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無為證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pixabay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忙線中。


在眾多考量與探討的情況下,原則就是不升三級與不禁止內用,但其實從西堤開始擴散起來就該止血再予以抹藥,現在就如同我看著病人傷口慢慢潰爛然後說著還在我掌控之中,那個膿汁已經滴在地上了,血也流的滿地都是,但還是在我的掌控之中。
pixabay

當我詢問醫生你到底掌控了甚麼,他回答道 :

膿汁與血液的流動。


當然疫情到哪,哪兒就停班加篩檢,但最基本的就是止住擴散與蔓延,當然今日指揮官說的確實是正確,但禁止內用的原因是因為唯有吃飯時我們是在密閉空間且脫下了口罩毫無防備,那當然您都說個人的防疫要做到位,但不可能吃飯戴著口罩也不聊天,如果他認為這不會是群聚與傳播鍊,但我認為隔板如果有功用,西堤也不會擴散治今天這個範圍。

圖 / 衛服部
下了命令要負責
但不下命令還是得你要負責,重點在於是紓困還是所謂的染疫責任,不過在我看來後者是可以推給人民說防疫不夠嚴密確實,但前者卻要花政府大量金錢去幫助人民渡過的責任,餐飲業在去年重創了許多業績上增加虧損,大半是因為政府升三級禁止內用的關係,如今政府不願意再當這個黑鍋製造機,只好持續追蹤與隔離,但永遠都阻止不了傳播下去,想來財團的利益會不會凌駕於人民的健康與身心,這就是個可以探討的問題。

多家餐廳爆發群聚感染
今年指揮官終於發現禁內用與升三級卻還要上班是很沒道理的一件事情,就如同去年一樣,小孩停課而爸媽要上班的場景,餐廳會出現確診的病人,同餐廳的工作人員、用餐者因接觸時間長、染疫可能性也變高,但同樣狀況也會發生在工作場域,當這個邏輯一旦成立,那麼除非非常嚴重不然他不會輕易宣達任何命令,那當然他們或許是希望企業或者是人民擁有自制力。

當然上面新聞還是有幾句話可以分享一下 :

  • 餐廳出現確診病人,同餐廳工作人員、用餐等接觸者因接觸時間長、染疫可能性也變高,但同樣狀況也會發生在工作場域,像是聯邦銀行、桃園亞旭、高雄港等,顯示即便沒有飲食也可能導致群聚疫情
  • Omicron傳播力強,單以過去公衛手段要求分流上班、關閉場所等方式恐怕已是不切實際的作法,把所有可能群聚的場合都關掉,也可能造成民生問題
  • 會針對已發生群聚的高風險場域,要求停工、匡列及隔離
  • 餐廳業者要恢復隔板、梅花座,指揮中心也不反對,但沒有強制
  • 有民眾想取消婚宴會館卻因疫情警戒未升3級、沒禁內用,無法退費,這屬於消費行為,相關糾紛屬於消保單位業務

或許有了想要朝與病毒共存的想法,
但美國死亡率上升都是老人死亡阿。


甚麼都不做或許才是上智,
不用扛起說話的責任是無恥更多的是感謝各位的風險與愚之。
MeetSu 2022.01.27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1會員
549內容數
太多不同的意見,光怪陸離的事件, 卻不能視而不見,理解討論便了解, 繼續找尋著真理空間進入不同淵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 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一塊土地上創造出佛地魔,說出口便會招來催狂魔把你吸乾溜走。
這些人選在網路上掀起網友和他黨熱議,網友也發表出許多言論與看法覺得這種經歷不太適合當提名人甚至酸言酸語。
民主跟獨裁最大的差別是,誰決定了權力,誰決定領導者的去留。
史上最誇張農產品採購 2億元鳳梨釋迦 國營事業被迫認購
omicron肆虐,已經從桃園一路到了新竹與雙北。
核食變福食?王鴻薇批:蔡政府真的是騙上癮了
在一塊土地上創造出佛地魔,說出口便會招來催狂魔把你吸乾溜走。
這些人選在網路上掀起網友和他黨熱議,網友也發表出許多言論與看法覺得這種經歷不太適合當提名人甚至酸言酸語。
民主跟獨裁最大的差別是,誰決定了權力,誰決定領導者的去留。
史上最誇張農產品採購 2億元鳳梨釋迦 國營事業被迫認購
omicron肆虐,已經從桃園一路到了新竹與雙北。
核食變福食?王鴻薇批:蔡政府真的是騙上癮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林毅夫30年前曾提出:中國的經濟規模,將可於2030年左右、2035年前超越美國。 華爾街日報:中國想超越美國成全球最大經濟體目標,可能要延遲數十年才能實現。 林毅夫日昨卻仍表示:中國經濟在2030至35年間規模超越美國,仍有很大可能達到。 拜登卸任總結則表示:中國永遠無法在經濟、科技競爭超越美國。
Thumbnail
管他川普、賀錦麗 蝸居家中無歲月, 疏忽清冬悄赴約。 歲餘煦陽心舒暢, 焉管川賀誰出場。 提筆漫書心中想, 針線慢縫笑臉樣。 只取白雲映飛禽, 窗風終難擾我心。 口水戰、核武戰、心理攻防戰、強權欺弱戰……電視雖然多了許多新聞平台可以選擇,但播放的性質卻大同小異。 讓人懶得按開關、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在咳嗽、打噴嚏後或在公共場所。 避免接觸感染者:避免與A型鏈球菌感染的人密切接觸,特別是在感染活躍期。 正確處理傷口:及時清潔和包紮皮膚傷口,避免感染。 及時就醫:出現感染症狀時,及時就醫並依醫師指示進行治療。
Thumbnail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 腸病毒疫情上週再飆升13.4%,全國校園停課達到167班,今年累計11例腸病毒A71型輕症個案,重症風險地區包含新北市中和、板橋與淡水三區。 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大家仍應確實以「肥皂或洗手乳」依「濕、搓、沖、捧、擦」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第一次看《金門》的感覺是熟悉,熟悉到會很疑惑,這些內容很特別嗎?第二遍、第三遍看時,我努力把自己的視角抽離,試著用西方人的角度看這部作品時,忽然明白,我的習以為常,卻可能是西方人眼中的非比尋常,尤其是那很難以形容的,幾乎已經深入我們血液裡的「in between」情節。
Thumbnail
臺灣青年的政治冷漠,或許是源自於生活中的忙碌,加班到深夜哪還有力氣關心什麼藍白和呢?臺灣人作為民主國家之子,更應該培養獨立思考判斷能力。媒體為奪眼球加油添醋,為金錢摒棄事實。老師作為孩子接觸的最前線,老師說的話甚至大於父母,實在不明白為何不斷地要孩子「聽話」。
Thumbnail
林毅夫30年前曾提出:中國的經濟規模,將可於2030年左右、2035年前超越美國。 華爾街日報:中國想超越美國成全球最大經濟體目標,可能要延遲數十年才能實現。 林毅夫日昨卻仍表示:中國經濟在2030至35年間規模超越美國,仍有很大可能達到。 拜登卸任總結則表示:中國永遠無法在經濟、科技競爭超越美國。
Thumbnail
管他川普、賀錦麗 蝸居家中無歲月, 疏忽清冬悄赴約。 歲餘煦陽心舒暢, 焉管川賀誰出場。 提筆漫書心中想, 針線慢縫笑臉樣。 只取白雲映飛禽, 窗風終難擾我心。 口水戰、核武戰、心理攻防戰、強權欺弱戰……電視雖然多了許多新聞平台可以選擇,但播放的性質卻大同小異。 讓人懶得按開關、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在咳嗽、打噴嚏後或在公共場所。 避免接觸感染者:避免與A型鏈球菌感染的人密切接觸,特別是在感染活躍期。 正確處理傷口:及時清潔和包紮皮膚傷口,避免感染。 及時就醫:出現感染症狀時,及時就醫並依醫師指示進行治療。
Thumbnail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 腸病毒疫情上週再飆升13.4%,全國校園停課達到167班,今年累計11例腸病毒A71型輕症個案,重症風險地區包含新北市中和、板橋與淡水三區。 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大家仍應確實以「肥皂或洗手乳」依「濕、搓、沖、捧、擦」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第一次看《金門》的感覺是熟悉,熟悉到會很疑惑,這些內容很特別嗎?第二遍、第三遍看時,我努力把自己的視角抽離,試著用西方人的角度看這部作品時,忽然明白,我的習以為常,卻可能是西方人眼中的非比尋常,尤其是那很難以形容的,幾乎已經深入我們血液裡的「in between」情節。
Thumbnail
臺灣青年的政治冷漠,或許是源自於生活中的忙碌,加班到深夜哪還有力氣關心什麼藍白和呢?臺灣人作為民主國家之子,更應該培養獨立思考判斷能力。媒體為奪眼球加油添醋,為金錢摒棄事實。老師作為孩子接觸的最前線,老師說的話甚至大於父母,實在不明白為何不斷地要孩子「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