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生中的「有」和「沒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一、生子問題的觀念改變

近日遇到許久不見的師兄姐們,有位師姐問我:「目前有生孩子嗎?」這句話如果是發生在幾年前,我會非常在意,甚至多年來不喜歡參加聚餐場合就是怕被別人問起,覺得心裡有一種負擔和壓力。

隨著時光流逝,經過社會洗禮,我也踏入幼教界,突然有天我想通了某些事情,漸漸地釋懷這個人生中的不圓滿。某天想著,我膝下無任何的子女,也許是有業力的影響,這個人生中的缺口,可能是要我去愛更多的眾生;如果,我與同修有了孩子,可能會因為孩子的問題,無法專心修行與度眾行善,更無法看得更高更遠,眼光會有侷限和狹隘。目前服務的班級,幼兒狀況層出不窮,每天那些幼兒就像是主考官一樣,一次又一次的出考題,一遍又一遍地考驗老師的智慧和耐心,突然間我明白了,沒有小孩的牽絆,或許對於修行和度眾來說就是一種大福報吧!

我把班上的幼兒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將小愛化為大愛,陪伴這些孩子成長。在帶班的歷練過程當中,我也學習到許多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陪伴這些孩子長大。班上有位小女孩非常貼心,見她每天都開開心心地,有時候經過我面前就告訴我說:「老師,我愛您,您辛苦了」。這些話我從來沒有教過她,但有時候我們對孩子付出多少,他們都會看在眼裡,不需要過多的言語,他們就會感受到我們是否真心地對待和愛他們。

看待生子的問題,有時候只是觀念上的轉變,「有」和「沒有」是夫妻兩人和整個家庭的共識,其實,無論有無孩子的牽絆,都不必掛礙,「人生酬業」,把握時間好好誦經修行、還債了業、度眾行善,人生自然就能豐富精彩。

二、工作問題觀念的改變

曾經因為業力的干擾,我沉寂將近快十年沒工作,專職當家庭主婦和義工,某日與某位師兄的言談之下,原來他跟我一樣,沉寂將近十年沒工作,但是,他告訴我:「他非常感恩那十年,讓他還了將近80筆的業力,那時候他物慾非常低,生活簡單和純樸,好像過著出家的生活,他很感恩那些日子,讓他體悟到不同的人生,也是他人生當中非常重要的旅程碑,如今,師兄已工作多年,見他修行和行善也是非常積極和精進,有了這十年的沉澱讓他的人生更加昇華」。

我如今也有了一份工作,但是,當我全心投入經營事業時,卻忽略了修行和誦經,那天和師兄言談,他說:「每個人的想法與想要過的生活都不同,但是對於他來說,他認為工作有就好,其他時間,他只想專心修行和消業,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感恩師兄這席話,點醒我一些事情,有時候那麼執著於工作上的事情,反而會讓自己的修行境界無法提升;相反地,當自己慢慢地學習放下人生中的包袱,我們的人生才能夠真正地輕安自在。

《六祖壇經》:「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感恩人生中的「有」與「沒有」,這些人生體悟,是來讓自己學習轉念,學習放下人生中不必要的執念,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地圓滿。

文末分享一篇網路文章與大家分享共勉:

〈給有福氣的人看〉─張忠謀

在一個講究包裝的社會裡,我們常禁不住羨慕別人光鮮華麗的外表,而對自己的欠缺耿耿於懷。但就我多年觀察,我發現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缺乏一些東西。

有人夫妻恩愛、月入數十萬,卻有嚴重的不孕症;有人才貌雙全、能幹多財,情字路上卻是坎坷難行;有人家財萬貫,卻是子孫不孝;有人看似好命,卻是一輩子腦袋空空。

每個人的生命,都被上蒼劃上了一道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卻如影隨形。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但現在我卻能寬心接受,因為我體認到生命中的缺口,彷彿我們背上的一根刺,時時提醒我們謙卑,要懂得憐恤。若沒有苦難,我們會驕傲;沒有滄桑,我們不會以同理心去安慰不幸的人。

我也相信,人生不要太圓滿,有個缺口讓福氣流向別人是很美的一件事,你不需擁有全部的東西,若你樣樣俱全,那別人吃什麼呢?也要體認到每個生命都有欠缺,我也不會再與人作無謂的比較,反而更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猶記得我那可稱為台灣阿信的企業家姑媽,在年近七旬遁入空門前告訴我:「這輩子所結交的達官顯貴不知凡幾,他們的外表實在都令人豔羨,但深究其裡,每個人都有一本很難唸的經,甚至苦不堪言。」

所以,不要再去羨慕別人如何如何,好好數算上天給你的恩典,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絕對比沒有的要多出許多,而缺失的那一部分,雖不可愛,卻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且善待它,你的人生會快樂豁達許多。

如果你是一個蚌,你願意受盡一生痛苦而凝結一粒珍珠,還是不要珍珠,寧願舒舒服服的活著?

如果你是一隻老鼠,你突然發覺你已被關進捕鼠籠,而你前面有一塊香噴噴的蛋糕,這時,你究竟是吃還是不吃呢?

早期的撲滿都是陶器,一旦存滿了錢,就要被人敲碎;如果有這麼一隻撲滿,一直沒有錢投進來,一直瓦全到今天,它就成了貴重的古董,你願意做哪一種撲滿?

你每想到一次就記下你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你的答案不再變動,那就是你成熟了!(引用完畢)

(分享完畢)

人生,本來就是一個歷練的過程,不可能十全十美、萬事亨通。人生中的缺口,就是我們這輩子的功課也是考驗,在人生路上不斷地磨練、砥礪、考試,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生這些考題,考不過就繼續考,不想辦法突破、蛻變,就要繼續磨,這輩子考不過,下輩子還要考,直到考過、放下才能圓滿。

人生中,想要的很多,但靜下心來想想,這些「想要的」真的是「需要的」嗎?其實不然,這些都是人性中的貪嗔痴在作祟;若能去除貪嗔痴,人生就能過得清淨、單純、快樂、自在。人總是想追求清淨自在的生活,卻又讓自己陷入無邊無際的欲望苦海當中,總是嘴巴說一套,心裡想的又是另一套。明知道要努力誦經修行才能償還業力、改變命運,卻一再地為自己找藉口、拖延時間、懶惰不精進,以為還有很多時間可以揮霍,凡事都等著明天再做,以為還有很多明天可以用;明知道要放下貪嗔痴,不要被無明習氣主導行為,卻又被眼前的假相所迷惑,認假為真,深陷其中而不思進取,漸漸墮落難以自拔。

人生的痛苦,都是自找的,沒有誰能強加在您的身上;既然是自找的,那就一定能自解、自救、自療、自癒。人的潛能是無窮盡的,請相信自己,一定有這樣的能力,改變命運的成功祕訣無它,唯有「信、願、行」。

什麼是信?《華嚴經》:「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要真的相信因果、相信佛法,一言一行都要以善為出發點,莫輕小善、小惡,以為對世間沒什麼影響,正所謂「星星之火,足以燎原」,一念之間所造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六祖壇經》:「一念不悟,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一念善即佛,一念惡即魔;一念善即天堂,一念惡墮地獄。

什麼是願?佛是利他,魔是利己。因此,要以「利人達成利己」作為處世原則,這就是以利他為第一,把個人、把我放在其次,從而放下我執、我相,以利益眾生為第一要務,這就是行菩薩道。我們越是幫助他人,就越能長養慈悲心,體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就越能放下自己,不再汲汲營營於自利,而是慈悲喜捨地利他,如此,就能獲得真正的清淨、平安、自在、快樂。

什麼是行?就是修行的實踐。透過持誦大乘經典學習佛菩薩的智慧,再將這些智慧運用、落實在日常生活、待人處事當中。自我修行要精進不懈、與人相處要寬和圓融,解決問題要睿智果斷,行善布施要慈悲喜捨。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精進不輟,每一言每一行都要能利益他人、利益眾生,這才是真正的「行」。

人生中,不管是「有」與「沒有」都是一種圓滿,不需要分別,不要把「沒有」當成人生的遺憾與缺口,這樣就會生起不平等心,也會生起貪心、嗔心和痴心,多少無明習氣都是從這裡不斷地滋養、壯大,最後吞噬本自俱足的清淨心與佛心,熄滅自身的光明。人生中「有的」我們要感恩、要珍惜;人生中「沒有的」我們要要放下、要寬心。世間萬物皆是一合相,這個多采多姿、形形色色的世界,其實就是念念的相續相,念頭終止,果也就滅了;念是因,若念終止,果就沒有了。古德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人活在這世間絕對不能迷惑於塵世假相,否則永遠都在自心造成的地獄中苦不得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7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常聽人說,從月子中心搬出後才是育嬰辛苦的開始。老婆生產後,為了減輕老婆的壓力,決定讓老婆回娘家小住幾日續坐月子,之後再搬回老家。 回娘家當天,小寶寶似乎知道自己到了新的地方,入門後一直四處張望,如同剛進月子中心時一樣,稍稍不同的是,餵食與睡覺變得比較不安穩。頭一、兩天我以為還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常聽人說,從月子中心搬出後才是育嬰辛苦的開始。老婆生產後,為了減輕老婆的壓力,決定讓老婆回娘家小住幾日續坐月子,之後再搬回老家。 回娘家當天,小寶寶似乎知道自己到了新的地方,入門後一直四處張望,如同剛進月子中心時一樣,稍稍不同的是,餵食與睡覺變得比較不安穩。頭一、兩天我以為還
Thumbnail
今天跟朋友聊天的時候,聽我朋友說,她先生思想很老舊,為了傳宗接代,就一直逼兒子要生小孩。 因此,現在兒子都不太喜歡回家,怕回家之後,會遭受到父親的壓力。所以,搞的父子之間,就產生了一些隔閡。 她有對她的先生說,既然孩子都說,他們已經有在處理了,你就再暫緩一下吧!不要把孩子逼急了,這樣對大家都不好。
Thumbnail
今天跟朋友聊天的時候,聽我朋友說,她先生思想很老舊,為了傳宗接代,就一直逼兒子要生小孩。 因此,現在兒子都不太喜歡回家,怕回家之後,會遭受到父親的壓力。所以,搞的父子之間,就產生了一些隔閡。 她有對她的先生說,既然孩子都說,他們已經有在處理了,你就再暫緩一下吧!不要把孩子逼急了,這樣對大家都不好。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回想自己兩個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我很少出言關心,完全是放牛吃草的方式。這點常被內人抱怨,她看別人家孩子似乎都很順遂,至少不會太差,心急問我為什麼總是漠不關心孩子的未來?孩子該唸什麼科系,將來的前途預先規劃,我應該適時提供建議,好讓他們有個追尋目標。畢竟孩子見識短淺,空有滿腹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回想自己兩個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我很少出言關心,完全是放牛吃草的方式。這點常被內人抱怨,她看別人家孩子似乎都很順遂,至少不會太差,心急問我為什麼總是漠不關心孩子的未來?孩子該唸什麼科系,將來的前途預先規劃,我應該適時提供建議,好讓他們有個追尋目標。畢竟孩子見識短淺,空有滿腹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在牟尼精舍請示這幾年,人生真的變化很大,我常想,若沒有遇到精舍,沒有學佛修行,沒有誦經消業,我大概已經不在這世間了吧?這幾年經歷太多太多,若不是佛菩薩的幫忙、蔡師兄和精舍師兄姐們的鼓勵,那些難關,我真的不知道怎麼面對和處理。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在牟尼精舍請示這幾年,人生真的變化很大,我常想,若沒有遇到精舍,沒有學佛修行,沒有誦經消業,我大概已經不在這世間了吧?這幾年經歷太多太多,若不是佛菩薩的幫忙、蔡師兄和精舍師兄姐們的鼓勵,那些難關,我真的不知道怎麼面對和處理。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一、生子問題的觀念改變 近日遇到許久不見的師兄姐們,有位師姐問我:「目前有生孩子嗎?」這句話如果是發生在幾年前,我會非常在意,甚至多年來不喜歡參加聚餐場合就是怕被別人問起,覺得心裡有一種負擔和壓力。 二、工作問題觀念的改變 文末分享一篇網路文章與大家分享共勉: (分享完畢)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一、生子問題的觀念改變 近日遇到許久不見的師兄姐們,有位師姐問我:「目前有生孩子嗎?」這句話如果是發生在幾年前,我會非常在意,甚至多年來不喜歡參加聚餐場合就是怕被別人問起,覺得心裡有一種負擔和壓力。 二、工作問題觀念的改變 文末分享一篇網路文章與大家分享共勉: (分享完畢)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大多時候,煩惱是多餘的,身外之物一切都帶不走,盡好本分即可,一切隨緣,船到橋頭自然直;若真能認真修行,當遇到人生瓶頸時,佛菩薩會暗中幫忙。」 孩子們都大了,也結婚生子了,先生決定要把工作辭掉回鄉照顧公婆,我的煩惱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大多時候,煩惱是多餘的,身外之物一切都帶不走,盡好本分即可,一切隨緣,船到橋頭自然直;若真能認真修行,當遇到人生瓶頸時,佛菩薩會暗中幫忙。」 孩子們都大了,也結婚生子了,先生決定要把工作辭掉回鄉照顧公婆,我的煩惱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Thumbnail
以下為同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但很快的,我轉念了,他們能有今日這樣的福報,想必過去世佈施不少,做了不少善事。忌妒之心轉為讚嘆之心,之後,再聽到他們的歡笑聲,也能感受到他們的歡喜了,更能督促自己,該向他們過去世看齊。 分享二 (分享完畢) 以下引用自一位師姐分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同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但很快的,我轉念了,他們能有今日這樣的福報,想必過去世佈施不少,做了不少善事。忌妒之心轉為讚嘆之心,之後,再聽到他們的歡笑聲,也能感受到他們的歡喜了,更能督促自己,該向他們過去世看齊。 分享二 (分享完畢) 以下引用自一位師姐分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人生是苦海,何來讓人那麼快樂?人的執心作祟,被綁住才會感到痛苦,要少欲知足、去我執、無我相,就能轉苦海為甘露。」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人生是苦海,何來讓人那麼快樂?人的執心作祟,被綁住才會感到痛苦,要少欲知足、去我執、無我相,就能轉苦海為甘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