用來比拍攝較小的物件,例如汽車。除了攝影棚外片場還要有可以容納多輛劇組工作車或者各種大型重機具進出停放,以及還要有一個足夠大的庫房空間放置各種燈光、輔助器材跟攝影器材。所以通常片場都會在比較偏遠的地點,例如龜山工業區、林口山區或者五股工業區這些土地面積大相對又比較便宜的區域。唯獨這個片場反其道行出現在台北市這種一坪可能接近百萬的地點,這裡的全名是「利達亞太創意中心」,是最小的片場也是第一個擁有後期製作部門的片場,業界人都直接叫它「利達片場」,利達位在內湖科學園區裡的商辦大樓裡。


這裡是我拍片人生起點的其中一個重要場所,入行後的第四天我在這裡拍了第一支廣告。那是2003年的秋天,Sony 正在促銷他們的投影機,從那時候開始我幾乎每二到三星期就會在這裡拍一支廣告。不久後一次在這裡三樓攝影棚準備隔天廣告的搭景陳設,我要出去採買物品時電梯始終停在四樓不動,這裡的電梯除了人員搭乘之外常常會有其他樓層攝影棚的工作人員進出器材或道具時佔用電梯,遇到這種情況時每次可能會是五分鐘起跳。我心想反正只是三樓那就走樓梯吧,平常搭電梯都是按三樓所以我以為就只是三樓,走完樓梯才發現三樓走下來將近十樓,整棟大樓全部展開共有十幾層樓的高度,我被電梯上的按鈕搞混完全把攝影棚的高度搞錯。在這裡我認識了許多朋友跟夥伴、許多前輩、長輩,甚至也在那裡的後期部門休息區跟知名的導演們一起抽過菸,前一刻在電梯裡遇到的「少年仔」也是在這裡認識的。另外也有寫到這個片場的兩篇文章「電影幕後-製片組故事紀錄|遇見大師還有GQ」、「台北好萊塢


利達一共只有兩部電梯,一部是全公司包括攝影棚進出使用的客梯,客梯按鈕一共是五層,除了通往各樓層攝影棚也可以上到辦公樓層跟後期製作部門。另一部是專門載運器材、道具到各樓層攝影棚的超大型電梯,可以容納大約兩輛賓士S320長度與寬度的面積,大約挑高一層樓高的天花板高度,整座電梯內是銀色金屬質感,中間的兩側有內梯可以直接爬上天板,最酷的是電梯門是上下開關,開關時會一層一層的拉開或闔上,我一直覺得這台電梯很像「異形」第二集那個外太空星球上工廠裡的場景。


「少年仔」只是剛才在電梯裡當下他的反應所以這樣稱呼他,事實上我們都一樣是中年歲數的大叔。當年他在這裡的燈光庫房上班,有時候出燈光組的「司機班」有時候出「燈光助理班」,偶而有一些場務工作也會指派他,我從二十四歲入行開始就會在利達片場或外面的拍攝現場跟他不期而遇。少年仔個性比較不愛跟不熟悉的人接觸,跟他認識前幾年的時間,始終保持在打招呼、點點頭這樣的小小互動。


入行幾年後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我們也陸續離開本來的公司躍升為自由接案人出外闖蕩江湖,後來透過臉書看到他的貼文知道他有一位敬重的師父帶著他走進導演創作的世界,然後逐漸開始在臉書上看到他分享自己的作品。能夠在片場這種高壓粗暴雜事又多的工作環境下繼續專注創作非常不容易,最後真的走到導演這個位子絕對自己要非常努力,當時我心裡覺得少年仔超級不簡單,所以當時少年仔成為我那段時間裡的指標性人物,我常常在心裡告訴自己向他看齊。後來有次他想要找一輛稀有車款放在準備要拍的MV裡做道具車,他的劇組人員剛好找到我一位好朋友那時剛剛買進的一輛「福特野馬」,於是我變成中間人幫忙溝通,也因為這次才稍稍跟少年仔有點點更近一步的談話,不過也就點點那樣。


之後我認識了一些拍電影的朋友,也開始有機會接到電影戲劇類型的案子,工作重點逐漸從本來的廣告轉移到電影戲劇。影像拍攝雖然都是影像與拍攝,但是其實廣告、MV、電影、電視甚至是現在的自媒體跟直播也都各有各的生態、節奏跟習慣,不太會有交集,所以電影的案子越來越多之後我也自然而然跟原本熟悉的環境與工作人員越來越少接觸。


最後一次看到少年仔是很多年前一個平日的晚上在信義區,我跟當時的劇組正在那裡封街拍一場戲,突然附近停下兩台拍片人常使用的九人座廂型車跟幾輛顯眼又稀有的道具車。廂型車下來幾個人其中一個正是少年仔,那天他在拍一位男歌手的新MV。他們很快的停下來在某一個街區轉角直接簡單架設就開始放音樂拍攝,對嘴唱了幾次後結束,我在遠處看著他們這樣快速的趕在警衛衝出去抓他們之前拍完離開,心中覺得非常敬佩,這種打帶跑的拍攝戰術有彈性又靈活。


那天之後直到我在電梯遇見他的這天已經將近還是超過十年我忘了,但就是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不曾再見過他,這段期間只有在臉書上看到他分享新的作品或者壯遊的貼文。後來中國開始出現很多高規格的歌唱比賽節目,邀請了不少歌手過去對岸,那晚他拍的歌手也出現在那節目。之後我經過一些電影也開始接觸更長時間的影集案型,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少注意少年仔的新作品貼文,時間洪流把關係沖的越來越淡,後來我沒再想起過少年仔。


幾年前在「華燈初上」拍攝期間遇到一位過去曾經跟他當同事很久的工作人員,某天我們在拍攝現場聊了很多過去的人事,除了許多往事回憶外也得知後來找少年仔做導演的案子越來越少,最後他重新回到這個片場在木工房當製景師傅一切歸零重新開始。


曾經我們一起同在一個廣告案裡,那時我們都很年輕最閃閃發光,未來無限美好,但拍攝現場已經把我們操的幾天幾夜沒睡,只要可以坐下就能夠馬上睡著的拍攝現場。那是一個酷暑炎熱的夏天我們從凌晨拍到白天,已經將近四十八小時沒有睡覺。我們卑微的在烈日陽光底下埋頭苦幹,我看著導演優雅的坐在我們幫他準備的大陽傘下靠在導演椅上吹著我們準備的電風扇,時不時要注意導演旁邊的冰桶是否有充足又冰涼的飲料。那時候我也幻想成為坐在那裡告訴大家他要什麼畫面的那個人,但我從來都沒有真正的往那裡靠近過。我並不清楚到底為什麼少年仔會決定調整工作內容,但我很清楚走到那個位子需要有足夠的勇氣把自己的內心想法呈現出去讓別人看見,心智要有夠堅強並且可以接受各種批評與指教的能力,能夠經過這關後再放下重新開始更不容易。


最近兒子開始跟我一起住了,我常常會想起自己跟他差不多年紀時會想的事情會說的話,我還記得那個年代在國小最後一年畢業之前,會請同學在自己準備的畢業紀念冊寫一篇關於他跟給自己的一篇畢業文章。裡面幾乎每個人的開頭都會介紹自己的出生年月、家裡電話、居住地址還有誰是你的偶像?


「少年仔是我的偶像。」我說


利達片場一樓

利達片場一樓


這是我的個人故事,分享給你,謝謝你看到這,既然看完了就按個「讚」吧,謝了。

    105會員
    97內容數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在這座城市生活了43年,同時也是一名18年資歷的電影幕後工作者,經歷過網路崛起,也見識過電音狂潮,這裡同時記錄我的電影幕後以及我的台北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