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3|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為何越來越多人爭相投入外送-MCJOB

起源
Mcjob一詞第一次被使用要追朔至1986年在牛津字典,當時是被定義為低工資、低社會地位、低錄取門檻、要求少量技能、僅提供非常少的晉升機會,該詞取材來源就是連鎖餐廳麥當勞McDonald,面對這般評論,麥當勞公司深感不滿, 2003年年底,當時任麥當勞執行長坎塔盧波(Jim Cantalupo)寫公開信給韋氏詞典,信中列出「麥工作」一詞釋義錯誤的原因,並友善建議移除該詞,他稱「麥工作」的定義「不實描述餐廳員工,也打臉在美國90萬家餐廳每天辛苦工作的1200萬名男女。」,希望將該詞定義為內容有趣,可學到終身受用的技能,但最終決議是維持原義告收。
《時代廢青》一書中,將麥當勞此等連鎖餐廳作為工業時期福特主義的延伸,因為其生產的產品,儘管是在分隔兩地的分店,也要達到食材統一、炸物烹飪秒數、溫度控制一致化,連在薯條上面撒鹽巴的動作以及協助客戶點餐服務的咬文爵字,員工都被教導符合公司要求,目的是在使服務去除差異化及人性化,提供給客人標準化服務,卻也使工作者對對此規定失去投入感及熱忱。
《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
作者本人第一次接觸「麥工作」是在雅言文化創辦人顏擇雅所著作《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當時書中藉由這個詞彙從三個面向切入青年就業議題,第一個是年輕人的角度,因應90年代服務業大舉擴張,舉凡如餐飲、觀光、零售業等都是服務業的範疇,但是從低階做起,新鮮人的薪資頂多不出三萬,反觀水電、土木工程、室內配線等,雖然無法穿著體面服裝上班,但不苛求學歷、講求專業,許多高中生就學時期,利用下課時間擔任學徒,五年後技術精通,便自己出來當師傅,日薪2000起跳比比皆是,筆者的國中同學,當時喜好參與廟會活動,並熱衷於製作畫神明的圖案,聚會時詢問近況,已經到大陸工作,領著換算新台幣八萬的工作,工作是雕刻神明的木尊雕像,有時候是輸在決定,而不是努力;再者,從經營者角度,連鎖餐廳中階幹部大部分都由技術跟流程取代,例如王品集團為了追求品質標準一致化,即便開設分店,也能用固定SOP流程教學,使每位員工提供客戶相同的服務,基層員工真正要接觸到管理職,也要用經歷跟青春去往上爬;最後從政府制定政策方面,許多大學栽培餐飲、觀光系,畢業四年出來應徵履歷也是小職員做起,政府因致力與企業合作,讓優秀青年從事基層管理,許多幹部一職,還停留在80年代工業時代框架,菜鳥的經驗如同一張白紙,即便有不足之處,但在資訊更迭迅速的第四代工業革命,跳躍式思維也會是一大優勢。
台灣青年眼中的麥當勞
即使遭到牛津字典批判為一個低專業水平的勞力活,作者身邊仍有許多年輕一輩的朋友以及還在就讀大學的學弟妹,趨之若鶩前往這間全球擁有超過三萬間分店的連鎖速食店投履歷 ,原因不外乎幾項麥當勞的福利。
1.工讀生薪資遵照勞基法所制定基本薪資
這一點可能就擊敗很多同行,麥當勞的時薪一直都是跟著勞基法做調整,尤其是大夜班時薪更是達到200元起跳。對於住宿外地的學生而言,用時薪158元「每天上班8小時,每月上班22天」情況下試算,每月約有2萬7808元薪資,扣掉房租、生活費、交通運輸、治裝費,每月小額存款也並非難事。
2.『麥當勞』面試上履歷更加分
大學生交流平台Dcard中,許多人對於大M的回應都是『非常疲倦、能完整體會服務業辛苦面』等,例如:「工作中有一張單須90秒內完成的時間壓力;善後的清潔除了座位區外,包含廁所及廚房都是粗重的體力活」,所以能在此環境下存活,已經被刻上刻苦耐勞的頭銜。
3. 提供莘莘學子管道接觸社會形形色色族群
由於漢堡、薯條並非高單價商品,所以無論公司主管、一般上班族各類社會階級,都可以推開玻璃門,享用一份冰炫風或BLT安格斯黑牛堡,也讓點餐員藉此媒介,培養自身多樣化變通與溝通技巧。
除上述論及的條件之外,排班彈性、雙週供薪,因為主管職年紀貼近因此溝通上隔閡縮減等,給予正值求學時期的我們在經濟、上課時間以及職場上往來上,都擁有很大的自由度。
年輕人掀起外送潮
近年來,外送風氣越來越興盛,除了眾所皆知的Ubereat、Foodpanda之外,越來越多公司行號也加入外送行業,意圖從這『時機財』從中撈一杯羹,例如「主打不收取任何運費的戶戶送;以及強調專人代購服務的lalamove(甚至代購大型物件還能選取汽車或貨車)」,都一同角逐外送產業龍頭之爭。
外送員一職,工作內容大抵是協助客戶至餐廳協助客戶取餐,並將熱騰騰餐點運送至點餐者手中,並從中抽取部分費用作為傭金加上特定任務獎勵做為薪資收入,其工作特性與牛津字典闡述Mcjob一詞類別相似。
令人嘆道的是:「為何90後的我們不願做正統兼職,卻爭鋒投入外送行列。」現在兼職有基本時薪還有勞健保,而且有勞基法作為勞工權益後盾,外送沒有基本時薪,收入完全看當天接單量,而且沒有法律保障,為何很多人還是寧可去外面忍受天氣折磨跑外送,而不是較為穩定的兼職工作呢?今週刊在勤奮又能吃苦…一堆年輕人爭相做外送員,反映出台灣低薪2大悲歌一文中,作者點出最關鍵重點在於外送員薪水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下雨天的時候努力一點、放假的時候勤奮一點,努力程度跟薪水是正相關,所以論壇上才會瘋傳外送員月薪十萬元,即便是用大量時間跟體力換取,卻不如同社會上兼職打工。
把停休當義工、把加班當贈禮。
樂於看見的是,許多批評青世代的年輕人,因為出世時台灣的經濟體系已經趨於穩定,所以草莓族等用語扶搖直上,但我看到的是外送員族群努力在公平、透明的薪資體制下努力拚搏,只為了證明他們不是不努力,只是有時候我的努力被視為Nothing。一體兩面下,也感嘆政府勞資關係、工作環境的惡化,大家寧願騎著摩托車,冒著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在人群及巷弄裡游竄,也不投奔可怕的職場文化以及青春歲月被公司剝奪的職位,該篇文章的結尾,簡短的幾句話,道出台灣社會長久以來的問題所在
一堆人一窩蜂加入外送員的行列,是台灣人勤奮精神依舊存在的最好證明,卻也是台灣產業讓人看不到前途的悲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