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不是第一次看李嚴了。
所以就不從頭到尾細細介紹這個人。 今天看一些李嚴之謎:為什麼李嚴會成為劉備的顧命大臣? 李嚴沒有什麼在內政上的表現,大概就是編了蜀科,但軍事記錄算是相當多。
甚至有著「可敵陸遜」的後世評價。 原文出自三國演義八十七回:「李嚴在白帝城,此人可當陸遜也。」 可當其實就是「可擋」,也就是諸葛亮跟劉禪說,李嚴擋得住陸遜,不用擔心。 三國演義的內容,說到底不是靠吹。
絕大部分都有史實做為基礎。 羅貫中們尤其喜歡讓諸葛亮說這些符合史實,但當時還沒發生的事情。
所以搞得諸葛亮很神棍。 基本上,陸遜在西元219年領兵突襲荊州西南。
西元222年中發生夷陵之戰。
228年被召回參加石亭之戰。 算好算滿待了八年的荊西。 李嚴則是222年底被劉備徵召到永安,226年離開留下陳到。
某方面說起來,李嚴對抗陸遜的資歷,比陳到還長。 不過其實我們可以追深一層來看。 222年六月,劉備軍被陸遜大破,退守永安。
該年李嚴被徵召過去,任命為尚書令。 事實上,李嚴並不是第一批到達永安的援軍。 首批抵達的,應該是劉巴。
見馬忠傳,「先主已還永安,見忠與語,謂尚書令劉巴曰」。 當時劉巴仍為尚書令。這個人沒有參加夷陵之戰的記錄,又比馬忠的部隊早到劉備身邊……
除了劉巴馬忠,趙雲也是前往支援永安的一份子。 雲別傳: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單純來看,趙雲應該是最晚的,敵人都退兵了才到嘛。 但趙雲當時是京師南軍主管,而且看起來是收到秭歸敗戰就出動,時間是該年六月。
劉備的敗戰路線是:
六月夷陵兵敗,退往秭歸。然後在秭歸收殘軍,棄船步行退回永安。
八月把巫縣的兵也撤走。 劉備棄船,其實是在這裡耍了個疑兵之計。
而趙雲援軍到的時候,如果「吳軍已退」,應該是十月。 是要糾集幾十萬部隊才會花三個月左右才到啦……
雲別傳的吳軍已退,比較可能是八月巫縣雙方並撤一波。 為什麼劉備軍看巫縣的吳軍撤退,就直接棄守巫縣呢?
照先主傳來看,因為陸遜沒有中劉備的疑兵計,反而派了部隊,跟著劉備的主力隊。 吳遣將軍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 也就是說,巫縣的防守已經沒有意義了,人家已經繞過巫縣來到白帝城了。
簡單說,首批在永安集結部隊,與陸遜旗下李異、劉阿等對峙的。
應該是將軍趙雲,謀主劉巴。 諸葛亮表示很可以:「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 事實上,說陳到參加過夷陵之戰,在史書中沒有根據。
反而基於他常亞趙雲,跟著趙雲做為援軍抵達永安,並且受命率領「西方上兵」做為劉備在永安的禁衛軍,可能性相當高。
永安原本是魚復縣,劉備撤到這裡,生理上跟軍事上都不容許再退,於是就地建立永安宮,也就是臨時皇宮。 加上陳到,這時候的永安陣容可算是相當豪華。
可別小看馬忠,在後來的蜀漢,他也算得上相當能打。但這時沒什麼官職,大概是被併入陳到統領吧。
馬忠也帶了五千兵來,這時候的永安,有個兩三萬部隊應該也是合情合理。
配上三大名將,天才軍師…… 卻還是追加了一個地方太守:李嚴。 這時候,我們可以注意到,劉巴英年早逝,或許不是生病。
而是像龐統那樣,陣前戰死。 謀主劉巴戰死,所以劉備追加了李嚴接任。
時間點非常可能就是222年的10月,也就是劉備下詔諸葛亮布軍防守成都外圍。
這個舉動顯示出,前線有失守的可能性。 要是李嚴也擋不住,那趙雲就準備來個永安護主撤退了。
也正因為李嚴成功穩住了局勢,於是突然得到比趙雲劉巴更高的評價,成為劉備心中僅次諸葛亮的第二人。 而陳壽的春秋筆法並沒有強調李嚴的功勞,畢竟陳壽是把李嚴算成反臣的。 「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 重點被放在雙方談和上。
甚懼個芋頭番薯,孫權如果甚懼,頂多也是懼陸遜功高震主而已。 就三國志看起來,陸遜本人應該是沒有推進到永安,了不起通信遙控而已。
但即便如此,也能擊破劉巴。 李嚴也並沒有到達:可以跟陸遜一較高下的程度。
他就只是「可以擋住」陸遜操控的部隊。
畢竟臨場反應有優勢嘛。 接著,回頭看楊洪傳中,露出了一點端倪。 劉備入蜀後,李嚴被任命的犍為郡,跟法正楊洪所任職的蜀郡,都是在成都旁邊,而且對劉焉政權非常不友善的地方。
而李嚴比楊洪還晚真正上任太守職。 很多人看楊洪傳,都會覺得李嚴想要遷徙犍為郡治所,是不智的行為。
認為陳壽這邊在描寫楊洪很聰明。 但事實上,更可能是因為李嚴離不開成都。
從李嚴傳我們可以知道,他最晚在建安二十三年的時候,才在犍為平亂。 注意了,劉備軍其實建安二十二年秋季就北上,一開始故佈疑陣,假裝要往西涼進攻。
誘敵成功之後,主力才轉往攻打漢中……這時已經進入建安二十三年,根據曹操本紀來看,大約是三月左右的事情。
也就是這一年,戰況最激烈。 所以李嚴大概被任命犍為太守三年後,才去赴任。 他在忙什麼?最明顯的記錄就是「制定蜀科」。
但即使成員之一的法正都參與漢中之戰去了,李嚴還是沒有動。 相反的,法正幾乎是一開始(建安十九年)就上任太守,然後在蜀郡跟成都兩地之間往來。
這個暫且沒有足夠的資訊挖太深,不過其他各地的太守,基本應該是就地不動的。 如果對應後來諸葛亮常做的調動,那最表面的答案就是:人手不足。
劉備需要最好的人才來掌管郡守,諸葛亮也需要最好的人才來建立中央政府……當時一個百廢待舉,而且稱漢中王絕對不是想到送個上表就完事的。
很多事前的禮儀跟官制調整準備需要做。 法正跟李嚴,對於當時劉備軍的重要性,就這麼浮現出來。
李嚴從建安十九年就是劉備軍核心人物。 大家都知道,法正是得劉備喜愛,諸葛亮某種程度上只是在「忍」法正。
而楊洪傳透露出的是,李嚴跟諸葛亮是配合組,而且很早就有一定的彼此信賴程度在。 事實上,李嚴跟諸葛亮少年時代一樣都在荊州活躍。
李嚴是南陽人,出師表裡,諸葛亮也說自己「躬耕於南陽」。 他們兩個是不是原本就認識? 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李嚴因為跟諸葛亮一樣被託孤,權力地位上來了,所以跟諸葛亮平輩論交。
倒是很少人會提,李嚴跟諸葛亮原本就是朋友。 畢竟三國志裡沒有把這件事寫出來。 但由於這次看蜀漢,我提出了一個荊州人的「益州攻略」,其實普遍存在於荊州士族中的概念。 李嚴原本是劉表部下,駐守秭歸。
劉表死後,有人選擇跟劉琮投靠曹操,有人選擇跟劉備投靠劉琦。 唯獨李嚴選擇投靠隔壁劉璋。
而劉備入蜀後,李嚴又一次二話不說投降劉備。 這已經不是深謀遠慮,而是抽屜有時光機的程度了吧? 投降劉備,並不是高官厚祿的保證。
黃權不降,後封偏將軍。
王連不降,之後得個縣令。 降不降,尊不尊重,都是表面功夫。
有關係就沒關係,才是中國硬道理。 所以之前也說,黃權可能是東漢大臣黃香的後代,劉璋家的外戚之一。
王連沒背景,隨便用用,發掘才能之後才被提拔。 同鄉也不是有關係的保證:王連跟李嚴一樣,是南陽人。 但如果李嚴是諸葛亮的「益州合夥人」,那他的入蜀、降劉備、得到跟法正相近的地位等事蹟,就全部迎刃而解了。
法正張松就是劉備的「益州合夥人」。 當然,帶兵投靠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問題是,當時綿竹關其實有四大將:劉璝、冷苞、張任、鄧賢。
李嚴奉命來督軍的……李嚴沒有兵啊。 這邊至少可以確認,張任跟劉璝沒有投降,繼續退往雒城奮戰。 李嚴並不是自己帶一支部隊跑到劉備陣營說:我要加入。
而是巧計奪兵權,舉城投降劉備的。 考慮到鄧賢跟孟達的外甥可能是同一個人,當時或許是李嚴跟鄧賢聯手,打算把其他三將抓起來殺掉,但是張任跟劉璝逃走。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嚴絕對不是臨時起意投降。 相反的,李嚴應該一早就和投降派有聯繫,並且主動要求上前線才對。 也就是說,從一開始,李嚴就跟張松法正孟達一樣,是迎劉備入蜀的派系。
但這部分一直沒有像其他三個人那樣浮在檯面上,恐怕就是因為,李嚴的聯繫人不是劉備。 是諸葛亮。 而就在李嚴投降之後,劉備的入蜀第一軍師龐統隨即戰死。
諸葛亮應召入蜀了。 嗯,我的意思是,這時候連劉備都不知道,李嚴是一個荊州派過去的間諜。 但諸葛亮自然可以依著李嚴的大功,重重的用他。
重重的跟劉備推薦他。 並且,更多時候,諸葛亮會把李嚴留在自己身邊。
一起制定蜀科,一起規畫漢中之戰怎麼樣從看家中取得功勳。 終於,法正死了,黃權走了,劉巴掛了。 那麼,雖然沒有明說,但明顯同樣是諸葛亮派系的李嚴,為何又能中選呢?
劉備看得分明。
諸葛亮跟李嚴沒有上下關係,是平行關係。
李嚴並不是那麼甘願待在諸葛亮之下。 這人,可以用! 李嚴的位置真正上來之後,他跟諸葛亮的關係,就像那種吃你夠夠的朋友。
有便宜他就佔,跟你沒在客氣。
但真有什麼事情,他又會說我們是朋友啊。 「嚴少為郡職吏,用性深刻,苟利其身。鄉里為嚴諺曰:『難可狎,李鱗甲』。」(《太平御覽》引《江表傳》) 這段史料,陳壽應用在跟李嚴同鄉的陳震口中。 如果李嚴的性格,真的只是牆頭草隨風倒的三姓家奴,那他去弄諸葛亮也是很奇怪的事情。
他完全應該趁諸葛亮北伐,跟孫權聯手吞併益州,才是正途。 李嚴到底是不是很強?立場是不是親諸葛而逆襲? 這邊也只能大概推論,沒有什麼真憑實據。
不過或許是個可供參考的思考方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