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蜀漢首席祕書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楊洪這個人的傳不長,外部故事也不多,盡量細細的來說吧。

在成都武侯祠文武廊中,楊洪被放在文官列,十四人中排行第十二。
說個有趣的,孫乾給排在武將第二,僅次趙雲。
(關張自有專殿,不入排行)

楊洪字季休,犍為武陽人也。
犍為是成都南方,蜀漢重用的益州當地人,有相當大的數量出自於此。

楊家在這裡明顯是大姓。

東漢靈帝時期,在劉焉還沒到益州的時候,犍為遭到黃巾賊相當程度的破壞。
而悍猛的犍為百姓,也很快就配合官府站起來抵抗。

官府沒多久就變成劉焉了……所以反抗軍下一步就是打劉焉。
最終是反抗失敗,但我們也可以看出,犍為人對於劉焉劉璋政權並沒有太多好感。

出自犍為的張翼、楊洪等人,也沒有在劉璋時代擔任過官職。

楊洪沒有治學的記錄,陳壽更明白說他少不好學問。
相反的,他在益州諸郡四處遊歷……在江東,這是一種練名聲的方式。

特別的是,他不只在文明區域遊走,就連各部,阿蠻們的居所他也是會去走上一遭。

也就是說,這個人完全是地頭蛇中的地頭蛇,簡直就是西涼少年董卓的益州版本。
那他的名聲練得如何?不怎麼樣。

劉備入蜀,並沒有徵召這個人,畢竟他也不是名士等級。
但曾為成都令的李嚴,就知道他。

李嚴一開始被劉備任命為犍為太守,立刻就下令徵召楊洪為郡功曹。
是說李嚴大概屬猴的,其實這時候他還沒赴任,就把楊洪找來,然後討論犍為的治理方案。

李嚴打算變更犍為的郡治,而楊洪反對。

楊洪發現勸誡無效,就決定辭官不幹。
辭呈遞出去,李嚴卻沒有照准……開什麼美國玩笑,還沒上任,徵召的下屬就辭職,這得有多丟臉啊?

嚴欲薦洪於州,為蜀部從事。

李嚴「打算」把楊洪推薦到上一層的州牧治下,當個從事官。
這時候的益州牧是劉備,不過劉備正在打漢中之戰,萬事諸葛先生管,於是楊洪就去找諸葛孔明報到了。

恰巧,劉備發了一封戰事告急,請求支援的信回來。

諸葛亮就趁機考校了楊洪一下。

軍師將軍諸葛亮以問洪,洪曰:「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

楊洪遍歷益州,對於地形戰略的認識非常深刻,提出了「無漢中則無蜀」的意見。

諸葛亮當下就認為,此人不簡單。
隨即調派兵馬增援漢中,並且通知劉備:現在蜀郡太守法正人在前線,我打算讓這個楊洪去代理一下。

亮於是表洪領蜀郡太守,衆事皆辦,遂使即真。

楊洪走馬上任,把蜀郡弄得服服貼貼,便從代理轉為正職。

蜀郡位在成都西方,是西蠻子的大本營。
這裡不但不是肥缺,更是一個難以管理的地方:諸葛亮北伐期間,這裡的人都虛報戶口,不願意讓家中的成年男子支援北伐。
而前面提到,慫恿犍為人反抗劉焉政權的官員,也都是蜀郡出身。
蜀郡跟犍為,對初來乍到的劉備軍,無疑是兩根心頭刺。

楊洪傳前面的特色,就是兩度提到「部」。


歷部諸郡、為蜀部從事。

我把它當作「部落」來看,也就是非州政府派駐官員兵馬,僅僅是收稅的「蠻族居所」。
正因為蜀郡難搞……而且會玩陽奉陰違那套,不是明刀明槍的叛亂,所以劉備封給他認為謀略第一的法正來管理。

而楊洪的「衆事皆辦」,正呼應了前面兩次的使用「部」字。
這裡的重點有幾個。

一、楊洪對於蜀蠻很有了解。
二、李嚴對於楊洪很有了解。
三、諸葛亮很信任李嚴。

其實李嚴本來就是推薦楊洪,去輔助法正管理部落。
諸葛亮稍做考校之後,並沒有改變李嚴的初衷,只是乾脆給楊洪更多權力,來更全面性的管理。

陳壽做了個補述:李嚴還沒正式到任犍為,楊洪就已經在蜀郡轉正。
一般都會在這邊做文章,表示陳壽認為楊洪的本事比李嚴更好。

不過這邊其實藏的應該是李嚴梗。
下次再來研究李嚴。

劉備攻下漢中後,諸葛亮就把楊洪調回來當州牧下的治中從事。
其實楊洪前面跟諸葛亮並不熟,漢中救不救只是一個面試題目而已。

真正顯示出楊洪深得諸葛亮信賴的,是劉備要往生的時候。
當時諸葛亮親自前往探視,把鎮守成都的重責大任交給太子劉禪。

哪知道諸葛亮前腳才走,漢嘉太守黃元就起兵造反了。

這時也在成都的楊洪,立刻給劉禪出謀獻策:「遣其親兵,使將軍陳曶、鄭綽討元。
並且準確估計地形局勢,算準黃元的退路截殺。

益州風土民情向來是楊洪的專長,至於說什麼黃元兇暴那種,就是給主子聽的場面話,這種不用特別去想楊洪是不是對於黃元性格有了解。
頂多就是楊洪有查過漢嘉的政務情況罷了。

要知道,楊洪並不是元老重臣,也非劉備愛將。
如果只是你說的話很有道理就能壓倒群臣,這世界上就不會有政治鬥爭了。
而且能夠立即判斷出楊洪是對的,那劉禪也算是英明神武了。

調親兵迎戰這種計策,根本上是梭哈賭身家。

合理來說,楊洪原本就是諸葛亮指定給劉禪的小幫手。
所以劉禪一點都不懷疑,楊洪是對的。

這跟之後劉禪對蔣琬等人的態度,也是有一致性的。

也正由於楊洪曾經獨力擔任過劉禪的謀士,過沒幾個月,劉禪即帝位就先封了楊洪一個關內侯。
這應該是劉禪本人第一個封的侯爵。

楊洪這個沒什麼人知道的人物,到了這時候,已經深得劉禪跟諸葛亮信任了。

最後,楊洪跟蜀漢本土派大老張裔有段小故事,這個隨便估狗都有白話翻譯,不細說。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時蜀漢以丞相諸葛亮為尊,丞相府長史更是萬人之上的職務,屌打所有朝廷中央官員。

可是關於長史的任命,諸葛亮仍會和楊洪討論。

楊洪後來領了一個雜號將軍職,接任禁軍統領,同時繼續兼任蜀郡太守。
諸葛亮北伐第二年,楊洪就過世了。

陳壽在楊洪傳最後的一句便是:
是以西土咸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也。

所以我前面很著重研究楊洪的專長跟益州民情……這次頗是把重點放在陳壽的「單傳劇情設計」上。
事實上,為什麼要點名「西土」服諸葛亮?
南土就不服啊。

更有趣的是,其實呂乂傳也說明了,西土服的根本不是諸葛亮。

看魏書,我們懷疑陳壽是在政治壓力做出這樣的調整穿插。
而蜀書卻顯然是在褒美與真實中去呈現。

這可沒有什麼政治壓力,或者說得更白一點,稱讚諸葛亮這件事,就是陳壽蜀書所面對的最大壓力。
(去看諸葛亮傳後面就知道了)

陳壽真的是單純因為自己是諸葛亮粉,所以冒著殺頭的危險寫蜀書嗎?
為什麼他又要在稱讚諸葛亮的背後,穿插這麼多「其實沒有這麼好」的線索呢?

陳壽三國志的追求,究竟是什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31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2024/01/31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2024/01/28
上一回,郤正吹捧了一下蜀漢的安定繁榮,同時也綿裡藏針,暗諷朝政敗壞的原因。 他不直接挑明罵黃皓,接著卻說,你們都那麼棒,我卻是個廢物,在朝廷數年,寄託在天子腳下…… 心,卻不在這裡。 郤正的心在哪呢?
Thumbnail
2024/01/28
上一回,郤正吹捧了一下蜀漢的安定繁榮,同時也綿裡藏針,暗諷朝政敗壞的原因。 他不直接挑明罵黃皓,接著卻說,你們都那麼棒,我卻是個廢物,在朝廷數年,寄託在天子腳下…… 心,卻不在這裡。 郤正的心在哪呢?
Thumbnail
2024/01/25
郤正開始講劉備政權入蜀。他表示,朝廷跟百姓相處都十分融洽。 朝中能臣,像元凱一樣。 元凱不是一個人,是指五帝時期的十六大族:八元八凱(愷)。 這個司馬遷的原文寫得極妙:「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
Thumbnail
2024/01/25
郤正開始講劉備政權入蜀。他表示,朝廷跟百姓相處都十分融洽。 朝中能臣,像元凱一樣。 元凱不是一個人,是指五帝時期的十六大族:八元八凱(愷)。 這個司馬遷的原文寫得極妙:「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上次介紹了一下譙周的基本人設,接著來看他涉入政壇的部分。 諸葛亮任命譙周為勸學從事,蔣琬接班後則改為典學從事。 從事是州牧刺史副官的名稱,也就是這邊,兩人都不是以中央朝廷官員的部分在「使用」譙周。 原則上看起來也是很單純的興學教學,譙周幹得也不錯:典學的典就是總管的意思。 然後出現了變化。
Thumbnail
上次介紹了一下譙周的基本人設,接著來看他涉入政壇的部分。 諸葛亮任命譙周為勸學從事,蔣琬接班後則改為典學從事。 從事是州牧刺史副官的名稱,也就是這邊,兩人都不是以中央朝廷官員的部分在「使用」譙周。 原則上看起來也是很單純的興學教學,譙周幹得也不錯:典學的典就是總管的意思。 然後出現了變化。
Thumbnail
孟光跟來敏。就是上回跟許慈胡濟一起制定季漢禮法跟各種制度的人。 孟老先生是洛陽人,祖上也是三公之家。不過這個孟太尉不見於《後漢書》。事實上,以裴松之的考證,陳壽是故意給孟光長臉的。因為孟太尉其實是中常侍孟賁的弟弟。(不是古代勇士孟賁) 心裡一抽對吧?不要懷疑,就是漢末大宦官。
Thumbnail
孟光跟來敏。就是上回跟許慈胡濟一起制定季漢禮法跟各種制度的人。 孟老先生是洛陽人,祖上也是三公之家。不過這個孟太尉不見於《後漢書》。事實上,以裴松之的考證,陳壽是故意給孟光長臉的。因為孟太尉其實是中常侍孟賁的弟弟。(不是古代勇士孟賁) 心裡一抽對吧?不要懷疑,就是漢末大宦官。
Thumbnail
這次來到蜀書十二第四位,許慈,南陽人。欸?不是說十二是蜀部名士嗎?荊蜀在東漢末年複雜的關係,可不是從劉備入蜀才開始的。 大家熟知的甘寧老師,本身就是益州投荊,轉入東吳的將領。劉璋政權底下的董和李嚴等大官,同樣也是荊州出身。
Thumbnail
這次來到蜀書十二第四位,許慈,南陽人。欸?不是說十二是蜀部名士嗎?荊蜀在東漢末年複雜的關係,可不是從劉備入蜀才開始的。 大家熟知的甘寧老師,本身就是益州投荊,轉入東吳的將領。劉璋政權底下的董和李嚴等大官,同樣也是荊州出身。
Thumbnail
洛陽城內,已進入戒嚴狀態。 王世充下令執行連坐法,家中如有人逃出城外,全家皆殺。又令五家相保,一家叛逃則誅其四鄰。但只要能檢舉,便可免罪。 更以宮城為大獄,凡使諸將外出,必收其親屬質於宮內。 樵採之人,均有限數,出入亦嚴加審核。 與李世民有聯繫的城內官員,一一失去了訊息。甚至包含了杜如晦的長兄。
Thumbnail
洛陽城內,已進入戒嚴狀態。 王世充下令執行連坐法,家中如有人逃出城外,全家皆殺。又令五家相保,一家叛逃則誅其四鄰。但只要能檢舉,便可免罪。 更以宮城為大獄,凡使諸將外出,必收其親屬質於宮內。 樵採之人,均有限數,出入亦嚴加審核。 與李世民有聯繫的城內官員,一一失去了訊息。甚至包含了杜如晦的長兄。
Thumbnail
益州,並不是一個平靜的地方。 隋時,楊廣重開西域通商。此前十數年,西域商隊多是通過吐谷渾,與益州通商。文帝楊堅禁絕奢侈品,天下唯蜀中有珍寶,那是世人皆知。而楊廣的動作,無疑就是挑明與吐谷渾爭利了。 雙方衝突,一觸即發。
Thumbnail
益州,並不是一個平靜的地方。 隋時,楊廣重開西域通商。此前十數年,西域商隊多是通過吐谷渾,與益州通商。文帝楊堅禁絕奢侈品,天下唯蜀中有珍寶,那是世人皆知。而楊廣的動作,無疑就是挑明與吐谷渾爭利了。 雙方衝突,一觸即發。
Thumbnail
有句話說「危機是轉機」,這是一句非常正面能量的話,但我們也知道,在機場轉機要是跑錯了登機口,事情大條變危機了!所以這次觀世音靈籤的籤詩裡,要來說說哪一位歷史人物事蹟,提示我們在人生各種機遇、處境之下,如何智慧選擇或是找到可以前進的人生方向呢?
Thumbnail
有句話說「危機是轉機」,這是一句非常正面能量的話,但我們也知道,在機場轉機要是跑錯了登機口,事情大條變危機了!所以這次觀世音靈籤的籤詩裡,要來說說哪一位歷史人物事蹟,提示我們在人生各種機遇、處境之下,如何智慧選擇或是找到可以前進的人生方向呢?
Thumbnail
隋文帝楊堅,之所以能夠篡掉北周,跟他本身是皇后的父親有關。但事實上,當時的周宣帝有五個皇后。楊堅憑什麼脫穎而出,成為宣帝之子的唯一輔政? 就是因為劉昉跟鄭譯兩個關鍵人物。
Thumbnail
隋文帝楊堅,之所以能夠篡掉北周,跟他本身是皇后的父親有關。但事實上,當時的周宣帝有五個皇后。楊堅憑什麼脫穎而出,成為宣帝之子的唯一輔政? 就是因為劉昉跟鄭譯兩個關鍵人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