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哲學之語》的線上群組對談中,聊到「刷存在感」這件事。
話題從某位夥伴的日常生活經驗談起:「當我發現自己無法融入團體談話時,會有被忽視、被冷落、沒有被認同的感覺,這讓我感到沒有存在感。」
聽起來,似乎有點感慨和失落。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多數人,特別是習慣在社交網站上貼圖按讚的我們,普偏會有的生活經驗和感受,但我覺得這次對談很有趣,便花了點時間記錄下來。
講到「刷存在感」,不得不先說說「存在」和「存在感」這兩種概念,因為這三件事好像有某種相關性。
在還沒討論這個題目前,我個人認為「存在」、「存在感」和「刷存在感」是三件不同的事情:
「存在」--是可用科學證實的物理現象,「我活在地球上,我就存在著。」
「存在感」--當事人的主觀感受。此認知來自外界投射,無關自身物理性存在與否,有點像是,「無論我是否在現場,只要沒有人發現我,注意到我,我就等同於不存在。」
「刷存在感」--為了證明自己確實存在於他人心中,所採取的一種驗證行為。
經過大伙一番討論後,我自己又想了好幾天,結論非常有趣,整理如下:
你「存在」嗎?
「存在」是一種客觀的物理現象,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我在這個地球上,我就存在著;我置身於現場,我就存在著。」不會因為沒有人看見我,我就不存在了。冥王星在1930年被發現前就已經存在了;當然,也不是透過五官無法辨識的東西就不存在,我們只是「還沒發現」它存在而已。
因此看起來「存在」與否,這種一翻兩瞪眼的事,應該跟上述感慨、失落......等等內在情緒沒有太直接的關聯才是。
你有「存在感」嗎?
「存在感」--當事人心理上的主觀感受,此感覺來自本身對於外界回饋產生的認知,譬如說:「當我覺得被需要、被認同、被肯定、被重視時,我就會有存在感。而這個『被』,可以來自於他人,有時也來自於自己。」
意思是,一個人往往需要靠外人看待他的方式,來感知自己的存在,這有點照鏡子。也就是說,我們對自身的定義(包括肯定和否定),有很大一部分是依據鏡中投映出來的回應與評價,也可以說是被他人眼光所形塑而成。有句話說:「我不是我眼中的我,也不是別人眼中的我,我是我以為別人眼中的我。」大概有點類似的意思。
這其中當然也有一部分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來自於自我本身。而這個自我賦權的行為(「我覺得」自己很棒或很爛),更甚於他人對於我個人存在的價值認定。
「存在感」這個詞,一般人好像比較習慣用在正向價值的形容上。過街老鼠肯定也有存在感,只是過街老鼠絕不會說:「因為大家討厭我,所以我很有存在感。」而會說:「雖然大家討厭我,但拿我沒轍,這個特殊性讓我有存在感。」意思是,存在感必定跟自我內在的正向感受有關,但不一定反應出他人的實際好惡,所以我們也常聽人用不屑的口吻說:「這個人自我感覺良好。」顯示存在感確實是很主觀的自我感受,與其他人的觀感無關。
換句話說,一個人「覺得」自己有存在價值,或許表示這個人對自身的評價偏向正向且有自信。而「覺得」自己沒有存在感的人,則可能對自我的存在價值仍帶有質疑,甚至於否定。
弔詭的是,當某人說:「我感到沒有存在感」時,會不會本質上這人是知道自己存在的--任何一件事,當我們說:「沒有」,表示它之前一定「原本有」,或者「應該有」,譬如:我沒有錢;我沒有男朋友;我還沒有吃午餐;我沒有存在感......。「沒有」,只是表達當下並未符合那個「有」的狀態,於是我們才會說:「沒有......」。
這讓我聯想到佛家的「空」:無的相對詞是有,「空」既非「無」,也不是沒「有」,它本身就是一種存在(現象)。我想表達的是--人既然客觀存在,就「應該」有存在感才對啊!怎麼會像「空」或「虛」一樣,既不是「無」,也似乎沒「有」呢?
講到這裡,突然想到國外做過的一個心理實驗:化粧師在受試者臉部畫上類似燒燙傷的傷疤粧,然後要求受試者到大街上走一圈,並記錄下行人看到燒燙傷者,會露出什麼表情。實驗結果,受試者普偏感受到,「行人會露出『驚訝』、『厭惡』、『害怕』、『閃避』等等不友善眼神......。」
有趣的是,其實化粧師在化粧快結束前,已乘機將受試者臉上燒燙傷的粧擦掉了。受試者最終是以自己原本的面貌示人,卻因為心中「以為」別人會怎麼看我,感受到那些根本不存在的回應--照理說,路人與相貌平常的人擦肩而過時,是不可能露出驚訝、厭惡、害怕、閃避眼神和表情的。
而另一個實驗,則是請大學生穿上某名牌T恤走進教室,並事前問他們,「你認為會有多少人注意到你?」穿T恤的學生估計會有大約一半的同學注意到他,而事後詢問,真正留意到的人不到四分之一。
心理學上,把這現象稱之為「焦點效應」,也就是人們常常會高估周遭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
但就受試者而言,這個經過「自我實現」所形成的「存在感」,卻又是那麼的真實且無法忽略!這是否表示了,相較於「存在」這個客觀事實,虛無飄渺且可無限放大縮小的「存在感」,才是真正導致我們產生感慨、失落情緒的「困境」呢?
事後,我在跟老婆聊天時提及此事,她聽完露出一臉不解的表情問我:「無法融入團體談話,應該只是沒有『參與感』吧?怎麼會嚴重到沒有『存在感』呢?」--哈!這真是一個很好的提問,連我當下也有種突然豁然開朗的感覺。
你在「刷存在感」嗎?
如果,「刷存在感」是為了證實自己確實存在於他人心中,所採取的一種驗證行為。那麼會不會我們一直都在無意識地「做」刷存在感的事情呢?而只因為「沒有存在感」這個詞帶有相當程度的貶意,因此我們不能跟人家「說」--「我這麼做其實是在刷存在感」嗎?
譬如:在臉書上貼滿美美的自拍照片;不斷分享美食、旅遊、歡聚時光;留言按讚;貼早安圖;介意留言及點閱人數多寡;對已讀未回的訊息感到沮喪......。而在日常生活中,不放過任何好友聚會;有課必上;期待收到生日祝福;在乎網友是否表達關切......。
常接觸人群的人,或許因為不缺乏「存在感」,私底下反倒不希望受到太多人關注,自然不會積極「刷存在感」;而過去在家庭、職場上極受重視者,退休或孩子長大後,突然失去眾人目光,會不會特別對此有感呢?
刷,或不刷存在感,都有某種內在需求等待被滿足,而我們正處於哪一種狀態呢?或許這是值得每個人找時間仔細想想的。
你究竟喜歡什麼樣的「存在」?
最後,我想提一下夥伴隨口說出的另一個重點。或許那也是大家平日很常遇到的狀況:
上述那位夥伴,在表達沒有存在感的想法後,很快就自我解讀:「會有這種感覺,可能與自己年輕時內向個性有關。譬如:自卑、沒有自信,所以比較沒有辦法融入他人談話當中。」--我倒覺得,也許我們不需要那麼快就用星座血型、命盤個性,或「我從小就是這樣、人家都這樣說我...... 」等等說詞,為自己行為套上某個「合理的解釋」。而是静下心來用心想想,真正的問題癥節可能發生在哪裡?
對此表述,我個人的好奇是:「在一個團體中感覺沒有存在感(或參與感),是因為我不喜歡這群人的『個性』(因為當事人提到自己跟其他人個性不同)?這些人目前的『三觀』已與我有極大差異?還是我不喜歡這群人當下談論的『話題』呢?」
如果是「我不喜歡,或無法接受這群人的『個性』、『三觀』!」那麼,為什麼我依然「持續」待在這個沒有存在感(參與感)的團體當中,而沒有選擇離開呢?--我到底在猶豫什麼?離開,有什麼不好?
再來,若是「我不喜歡這群人當下談論的『話題』!」那麼,什麼樣的話題是我喜歡的呢?這群人會願意跟我談我喜歡的那些話題嗎?還有哪些人會期待跟我談那些我喜歡的話題呢?--我是否該另尋同好,好讓自己重拾存在感呢?
這一連串的提問,我並未與當事人逐一核對,但覺得十分重要,於是決定一併記錄下來。以上,就是我針對「刷存在感」這個議題,討論後引發的聯想。
最後,寫一個半夢半醒間得到的靈感:
存在感,是需要被證明才會有的自在。
而自在,是一種無需證明的究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